-
辛苦了妈妈警醒!2002年 | 5月8日
-
-
辛苦了妈妈
早上4:50 小宝宝艾历半醒半睡,一面哭着,一面找妈妈海伦去。五岁的彭妮,十二岁的乔安娜,还有孩子的爸爸尼克仍在梦乡。海伦把艾历抱起来,在床上给他哺乳。海伦再睡不着了。
早上5:45 海伦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煮咖啡,看点书。
早上6:15-7:20 尼克起床。海伦把彭妮和乔安娜叫醒,做早餐,做家务。早上7:15,尼克离家,送乔安娜上学,然后上班去。姥姥到了家,代海伦照顾艾历。
早上7:30 海伦送彭妮上幼儿园,然后上班去。在路上,海伦终于能静下来,想想为人母的苦与乐。她说:“没有其他工作更费心费力了。”
早上8:10 要办的事情堆满一桌子。海伦担心,如果再有孩子,恐怕饭碗也保不住了。可是,她实在需要这份工作,帮补家用哩!
早上10:43 接到来电,是关于孩子的;挂线以后,同事南茜安慰着说:“你真棒,把孩子都照顾得妥妥帖帖的。”海伦一时感触,掉下泪来。
中午12:05 匆匆吃过三明治,大女儿出生前的日子浮现脑海。那个时候,海伦为自己的“闲暇”,定下了不少大计。现在,她心想:“我真是异想天开啊!”
下午3:10 姥姥多次来电,兴致勃勃地谈宝宝逗人的事。提到跟儿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海伦说:“母爱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母爱是这样的深挚伟大,使海伦跨过了初为人母时预料不到的重重困难。
下午5:10 接了乔安娜下课,海伦到处跑跑腿,做点杂务。她给尼克打电话,提醒他别忘了到幼儿园去接彭妮。
晚上6:00-7:30 回到家里,海伦做家务,开始做饭;姥姥照顾宝宝整整一天,现在可以“下班”了。有人问海伦,照顾一个婴儿究竟有多费心。她叹口气,说:“婴儿嘛,就是无时无刻不要妈妈的,要妈妈抱他,挨着他,给他喂奶,还要你无法好好地睡。”
晚上8:30-10:00 海伦陪乔安娜做功课,给艾历哺乳。尼克给彭妮读了半个小时的书。海伦继续做家务。
晚上11:15 彭妮和乔安娜上了床,艾历还睁着眼躺在妈妈的怀里,慢慢才睡着了。海伦对几乎已进入梦乡的尼克说:“我想宝宝真的睡着了。”
-
-
一场跨栏赛跑警醒!2002年 | 5月8日
-
-
一场跨栏赛跑
天下母亲走的路既艰难曲折,却又妙不可言。对母亲来说,珍贵的生活片段是一刻千金,千金难买的。尽管这样,有时候,一些母亲却又觉得自己快要累垮了。海伦就把母亲的一生比作一场跨栏赛跑。而且,随着时间过去,要跨过的栏架还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做母亲的也许得牺牲娱乐的时间,减少社交活动,为求能够好好照顾孩子。有五个孩子的埃丝特说:“我是随叫随到的。热水浴没法享了,只能匆匆洗个澡;情调浪漫的晚餐没法吃了,只能快快用微波炉做点吃的。现在,度假度不成,要去的地方去不了,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可是嘛,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摺叠得整整齐齐哩!”
尽管这样,做母亲的谈起儿女成长的乐事,脸上总有一份掩不住的喜悦。埃丝特说:“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温馨的‘谢谢你,妈妈’,一次热烈的拥抱,也就为你注入新的动力,叫你再接再厉。”a
妈妈上班去
做妈妈不容易的一个主要理由是,她们既要负起照顾儿女的责任,料理家务,又要出外谋生,帮补家用。许多母亲不得不出外工作,否则家人,特别是孩子们,也许就得节衣缩食。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社会里,妇女挣的钱尽管比男的要少,可是这份收入还是不可或缺的。
举个例,在巴西圣保罗市,百分之42的劳动人口是妇女。当地一份报章甚至把专职照顾子女的家庭妇女称为“濒危物种”。在非洲的农村,到处可以见到辛勤工作的妇女,头上顶着大捆木柴,背上背着自己的小孩。
工作压力大
此外,职业妇女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也叫她们当中做母亲的吃不消。可是,其他无形的压力还多着哩。家住希腊的马丽亚受雇时,雇主要求她答应三年内不怀孕。如果她真的有了孩子,就得赔偿公司的损失。马丽亚不得不接受公司的要求,并且签字为凭。约一年半后,她怀孕了。雇主拿出她已签署的文件,要求赔偿。马丽亚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质疑公司政策是否合法,现正等候法院作出裁决。
即使一般雇主不至于这么不近人情,可是他们大都要求雇员产后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很少雇主愿意通融,让产后的雇员减少工作时间,好让她们多照顾初生的婴儿。如果这些母亲不得不休假,生活也就捉襟见肘了。此外,托儿所设施欠佳,或者社会福利津贴不足,也令做母亲的百上加斤。
另一方面,有些妇女出外工作,只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经济的理由。莎蒂生下两个孩子以后,两次都决定重返工作岗位。她忆述独自在家照顾婴儿的那段日子,说:“我在窗前凝望,心里想,我呆在家里,跟外面的世界岂不脱了节!”此外,有些妇女为了逃避家里烦心的事,宁愿上班。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对一些夫妇来说,办公室是个避难所,多呆几个钟头没关系。这么一来,恶性循环就产生了:父母跟儿女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们也越来越冷漠、放肆和反叛。”
身兼多职
母亲要兼顾家庭和事业,真的谈何容易!荷兰一个母亲的话大概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她说:“太累了!太累了!早上一睁开眼已觉得累!忙了大半天,下班回到家里,已是精疲力竭;听到孩子说‘妈妈老是这么累’,心里不禁内疚起来。我不想放下事业,又想做个有求必应、面面俱到的妈妈。可是,现实跟理想实在差得远了。”
今天,千百万的职业妇女认为,只要她们陪孩子的是“优质时间”,多少能弥补常常不在家的遗憾;到头来却发现,这只是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许多母亲觉得自己既要应付工作的压力,又要照顾家庭的责任,实在是操劳过度,压力过大,薪酬过低。
孩子最渴望母亲陪伴他们,关心他们;母亲上班的时间长,也就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了。巴西一个儿童心理学家费尔南达·利马认为,妈妈就是妈妈,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她说:“孩子出生头两年是最关键的时期。孩子太小,不会明白妈妈为什么不在身边照顾自己。”虽然有些事情别人可以代劳,可是谁也替代不了妈妈。利马说:“小宝宝心里知道,他就是得不到妈妈的呵护和关怀。”
凯西是个职业妇女,有个幼小的女儿。她说:“我简直内疚死了,觉得自己是把女儿丢弃在幼儿院似的。一想到看不见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一想到她宁愿留在幼儿院,不愿意跟自己回家,那种感觉怪难受的。”墨西哥的一个空中小姐说:“过不多久,孩子连妈妈也不认得了。你没有尽本分,他就干脆不理你。他知道你是妈妈,可是他却宁愿跟照顾他的那个女人在一起。”
另一边厢,专职照顾孩子的妈妈却又觉得,在这个世界里,有能力挣钱的就受到吹捧,家庭主妇反而被人瞧不起。在一些国家里,留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妇女再不像以往一样受人尊重了。许多妇女即使无须挣钱帮补家用,也宁愿出外工作,不想受人轻视。
独力支撑
做妈妈不容易的另一个理由是:一天工作已够累,下班回到家里,没完没了的家务还在等着哩。无奈传统的观念是,不管妈妈要上班不要上班,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主要还是妈妈的责任。
虽然妇女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做父亲的却不一定愿意在家里帮忙。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在英国,爸爸不在家的问题十分严重。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英国的爸爸每天跟孩子一起的时间只有15分钟……。许多男人根本没有兴趣跟家人共享天伦……。可是,英国的职业妇女每天跟子女一起的时间却多达90分钟。”
有些丈夫埋怨妻子根本不让人帮忙,因为一切家务都得用她的方法去做。“不然的话,你就是做得不对!”丈夫们说。显然,家务繁忙的妻子如果希望丈夫能分工合作,也许就得让点步,不斤斤计较方法的问题。另一方面,做丈夫的也不应该以此作为躲懒的借口。
困难重重
此外,要摆脱根深蒂固的传统缚束也不容易。在日本,一般人怎样教养孩子,做母亲的就得怎样教养自己的孩子。如果其他孩子都学钢琴,学画画,你就得依样画葫芦。不但这样,学校也常向父母施压,要他们的孩子跟同学参加一样的课外活动。你要是不参加,就难免受到同学、老师、家长和亲友所排挤了。在其他国家,类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广告宣传和消费主义也大大挑起孩子的物欲。在一些发达国家,为人母的看见其他母亲对孩子有求必应,就觉得自己的孩子要什么,都得给他买。否则,自己就不是个好妈妈了。
话说回头,虽说在这个时代做妈妈难,可是天下间有千百万的母亲不顾自己,竭尽心力,克尽母职,悉心养育下一代,实在值得大大表扬。这是天职,也是殊荣。圣经说:“孩子是耶和华所赐的[福],腹中所怀的胎是他的赏赐。”(诗篇127:3)有两个孩子的米莉雅道出了不少母亲的心声,她说:“做母亲不容易,可是为母之乐也是无可比拟的。看到儿女受教听话,对社会有贡献,没有枉费父母的苦心,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那么,你怎样才能充分享用上帝这份赏赐呢?下篇文章会提出一些有实效的建议。
[脚注]
a 这系列的文章主要针对已婚妈妈的情况。日后《警醒!》会另有文章探讨单亲妈妈和未婚妈妈须要应付的问题。
[第6页的附栏]
“母亲节”
在非洲南部,做妈妈的吃尽苦头。她们一贫如洗,目不识丁;同居男子又不负责任,常常虐待她们。此外,她们还饱受爱滋病的煎熬。母亲节那日,南非《公民报》评论:“即使在这个敬重母亲的节日,数以千计的妇女也会惨遭伴侣虐待,有的更会丧命。”每年南非有许多妈妈,因为无法应付难题,就抛弃自己的婴儿。这两年期间,当地弃婴的数目上升了百分之25。更可悲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妇女给难题压垮了,走投无路,因而轻生。不久前,有个穷苦的妈妈紧紧搂着三个儿女,站在铁路轨上,火车疾驰而来,结果他们全部死去。有些妈妈为了养家糊口,不惜卖淫贩毒,或者怂恿女儿这样做。
根据来自香港的一份报道,“有些女子年纪轻轻,就做了妈妈。她们无法应付生活的压力,所以一旦生下婴儿,就把骨肉杀死,或丢掉在垃圾桶里”。《南华早报》报道,香港有些已婚的年轻女子“受着生活的重压,一旦抑郁的情绪加剧,就可能会自寻短见”。
[第7页的附栏]
妈妈生活面面观
时间太少了
❖ 据香港一份调查显示,百分之60的在职妈妈都认为,自己用来陪伴儿女的时间不足够。三岁以下的孩子当中,有百分之20在周日不跟父母住,因为父母都是上班一族。这些孩子大多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住在一起。
❖ 墨西哥的妇女一生中花大约13年的时间,来照顾至少一个五岁以下的孩子。
竭尽母职
❖ 在爱尔兰,有百分之60的妇女留在家里照料儿女。在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只有百分之40的妇女这样做。
分工合作
❖ 在日本,百分之80的家庭主妇都渴望家人能够帮忙做点家务。她们病倒时,尤其需要家人帮一把。
❖ 荷兰的男子每天花大约两小时陪伴儿女,花42分钟的时间做家务。女子陪伴儿女的时间约三小时,做家务的时间是102分钟。
压力太大
❖ 在德国,超过百分之70的妈妈都觉得生活压力太大。大约百分之51发现自己的脊椎和椎间盘都出了毛病。超过三分之一经常觉得疲累和沮丧。另外,差不多百分之30就受着头痛或者偏头痛所苦。
遭人虐待
❖ 受访问的香港妇女当中,百分之4说在怀孕期间曾遭人虐待。
❖ 德国《焦点》杂志一项调查显示,差不多每六个妈妈中,就有一个承认子女至少一次曾出手打她们。
[第7页的图片]
职业妇女要兼顾事业与家庭,压力沉重
-
-
做个称职又快乐的妈妈警醒!2002年 | 5月8日
-
-
做个称职又快乐的妈妈
如果孩子是未来世界的栋梁,那么天下间悉心教养孩子的母亲都配得我们敬爱和支持。尽管现代社会对于生儿育女的苦与乐、得与失,众说纷纭,圣经却清楚表明,儿女是上帝的赏赐,能使父母深感欣慰。(诗篇127:3-5)可是,对于做母亲的难处,圣经没有避而不谈,反而坦率地道出了她们须要应付的种种困难。
生儿育女的决定关系重大,对于下一代的品格和生活固然影响深远,也能大大改变父母的生活模式,是夫妇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举例说,生孩子以后,做母亲的须要出外工作吗?她打算做全日工作还是部分时间的工作呢?孩子该交托给谁来照顾?无论怎样,父母都该以孩子的福利着想,并且按照上帝的指引作出明智的决定。
可是,做母亲的却无须觉得要孤军作战,独力挣扎。以赛亚书40:11的话可以令做母亲的大得安慰。经文指出,上帝“细心引导”哺乳的母羊,可见上帝特别关心那些须要照顾幼儿的母亲。圣经里有不少指导原则,教导人做个称职又快乐的妈妈,上帝对母亲的关怀可见一斑。
❖ 通情达理:基督徒都应该通情达理。(腓立比书4:5)珍妮特·庞莱是个作家,也是个母亲。她领悟到通情达理有多重要,说:“我初为人母的时候,有着雄心壮志,认为自己定能当个最出色的妈妈。要看的书我看过了,要听的意见我听过了。想不到,出色的妈妈我做不成,倒是弄得自己精疲力竭,深觉力有不逮。”珍妮特看出,如果你想“迎合别人的心意,硬要自己做个什么‘完美的典范’,结果只会叫自己心力交瘁,受尽内疚和忧虑所煎熬。”
❖ 简化生活:《新闻周刊》写道:“在这个疯狂的时代,人们营营役役地过活,赤子之心和天伦之乐都快要绝迹了。”因此,许多母亲宁愿生活过得简朴一些。那么,我们该从何着手呢?首先,要分清主次轻重,辨明“哪些事更为重要”;其中包括陪伴儿女,关心他们。(腓立比书1:10,11)其次,要分析一下你的生活模式:什么活动不是必要的,什么物品不是必需的,也许都得暂时放下。
对你来说,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是想要的东西都能拥有,而且马上就有吗?你可以把一些事情先放下,好让你专心追求比较重要的目标吗?卡罗琳家里物质条件不大好,可是她学会了随遇而安。她说:“我尽量简化生活,节省开支。”另外,有三个孩子的洛丽亚忆述说:“我们买不起品牌衣服,孩子的衣服是我亲手缝制的。我告诉他们,这些衣服别人都没有,所以特别珍贵。”
圣经说,人“坚持明辨事理,必得好处”。(箴言19:8)不错,人必须明辨事理,才能在眼下五花八门的游戏娱乐,新奇玩意以及时尚潮流中,作出抉择和取舍。家住南非的朱迪思感叹说:“什么新产品、新科技、新服务,天天排山倒海般冲着我们来!”安吉拉住在德国,有四个儿女。她解释自己怎样抗拒物质主义的诱惑,说:“你自己先要分清什么东西是必需的,是有用的,然后按同一的准则教导孩子,言传身教。”
❖ 作出改变:圣经说:“要保护实用的智慧和思考力。”(箴言3:21)你真的须要出外工作吗?你丈夫的收入足以维持家人的生活吗?要找出答案,不妨从你的薪金扣除以下各项开支:入息税、托儿所、交通、服装、在外面用餐及其他杂项,再算一算剩下的钱有多少。此外,如果你有收入,说不定你的丈夫因此被纳入了较高的税网,要付的税款也相对多了。七扣八扣以后,看到自己挣的钱已所余无几,也许会叫你大吃一惊。
有些母亲宁愿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在比较近家的地方找工作;这样,挣的钱是少了,跟孩子一起的时间却多了。你如果决定辞掉工作,却又担心因此失掉一份成就感,不妨想想除了操持家务,还可以做些什么别的事情,能让你发挥点创意,花点心思的。这样,你就能自尊也自信。
❖ 请求帮助:圣经表明,向别人“呼求”帮助,往往是能奏效的。(出埃及记2:23,24;诗篇34:15)如果做母亲的请求帮助,做丈夫的就不该听而不闻了。夫妻俩要是能分担家务,说不定能同时达成一些共同目标,例如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等等。此外,如果环境容许,做母亲的也该有些志趣相投、目标相同的亲友,既可彼此支援,又可互相鼓励。
事实上,在本地的基督徒会众里,弟兄姊妹也乐意帮助和鼓励做母亲的同工。三个孩子的妈妈玛丽亚有感而发地说:“你跟会众紧密联系,就能看出上帝多么关心我们,同情我们,爱护我们了。”
❖ 忙里偷闲:尽管耶稣是完美的,精力充沛,有一次他却请门徒跟他“私下到僻静的地方去歇一歇”。(马可福音6:30-32)要做个好妈妈,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在长期劳累的生活中,留点时间给自己。你的孩子固然希望你多陪着他们,可是他们也希望你活得开心。不错,你必须有适当的休息和消遣。
上文提及的安吉拉自有一套偷闲的方法,她说:“每天早上,我给自己最少半个小时清静一下,松弛松弛神经。另外,在周中一两个晚上,我和丈夫打发孩子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我们俩大概有一个小时可以谈谈心。”
❖ 优先照顾属灵需要:做母亲的,如果生活没有重心,分不清事情的先后缓急,就会觉得特别吃力。基督徒家庭要是同心同德,把遵行上帝旨意视为家庭首务,就能享有真正的快乐。使徒保罗说:“敬虔却事事有益,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叫人得着应许的生命。”(提摩太前书4:8)一家人过敬虔的生活,按照圣经的指引处事待人,家庭生活就能幸福美满。即使家里只有一个人实践圣经的原则,情况也会有所改善。
阿黛尔是个基督徒母亲,也是个职业妇女。她认为有属灵思想对人大有好处,说:“我们从各式的圣经书刊中,吸收到丰富的知识和指引,使我们明白孩子正面对什么困难,学会怎样帮助他们应付问题。看见孩子能活学活用,父母花的心血总算没有枉费。哪怕只是一些小事,看到他们做事有分寸,懂得思考问题,你就知道他们学以致用,也知道自己的努力带来了好结果。”a
不错,在这场跨栏赛跑中,你是能够跨过重重障碍,做个称职又快乐的妈妈的。上帝亲自保证,信靠他的母亲无论为儿女付出多少心血,作出多少牺牲,始终不会白费。你们做母亲的,要努力建立跟上帝亲密的关系。这样,你们就大可放心,因为上帝应许要“加力量给疲倦的人”。——以赛亚书40:29。
[脚注]
a 耶和华见证人针对孩童和青少年的问题,出版了不少研经读物,其中包括《我的圣经故事书》,《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以及《家庭幸福的秘诀》。
[第10页的附栏]
妈妈的影响力
做妈妈的也许会自忖,自己究竟对儿女能发挥多大影响。有时候,儿女的同辈和老师、时兴的娱乐、电子游戏以及流行音乐对孩子的影响看来更大。
你要是有这样的想法,不妨看看摩西的母亲约基别有什么经历。她生活在艰难的时候,对于自己儿子的事情,大多无权过问。可是,在儿子成长期间,她一有机会就谆谆教导他。约基别早在摩西还是婴儿时,已经表现信心和勇气,不让人把他置于死地。上帝因约基别的信心奖赏她,不但保存了摩西的生命,同时左右事情的发展,让她最终做了摩西的乳母,给她机会履行母亲的天职。——出埃及记1:15,16;2:1-10。
摩西自幼养成的性格,明显受到母亲约基别的薰陶。尽管他贵为埃及的王室子弟,长大后却跟希伯来人有思想共鸣,宁愿跟他们崇拜耶和华。可见摩西在成长阶段,深受亲生父母的影响。——希伯来书11:24-26。
跟约基别相比,你可能有更多机会对儿女言传身教。孩子的童年只是短短数载,你有没有善用光阴,教导孩子认识上帝的训诲,叫他们一生受用不尽?抑或你任凭孩子受着时下的社会风气所薰染呢?
[第10页的图片]
要让别人分担家务,要懂得忙里偷闲,优先照顾属灵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