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莫桑比克
    199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营区内的马拉维裔弟兄自行组织起来,分成8个村子。他们在适应丛地的新生活方面吸收了不少经验,而且掌握了技术,懂得怎样建造房舍、王国聚会所,甚至大会堂。

  • 莫桑比克
    199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大会堂倒塌的始末

      当初,马拉维裔的弟兄享有相当大的崇拜自由。莫桑比克裔的弟兄到达以后,起初也分享到这种自由。他们天天聚集在其中一个大会堂里,查考每日经文。主持聚会的往往是一位马拉维裔环务监督。马托拉回忆说:“经过几个月的监禁、劳顿以后,同那么多弟兄一起聆听属灵的劝告,的确很有强化作用。”可是,这种有限的自由并没有维持很久。

      1976年1月28日,政府官员在军队护卫下,开进难民营,宣布说:“政府禁止你们在这些会堂或村内其他地方进行崇拜或祷告。这些会堂将收归国有,交由政府酌情使用。”官员命令弟兄把所有的书籍全拿出来,一律充公。当然,弟兄设法把书藏起来。稍后,政府人员在每个会堂前面悬挂国旗,并且派军人把守,确保政令严格执行。

      这些会堂是用木柱围成的,看上去很粗糙,其实十分牢固。可是,过不多久,所有会堂全都开始破损。登戈还记得有一次,区长和他刚刚进了一个村子,会堂忽然塌了下来,可是当时没有下雨,又没有刮风。区长大叫大嚷说:“怎么搞的呀?你们太过分了。会堂收归国有,现在全塌下来!”后来一次,区长对一位长老说:“你们一定是祷告求会堂倒塌,……你们的上帝果然叫会堂塌下来。”

      难民营内的组织

      有9个给莫桑比克弟兄住的村子很快就兴建起来,跟原有的8个马拉维村子平行相对。这两群人凭着“清洁的言语”团结起来,在随后12年共同起居作息。(西番雅书3:9)每一个村子分为两个街区,街道维修完善。每一个街区内,有8块土地,每一块的大小是25米乘35米左右。一个街区组成一群会众。当局在难民营下了禁令以后,弟兄再不能盖造触目的王国聚会所。于是,他们建造L型的房子,达成同一个目的。这些房子通常只住一位寡居或独身的人,让人家以为是住宅。到举行聚会的时候,讲者站在两部分直角相连的位置,就可以看见两边的听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