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照料散居卡普里维的“群羊”
    守望台1987年 | 3月15日
    • 乳白色的吉普车满载着补给品、零件和圣经书刊,从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的首府温得和克直向北面驶去。在什么时候?1981年五月。汽车驶过平坦、干涸的郊野地区时,车上四位旅客趁着闲暇沉思一下前头充满紧张刺激的旅程。

      驾驶员克里斯·杜普莱西斯和他的同伴都是耶和华见证人的经常先驱,即全时的王国传道员。他们刚在温得和克附近的庞大黑人邑镇凯特图拉度过了愉快的数周。他们发现在黑种居民中逐户向人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经验。黑种居民和蔼可亲,对好消息的反应甚佳。

      克里斯和他的同伴应邀为环务监督沙尔克·科茨和后者的妻子安排交通工具前往探访散居在北部孤立地区的见证人。在这些地区中,有些道路是普通的汽车无法行驶的。凭着他们的吉普车,他们可以随处扎营——科茨夫妇睡在吉普车的“楼下”,两位年轻弟兄则睡在“楼上”车顶的营幕里!

      汽车行了约370公里a之后,一行数人抵达“死亡三角”地带——这个地区因安哥拉的游击队时常出没使许多人丧生而得名。深入北部时,他们目睹多辆汽车遭人破坏,幸好他们并没有碰上麻烦。

      他们第一个探访的地方是翁丹格沃——一个离安哥拉不远的军事基地。几位特别先驱正照料当地人数不多的小组。克里斯托·埃尔斯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已学会当地的语言,吾唐加——一项真正的挑战。居民留心聆听,并且对圣经表现深深的尊重。有时克里斯托要替居民用驴子耕地,或他的妻子要替居民锄地,从而使感兴趣的人能够专心聆听王国的好消息!

      由于当地是战区,旅客在砂砾路上往来随时有触到地雷的危险。因此,克里斯托与伊丽莎白时常在矮丛的沙地上行驶车子。他们所碰到的人均由于他们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而大感诧异。

      对他们来说,探访住在僻远地区、过着原始生活的奥瓦欣巴人的确是赏心乐事。这些人穿着兽皮,全身涂上黄褐色的颜料。先驱们运用一本他们有分参与翻译的书刊向人作见证。目睹居民对王国信息表现体会令人多么振奋!

      在科茨弟兄和他的同伴探访当地的一周期间,他们举行了一个为期一天的大会。由于这一带地区人口稀疏,因此出席大会的人数也不多。然而所有在这个僻远地区的人都从大会的节目和良好的交往感到莫大的振奋。

      卡普里维地带

      在朗杜停留了短暂的时间以便取得入境证之后,一行众人遂进入卡普里维地带。正如地图所示,这是一块狭窄的走廊地带,从纳米比亚的东北部一直伸展深入南非洲的心脏地带。这块狭窄的地带长480公里,最阔之处有80公里,与安哥拉、赞比亚和博茨瓦那接邻。虽然这一带也是军事控制区,但与西部的地区相比却平静得多。

      卡普里维约有4万人口,大部分是黑种人,但不时有些以游牧为生的土人在西部暂居。许多居民都说英语,也能够阅读和书写。一行数人继续朝着东部进发,不时停下车来向人传道。他们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树木和野生动物,包括大象和羚羊在内。在行近当地唯一的“市镇”卡蒂默马利洛之际,一列列整齐的草庐茅舍频频映入眼帘。这一带的景物使先驱们不禁着迷。因此,当沙尔克·科茨问他们是否愿意留在这个僻远的地区服务时,他们欣然接受这项权利。

      在卡蒂默马利洛作了短暂的停留之后,这个四人组再次出发前往探访散居在博茨瓦那北部卡萨尼一地的小群见证人。他们越过乔比野生动物保护区,汽车不时在大群水牛和巨象身旁驶过。晚上他们扎营时听见狮子在附近哮叫。

      在卡萨尼,他们通过当地先驱们的翻译作非洲式的逐户传道——逐间小屋探访当地的居民。探访的过程缓慢而庄严。首先,传道员站在茅屋外呼叫以引起户主的注意,然后茅屋内的人回应,并邀请访者入内坐下。以一般而言,整家人会聚集起来一起聆听。接着是一长串的问候语及探询健康情况和家庭背景的谈话。在此之后见证人才能开始讨论一个圣经题目。

      该区的见证人对于社方的周游代表长途跋涉前来探访他们感到非常快乐和感激。他们的聚会在泥造的茅庐中举行。沙尔克·科茨鼓励他们兴建自己的王国聚会所。

      一行众人返回卡蒂默马利洛,与当地的见证人一同度过愉快的一周。晚上他们在赞贝齐河附近度宿,享受着周遭的宁静,偶尔传来遥远的冬冬鼓声——非洲的“心跳”——划破了黑夜的沉寂。他们发现当地的见证人相当热心,但却在如何主持聚会、逐户作见证及使婚姻合法化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的指示。

      访者都很喜欢在当地传道。其中之一说:“当居民获悉我们拥有西洛齐文——他们的语言——版的圣经书刊时,他们几乎把我们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他们不仅向我们索取书刊,同时还要求有人教导他们。情形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周游代表一行数人依依不舍地辞别他们在卡蒂默马利洛的新朋友,开始踏上归途。他们花了一星期的时间在纳米比亚北部的朗杜小组。那里大部分的弟兄都是说葡萄牙语的安哥拉难民。另一个语言难题!作了大约4,000公里的长途跋涉之后,他们抵达温得和克。众人虽然相当疲倦,但却满心喜乐,深深感激耶和华赐予他们许多权利。

  • 照料散居卡普里维的“群羊”
    守望台1987年 | 3月15日
    • [第21页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纳米比亚

      安哥拉

      奥范博兰

      翁丹格沃

      朗杜

      楚梅贝

      奥塔维

      格鲁特方廷

      “死亡三角”

      温得和克

      卡普里维地带

      赞贝齐河

      卡蒂默马利洛

      卡萨尼

      博茨瓦那

      大西洋

      [第23页的图片]

      周游代表在卡蒂默马利洛的赞贝齐河畔扎营。环务监督沙尔克·科茨正在填写他的每周探访报告。请留意吉普车“楼上”的卧室

      [第24页的图片]

      在博茨瓦那北部的卡萨尼从事宣扬王国的工作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