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探访重揭旧伤痕
1985年5月,教皇探访德国时提及“教会在纳粹时代所面对的艰辛”《科隆城公报》报道这件事,并且补充说:“教皇并没有提及当时有些高层天主教教士缺乏勇气,虽然大声疾呼维护教会学校,却没有反对纳粹迫害犹太人。”
将改信天主教的犹太女人伊迪丝·斯坦(Edith Stein)封为圣人的典礼也成为一个争论焦点。犹太人反对把她奉为天主教殉道者的代表。《纽伦堡新闻报》说:“伊迪丝·斯坦被封为基督教信仰的殉道者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她在1942年是以犹太女人的身分而非以天主教修女的身分被送往奥斯维兹煤气室处死的。”一个天主教团体声称,这项封圣典礼只是企图掩饰“教会在纳粹掌权后保持缄默的尴尬而已。”另一天主教团体则声称这项封圣典礼“不能使我们掩眼不看一件事实,那便是,天主教的许多主教非但毫不抗议,还公开与国社党政权合作。”
有些批评家要求天主教会为了在大屠杀期间保持缄默一事承认罪咎,但至今教会尚未有任何认罪的表示。《南德意志时报》报道说:“教皇在前一晚与众主教举行会议时极力避免提及这件令教会良心不安的事。在纳粹独裁统治时代,教廷试图借着订定协约以求‘明哲保身’,但却‘无法阻止灾祸性的发展。’教皇声称他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谴责德国众主教沉默不言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