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知识的宝库警醒!2005年 | 5月22日
-
-
“人类智慧的宝库”
试想象一下,时间回到公元前650年,你来到今天称为伊拉克的中东国家,进入了尼尼微城(在今天的摩苏尔附近)。尼尼微城墙高耸,亚述巴尼拔的皇宫矗立眼前。a(亚述巴尼拔就是统治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的君王。)你站在皇宫门外,看见人用手推车把沉甸甸的陶罐搬进宫中。这些人刚从远方回来,他们走遍亚述帝国每一个角落,收集所有关于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及宗教的著作。打开其中一个陶罐,你看见里面全都是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小泥板。
你跟随一人进宫。在宫内,你看见书记拿着用骨头制成的尖笔,在湿润的小泥板上刻字,他们正在将外国著作翻译成亚述语。为了使这些记录能够保存下来,小泥板刻好后就放在炉子里焙干。然后这些记录就会存放在房间里,这些房间共储存了几百个陶罐,都放在架子上。每个房间的门柱上都挂着一个牌子,告诉你各类记录存放的地方。图书馆中存放了超过两万块小泥板,记录的资料包括贸易、宗教习俗、法律、历史、医学、人类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难怪一个后代学者说这个图书馆犹如百科全书,是“人类智慧的宝库”。
古代的其他图书馆
古代除了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外,还有其他著名的图书馆。早在亚述巴尼拔之前一千年,汉穆拉比王就已经在巴比伦的博尔西帕城建立一个图书馆。兰塞王二世也在亚述巴尼拔之前七百年,在埃及底比斯城创建了一个著名的图书馆。可是由于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藏书众多,包罗甚广,结果赢得了“古代最宏大的图书馆”的美誉。要到三百五十年后,才有另一个更宏大的图书馆出现。
-
-
图书馆——知识的宝库警醒!2005年 | 5月22日
-
-
[第18页的图片]
公元前650年,亚述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收藏刻了楔形文字的小泥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