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子威胁——终告结束?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核武器扩散的危险
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倚赖恐怖均势去维持和平,它们一方面同意发展核子技术作和平用途,一方面限制发展核武器国家的数目。1970年,《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开始生效。签署该条约的国家前后大约有140个。可是到目前为止,好些有能力发展核武器的国家,诸如阿根廷、巴西、印度、以色列,仍旧拒绝签署条约。
1985年,另一潜在的核子强国北韩签了《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因此,北韩在1993年3月12日宣布要退出条约时,各国感到着急自是意料中的反应。德国新闻杂志《明镜》周刊评论说:“这项退出《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的通知开了一个先例:现时有一场核武竞赛正在亚洲展开,其危险程度比超级大国间的核子竞争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族主义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产生了许多新国家,因此核子国家的数目势必有增无已。(可参阅附框。)新闻工作者查尔斯·克劳特哈默警告说:“苏联的威胁结束并不等于核子危机结束。真正的危险在于核武器扩散,而扩散现在仅是开始而已。”
出售核武
未来的核子大国渴望获得这些武器,以求提高国家的威望和势力。闻说有一个国家向哈萨克斯坦购置了两枚核子弹头。这个前苏联共和国于是把这两枚弹头列为“下落不明”。
1992年10月,德国警方在法兰克福拘捕了几个男子,并在他们身上搜出200克高放射性铯——这个数量足以污染整个城市的食水供应。一星期后,七名身上藏有2.2公斤铀的走私犯在慕尼黑被捕。两星期内发现两个核武走私集团,这件事令官方人员大为震惊。据报在1991年全年,环球各地只有过五宗类似案件。
这些走私者意图将放射性物质卖给恐怖集团还是国家政府,没有人知道。但不管怎样,核子恐怖主义势必与日俱增。欧洲核武器扩散资讯中心的戴维·劳里博士解释这项危险说:“恐怖分子,只需将小量高浓缩铀样本寄给知名的权威作测试,说:‘我们有大量的铀,这就是证据了。’这相当于绑匪将被绑者的耳朵削下,好证明他们正胁持人质一样。”
-
-
核子威胁——终告结束?守望台1994年 | 8月1日
-
-
[第4页的附栏]
核子大国
12个国家,这个数目仍有增无已
公认或实际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白俄罗斯、英国、中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南非、乌克兰、美国
潜在的核子国家: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北韩、南韩、叙利亚、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