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核弹时代寻求安全警醒!1986年 | 12月8日
-
-
在核弹时代寻求安全
1943年7月27日的晚上,数以千计的燃烧弹投掷在德国汉堡。结果造成了战争中的一种新事态:破坏力特强的火焰——风暴性的大火。上升的气流使强力的风暴把烈火吹向各方,使许多人被困在火焰里。热力是那么强烈,以致防空洞变成了烘炉,把瑟缩在洞内的人烘毙。其他的人则陷在融化的沥青里。罹难者超过4万人,比普通空袭的死亡人数多20倍。
两年之后,在地球的另一面,又一次风暴性的大火摧毁了日本的广岛。这次大火是由一架飞机只掷下一枚炸弹所引起的。
那个炸弹——原子弹——被人戏称为“小男孩”。但它的威力绝不小。爆炸时非常恐怖。它的强光令人目眩。火焰、热力和爆炸波浪杀人和伤人无算。致命的辐射使人受毒。
三日之后,绰号胖子的另一个原子弹摧毁了半个长崎市。横卧在这个山城中心的一条山脊保护了另外的一半城市。
今日的核武器
今日世上所存的大规模毁灭武器不下5万枚之多。请想想:
◻ 倘若两个超级大国只用现存核武器的百分之5来互相攻击对方的城市,在几分钟之内就会有2亿人死亡,4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数目庞大的受伤生还者会由于医疗中心负荷过度而只有很少或全无医药照顾。
◻ 只是一艘美国三叉戟潜艇所装备的核子导弹就足以轰炸192个不同的目标。每个导弹的威力比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强8倍。a
◻ 世界现存核武器的爆炸威力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用的军火威力总和大2,600倍。
诸如此类的统计的确令人触目惊心,它们有力地表明难题的艰巨。
西非洲有一句谚语说:“大象打斗,草也遭殃。”同样,核战的后果不仅影响到战士而已。科学家萨根(Carl Sagan)在《外交》季刊的一篇文章中声称,核战“会危及这颗行星上的每个生还者。人类真正有灭绝的危险。”
[脚注]
a 在本文写作时,美国舰队已拥有36艘战略性导弹潜艇,携带616个导弹,具有超过4,928个弹头。苏联的战舰也不相上下。
[第3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今日储存的核武器的爆炸力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用的强2,600倍
160亿吨
600万吨
-
-
最后武器与安全竞赛警醒!1986年 | 12月8日
-
-
最后武器与安全竞赛
“一种威力无伦的武器正在创制之中,它将会使未来战争的一切情况完全改观。……除非及时达成一项真正的协议去控制这种新武器的使用,否则暂时的优势不论多大,还是抵消不了人类社会所受的永久威胁。”——丹麦核子物理学家包尔(Niels Bohr.)在1944年写道。
联合国的一项研究声称:“没有任何目标坚强到足以抵抗核武器的厉害影响,没有任何有效的防御方法可以抵抗决心的攻击。……在这种意义上,人类正面临无敌武器的威胁。”
世人很快就意识到,核武器不但能在几秒钟之内使许多城市变成废墟,而且破坏进行得相当容易——不必先行击败敌军。核武器能在一天之内不须交锋就可杀尽一国的人口和完全破坏一国的经济。
鉴于全无有效的防御可以抵挡原子武器,于是促成了一项阻遏核武器的观念。美国陆军航空部队指挥官安诺德(Henry Arnold)在呈交国防部长的报告中声称:“在可见的将来,抵挡原子武器的真正安全方法有赖于我们具有压倒性的力量去立刻采取攻击行动。我们必须使潜在侵略者知道,敌方一旦进攻美国,便会立刻受到威力庞大的原子空袭报复。”
许多人对这种以阻遏求安全的方法不表同意。原子弹计划主持人兼著名物理学家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把核武器均势比作“两只蝎子同在一个瓶里,彼此都有能力杀死对方,只碍于自己生命危险才不动手。”不久之前,美总统雷根声称美苏对峙的情况好比两个人持枪互相指着对方的头。
原子国际化的尝试
1946年6月,美国对新成立的联合国组织提供一项计划。计划要求成立一个有权控制和监管普世原子能活动的国际机构。这个机构一经建立,美国就会交出原子秘密,废除现存的原子弹而不再制造新的。
但苏联却坚称原子武器应该先行废除。一经废除之后,控制和监管的安排才可以计划。问题于是陷入僵局,多年的冷战随之而来,联合国控制原子武器的希望遂成为泡影。
军备竞赛:作用与反作用
1949年,苏联试爆第一枚自制的原子弹。由于东方和西方的彼此猜疑和互不信任日益加深,遂开始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美国对苏联发明原子弹的反应是,发展威力庞大得多的氢弹。首次(在1952年)试爆的氢弹威力比早期的原子弹大800倍。只在九个月之后,苏联已成功地造出自己的氢弹。
下一步便是ICBM(洲际弹道导弹)。苏联在1957年首先发明这种武器。现在核子攻击已能在几分钟而非几小时之内完成。美国急起直追,翌年军火库内已加入了ICBM。
这时候其他国家也自制和试爆原子弹。依次地,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也成为核子强国。
在1960年代,作用和反作用的症候群持续不减。美、苏两国都作反弹道导弹的实验。两国都懂得怎样从潜艇发射导弹。两国都发展了多弹头的导弹。
到了1970年代,竞赛依然继续,其间还发明了重要的MIRV(多弹头分导重返运载工具)。如今一枚导弹可以携带多个弹头,每个弹头能够直接命中不同的目标。例如,现代美国的MX——或称为“保持和平者”——导弹就配备10个弹头;苏联的SS-18亦然。每枚导弹可以摧毁10个城市。
导弹的命中率越来越高以及MIRV的发明造成了新的恐惧。除了目标城市之外,对方的导弹基地和军事设施都可能被MIRV击中多次。现在有人开始认为核战是可以战胜的。强力地先发制人可能将敌方的还击力量或意志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