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上帝所喜悦的祭
    守望台2000年 | 8月15日
    • 上帝所喜悦的祭

      “凡大祭司都受委任献上礼物和牺牲。”——希伯来书8:3。

      1.人为什么觉得要向上帝求助?

      “就像祷告一样,人类看来天生就会献祭;献祭显示人对自己的感觉,祷告则显示他对上帝的感觉。”圣经历史家艾尔弗雷德·埃德希姆这样写道。自从罪进入世界以来,人类经历了罪咎、与上帝疏离和无奈的痛苦。人类的确需要摆脱这些痛苦。我们不难明白,人处于这样的苦况,自然觉得要向上帝求助。——罗马书5:12。

      2.关于献祭给上帝,圣经有什么早期的记载?

      2 圣经首次提及献祭给上帝的记载,跟该隐和亚伯有关。我们读到:“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创世记4:3,4)后来在挪亚的日子,上帝以一场大洪水消灭了当时的邪恶世代,却保全了挪亚的性命。挪亚感恩之余,“在坛上[献上]燔祭”。(创世记8:20)上帝的忠仆和朋友亚伯拉罕深受上帝的应许和祝福所感动,曾多次“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13:3,4,18)后来,亚伯拉罕的信心受到最大的考验,耶和华吩咐他把儿子以撒献为燔祭。(创世记22:1-14)这些记载虽然简短,却在献祭问题上给了我们不少启发。我们稍后就会知道。

      3.在崇拜方面,献祭起什么作用?

      3 我们从以上和其他圣经记载清楚看出,早在耶和华颁布明文的献祭律法之前很久,献祭已是崇拜的一个基本形式。一本参考书给“献祭”所下的定义是:“一种宗教仪式,人们为了建立、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而将物品献给神。”这引起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在崇拜时献祭呢?上帝悦纳怎样的祭物?古代的献祭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

      为何要献祭?

      4.亚当夏娃犯罪,有什么下场?

      4 亚当犯罪是故意的。他取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来吃,这是一项蓄意的忤逆行动。在此之前,上帝已清楚表明忤逆的惩罚就是死亡。他告诉亚当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2:17)亚当夏娃终于付出了犯罪的代价。他们都消灭了。——创世记3:19;5:3-5。

      5.耶和华为什么主动与亚当的后代和好?他为他们做了什么事?

      5 可是,亚当的后代又怎样呢?他们从亚当承受到罪和不完美,也经历到与上帝疏离、无奈和死亡,就像他们的始祖一样。(罗马书5:14)可是,耶和华不但是公正、有力量的上帝,也是宅心仁厚的上帝。事实上,爱是他最显著的特质。(约翰一书4:8,16)因此,他采取主动去弥补他与人类之间的裂痕。圣经虽说“罪给人的工资就是死亡”,但接着指出,“上帝借着我们的主基督耶稣给人的恩赐,就是永远的生命”。——罗马书6:23。

      6.对于亚当犯罪所造成的伤害,耶和华定下什么旨意?

      6 为了给人这个恩赐,耶和华上帝最后提供一个方法,去弥补亚当犯罪所失去的东西。在希伯来语,卡法 这个词起初很可能是“遮盖”或“抹去”的意思;这个词也可以译作“赎罪”a。换句话说,耶和华提供一个适当的方法,借此遮盖亚当遗传给人类的罪,并抹去罪所造成的伤害。这样,凡有资格领受这恩赐的人,就能摆脱罪和死的影响了。——罗马书8:21。

      7.(甲)上帝在对撒但的宣判中向人类提出什么希望?(乙)人类要摆脱罪与死,就得付出什么代价?

      7 人类始祖犯罪之后,上帝随即表示人类有希望摆脱罪与死的奴役。耶和华对撒但(由蛇所代表)宣判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世记3:15)这个预言为所有相信上帝应许的人带来了一线光明希望。可是,人类要摆脱罪与死,是有代价要付出的。应许的后裔不是只来毁灭撒但而已,他的脚跟也要被撒但所伤,意思就是他要死去,虽然这并不是永久的。

      8.(甲)该隐怎样叫人失望?(乙)亚伯所献的祭为什么蒙上帝悦纳?

      8 亚当夏娃无疑多番想到应许的后裔到底是谁。夏娃生下第一个儿子该隐的时候,宣布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创世记4:1)她是否认为这个儿子就是应许的后裔呢?无论夏娃是否有这个想法,该隐和他的后代都叫人失望。另一方面,该隐的弟弟亚伯却对上帝的应许怀具信心,并且把羊群里头生的羊献给耶和华作祭物。我们读到:“凭着信心,亚伯献了牺牲给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有价值;借着信心,亚伯为自己赢得了见证,表明他是正义的。”——希伯来书11:4。

      9.(甲)亚伯对什么有信心?他怎样表现这种信心?(乙)亚伯所献的祭有什么成效?

      9 亚伯有信心,并不是仅相信有上帝而已。该隐必然也相信上帝。亚伯却深信上帝的应许,坚信上帝会产生一个后裔,为忠信的人带来拯救。亚伯并不完全知道这件事会怎样实现,但他从上帝的应许意识到,某个人的脚跟会被蛇所伤。亚伯显然看出必须流出祭物的血。这正是献祭的意义。亚伯献上含有生命和血的供物给生命之源,很可能借此表示他热切盼望和期待耶和华的应许实现。亚伯表现这种信心,使耶和华喜悦他的祭物。在一定的意义上,这就是献祭的真谛,即有罪的人类凭此亲近和取悦上帝。——创世记4:4;希伯来书11:1,6。

      10.耶和华吩咐亚伯拉罕献上以撒,怎样借此显明献祭的意义?

      10 耶和华吩咐亚伯拉罕把儿子以撒献为燔祭,这把献祭的含意清楚显示出来。虽然以撒没有实际被献为祭物,但这件事却预表耶和华会怎样做。他要把独生的儿子献上,作为最大的祭物,以成就他对人类的旨意。(约翰福音3:16)摩西律法规定人民要献上各样牺牲和供物。耶和华以此作为预示未来事物的先模,借此教导他的选民认识一件事,他们想获得赦罪,并加强得救的希望,就必须怎样做。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呢?

      耶和华悦纳的祭

      11.以色列的大祭司要献上哪两大类供物?分别为了什么目的?

      11 使徒保罗说:“凡大祭司都受委任献上礼物和牺牲。”(希伯来书8:3)请留意,保罗把古代以色列大祭司所献的供物分为两大类:“礼物”和“牺牲”(或“赎罪[的]牺牲”)。(希伯来书5:1)人们馈赠礼物,通常是要表达爱意和感激,也为了促进友谊,赢得好感和接纳。(创世记32:20;箴言18:16)同样,律法所规定的许多供物b,都可视为献给上帝的“礼物”,目的是要赢得他的接纳和嘉许。人触犯了律法,就得作出赔偿,献上“赎罪[的]牺牲”。《摩西五经》,尤其是出埃及记、利未记和民数记,提供了大量关于牺牲和供物的资料。虽然我们不容易理解和记得所有细节,但关于各种的祭,有些要点却是值得我们留意的。

      12.圣经在哪里概括地说明律法所规定的各种祭或供物?

      12 我们见到利未记第1至7章分别列出五种主要的祭(有些是一起献上的),就是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和赎愆祭。我们也留意到,为了不同的目的,这几章把各种供物描述了两次:第一次在利未记1:2至6:7,详细说明要在祭坛献上什么供物;第二次在利未记6:8至7:36,说明祭司的分和献祭者的分。然后在民数记第28和29章,圣经详细列出献祭的时间表,说明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年的节期要献上什么东西。

      13.请描述自愿献给上帝的供物。

      13 人自愿献上的供物包括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目的是要亲近上帝,以求得到他的悦纳。有些学者认为,在希伯来语,“燔祭”的意思是“上升的供物”。这个意思相当贴切,因为在献上燔祭时,宰了的祭牲会在坛上烧去,一股令人安舒的馨香之气会冉冉上升,仿佛升到上帝那里。燔祭的特色是,祭牲的血会被洒在坛的四周,全只祭牲都要献给上帝。祭司“要把一切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未记1:3,4,9;创世记8:21。

      14.素祭是怎样献上的?

      14 利未记第2章描述素祭。这是一种自愿献的祭,所献的是上等面粉,通常也浇上油,并放上乳香。“祭司就要从细面中取出一把来,并取些油和所有的乳香,然后要把所取的这些作为纪念,烧在坛上,是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未记2:2)在圣幕和圣殿里,含有乳香的圣香会在香坛上焚烧。(出埃及记30:34-36)大卫王说以下的话时,显然想到这件事:“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诗篇141:2。

      15.平安祭的目的何在?

      15 另一种自愿献的祭是平安祭,记载在利未记第3章。平安祭又称“交谊祭”。在希伯来语,“平安”所指的不仅是没有战争或纷乱而已。《摩西宗教文化研究》一书说:“在圣经里,平安除了指没有战事之外,还指与上帝和好、兴盛繁荣、欢欣快乐。”因此,人献平安祭,不是要向上帝求和,而是为了得蒙上帝认可、跟他享有和好关系,而表示欢欣和感激。祭牲的血和脂油献给耶和华之后,祭司和献祭者会分享祭物。(利未记3:17;7:16-21;19:5-8)这样,献祭者、祭司和耶和华上帝仿佛共同进食一样,美妙地表达彼此间存有平安的关系。

      16.(甲)赎罪祭和赎愆祭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献上的?(乙)这些祭跟燔祭有什么不同?

      16 赎罪祭和赎愆祭是人为了祈求赦罪,或因触犯律法,要作出补偿而献上的。这些祭虽然也是把祭物烧在坛上,却跟燔祭不同。祭司不会把全只祭牲献给上帝,而是只献上祭牲的脂油和某些部分。祭牲的其余部分会在营外用火烧去,或在某些情况下留给祭司吃。这个差别是深具意义的。人献燔祭给上帝,是想亲近他;因此,燔祭的祭物是惟独和完全献给上帝的。值得留意的是,人献燔祭之前,通常先献上赎罪祭或赎愆祭。这表示人犯了罪,想献礼物给上帝,他的罪就须先蒙赦免才行。——利未记8:14,18;9:2,3;16:3,5。

      17,18.赎罪祭是为了什么而设的?赎愆祭的目的何在?

      17 人也许由于肉体软弱,无心之失而违犯了律法,这样他献赎罪祭才会得蒙悦纳。“若有人在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上误犯了一件”,他就要按自己的身份地位,献上适当的赎罪祭。(利未记4:2,3,22,27)另一方面,罪人如果不肯悔改,那就没有什么祭能为他赎罪了;他会被剪除。——出埃及记21:12-15;利未记17:10;20:2,6,10;民数记15:30;希伯来书2:2。

      18 利未记第5和6章清楚解释赎愆祭的含意和目的。人也许由于无心之失犯了罪。即使这样,他仍可能侵犯了同胞或耶和华上帝的权利,因此过犯必须受到适当处理。圣经提及好几项这样的罪。有些是私人性质的罪(5:2-6),有些是冒犯了“耶和华的圣物”(5:14-16),有些罪虽然不完全是无心之失,却因错误欲望或肉体软弱而促成(6:1-3)。犯过者除了要承认过犯之外,更要作出适当的赔偿,然后献赎愆祭给耶和华。——利未记6:4-7。

      预示未来更美的事

      19.以色列人虽有律法和献祭,为什么却未能赢得上帝的嘉许?

      19 上帝把摩西律法和献祭的规定赐给以色列人,是要帮助他们亲近上帝,赢得和保持他的嘉许,直到应许的后裔来到。使徒保罗是个犹太人,他解释说:“律法成了我们的监护老师,把我们引领到基督那里,好叫我们由于信心,就称为正义。”(加拉太书3:24)很可惜,以色列全族人并没有响应这个监护老师的引导,反倒辜负了这个特权。结果,他们虽然献上许多祭物,却只令耶和华感到憎厌。上帝对他们说:“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以赛亚书1:11。

      20.对律法和献祭来说,公元70年有什么事发生?

      20 公元70年,犹太制度连同其中的圣殿和祭司,都一并结束了。在此之后,犹太人不能按着律法规定献祭了。这是不是说,献祭这个律法的重要部分,对今天敬拜上帝的人已全无意义呢?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

      [脚注]

      a 《洞察圣经》(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解释说:“按照圣经的用法,‘赎罪’的基本意思是‘遮盖’或‘交换’;如果用一物去交换或‘遮盖’另一物,两者都必须对等才行。……为了赎回亚当所失去的,所献的赎罪祭物必须跟一个完美的人的生命价值完全相等。”

      b 时常译作“供物”的希伯来语词是科珥班。马可报道耶稣谴责抄经士和法利赛派的人行事诡诈时,解释“科珥班”的意思就是“奉献给上帝的礼物”。——马可福音7:11。

  • 耶和华所喜悦的赞美牺牲
    守望台2000年 | 8月15日
    • 耶和华所喜悦的赞美牺牲

      “要把身体当做牺牲献上,是活的,是圣洁的,是蒙上帝悦纳的。”——罗马书12:1。

      1.关于摩西律法下的牺牲的相对价值,圣经怎样说?

      “律法只有将来美善事物的影子,却没有这些事物的实质,所以单靠年年不断献上同样的牺牲,总不能叫上前靠近的人完美。”(希伯来书10:1)使徒保罗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拯救人类方面,摩西律法下所献的一切牺牲并没有永久的价值。——歌罗西书2:16,17。

      2.为什么我们设法明白圣经有关供物和牺牲的详尽律法,并不是徒劳无益的?

      2 这是不是说,《摩西五经》有关供物和牺牲的资料,对今天的基督徒毫无价值呢?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会众里,参加神治传道训练班的人最近用了一年多时间读完了圣经的最先五卷书。有些人很努力钻研这几卷书,要明白其中的细节。他们的努力是否徒劳无益呢?当然不是,因为“从前写下来的话,全是为教导我们而写的,好让我们借着忍耐,借着经书所带来的安慰,可以怀有希望”。(罗马书15:4)因此问题是,我们可从律法中有关供物和牺牲的资料,得着什么“教导”和“安慰”呢?

      为了教导和安慰我们

      3.我们都有什么基本需要?

      3 我们虽然无需按律法的规定献上实际的祭牲,然而,祭物能为以色列人以有限程度成就的一件事,也是我们十分需要的,那就是:我们的罪得蒙赦免,能够跟上帝和好。我们既然不再献上实际的牺牲,又怎能得着这样的裨益呢?保罗指出祭牲的有限效力后,宣告说:“基督来到世界的时候说:‘“牺牲和供献都不是你想要的,你为我准备了身体。全烧供献和赎罪供献都不是你认可的。”然后我说,“上帝啊,请看!我来了,是要实行你的旨意;我的事已经写在书卷上。”’”——希伯来书10:5-7。

      4.保罗怎样把诗篇40:6-8应用在耶稣基督身上?

      4 保罗引用诗篇40:6-8的经文,指出耶稣来并不是要保存“牺牲和供献”,以及“全烧供献和赎罪供献”。保罗写希伯来书的时候,这些供献都已不再蒙上帝认可了。相反,耶稣带着天父为他预备的身体来到;在每一方面,这身体都跟上帝赐给亚当的身体相称。(创世记2:7;路加福音1:35;哥林多前书15:22,45)耶稣是上帝完美的儿子,他就是创世记3:15所预告的女人的“后裔”。耶稣的“脚跟”虽会被蛇所伤,他却会采取行动击伤撒但的“头”。就这样,耶和华运用耶稣去拯救人类。自亚伯的日子以来,有信心的人都一直盼望这位救主来临。

      5,6.基督徒能以什么更好的方法亲近上帝?

      5 论到耶稣的这个特殊任务,保罗说:“上帝叫那位不认识罪的,为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借着他,可以成为上帝的正义。”(哥林多后书5:21)“成为罪”这个片语,也可以译作“做赎罪供物”。使徒约翰说:“他是为我们的罪而设的求恩牺牲,但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全世界的罪。”(约翰一书2:2)因此,以色列人献上牺牲,只是一个亲近上帝的暂时方法;但基督徒却凭着更好的方法——耶稣基督的牺牲——来到上帝跟前。(约翰福音14:6;彼得前书3:18)我们只要对上帝提供的赎价牺牲有信心,并且服从他,他就会赦免我们的罪,并且嘉许和祝福我们。(约翰福音3:17,18)这岂不令我们深感安慰吗?可是,我们要怎样表明自己对赎价牺牲有信心呢?

      6 使徒保罗解释基督徒有较佳方法亲近上帝之后,他在希伯来书10:22-25概述我们可在三方面表现信心和感激上帝的仁爱安排。怀有属天希望的受膏基督徒已“走上进入圣处的道路”;即使保罗的劝勉主要是对他们说的,但所有想从耶稣的求恩牺牲得益的人,都要留意保罗在灵示下所说的话。——希伯来书10:19。

      献上洁净没有玷污的牺牲

      7.(甲)希伯来书10:22怎样反映献祭的情况?(乙)祭物要蒙上帝悦纳,有什么事要留意?

      7 首先,保罗劝谕基督徒:“我们就该怀着满有把握的信心,真心上前靠近上帝,因为我们的心已经洒净,不再有邪恶的良心,身体也用洁净的水沐浴过了。”(希伯来书10:22)这里的措辞无疑反映出律法下的献祭情况。这是很适当的,因为祭物要蒙上帝悦纳,献祭的人就该怀有正当的动机,祭物本身也要洁净没有玷污才行。祭牲来自牛群或羊群(这些都是洁净的动物),而且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如要献上禽鸟,祭物就该是斑鸠或雏鸽。祭物必须符合要求,才会“蒙悦纳,为他赎罪”。(利未记1:2-4,10,14;22:19-25)素祭是不含酵的,因为酵象征腐败;素祭也不含有蜜糖(很可能是指果蜜,因为果蜜也可发酵)。献在坛上的祭物,不论是祭牲还是素祭,都要放盐,因为盐有防腐作用。——利未记2:11-13。

      8.(甲)献祭的人该符合什么要求?(乙)我们怎可肯定自己的崇拜蒙耶和华悦纳?

      8 献祭的人又该怎样呢?律法规定到耶和华面前来的人必须是洁净没有玷污的。人因任何理由被玷污了,就得先献上赎罪祭或赎愆祭,在耶和华面前恢复洁净的地位,然后他所献的燔祭或平安祭才会蒙上帝悦纳。(利未记5:1-6,15,17)因此,我们明白在耶和华面前时刻保持清白的地位,是至为重要的事吗?我们想自己的崇拜蒙上帝悦纳,就必须敏于纠正任何偏离上帝律法的地方。我们应当迅速接受上帝的帮助,包括“会众的长老”和“为我们的罪而设的求恩牺牲”耶稣基督的帮助。——雅各书5:14;约翰一书2:1,2。

      9.献祭给耶和华跟献祭给假神,有什么重大差别?

      9 以色列人献祭给耶和华,周遭的民族也献祭给假神;两者的重大差别是,献给上帝的祭物必须是不受任何玷污的。摩西律法规定的祭物都具有这个特色;一本参考书这样评论说:“我们留意到,律法所认可的祭物跟占卜和观兆毫无关系;没有宗教狂热,也没有自我伤残或宗教卖淫;淫秽的生殖崇拜仪式绝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以人为祭的陋习,也没有为死者献上牺牲。”这一切突显了一件事实:耶和华是圣洁的;任何形式的罪恶和腐败,他都深恶痛绝。(哈巴谷书1:13)人崇拜上帝、献祭给他,都必须在身体、道德和灵性上是圣洁的。——利未记19:2;彼得前书1:14-16。

      10.鉴于保罗在罗马书12:1,2的劝谕,我们该怎样省察自己?

      10 有鉴于此,我们该仔细省察生活的每一方面,务求我们对耶和华的事奉蒙他悦纳。我们不要以为只要参加基督徒聚会,做点传道工作,我们在私底下做什么都不打紧。我们也不该以为只要参与基督徒的活动,就无需在生活其他方面遵守上帝的律法。(罗马书2:21,22)我们如果容许上帝看来不洁的事玷污自己的思想或行动,就不能期望上帝祝福和悦纳我们。我们要谨记保罗的话:“弟兄们,我凭着上帝的怜恤恳求你们,要把身体当做牺牲献上,是活的,是圣洁的,是蒙上帝悦纳的。这就是你们用理智所作的神圣服务。不要再受影响,仿照这个事物制度的样式处世,倒要更新思想而改变自己。这样,你们就可以察验上帝那良善、蒙他悦纳而又完美的旨意。”——罗马书12:1,2。

      衷心献上赞美的牺牲

      11.希伯来书10:23所说的“公开声明”是什么意思?

      11 在写给希伯来人的信里,保罗接着指出纯真崇拜的一个重要特色:“我们应该公开声明我们的希望,持定不放,毫不动摇,因为应许我们的那位是忠信的。”(希伯来书10:23)“公开声明”的字面意思是“承认”。保罗也谈及“赞美的牺牲”。(希伯来书13:15)这使我们想起亚伯、挪亚和亚伯拉罕等人所献的牺牲。

      12,13.以色列人献上燔祭,是要表示什么?我们要显出同样的精神,就得怎样做?

      12 以色列人献上燔祭,是甘心献“在耶和华面前”的。(利未记1:3)他献上这样的祭,是对耶和华的丰盛祝福和慈爱公开表示感激。你还记得燔祭的特色是,整只祭牲会在坛上烧去,这很适当地象征献祭者对上帝的全心爱戴和效忠。同样,我们相信和感激赎价牺牲的安排,就会甘心乐意把“赞美的牺牲”,即“嘴唇的果实”,献给耶和华。

      13 基督徒虽然不用献上实际的祭牲或素祭,却有责任要为王国的好消息作见证,以及使人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马太福音24:14;28:19,20)你有没有把握机会公开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使更多人知道上帝赐给顺服人类的奇妙福分呢?你甘愿花时间和精神教导感兴趣的人,帮助他们成为耶稣基督的门徒吗?我们热心参与传道工作,就像燔祭发出馨香之气一样,令上帝大感喜悦。——哥林多前书15:58。

      与上帝和人同享交谊

      14.保罗在希伯来书10:24,25的话,怎样跟平安祭的意思类似?

      14 最后,保罗促请我们留意跟信徒同工的关系,因为大家都一同敬拜上帝。“我们应该彼此关注,激发爱心,促进优良的作为。不要放弃聚会,像有些人习惯了一样,倒要彼此鼓励,既然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要这样做。”(希伯来书10:24,25)“激发爱心,促进优良的作为”、“聚会”、“彼此鼓励”这些话,使我们想起以色列人的平安祭对上帝子民的影响。

      15.平安祭跟基督徒聚会有什么类似之处?

      15 在希伯来语,“平安”一词是个复数词,也许表示这使人与上帝和好,也跟其他敬拜上帝的人和好。关于平安祭,一位学者评论说:“这的确是人与立约的上帝共享交谊的欢乐时光。上帝常是以色列人的主人,但在这个场合,他却仿佛屈尊成为他们的客人一样,与他们分享祭宴。”这使我们想起耶稣的应许:“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集起来,哪里就有我在他们当中。”(马太福音18:20)我们每次出席基督徒的聚会,能够得享强化灵性的交往,听到激励人心的劝导,也意识到主耶稣基督与我们同在,实在令我们得益不浅。所以,基督徒聚会的确是个巩固信心的喜乐场合。

      16.平安祭的安排显示,什么使基督徒的聚会特别令人喜乐?

      16 人献平安祭的时候,要把所有脂肪——肠和肾上的脂肪、肝上的网子、腰间的脂肪和绵羊的肥尾巴——烧在坛上献给耶和华。(利未记3:3-16)脂肪被视为牲畜最肥美和最佳的部分。人把脂肪献在坛上,象征他把最好的东西献给耶和华。在基督徒的聚会里,我们不但受到教诲,也向耶和华献上赞美,因此我们有理由感到喜乐。我们全心投入聚会,引吭高歌,留心聆听,踊跃评论,就是赞美耶和华了。诗篇执笔者喊道:“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向耶和华唱新歌,在圣民的会中赞美他!”——诗篇149:1。

      耶和华的丰盛祝福仍在前头

      17,18.(甲)耶路撒冷圣殿举行呈献礼时,所罗门献上大量什么祭物?(乙)这个圣殿呈献礼庆典为人民带来什么福分?

      17 公元前1026年犹太历七月,所罗门王为耶路撒冷的圣殿举行呈献礼。他“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大量祭牲]”,包括“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除了素祭之外,所献的祭牲共有牛2万2000头,羊12万只。——列王纪上8:62-65。

      18 你能想象这个大型典礼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吗?可是,鉴于以色列人获得的福分,这一切都是物有所值的。庆典结束之后,所罗门“遣散众民;他们都为王祝福。因见耶和华向他仆人大卫和他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乐,各归各家去了”。(列王纪上8:66)所罗门的确说得不错:“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言10:22。

      19.我们要怎样做,就能在现今和永远都得到耶和华大大祝福?

      19 今天,“将来美善事物的影子”已经被“事物的实质”所取代了。(希伯来书10:1)耶稣基督就是这个“影子”所预表的大祭司;他已经进了天上,把自己的血的价值献给上帝,好替所有对他的牺牲有信心的人赎罪。(希伯来书9:10,11,24-26)凭着这个伟大的牺牲,我们衷心献上洁净没有玷污的赞美牺牲给上帝。这样,我们就能“心中喜乐”,盼望耶和华的丰盛祝福实现。——玛拉基书3:10。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