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奥林匹亚到悉尼警醒!2000年 | 9月8日
-
-
从奥林匹亚到悉尼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首要的大型体育运动竞赛。《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说:“没有其他体育活动像奥运会那样举世瞩目。亲自到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以百万计。此外,在世界各地,还有千千万万人观看电视上播放的奥运比赛项目。”
历史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几千年前。古希腊人相信,体育运动能取悦死者的灵,于是定期举行全国节庆活动,把祭典和运动混在一起。这样的盛会包括地峡运动会、尼米亚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皮托竞技会。古希腊人最重视的,就是为纪念他们的主神宙斯而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根据现有证据来看,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初只举行赛跑一项,后来增加了其他比赛项目,例如马车赛和严格的耐力测试等。人民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参加这个盛会。为了确保民众的安全,希腊和邻邦签订了协定,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后及其间休战。
罗马上台掌权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日趋式微了。罗马人大多对体育运动嗤之以鼻,惟独尼禄皇帝除外。在公元67年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他是其中一个参赛选手。他参加的比赛项目,每一项都得了冠军。其他选手对尼禄这么礼让,真是深通明哲保身之道!不管怎样,到公元39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停止举办了。
恢复举办奥运会
大约十五个世纪以后,德国的考古学家在古奥林匹亚平原上掘出一批文物,因而重新激发了大众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兴趣。后来,29岁的法国男爵顾拜旦倡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奥运会几乎从不例外地每四年举行一次。
万众殷切期待的奥运会即将开幕。本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从9月15日开始到10月1日为止。奥运会列出的体育运动共有28种,比赛项目多达292个,有635个比赛环节,合共有一万零三百多名选手参赛。
近年来,奥运会惹起了很大的争议。大众甚至声称,奥运会的理想快要成泡影了。探讨一下奥运会的问题所在,情况不但发人深省,同时也令人不安。
-
-
奥运理想快成泡影警醒!2000年 | 9月8日
-
-
奥运理想快成泡影
顾拜旦男爵倡议恢复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给奥运会定下了崇高的理想。有人把现代奥运会的纲领归功于顾拜旦。纲领声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不是在于得胜,而是在于参与……参赛的精神不是要击败对手,而是全力以赴。”
顾拜旦认为,参与良性竞争能铸就高尚的品德,训练人做出明智的判断,促进正直的行为。他甚至说,要把运动当做“虔诚恪守的信仰”。他觉得奥林匹克运动会能教人怎样和平共处。
可是,到顾拜旦在1937年去世的时候,实现奥运理想的希望已渐渐消失了。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另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先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运会已经停办了一次。今天,奥运理想比以往更难实现,恐怕迟早会成泡影。为什么呢?
奥运会与药物
近几十年来,不少运动员都借助药物去增强运动能力,以求在比赛中击败对手,取得优异成绩。很可惜,连奥运会的运动员也用这样的手段作弊。早在25年前,国际奥委会已推行严格的药物检查。时至今日,仍有奥运选手服用违禁药物,问题始终解决不了。
为了争取优势,有的运动员服用类固醇,有的借助兴奋剂。人体生长激素深得短距离赛跑运动员和举重运动员的喜爱,因为这种激素既能使他们从剧烈的训练中迅速恢复过来,又能增加他们的肌肉力量。另一方面,许多长距离赛跑运动员、游泳选手、越野滑雪运动员却喜欢服用基因经改造的红细胞生成素,因为这种药物能刺激红细胞的生成,增强耐力。
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药物检测组的前主任罗伯特·沃伊医生把运动员称为“活化验室”,这是可以理解的。他说:“奥运会成了科学家、药剂师和罔顾职业道德的医生的实验场所。”药物检测能产生阻吓作用吗?唐纳德·卡特林医生是美国一个化验室的主管,专责检查运动员有没有服用药物。他说:“运动员仍想借助药物取胜,他们诡计多端,转而服用一些我们测不出来的东西。”
贪污受贿
有财力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委实不多。有些城市甚至不择手段,一心要夺取主办权。差不多两年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委会)陷入了丑闻的泥淖之中。有人断言,美国盐湖城所以夺得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是因为负责挑选奥运场地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收受了多达四十万美元的贿款。他们对这些委员的道德操守提出了质疑。
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各向负责挑选场地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大献殷勤,赠以厚礼。什么是热情好客,什么是公然行贿,两者的界线搞混了。在盐湖城的丑闻事件中,受牵连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多达20人,其中六人最后被开除了。至于公元2000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奥运会,主办当局虽然设法摆出一副光明正大的模样,到头来却露出了破绽。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主席直言不讳:“单纯依靠悉尼的美景和我们所提供的体育运动设施,我们根本不能把[主办权]弄到手。”
国际奥委会的资深委员,有些挥霍无度,生活奢侈,进一步引起别人的疑心。国际划船联合会的已故会长瑞士人汤米·凯勒曾说,在他看来,有些体育官员利用奥运会来“自吹自擂”。他接着又说,这些官员简直是“利欲薰心”。
强行推销
谁也不会否认,举办奥运会牵涉亿万的金钱。电视播放的奥运节目一向有很高的收视率。广告客户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赞助播映,电视台自然盈利大增。赞助奥运节目是商人增进产品销路的“犀利武器”。
就以1988年的奥运会为例。当年九家跨国公司为了取得世界各地市场的销售权,支付了过亿美元给国际奥委会。1996年,在亚特兰大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出售同样的权利使国际奥委会净赚了四亿美元。这笔巨款并不包括电视广播权的费用在内。美国一个电视网络耗资逾三十五亿美元,取得了公元2000年至2008年间的奥运会广播权。据报,赞助奥运会的11家跨国大企业,每一家都要在四年内支付八千四百万美元给国际奥委会。鉴于以上的种种因素,有些人声称,奥运会虽然一度是优秀人才的典型象征,但如今已沦为贪婪的标志,人人都利用奥运会生财牟利。
出了什么岔子?
有些专家认为,奥运会已经变了质,这个问题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发生的两件事。首先,国际奥委会决定授权给个别的国际体育运动联合会,去断定哪些运动员有资格参加奥运。在此之前,国际奥委会只许业余运动员参赛,但如今情况改变了,各个体育会开始准许职业运动员参加本国的奥运会选拔赛。职业运动员把体育运动看做谋生伎俩。他们发觉,在奥运会上光是“全力以赴”,得不着什么好处,厂商不会聘用无名小卒为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对他们来说,夺冠就是生财之道。但求取得优异成绩,他们不惜服用药物去增强自己的体能。这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第二件事发生在1983年,当年国际奥委会决定用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牟利。市场推广专家把奥运会的五环标志称为“世上最有价值的标志,未经开发的财富之源”。他们把体育运动商业化,利用奥运会赚钱。这股不受约束的歪风已成为奥运会的显著特征。贾森·曾格尔坦言:“说什么促进和平,说什么团结世人……奥运会跟其他讲究排场的体育活动其实没什么分别。”但这是不是说,奥林匹克运动会所提倡的理想无法成为事实呢?
[第5页的附栏或图片]
奥运会背景点滴
→ 奥运会标志由五环组成,代表五大洲:非洲、亚洲、澳洲、欧洲和南北美洲。五环串连在一起,象征各族人民通过体育运动而建立的友好关系。
→ 奥运会标语从拉丁语译过来的意思是“更快、更高、更勇”。后来,法国一位教育家提供了另一个译法,他把这句标语改为“更快、更高、更强”。
→ 奥运会圣火起源于古代的运动会,比赛期间一直在宙斯的祭坛前燃烧。今天,奥运会火炬是在希腊奥林匹亚用阳光点燃的,然后传到奥运会的会场去。
→ 奥运会传统由来已久。根据现有的记录,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初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但有不少人说,奥运会至少可以上溯到这年之前的五个世纪。
[鸣谢]
AP Photo/Eric Draper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悉尼的奥运会场地
1993年9月,悉尼夺得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自那时以来,这个城市就加紧准备,以便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主办当局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场地,建造世界一流的比赛场所,又把旧的垃圾堆场改变为湿地、公园和河口湾,全部场所占地共760公顷。
主办当局为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行政人员兴建了奥林匹克村,供他们住宿之用。悉尼的奥运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使用区。超级圆顶场馆(SuperDome)是南半球规模最宏大的室内体育娱乐活动中心。这个室内体育中心有自己的太阳能电力网,所用的能源几乎从不放出温室气体。澳大利亚的私人太阳能电力网,没有一个能比超级圆顶场馆大的。
凸现在超级圆顶场馆后面的,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场的曲线轮廓和纵横交错的横梁式建筑。这是全球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一共设有11万个座位,兴建费用高达四亿三千五百万美元。在运动场的主拱下,空间之大足以让四架波音747客机停泊在一起!拱顶铺了半透明瓦片,以保护观众免受太阳的紫外线所伤害。运动场行政总裁艾伦·帕钦说:“公元2000年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个运动场将成为澳大利亚的心脏。”他大胆推测说:“奥运会过后,这个运动场会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就像悉尼歌剧院一样。”
[第4页的图片]
顾拜旦男爵
[鸣谢]
Culver Pictu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