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巴拉圭
    1998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你也许以为巴拉圭是个说西班牙语的国家,但国内人民不是一向都说这种语言的,甚至现今也并非所有人都说西班牙语。瓜拉尼的印第安人是巴拉圭的早期居民。大约在1520年,葡萄牙的探险者在阿莱霍·加西亚率领下抵达巴拉圭;他们是首批进入这个国家的白人。在接着几十年间,西班牙人开始在相当于现今亚松森的地区建立起势力。这个国家继续受西班牙统治,直至1811年。但西班牙的征服者从未能完全以西班牙语取代瓜拉尼语。结果,在现今的巴拉圭,大部分人的母语仍然是音调美妙的瓜拉尼语;这种语言与西班牙语同是巴拉圭的官方语言。

      欧洲探险家踏足巴拉圭之后几十年,耶稣会的传教士接着到来,着手使瓜拉尼人归信天主教。当时瓜拉尼人没有供奉什么偶像,也没有任何庙宇。但耶稣会教士把印第安人召集到小村落里,聚居一起,教导他们天主教的仪式和诗歌,同时也教他们学习若干技能和手艺。耶稣会教士用印第安人靠劳力赚来的部分收入,为他们购置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但也从中聚敛财富,谋取权力。许多西班牙裔的地主见到这种情形,不禁感到妒忌,于是向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投诉,声称耶稣会的势力日益庞大。这个来自天主教的殖民者,而不是瓜拉尼人的投诉,是促使西班牙政府在1767年下令将耶稣会教士驱逐出境的主要原因。但耶稣会教士所引入的天主教信仰仍然支配着人民的生活。人民一方面在形式上采纳了天主教的各种习俗,但同时仍然墨守当地的信仰。这形成了一股迷信的风气。由于人民接纳了天主教,天主教教士在他们的生活上操有强大影响。

      这种宗教遗产并没有为这个国家带来和平。战争不但大大影响巴拉圭的发展,也在人民生活上留下了很深的创伤。从1864年至1870年,巴拉圭在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斯领导下,跟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三国交战,结果损失惨重。据现有的记录透露,在战争起头,国内人口可能有100万人或甚至更多。战事结束时,据称全国只剩下22万人,其中至少有19万人是妇孺。之后还有别的战争接踵发生,其中一场战争是由于与玻利维亚争夺查科地区的拥有权而发生的,其他的战争则由政治不稳所引发。因此,在巴拉圭,难怪一般想夺取权力的野心家时常使用暴力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 巴拉圭
    1998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1932年,巴拉圭卷入了另一场战争,这次交战的对手是玻利维亚。国家的人力再次大受打击,国家的经济连带受到影响,从外国前来宣扬好消息的人的安全也受到威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