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巴拉圭
    1998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耶和华王国的好消息是在1914年前,由外地寄来的圣经单张首先传到这个国家的。1925年以后,有人开始亲自到国内传讲好消息。这样,有另一条河,不是巴拉圭河或巴拉那河,而是“生命水的河”,开始流进这个国家,就如这条河的活水流遍全球各地一般。——启示录22:1。

      王国真理开始传入

      在20年代,当时守望台社社长卢述福请胡安·穆尼斯弟兄从西班牙迁往阿根廷,好在地球的这部分把宣扬好消息的工作组织起来,加以推广。穆尼斯弟兄在1924年9月12日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不久之后,他亲自前往乌拉圭和巴拉圭传播王国信息。虽然有人撒下了真理的种子,传道工作却没有什么进展。

      1932年,巴拉圭卷入了另一场战争,这次交战的对手是玻利维亚。国家的人力再次大受打击,国家的经济连带受到影响,从外国前来宣扬好消息的人的安全也受到威胁。可是,战事仍在激烈进行之际,阿根廷分社在1934年派了三位耶和华见证人到巴拉圭去,邀请当地心地忠实的人随意领受来自“生命水的河”的真理。这三位见证人分别是:马托菲、科罗斯和雷巴齐弟兄。——启示录22:17。

      教士猛烈反对

      雷巴齐弟兄写道:“1934年10月,我们准备向内陆进发。我们每人携带两箱书刊和一个衣箱,乘火车从亚松森前往巴拉瓜里。抵达之后,由于没有交通工具,我们只好步行前往第一个目的地,位于30公里外的卡拉佩瓜。那天晚上,我们席地而睡,把书刊放在头旁边。第二天早上,我们开始向人作见证,可是村上的教士也跟着上门,吩咐村民不要听我们。然后他和同伴骑马前往邻近的村庄,告诉当地的人不要听我们,并且怂恿村民把我们赶出村外。有些村民的确试图这样做。”

      由于教士的压力,弟兄们很难把圣经书刊分发出去,有些人更把接受了的书刊交还给他们。这几个见证人从卡拉佩瓜开始,徒步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和市镇——基因迪镇、卡普库镇、佛罗里达镇和圣米格尔。为了要到圣胡安包蒂斯塔这个镇去,他们整天步行,直到半夜,然后睡在田野,次日清晨继续上路。他们抵达镇上之后首先去见警察,解释他们所做的工作。警察相当尊重见证人。于是弟兄们用整天时间公开向人传道。

      可是,次日早上,马托菲弟兄踏出他们租来住宿的木屋时,所见的景象令他大感惊讶。当时雷巴齐弟兄还在屋内,马托菲弟兄对他喊道:“今天麻烦又找上我们了。”他们昨天分发的书刊被人撕成碎片,撒在他们房子的四周。有些碎片上还写着粗言秽语,并且恐吓说,他们不会活着离开镇上。

      他们吃早餐时,警察抵达将他们逮捕。究竟什么使警察的态度突然改变呢?雷巴齐弟兄后来忆述:“我们问警察为什么逮捕我们,他们就让我们看一份报章,这份报章声称我们是玻利维亚的间谍,假装作传福音者。报章的主编原来是当地显要的教士。”

      回到亚松森

      两个见证人被捕之后给解到亚松森。路程虽然很远,他们却要步行。他们从一个警察分局给解到另一个分局时,总是由带枪的卫兵押解。路上有些人向他们高声谩骂,投掷杂物垃圾。但警察却对弟兄相当尊重,甚至说间谍罪这个指控简直是无稽的。有时骑警替弟兄运送行李。其中一位甚至让马托菲弟兄骑他的马,而他自己则一面步行,一面聆听雷巴齐弟兄告诉他上帝王国的道理。

      可是,弟兄们在基因迪镇被交给军队扣押,待遇就差得多了。他们有14天的时间被囚禁在拘留所里;士兵吩咐他们坐在木的直靠背椅上,不准躺下,也不准站立;他们饱受凌辱,还被人用马鞭鞭打。后来在巴拉瓜里,他们给带着手铐解到火车站,并且一直由12个带着刺刀的士兵押送着。他们在火车站再次交由警察看守,直到抵达亚松森。

      他们在首都继续受到囚禁,待遇同样十分恶劣,但他们仍然运用仅有的圣经向其他囚犯作见证。在首都被拘留了一个星期之后,他们终于被带到警察局长的办公室。内政部长里瓦罗拉上校也在场。(后来弟兄们获悉,有人把圣胡安包蒂斯塔的报纸对弟兄所作的指控告诉里瓦罗拉上校后,他就发了份电报给当地军队的长官,要求他们务要把弟兄活着送返首都。)雷巴齐弟兄说:“他们两人都对事情表示遗憾。他们说虽然巴拉圭是个天主教国家,人民却享有宗教自由,我们有权继续像以前一样逐户向人传道,但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起见,我们不应离开首都。”

      穆尼斯弟兄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听闻弟兄的经历后,吩咐他们返回阿根廷,直到战争结束为止。战争在次年结束。可是,科罗斯弟兄由于没有和其他两位弟兄一起被捕,所以继续留在亚松森。

  • 巴拉圭
    1998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巴拉圭的初熟果实

      大约这个时候,一位先驱遇到一个男子,后者向他索取阿拉伯语的书刊,打算送给从黎巴嫩移居巴拉圭的岳父。这样,胡利安·哈达德获得了一本他十分珍视的书。他深信自己已找着真理,于是开始将所知的真理传授给儿女。他也致信社方,要求获得一些书刊分发给邻人。几年之后,一位先驱在圣胡安-内穆波塞诺遇到胡利安,于是给他进一步的属灵帮助。1940年,哈达德一家受了浸;他们是巴拉圭本土第一批受浸的传道员。自那时以来,胡利安、他的一个儿子和几个孙儿都享有先驱服务的喜乐;胡利安继续从事这件工作,直至他在77岁高龄去世之前不久才停下来。

      与此同时,查科的战事促使胡安·何塞·布里苏埃拉严肃地想想人生的意义。他曾在战事中受伤,被玻利维亚士兵掳去。他做战俘的时候见到寡妇为痛失父亲的儿女哀哭,也见到天主教教士祝福玻利维亚的士兵。他记得自己在巴拉圭当兵时,他和其他人都曾受到教士的祝福。他想到:“这种情形实在不对。如果上帝存在,他必定不会这样做。但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我决心要寻找他,直到找着为止。”

      战争结束之后,胡利安·哈达德在巴拉那河畔卡门镇遇到胡安·何塞。胡利安根据圣经回答何塞的问题,帮助他找着满意的答案。像使徒保罗很久之前所说一样,上帝使人能够“摸索而真的找到他”。(使徒行传17:27)胡安·何塞很快就看出他已经找着真实的上帝耶和华。(申命记4:35;诗篇83:18)他在1945年受浸,他的妻子霍维塔则在1946年受浸。

      大约这个时候,在圣洛伦索镇市场的一个菜摊,也有人讨论圣经真理。当时在那里传道的并不是耶和华见证人,而是一个对见证人的道理表现兴趣的妇人。塞瓦斯蒂安娜·巴斯克斯虽然没有受过教育,却很留心聆听。为了在灵性上继续进步,她学会识字,并且在1942年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