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服从上帝为统治者过于服从人守望台1987年 | 2月15日
-
-
约翰·胡司受到约翰·威克里夫的写作所吸引,他在1407年得到的《论圣经真理》一书特别令他心折。
然而,他遭遇布拉格大主教施毕尼克的反对;大主教对胡司的传道大感不悦,且于1410年公开焚毁威克里夫的许多著作。施毕尼克跟着又禁止人在认可的教堂之外传教。胡司所主持的伯利恒教堂并未受到认可。胡司拒绝服从大主教的禁令,声称他必须“在救赎所必需的各事上顺服上帝过于顺服人”。他诉诸教皇,于是大主教把他逐出教会。但胡司并没有动摇;他发觉对圣经的更大了解使他的良心更为敏锐,使之对圣经的教训更为敏感。他引用使徒保罗对罗马人所说的话,斩钉截铁地说:“人可能虚谎,但上帝却绝不虚谎。”(罗马书3:4)国王汶塞斯罗斯支持胡司的改革运动,最后施毕尼克逃往国外,不久更含恨以终。
后来胡司指责教会策动十字军讨伐那不勒斯王,并揭发教会为这事而售卖赦罪券;他的指责影响到教士们的收入,于是对他的反对再次兴起。赦罪券准许人付出金钱以免除属世的惩罚。为了避免为城市带来难题,胡司离开布拉格而暂居乡间。在那里,他于1413年写成了《论买卖圣职》一书;这本书揭发教士们贪爱钱财及俗世的统治者给予他们的支持。胡司再次以上帝的道为立论的权威,说:“每个忠心的基督徒都应当记住不可持有任何与圣经相反的见解。”
胡司也写了一篇论文,题名为“论教会”。他在文中提出若干论点,其中之一说:“彼得在以前和现今都不是教会的元首。”他认为马太福音16:15-18的几节重要经文清楚证明耶稣基督是教会的根基和元首,而教会则是被召的信徒的全体。因此圣经中基督的律法——而非教皇的律法——才是最高的。罗马教皇其实起源于罗马皇帝的权势。
在君士坦司会议前作证
天主教会无法再容忍胡司所作的许多揭发,于是传他到君士坦司会议为他的见解答辩。会议在1414至1418年间在君士坦司湖附近举行。a国王的兄弟昔杰士蒙德皇帝保证他会安全,于是他便前往出席。但皇帝的保证原来是虚假的。他一抵达即被人逮捕,但他继续抗拒教皇和会议的权威。
会议要求胡司撤回他的理念和主张。他回答说,会议若能够按照提摩太后书3:14-16所说用圣经证明他的主张是错误的,他会乐于撤回。胡司觉得如果他含糊其词地撤销自己的主张,他的良心就会永远谴责他了。他宣称:“我的愿望一直都是,只要有人向我证明什么是来自圣经的较好教义,我便会随时放弃以前的。”他的挑战无人理会,会议中没有任何人用上帝的道向他指出他的错误。反之,会议裁定他是顽固的异端,将他送回监狱而没有讨论过圣经的任何问题。
1415年7月6日,胡司在君士坦司大教堂被正式定罪。当局不准胡司答辩所宣读的控词。他的教士职位被公开免除,他的著作则在教堂的院子里被烧去。胡司被带到郊外的一处田地,在木柱上活活烧死。
-
-
他服从上帝为统治者过于服从人守望台1987年 | 2月15日
-
-
[第22页的图片]
约翰·胡司
[第24页的图片]
捷克文圣经,如以上所示的1579年版,今日为收藏家所珍视。约翰·胡司被烧死在木柱上,因为他重视圣经的教训过于人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