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要继续作重新调整’
    守望台1991年 | 2月1日
    • 使徒彼得的经验足以说明这点。他准确地认定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之后,耶稣称赞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马太福音16:16,17)显然,当时彼得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在其后六节经文所涉及的时间内,耶稣却不得不对他提出严厉责备!他获悉基督将会“受……许多的苦,并且被杀”之后,便劝耶稣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耶稣立即回答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马太福音16:21-23。

      当时彼得以属肉体的观点去看事物。他的想法和态度都需要加以重新调整。

  • ‘要继续作重新调整’
    守望台1991年 | 2月1日
    • 请再考虑一下彼得的事例。彼得生来是个犹太人,自幼便受到一般犹太人对异族的偏见所影响。正如他告诉外邦人哥尼流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然而,一旦获悉上帝的旨意是要他向哥尼流及后者的家人传讲基督的真理时,彼得便说:“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使徒行传10:28,34,35。

      在对待异族的想法和态度方面,彼得的确作出令人惊讶的转变,但看来他仍需继续在这方面作出重新调整,因为在几年之后,他竟向同辈压力屈膝而开始规避外邦的信徒,以至使徒保罗不得不向他提出责备。保罗用极强烈的措词去帮助他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思想。——加拉太书2:11-14。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