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要提防自以为义!
    守望台1995年 | 10月15日
    • 然而今日,“有如法利赛派”这句话及有关的词语却含有贬义,相当于假装神圣、自以为义、孤芳自赏、过分虔诚、口是心非等意思。为什么法利赛派失去了他们的好名声呢?

      原因是,跟大部分犹太人不同,耶稣并没有被法利赛派的外表所骗倒。他将他们比作“刷了白灰的坟墓,外表看来固然美丽,里面却充满死人的骨头,充满各种各样的不洁”。——马太福音23:27。

      不错,他们站在大街上作冗长的祷告,但正如耶稣指出,他们这样做只是要给人看。他们的崇拜仅是装模作样而已。他们喜爱晚餐席上最显眼的位置和会堂里的高位。所有犹太人都必须在衣服上加上穗边,但法利赛派故意将穗边造得特别长,借此引人注目。他们把经文匣加大,戴在身上当作护身符,并且以此自豪,喜欢给人看见。(马太福音6:5;23:5-8)他们所表现的伪善、贪婪和骄傲最后为他们带来了羞辱。

      耶稣宣告上帝对法利赛派深恶痛绝:“虚伪的人,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说得一点不错,他说,‘这族人民用嘴唇尊重我,心却远离我。他们不断崇拜我也是枉然的,因为他们把人的命令当做教义教导人。’”(马太福音15:7-9)他们的正义其实是自以为义。难怪,耶稣告诫门徒说:“要提防法利赛派的面酵。”(路加福音12:1)今日,我们也必须小心“提防”自以为义的态度,以免成为宗教的伪君子。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人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就变成自以为义的。刚相反,这种倾向是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形成的。人甚至可能不自觉地养成了法利赛派的不良特征。

      妄自尊大

      我们必须“提防”的一些特征是什么?《宗教及伦理百科全书》解释说,一般而言,自以为义的人的“说话方式、一举一动,看来表示他们从没有做过任何错事似的”。自以为义的人也喜欢大言不惭地自我吹嘘,这正是法利赛派的严重弊病。

      耶稣曾用一个比喻去形容法利赛派的这种态度:“有两个人上殿宇祷告,一个是法利赛派的,一个是收税人。法利赛派的人站着,开始这样心里祷告说,‘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那样敲诈、不义、通奸,也不像这个收税人。我一周禁食两次,我所得的一切都交纳十分之一。’”收税人跟法利赛派的人刚相反,他谦卑地承认自己的过犯;事实表明,他比自吹自擂的法利赛派正义得多。耶稣这个比喻是针对那些“信赖自己正义,认为别人算不了什么”的人说的。——路加福音18:9-14。

  • 要提防自以为义!
    守望台1995年 | 10月15日
    • “不要论断人”

      据一部圣经百科全书说,自以为义的人“只顾遵守律法条文的字面意思,完全忽视了律法的精神,结果他若非将自己视为操守正直,就是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享有良好的地位”。另一部著作则把自以为义的人描述为“过度严谨,以致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找寻别人的错处”。

      法利赛派就有这个毛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把人为的规条看得比上帝的律法和原则更重要。(马太福音23:23;路加福音11:41-44)他们立自己为法官,老是对那些未能符合他们那自以为义的标准的人提出谴责。他们所表现的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的态度使他们一心要控制别人。他们无法控制耶稣,就勃然大怒,密谋要杀害他。——约翰福音11:47-53。

  • 要提防自以为义!
    守望台1995年 | 10月15日
    • 错误的热心

      自以为义和热心时常有密切关系。使徒保罗曾谈及虔诚的犹太人“对上帝有热心,但不是按照确切的知识。他们不知道上帝的正义,反而设法确立自己的正义,结果没有顺服上帝的正义”。(罗马书10:2,3)保罗本身是个法利赛派的人,所以他曾一度极为热心;可惜他的热心并非基于耶和华的正义,而是基于错误的想法。——加拉太书1:13,14;腓立比书3:6。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