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发希,普绪克洞悉圣经(上册)
-
-
灵魂不死的主张源于何处?
归根究底,问题在于“灵魂”这个概念根本不是源于《希伯来语经卷》或《希腊语经卷》,而是源于由异教观念发展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引述苏格拉底的话,说:“灵魂……离开时要是纯洁,丝毫不受肉体的羁绊……就能进入跟灵魂一样纯洁的境界,是隐形的、神圣的、不朽的、充满智慧的,在那里灵魂是幸福的,不受罪孽、愚昧与恐惧束缚……不受人间疾苦折磨……从此活在真理与神明之中。”(《斐多篇》,80,D,E;81,A)
-
-
尼发希,普绪克洞悉圣经(上册)
-
-
当然,这些辞典主要是以希腊古典文学作品为依据,因此难免也收纳了信奉异教的希腊哲学家给“普绪克”所下的其他定义,包括“亡灵 ”“非物质、不朽不灭的灵魂 ”“宇宙魂 ”以及“生命与活动的无形本质”等。另外,由于信奉异教的哲学家主张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躯体,所以“普绪克”也用来指“蝴蝶 或蛾 ”,指毛虫必须经历“变态”过程,才能蜕变成有翅膀的昆虫。(《希腊语英语词典》,利德尔与斯科特合编,H.琼斯修订,1968,2026-2027页;唐纳根的《希腊语英语新词典》,1836,1404页)
由此可见,古希腊作家用“普绪克”去指不同的东西,并没有一贯的做法,主要视乎各自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而定。一般认为,“灵魂”的观念源自柏拉图的哲学理论。关于柏拉图,有人这样评论:“有时他说灵魂有[所谓]三个部分,‘理性’部分是不死的,另外两个部分都会死;但有时他又把人说成有两个灵魂,一个神圣而且不死,另一个却是会死的。”(《福音季刊》,伦敦,1931,第3卷,121页,《人体三分论的反思》,A.姆卡格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