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哲学是否充实了基督教的信仰?守望台1999年 | 8月15日
-
-
到公元3世纪,力图把柏拉图的主张发扬光大的思想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学和宗教主张,今天统称为新柏拉图主义。这门学派的思想对变节叛道的基督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希腊哲学是否充实了基督教的信仰?守望台1999年 | 8月15日
-
-
柏罗丁(公元205年-270年)是这些思想家中的先锋。他根据柏拉图的主张创立了一套系统。柏罗丁引进了灵魂与身体分开的观念。霍普金斯教授论及柏罗丁说:“他的神学理论……对基督教领袖的主张操有强大的影响。”
“希腊化的基督教”与“基督教哲学”
自公元2世纪以来,“基督教”思想家殚精竭虑要拉拢异教的知识分子。尽管保罗曾明确地警告人,务要提防“渎犯圣物的空言和伪称‘知识’的种种矛盾”,这些导师却把四周希腊文化的哲学成分加入自己的主张中。(提摩太前书6:20)斐洛的先例看来暗示,圣经教训和柏拉图的见解是可以互相兼容的。——可参看彼得后书1:16。
当然,在这件事上真正受害的是圣经的真理。“基督教”导师试图表明,基督教道理跟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是互相协调的。亚历山大的克雷芒和奥利金(公元2、3世纪)用新柏拉图主义作为所谓的“基督教哲学”的基础。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公元339年-397年)“吸取了最新的希腊学问,把所含的基督教和异教成分一股脑儿接收过来,异教新柏拉图主义者柏罗丁的著作对他影响尤深”。安布罗斯设法为罗马知识分子提供一套适合古希腊罗马的基督教。奥古斯丁依样效尤。
一个世纪之后,丢尼修(又称伪丢尼修,可能是一名叙利亚修士)想把新柏拉图哲学跟“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根据一部百科全书说,他的“著作在中世纪大部分的基督教教义和思想上,……确立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倾向。这些关乎教义和灵修的著作界定了直至那时为止基督教的宗教特色”。使徒保罗曾警告基督徒要提防“照着人的传统”的“哲学和骗人的空谈”,这些人却明目张胆地无视这个警告!——歌罗西书2:8,《新译》。
败坏人的污染物
学者指出,“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者将天启置于优先地位,并且把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为了解和维卫圣经主张与教会传统的最佳工具”。
柏拉图本身坚信人有个不死的灵魂。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些偷偷渗进“基督教”神学的谬见当中,灵魂不死的主张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如果有人认为,采纳这个主张能使基督教对大众更具吸引力,这绝对不是合理的说法。使徒保罗在希腊文化中心雅典传道时,绝没有向人传讲柏拉图的灵魂不死主张。刚相反,他传讲基督教的复活道理,虽然当时不少希腊听众感到很难接受。——使徒行传17:22-32。
跟希腊哲学刚相反,圣经清楚表明,“魂”(希腊语普绪克)不是人拥有 的东西而是人本身。(创世记2:7)人死时,“魂”就不再存在了。(以西结书18:4)传道书9:5告诉我们:“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也不再得赏赐;他们的名无人记念。”灵魂不死的道理绝不是圣经的主张。
另一个骗人的道理关乎耶稣降生为人之前的地位,认为耶稣跟他天父是同等的。《最初三世纪的教会》解释:“三位一体的教义……起源于一个与犹太和基督教经典迥异的来源。”这个主张来自什么地方呢?“它通过提倡柏拉图思想的教父之手,逐渐形成,然后并入基督教教义中。”
随着时间过去,教会元老越来越受新柏拉图主义思想所影响,主张三位一体的人开始得势。公元3世纪的新柏拉图哲学,看来使提倡这个主张的人能够把两个互不相容的观念融合起来——使三位神看来只是一位。他们运用哲学推理,声称三个位格组成一位上帝,然而他们仍是三个不同的个体!
然而圣经真理清楚表明,惟独耶和华是全能的上帝,耶稣基督是他所创造的儿子,地位是比他低的;圣灵则是他的动力。(申命记6:4;以赛亚书45:5;使徒行传2:4;歌罗西书1:15;启示录3:14)三位一体的教义不但羞辱了独一的真神,同时使人产生混乱,不愿亲近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上帝。
新柏拉图主义也破坏了另一个基于圣经的主张,就是千禧年的希望。(启示录20:4-6)奥利金谴责提倡千禧年主张的人。为什么他大力反对这个关于基督的千年统治、完全根据圣经的主张呢?《天主教百科全书》回答说:“鉴于[奥利金]的主张是根据新柏拉图主义的,……他无法支持相信千禧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