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了解实情
    警醒!2020年 | 第3期
    • 两位男士在面试一位想在汽车工厂上班的女子,这位女子的神情有点紧张

      了解实情

      问题的成因

      偏见往往是由错误的资讯引起的。请看看以下例子:

      •  有些雇主误以为女性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性的工作。

      •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被人诬告在水井里下毒。在纳粹统治期间,犹太人再度被丑化,被指控是造成德国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结果,这两件事导致犹太人受到极大的歧视。在某些地方,这种偏见仍然十分普遍。

      •  很多人都误以为有残疾的人心里很苦、很不开心。

      相信这类说法的人往往会举出例子或者所谓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们还认为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其实是不了解实情。

      圣经原则

      “人没有知识是不好的。”——箴言19:2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不了解事实会让人作出错误的决定。如果我们相信谣言而忽视事实,就会误解别人。

      圣经助长偏见吗?

      有些人声称圣经助长偏见,但圣经实际是怎么说的呢?

      •  所有人都有共同的祖先:上帝“从一个人造出了万国万族”。——使徒行传17:26

      •  上帝待人不偏心:“上帝是不偏心的,无论哪个国族的人,只要敬畏他,做对的事,他都接纳。”——使徒行传10:34,35

      •  上帝看重的是人的内心,不是外表:“人看的是外表,耶和华看的是内心。”——撒母耳记上16:7a

      a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的名字是耶和华。

      了解实情为什么有用

      我们对别人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轻易相信一些流行但其实是错误的观点。我们一旦发现,以前关于某个群体的信息是假的,也许就要想想,自己对其他群体的负面评价是否有根据。

      真人真事:约维察(巴尔干半岛)

      上文提到的约维察从小就听到本地人和新闻媒体用负面的口吻谈论某个少数民族。他说:“所以我对这些人都很有成见,甚至很讨厌他们。我还觉得自己这种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后来在参军的那段时期,我不得不跟来自那个少数民族的士兵一起工作、一起生活。随着时间过去,我越来越认识他们,甚至开始学习他们的语言、听他们的民谣。我渐渐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对他们的看法也慢慢改变。不过我知道,过去讨厌他们的那种感觉还是有可能冒出来,所以我尽量不看关于他们的负面报导。我也不会看以他们为笑柄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我知道偏见是有可能演变成愤怒甚至仇恨的。”

      你可以怎样做

      •  要记得,对于某个群体有什么特性,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

      •  要明白,你对其他人的了解也许只是片面的。

      •  要尽量从可靠的来源找出事实。

      他们战胜了仇恨

      系列图片:图一:两个男子边走边聊;图二:其中一个男子在跟朋友一起时露出笑容

      什么帮助一个阿拉伯人和一个犹太人克服心中的偏见呢?

      请观看《忠贞之爱何时会战胜仇恨》,你可以在jw.org网站上找到这个短片。

  • 体恤别人
    警醒!2020年 | 第3期
    • 在飞机上,一个白人和一个锡克教教徒坐在一起,开心地聊天

      体恤别人

      问题的成因

      如果我们太着眼于别人跟我们之间的差异,就很容易把这些差异看成是别人的缺点或毛病,结果瞧不起他们。我们一旦对别人有了负面的看法,就很难体恤他们。缺乏体恤之心其实反映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偏见。

      圣经原则

      “跟欢乐的人一起欢乐,跟哭泣的人一起哭泣。”——罗马书12:15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简单来说,这节经文的原则就是体恤别人。体恤别人就是懂得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将心比心。

      有体恤之心为什么有用

      如果我们懂得体恤一个人,就会意识到自己跟这个人相似的地方其实很多,大家对很多事情都有相同的感受和反应。体恤之心让我们看出,无论别人有怎样的背景,我们都属于人类的大家庭。我们越留意其他人跟我们的共同点,就越不会对他们有偏见。

      我们有体恤之心,就会尊重别人。来自塞内加尔的安娜-玛丽曾经很瞧不起社会上“低层”的人。但她学会体恤别人,想法就改变了。她说:“我看到那些‘低层’的人活得那么辛苦,不禁问自己,如果换成是我,我会有什么感觉。我凭什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我的身份地位根本不是自己选择或者争取得来的。”其实,我们设法理解别人的处境,就会懂得多体恤,而不是批评。

      你可以怎样做

      如果你对某个族群有负面的看法,可以尝试不要老是盯着彼此间的差异,而是要找找彼此间的共同点。想想他们在以下情况,心情会是怎样的:

      体恤之心让我们看出,所有人都属于人类的大家庭

      •  跟家人一起用餐

      •  忙了一天后回到家里

      •  跟朋友共度时光

      •  听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然后想想换成是你,在以下情况会有什么感觉:

      •  如果别人令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如果别人根本不认识我,就已经断定我是怎样的人

      •  如果我属于被歧视的那个族群,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

      这两个人给对方看自己的照片,看出彼此对家庭、运动、工作的看法都很类似

      真人真事:罗伯特(新加坡)

      “我以前觉得聋人很怪,很敏感,而且智力有问题,所以尽量不跟他们接触。不过,当时我觉得我不算歧视他们,因为这种想法看起来也没伤害到谁。

      “我学会体恤聋人之后,就克服了心中的偏见。举个例,以前我之所以觉得聋人智商有问题,是因为我跟他们说话时,他们都呆呆地看着我。后来我想象,如果自己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会有什么反应。我当然也会一脸茫然啊!就算我戴上了助听器,我也许还是一脸‘听不懂’的样子。但其实我不是听不懂,而是听不清楚。

      “当我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心里的偏见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欣赏别人的优点
    警醒!2020年 | 第3期
    • 系列图片:图一:一对夫妻在赶时间,被一个盲人女士挡住去路就很生气;图二:后来,同一对夫妻看到这个女士在音乐会演奏大提琴时,很欣赏她

      欣赏别人的优点

      问题的成因

      自大的心态很容易演变成偏见。骄傲自大的人自以为了不起,高人一等,认为跟自己不同的人都比自己差。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可能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别人优越,例如生活习惯、饮食、衣着、信仰、价值观等等。”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有这种成见呢?

      圣经原则

      “要谦卑,看别人比自己优秀。”——腓立比书2:3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我们必须培养谦卑,才能避免骄傲的态度。我们如果谦卑,就会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世上没有一个族群什么都比别人好,什么都比别人强。

      我们来看看一个例子。斯特凡在一个共产国家长大,但后来他消除了对非共产国家的人的偏见。他说:“要破除偏见,真的要把别人看得比自己优秀。我并不是什么都知道的,我从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你可以怎样做

      要对自己有现实的看法,意识到自己也有弱点,也会犯错。要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强。另外,不要假定某个族群的人就一定有相同的缺点。

      与其断定某个族群的某个人是不好的,不如想想:

      要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强

      •  我不喜欢这个人的特质,真的是因为这些特质不好,还是因为他跟我不一样呢?

      •  这个人也可以在我身上找到缺点吗?

      •  这个人在哪些方面比我能干?

      你对自己诚实,认真想想这些问题,不但能战胜心中的偏见,说不定还会发现并欣赏这个人的优点。

      真人真事:纳尔逊(美国)

      “在我小时候居住的地区,那里的人几乎都来自同一个种族和背景。19岁时我搬到一个大城市,在工厂里工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地点,我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种族的人。

      “当我越来越熟悉身边的同事,跟他们建立友谊,我亲身体验到一点:从别人的肤色、语言和国籍,我根本就无法知道他们工作有多勤奋,为人有多可靠,以及他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后来我结婚了,我的妻子是另一个国家和种族的人。我发现尝试不同地方的食物,学会欣赏不一样的音乐,为我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一路走来,我看出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老实说,正因为我学会欣赏别人,向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学习,我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扩大朋友圈
    警醒!2020年 | 第3期
    • 四个不同种族的女子有说有笑,她们的孩子就在附近一起玩

      扩大朋友圈

      问题的成因

      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个族群,就避免跟他们接触,心中的成见只会越来越深。要是我们只跟背景类似的人做朋友,就很容易以为只有我们的感受、思维和行为模式才是对的。

      圣经原则

      要“开阔心胸”。——哥林多后书6:13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心”可以指人的情绪和感情。如果我们只爱那些跟自己相似的人,就仿佛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变得心胸狭窄。因此,就算有些人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也要乐意跟他们做朋友。

      扩大朋友圈为什么有用

      我们慢慢熟悉别人,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做事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随着彼此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我们会把他们看成是自己人,更欣赏他们。无论他们开心还是忧伤,我们都感同身受。

      我们来看看一个例子。纳扎雷曾对外来的移民很有偏见,后来什么改变了她呢?她说:“我跟他们一起来往,一起工作。我遇到一些很好的人,他们的品行跟当地人的评价正好相反。你一旦跟不同文化的人交朋友,就会明白不应该给一群人贴标签。你会越来越喜欢他们,把每个人都看成是独一无二的。”

      要谨慎择友

      一些人沾染不少恶习,害人害己。所以我们在扩大朋友圈时要小心选择。有些人道德败坏,言行粗鲁无礼,不跟他们交朋友并不是偏见。当然,对于那些道德标准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我们不该伤害他们,也不该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但我们有智慧,就不会结交这样的朋友。(箴言13:20)

      你可以怎样做

      找机会跟不同国家、种族或语言的人交流。你可以:

      •  请他们说说自己的背景

      •  请他们来吃顿饭

      •  听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一下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的经历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也许你就会对这个族群有正面的看法。

      真人真事:坎德萨米与苏卡玛(加拿大)

      “我们在南非长大。当时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策,强迫不同种族的人住在分隔的区域里。因此,种族间的歧视就更深了。我们特别讨厌白种人,因为他们把我们看成次等公民。当时,我们不认为自己有偏见,反而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为了调整想法,我们主动开阔心胸,跟不同背景的人做朋友。当我们开始跟白人来往,就发现我们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少。我们面对的处境,要应付的挑战都差不多。

      “有一次,我们有机会接待一对白人夫妻,后来他们在我们家住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有机会更认识彼此。不久后,我们就把他们看成朋友,觉得彼此都是平等的。结果,我们对白种人的看法就更积极正面了。”

      情同手足

      在耶和华见证人王国聚会所门前,强尼和吉迪恩跟小朋友打招呼

      虽然强尼和吉迪恩的种族不同,曾有不一样的政治立场,后来却成了要好的朋友。

      请观看《强尼和吉迪恩:从敌人变成弟兄》,你可以在jw.org网站上找到这个短片。

  • 表达爱心
    警醒!2020年 | 第3期
    • 一个印度女子扶着一个年长的白人女士上楼梯,还帮她拿东西

      表达爱心

      问题的成因

      破除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根除病毒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去除偏见也一样。我们可以怎样克服心中的偏见呢?

      圣经原则

      系列图片:图一:一个亚洲男子扶着门,让一个拿着咖啡的黑人男子先过;图二:同一个黑人男子请同事喝咖啡,包括那位印度女子

      “要穿上爱,因为爱能完美地维系团结。”——歌罗西书3:14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乐于助人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你越是向人表达爱心,成见就会越少。你心中的爱越多,仇恨和傲气就越难有立足之地。

      你可以怎样做

      系列图片:图一:一个年长的白人女士得到一个印度女子的帮助,上了楼梯,而且对方还帮她拿东西;图二:这个年长的白人女士拿饼干给邻居吃,他就是刚才提到的亚洲男子

      可以想想一些具体的方法,向你不大喜欢的族群表达爱心。其实,只是为人做一些小事也许已经足够。可以试试以下的建议:

      一次次爱心的举动,能让你一步步摆脱心中的偏见

      •  看到他们找不到路时,要乐意帮忙

      •  主动跟他们简单地交流,就算他们不太会说你的语言也没关系

      •  即使不太理解他们的某些做法,也要对他们有耐心

      •  如果他们向你诉苦,要有同情心

      真人真事:纳扎雷(几内亚比绍)

      “我以前对移民很有偏见。大家都说,不少移民是靠骗取社会福利金生活的,而且他们很多人都做违法的事,所以我觉得很难接受他们。可是,我当时不认为这是偏见,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看他们的。

      “不过,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对移民的负面看法其实就是偏见。圣经的金玉良言让我明白,我应该对他们更有爱心。现在我不但不会避开他们,还会跟他们打招呼,跟他们聊天。我努力认识他们,把每个人都看成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他们的看法不再是负面的了,跟他们在一起让我感到很自在。”

      “我曾竭力反对不公”

      拉菲卡·莫里斯

      拉菲卡曾加入一个激进组织,反对种族歧视。不过,她是在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大会时,才亲眼见证了她一直渴望看到的公正和团结。

      请观看《拉菲卡·莫里斯:我曾竭力反对不公》,你可以在jw.org网站上找到这个短片。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