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不要心里愁烦不安”守望台1988年 | 2月15日
-
-
“你们不要心里愁烦不安”
“你们不要心里愁烦不安。要对上帝表现信心,也对我表现信心。”——约翰福音14:1,《新世》。
1.为什么耶稣在约翰福音14:1所说的话十分适时?
时为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一小群男子在日落之后聚集在耶路撒冷一个楼上的房间里。他们的领袖当时正对他们提出临别的训示和鼓励。他在谈话中说:“你们不要心里愁烦不安。”(约翰福音14:1,《新世》)他的话十分适时,因为不久便有些使他们大受打击的事件发生了。他在那天晚上被人逮捕、审讯,而且被判处死刑。
2.为什么那天如此关系重大?什么对门徒有所帮助?
2 你有充分理由把那一天视为历史上关系最重大的时刻,因为整个人类的前途均受其影响。这群人的领袖耶稣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作为祭物,从而应验了许多古代的预言,同时也为一切相信他的人提供了永生的基础。(以赛亚书53:5-7;约翰福音3:16)但是那天晚上的痛苦事件却令使徒们目瞪口呆,大感困惑,以致暂时变成不知所措,深怀恐惧。彼得甚至不认耶稣。(马太福音26:69-75)可是,忠心的使徒们获得应许的帮助者——圣灵——之后,便勇敢起来而不再感觉愁烦不安了。(约翰福音14:16,17)例如,当彼得和约翰后来经历到猛烈的反对而被人逮捕时,他们祷告向上帝求助,使他们“大放胆量”,向人传讲他的话语。他们的祷告得蒙垂听。——使徒行传4:1-3,29-31。
3.为什么今日有许多人深感不安?
3 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深感愁烦不安的世界里。这个旧事物制度的末日正在迅速临近。(提摩太后书3:1-5)家庭生活和道德标准的严重崩溃、怪诞疾病的惊人增加、政治上的不稳、失业、粮食短缺、恐怖行为和核子战争的威胁使千百万人身受其害或大感不安。许多人由于对未来深怀恐惧而心里愁烦不安。正如耶稣所预言,“地上各国[均]极度痛苦,……人由于恐惧和预料有什么事将要临到有人居住的大地,就吓得发昏。”——路加福音21:25,26,《新世》。
4.什么因素可以使基督徒感觉焦虑?
4 甚至基督徒也可以受到这些令人沮丧的因素所严重影响。他们可能由于亲属、邻人、同事、同学和政府当局所表现的宗教偏见或反对而遭受压力。(马太福音24:9)因此,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些艰难的时候保持镇静安详呢?当环境变得恶劣时,我们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呢?我们怎样才能怀着自信面对未来?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现今愈来愈常见的深切忧虑?我们所处的时势与耶稣提出约翰福音14:1的劝告时的情形相若,因此让我们仔细看看当时的情形。
我们怎样才能克服忧虑?
5.圣经给予我们什么富于鼓励的劝勉?
5 耶稣对使徒们提出仁爱的鼓励,吩咐他们“不要心里愁烦不安”之后,接着对他们说:“要对上帝表现信心,也对我表现信心。”(约翰福音14:1,《新世》)上帝所感示的圣经向我们提出许多类似的劝勉:“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诗篇55:22;37:5)保罗向腓立比人提出这项重要的劝告:“应当毫无忧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带着感恩的心,把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这样,上帝所赐超过人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思意念。”——腓立比书4:6,7,《新译》。
6,7.(甲)减轻焦虑的方法之一是什么?(乙)我们可以怎样与耶和华养成亲密的关系?
6 忧虑,或难题和沉重责任所造成的关注,有时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和精神。可是,一位医药专家在《不要惊慌》一书中评论说:“人若能够与他们所尊敬的人谈论自己的难题,……压力的水平便时常会大为减低。”若与另一个人沟通便可以有这样的效果,对上帝说话无疑会带来多大的帮助!我们对什么人能比对耶和华更为尊敬呢?
7 由于这缘故,对今日的基督徒来说,与耶和华具有亲密的个人关系实在至为重要。耶和华手下的成熟仆人深知这件事,因此他们小心避免任何能够削弱这种关系的世俗交往或消遣。(哥林多前书15:33)他们也体会到在祷告中对耶和华说话是多么重要,不是一天仅一两次而是时常如此行。年轻或新近的基督徒特别需要借着经常研读和沉思上帝的道,以及借着基督徒的交往和服务与耶和华养成这种亲密的关系。圣经敦促我们说:“你们亲近上帝,上帝就必亲近你们。”——雅各书4:8。
耶稣所提出的劝告
8,9.我们可以将关于经济难题的什么积极劝告付诸实行?
8 在许多国家里,失业和经济不景成为使人忧虑的严重原因。关于这些令人担心的事,耶稣提出十分积极的劝告:“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么?身体不比衣服重要么?”(马太福音6:25,《新译》)不错,生命和身体,意即整个人,比食物和衣服重要得多。上帝的仆人可以肯定他会帮助他们谋得生活的基本需要。耶稣举出这个例证:“你们看天空的飞鸟:它们不撒种,不收割,也不收进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难道你们不比它们更宝贵吗?”(马太福音6:26,《新译》)既然人在上帝眼中十分宝贵,而且基督为人牺牲了他的生命,上帝若养活飞鸟但却忽视了手下的仆人,那就不可思议了。
9 耶稣接着加强他的论据,指出田野里的百合花既不劳苦,也不纺织,可是“就是所罗门最威荣的时候所穿的,也比不上这花中的一朵。”所罗门王的统治以富强闻名。(雅歌3:9,10)然后耶稣令人安慰地问道:“何况你们呢?”——马太福音6:28-32,《新译》。
10.(甲)耶稣所说的充满安慰的话是对谁说的?(乙)关于未来,他提出什么劝告?
10 可是,耶稣接着表明,唯独‘先求上帝的王国和他的公义’的人才能获得这样的照顾。在普世各地,真正的基督徒体会到上帝的王国其实是什么,并且将其置于生活上的首位。耶稣的吩咐对他们适用:“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马太福音6:33,34)换句话说,难题发生时就加以处理好了,不必无谓地为未来担忧。
11,12.有些基督徒对于耶和华垂听他们的祷告予以帮助一事有什么感觉?
11 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为未来担忧的倾向,特别是环境不顺利的话。但是基督徒却能够,而且也应当,怀着信心仰赖耶和华。请想想爱莲娜的经验。她的丈夫患了重病,有一年的时间无法工作。可是她却有两个年幼的儿女和年迈的父亲要照顾,因此她无法从事全时的世俗工作。他们向耶和华求助。在此之后不久,一天早上他们发觉有一个信封放在门下,其中有巨量的金钱——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直至她的丈夫能够再次工作为止。他们深深感激这项适时的帮助。我们没有圣经的理由期望类似的事会发生在每个有需要的基督徒身上,但是我们能够肯定耶和华会垂听我们的呼求,而且他有能力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我们。
12 南非的一个基督徒寡妇必须找工作去维持两个幼年儿女的生活。但是她很渴望只工作半天以便有时间和儿女在一起。她找着一份职业,但后来却由于经理决定他需要一个全时的秘书而被迫辞职。这位姊妹再次失业,于是热切地向耶和华祷告求助。三周之后,以前的经理请她回去,每天只工作半日。她感到多么快乐!她觉得耶和华垂听了她的祷告!
向耶和华祈求
13.(甲)“祈求”是什么意思?(乙)关于祈求,我们在圣经里读到什么例子?
13 请留意保罗在劝人“应当毫无忧虑”之后补充说,“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带着感恩的心,把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6,《新译》)为什么要提及“祈求”呢?这个字词的意思是“热切的恳请”或“恳求的祷告”。这意味到对上帝作十分热切的恳求,就如人在遭遇到重大压力或危险时所为一般。保罗在监狱中请他的基督徒同工为他祈求,使他能够坦然无惧地宣扬‘福音,……作带锁链的大使。’(以弗所书6:18-20)罗马军官哥尼流也“常常[祈求]上帝”。后来有一位天使对他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上帝面前,已蒙记念了。”当时他必然感到多么兴奋!他能够成为最先受圣灵所膏的外邦人之一是一项多大的权利。——使徒行传10:1-4,24,44-48。
14.我们怎么知道对耶和华所作的热切恳求是否仅作一次便够了?
14 值得留意的一点是,对耶和华所作的这种热切恳求通常并非仅是作一次而已。耶稣在他那著名的‘登山宝训’中教导我们说:“要继续恳求,就必赐给你们;要继续寻找,你们就必找着;要继续敲门,就必给你们打开。”(马太福音7:7,《新世》)许多圣经译本把这句话译作:“恳求……寻找……敲门……”但原本的希腊文却含有继续行的意思。a
15.(甲)为什么尼希米在服侍亚达薛西王喝酒时面带愁容?(乙)尼希米怎样并非仅是作一个简短的祷告而已?
15 尼希米作波斯王亚达薛西的酒政时,有一次国王问他为什么面带愁容。尼希米说这是由于他获悉耶路撒冷仍然破损残缺的缘故。国王于是问道:“你要求什么?”尼希米立即向耶和华求助,无疑作了一个简短的默祷。然后他恳求国王准他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他所深爱的家乡。国王允准了他的请求。(尼希米记2:1-6)可是,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刻之前,尼希米花了多日的时间恳请祈求耶和华的帮助。(尼希米记1:4-11)你看出你在这件事上可以学得的教训吗?
耶和华垂听
16.(甲)亚伯拉罕享有什么特殊的权利?(乙)关于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我们有些什么有力的帮助?
16 有时,亚伯拉罕有权利借着天使与耶和华沟通。(创世记22:11-18;18:1-33)虽然这件事在今日不会发生,我们却享有一些有力的工具是亚伯拉罕所无的。帮助之一是整本圣经——指引和安慰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来源。(诗篇119:105;罗马书15:4)圣经时常能够给予我们所需的指引和鼓励,耶和华帮助我们记起一些适当的经文。时常,一本经文汇编或上帝通过他组织所提供的许多圣经刊物之一能够给予我们解答。这些刊物的一本详细、有效的索引是帮助我们寻得所需的资料的另一项良助。
17.耶和华可能以其他什么方式垂听我们的祷告?仁慈而富于同情心的基督徒可以怎样大有帮助?
17 我们若受到难题所困扰,或感觉忧伤灰心,上帝也能以其他方式垂听我们的祷告。例如,小组里或耶和华见证人大会中的一个圣经演讲可能含有我们所需的“良药”。在其他时候,与另一位基督徒交谈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帮助。许多时小组的长老能够提出鼓励或劝告。甚至仅是向一位成熟、仁慈、富于同情心而乐于聆听的基督徒倾吐心事亦时常能够使我们心情好得多。如果这位朋友帮助我们沉思圣经的思想的话,效果就特别显著。这样的思想交流可以将我们脑中和心里的一个重担除去。——箴言12:25;帖撒罗尼迦前书5:14。
18.什么特别的活动可以帮助基督徒克服沮丧的时刻?这怎样曾帮助一个年轻的先驱?
18 在现今这段“难以应付的危险时期”,各种形式的沮丧十分常见。(提摩太后书3:1,《新世》)人们可以为了各种不同的原因感觉灰心沮丧。这种情形也能够发生在基督徒身上而成为一项极不愉快的经验。可是许多人发觉,宣扬好消息曾帮助他们摆脱暂时的忧郁。b你有试过这个方法吗?当感觉有点沮丧时,要设法参加某种形式的王国服务。对别人谈及上帝的王国时常可以帮助你将心态从消极改为积极。谈及耶和华及运用他的道能够为你带来喜乐——圣灵的果子之一——而使你感觉大为不同。(加拉太书5:22)一位青年先驱发觉,在王国工作上保持忙碌也使她意识到,“与别人的难题比较,我自己的难题实在非常细小和短暂。”
19.一个健康不良的基督徒怎样克服消极的思想?
19 有时身体的衰弱,也许再加上忧虑或难题,可以使人陷入沮丧之中;这可能使人在晚间醒来而愁烦不安。例如有一位健康不良的中年基督徒便有时遭遇这个难题。每逢他在夜间醒来感觉沮丧,他便恳切地向耶和华祷告。这样行很快便使他心情较佳。他也发觉凭记忆背诵一些予人安慰的经文,例如诗篇23篇,对他有舒解的作用。每逢他祷告,耶和华的灵便会发挥作用或通过他的道如此行,帮助他以较喜乐的心情代替内心的沮丧。后来,这个男子能够以平衡、镇静的心境去考虑自己的难题,看出可以怎样加以克服或感到有能力去忍受。
20.为什么祷告有时看来迟迟未有响应?
20 这个例子表明祷告可以怎样带来响应。但有时当事人却看来迟迟未能寻得解决方法。为什么?也许解答必须等候上帝所定的适当时间。看来在有些事例上,上帝容许恳求他的人去表明他们的关注有多深,他们的愿望有多热切以及他们的爱戴真挚到什么程度。一位诗篇执笔者便有过这样的经历!——诗篇88:13,14;可参阅哥林多后书12:7-10。
21.为什么在今日作耶和华见证人是一项伟大的权利?我们可以怎样表现这种体会?
21 无论如何,在祷告中与全能的上帝沟通是一项强化信心的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绝望而恢复自信。知道上帝垂听和应允我们的祷告给予我们多大的安慰!正如保罗在写给腓立比小组的信中指出,我们祷告祈求时应当“带着感恩的心”。(腓立比书4:6,《新译》)不错,我们应当天天怀着感激向耶和华倾心吐意,“凡事谢恩”。(帖撒罗尼迦前书5:18)这有助于使我们与上帝形成一种亲密、温暖的关系而为我们带来平安。下一篇文章会说明在现今这动荡不安的危险时期,对耶和华的仆人来说享有这种平安是多么重要。
[脚注]
a 威廉士(Charles B. Williams)的译本与《新世界译本》的精确译法一致,他把这节经文译作:“继续恳求,……继续寻找,……继续敲门,门就必给你们打开。”——《新约:通俗文字译本》(英文)。
b 暂时的忧愁与长期、严重的沮丧不同,后者是一种远较严重和复杂的感情或精神情况。可参阅英文《儆醒!》1987年10月22日刊,第3-16页。
-
-
“愿你们平安”守望台1988年 | 2月15日
-
-
“愿你们平安”
“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约翰福音20:19。
1.为什么人在谋求世界和平方面所作的努力注定要失败?
“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在约翰的日子情形是这样,在今日,随着我们见到暴力、恐怖行为、战争和腐败的惊人激增,这种情形成为甚至更显著。约翰在上帝感示之下所说的话也表明,即使教皇、各国领袖和联合国作出努力,凭着人的力量去获致世界和平是没有希望的。为什么呢?“我的上帝说:‘恶人必不得平安。’”——以赛亚书57:21。
2.特别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平安”一词暗示什么?
2 可是,“平安”一词的意思并非仅是指没有战争而已。平安也可以指“精神或灵性上的一种情况,免受令人不安或苦恼的思想或感情所困扰;头脑和内心的宁静。”可是,“平安”一词的希伯来字(sha.lohm’,沙隆)和希腊字(ei.re’ne, 艾利尼)却具有一项甚至更广泛的涵义。这个字也含有幸福的意思,例如临别的祝词“愿你平安去罢”这句话所表示的。(撒母耳记上1:17;29:7;路加福音7:50;8:48)这帮助我们体会到耶稣在他行将去世的那段痛苦时期中对门徒所怀的仁爱关注。
3.耶稣复活之后怎样对门徒表现深挚的关注?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3 耶稣死于公元33年的尼散月14日星期五。他在尼散月16日星期日复活过来。既然他一向都对门徒的福利深感关注,他遂主动去找他们。他在什么地方找着他们呢?门徒“因怕犹太人”而躲在上了锁的门后。可以了解的是,他们感到忧虑恐惧。但是耶稣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约翰福音20:19-21,26)后来,他们受到圣灵所强化而康复过来。他们勇敢地执行传道的任务,帮助许多人获致敬虔的平安。
今日敬虔的平安
4.耶和华的百姓在现今这危险的日子可以怎样保持头脑和内心的安宁?
4 我们正生活在世界末期,在“难以应付的危险时期”中。(提摩太后书3:1,《新世》)启示录所预言的骑士们正在地上横行——你从世上的许多战争、粮食短缺、疾病和死亡可以见之。(启示录6:3-8)耶和华的百姓也受到四周的情形所影响。因此,你怎样才能保持头脑和内心的敬虔安宁呢?借着与安慰和平安的伟大来源保持亲近。正如上一篇文章指出,这需要你作频常的祷告和祈求。这样,“上帝那超越一切思想的平安必定会借着耶稣基督护卫你们的心和精神力量。”——腓立比书4:6,7,《新世》。
5.保罗为什么确信上帝的平安能够护卫我们的心?
5 这段话是使徒保罗写的,他自己曾忍受过许多危险和艰难。他曾受犹太人和罗马人所监禁和殴打。他曾被人用石头掷打,以为他死了而将他撇下来。在当时,周游各地是很危险的事;保罗曾三次经历船坏,时常遭遇强盗的危险。他曾多次晚上不得眠,而且,时常饥寒交迫。除此之外,他天天‘为所有小组而忧虑’。(哥林多后书11:24-28)因此保罗从广泛的个人经验深知上帝的平安是多么重要,因为这种平安能够保守我们的心。
6.为什么与造物主建立和保持温暖、亲密的关系至为重要?
6 我们可以将上帝的平安解释为一种安静宁谧之感,反映出当事人与上帝具有良好的关系。这对基督徒十分重要,特别是当他们面对逼迫或患难时。为什么呢?请想想,我们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因此,当受到难题、压力、反对或各种挫折所困扰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变成恐惧。这可能导致我们未能紧守忠诚。这会为上帝的名带来羞辱,使我们失去耶和华的嘉许,以致令我们失去永生。因此,努力获致上帝的平安是多么重要,因为这种平安可以帮助我们成功地面对一切挑战。这种平安无疑是天父赐给我们的‘美善全备的恩赐’之一。——雅各书1:17。
7,8.(甲)‘上帝的平安’是基于什么的?这种平安怎样‘超越一切思想’?(乙)一位非洲弟兄怎样表现这种平安?
7 你也许见过有些人一生镇静安详,充满自信。时常这是由于天赋的才干、家势、财富、教育程度或其他类似因素的缘故。“上帝的平安”却大为不同。这种平安并非基于有利的环境,也不是来自人的才干或思想。反之这来自上帝而是“超越一切思想的”。(新世)《中文圣经新译本》将腓立比书4:7译为“上帝所赐超过人能了解的平安。”俗世的人时常对于基督徒面对各种严重难题、身体伤害或甚至死亡时的镇静深感惊讶。
8 在这方面,一个现代的例证是非洲一个国家中的一位耶和华见证人。在这个国家里,主要是由于当地天主教徒的怂恿,耶和华见证人被人诬告为恐怖分子。有一次这位见证人正在主持基督徒的聚会,突然军事警察带着上了刺刀的枪在聚会中出现。他们将妇孺遣散回家,但却开始殴打在场的男子。见证人回忆说:“我无法形容我们所受到的待遇。主持其事的伍长公开声称他们要将我们活活打死。他们用木棍将我打得遍体鳞伤,以致我后来吐血达90日之久。但我所关心的是我同伴的生命。我在祷告中求耶和华照顾这些人,因为他们都是他的羊。”所有这些人均得以保全性命。这个弟兄在可怕的逆境中保持镇静,并且怀着爱心顾虑到别人,他在这方面立下多么杰出的榜样!不错,我们仁爱的天父的确垂听他手下忠心仆人的请求,把他的平安赐给他们。当时在场的一个兵士对此深感困惑,他说见证人的上帝“必然是真神”。
9.阅读和沉思圣经可以对人有什么影响?
9 在现今这段艰难的日子,许多基督徒所遭遇的难题使他们感觉饱受挫折和灰心。保持内心安宁的一个好方法是阅读圣经和沉思其中的资料。这可以给予人力量,使人决心继续奋斗,站立得稳。“上帝的道是活的,能够发挥力量。”——希伯来书4:12,《新世》。
10.能够记得经文可以怎样大有裨益?
10 可是,我们若陷于逆境中而没有圣经可读,那又如何呢?例如,一个基督徒可能突然被捕下狱而没有圣经在身。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若能够记得例如腓立比书4:6,7;箴言3:5,6;彼得前书5:6,7;和诗篇23篇这样的经文,无疑会对我们大为有益。你若能够记忆和沉思这些经文,你岂不会对此深怀体会吗?在监狱的悲惨环境中,这仿佛耶和华亲自对你说话一般。上帝的道能够医疗受伤的头脑,强化软弱的心,以安宁代替精神的痛苦。(可参阅诗篇119:165。)不错,趁现今还有机会之际将经文深印在自己的头脑的确十分重要。
11.荷兰的一位弟兄怎样表现对属灵粮食的深切需要?
11 亚瑟·温克勒(Arthur Winkler)便对圣经深怀体会,特别是在纳粹占领荷兰期间;当时见证人必须在暗中从事基督徒的活动。盖世太保一直追捕温克勒弟兄。当他们最后捉住他时,他们试图迫使他妥协,但却劳而无功。他们于是将他打得不省人事。他的牙齿被打脱,下颚脱了臼而遍体鳞伤,他们于是把他放进一个黑暗的监房里。但是看守他的卫兵却对他颇为友善和表同情。温克勒弟兄在祷告中向耶和华寻求指引。他觉得亟需属灵的粮食,因此请卫兵帮助他。后来,监门打开,有人将一本圣经投进监房里。温克勒弟兄回忆说,“能够天天享受真理的美好话语是多大的喜乐。……我觉得自己在灵性上日益强壮。”a
敬虔的平安必护卫你
12.为什么我们特别需要卫护自己的心和精神力量?
12 耶和华应许他所赐的平安必“卫护你们的心和精神力量”。(腓立比书4:7,《新世》)这的确至为重要!心乃是动机和感情的发源地。在现今这末世,我们的心可以很容易被恐惧或忧虑所削弱,或诱使我们行差踏错。一般人的生活模式在迅速恶化。我们必须随时随地提高警惕。除了需要有坚强的心之外,我们也必须强化自己的“精神力量”而受到上帝通过他的道和他的组织所指引。
13.卫护我们的精神力量可以带来什么裨益?
13 按照梵恩(W.E.Vine)的意见,译作“精神力量”的希腊字努依玛(no’e·ma)含有“宗旨”或“谋略”的意思。(《新约字辞注释辞典》)因此,上帝所赐的平安能够加强我们的基督徒宗旨,保卫我们提防软弱下来或无缘无故改变主意的倾向。这样,灰心或难题便不致轻易地使我们半途而废。例如,我们若定意要在某个特别岗位上事奉耶和华,例如作全时的先驱传道员或迁往需要传道员更殷的地区服务,上帝所赐的平安就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使我们能够贯彻始终。(可参阅路加福音1:3;使徒行传15:36;19:21;罗马书15:22-24,28;帖撒罗尼迦前书2:1,18。)为了进一步强化你的精神力量,要拨出充分时间去研读上帝的道及与基督徒同工交往。这样你便能够以纯洁而富于造就的思想去滋养你的头脑和心灵。你能够拨出充分时间去研读上帝所感示的‘话语’吗?你应当给予这些‘话语’更大的留意吗?
14.我们应当仔细留意上帝所感示的什么劝告?为什么?
14 你可以看出,为了获致来自上帝的平安及自其得益,事情牵涉到心和头脑(或精神力量)。上帝所提出的劝告充分表明这点:“我儿,要留心听我的言词,侧耳听我的话语,都不可离你的眼目,要存记在你心中。因为得着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0-23。
15.在享有‘上帝的平安’方面,耶稣担任什么角色?
15 与耶和华具有温暖、亲密的关系所带来的‘上帝的平安’能够“借着基督耶稣”卫护我们的心和精神力量。(腓立比书4:7,《新世》)耶稣在这件事上担任什么角色呢?保罗解释说:“愿恩惠、平安、从父上帝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基督照我们父上帝的旨意,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加拉太书1:3,4)不错,耶稣怀着爱心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使我们能够得赎。(马太福音20:28)因此我们能够“借着基督耶稣”献身成为耶和华的仆人,得蒙他的悦纳,从而能够享有对我们深具护卫作用的敬虔的平安。
对敬虔的平安形成威胁的各种危险
16.保罗提出的什么劝告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上帝的平安’?
16 一旦获得和享有来自上帝的平安,我们就必须小心加以保持。有许多因素能够将基督徒的平安破坏无遗。最常见和无疑最危险的因素之一便是少年的私欲。保罗在写给提摩太(当时提摩太可能约三十二、三岁)的第二封信中提出这项劝告:“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心]、仁爱、和平。”——提摩太后书2:22。
17.关于耶和华所赐的性能力,时常有什么情形发生?
17 这些私欲包括性欲在内。在婚姻关系上,性欲是有其正当地位的。可是自古至今,人们却在婚前或婚外的性关系中滥用了这种欲望,而两者都是我们睿智的造物主所不赞成的。(希伯来书13:4;创世记34:1-3)对性不道德屈膝的危险在今日对基督徒,青年人及较年长者皆然,无疑形成严重的威胁。在这个堕落腐败的世界的末期中,对许多人来说,性只意味到肉体的情欲,而且时常以在男女同性恋当中常见的不洁方式表达出来。——罗马书1:24-27。
18.为什么有些人的心仍然未坚定?这可以导致什么后果?
18 既然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有力地表明我们必须具有忠于耶和华的强壮、稳定的心。这是多么重要!有些人曾接纳王国的信息,相信圣经的基本真理,并且经常与耶和华的百姓交往,但却没有对耶和华、他的道和他的普世组织养成深刻的体会。他们的心尚未坚定。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被“少年的私欲”引入歧途。他们当中有些也许能够抗拒犯奸淫或通奸的引诱,但他们却像保罗所警告一般成为“爱享乐过于爱上帝”。(提摩太后书3:4,新译)他们花在看电视、读小说或听狂野音乐的时间远超过用来作个人研读、参加基督徒的聚会或从事王国服务的时间。这可以很容易导致灵性衰弱,最后甚至落入严重的罪中。
19.我们必须怎样行以避免随流失去?
19 这样的人像没有锚的船一般正在随流飘向祸患。他们必须怎样行呢?保罗劝勉说:“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密切的注意所听过的道理,免得我们随流失去。”(希伯来书2:1,《新译》)因此,处于这种危险中的人应当“更加密切的注意”研读上帝的道,为基督徒聚会作准备及将王国的真理与别人分享。当然,我们可以很容易想道,“这是很好的忠告,但我并非处于这样的情形中,因此,忠告对我并不适用。”其实明智得多的态度是,我们每个人都认真考虑一下我们可以怎样进一步洁净自己的心和最隐密的思想及欲望,以便“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心]、仁爱、和平。”(提摩太后书2:22)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求上帝指引我们及以他那具有强化作用的灵帮助我们。
20.犯了严重过错的人应当怎样行?
20 若有任何人犯了严重的过错,但却隐瞒起来,他们就显然失去耶和华的嘉许及他们一度享有的上帝的平安了。他们也会失去内心的安宁。(可参阅撒母耳记下24:10;马太福音6:22,23。)因此,你可以看出为什么基督徒若陷入严重的罪中,就必须向耶和华及向那些能够促进属灵医治的仁爱长老们认罪。(以赛亚书1:18,19;32:1,2;雅各书5:14,15)即使人在罪的歧途上失足跌倒而失去灵性的平衡,他若向成熟的弟兄寻求帮助,就不致继续良心不安或失去敬虔的平安。
21.今日我们有什么理由对耶和华怀有深挚的感激?我们应当决心怎样行?
21 在今日作耶和华手下献了身的见证人是多大的权利!在我们四周,这个属于撒但的世界正在分崩离析。它不久便会消逝了。许多人正“由于恐惧和预料有什么事将要临到有人居住的大地,就吓得发昏。”但是我们却能够挺身昂首,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拯救近了”。(路加福音21:25-28,《新世》)为了表明我们多么感激耶和华把“那超越一切思想的平安”赐给我们,让我们竭尽所能忠心地事奉“赐平安的上帝”。——罗马书15:33;哥林多前书15:58。
[脚注]
a 可参看《1986年耶和华见证人年鉴》(英文),154-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