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的第32本书——约拿书“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1.约拿书回答了什么问题?关于耶和华的怜悯,此书透露什么?
约拿——公元前第九世纪的海外传道员!他对来自耶和华的委派有什么看法?这为他带来什么新经历?他发觉委派地区内的人有良好反应吗?他的传道有多成功?约拿书的戏剧性记载回答了这些问题。预言者执笔写成这书时,蒙耶和华拣选的国家已经违背了与上帝所立的约,转而崇拜异教的偶像。书中的预言表明上帝的怜悯并非只限于向某一个国家或仅向以色列表现出来。此外,这本书显扬耶和华的伟大怜悯和慈爱;这与不完美的人时常表现的冷酷和焦躁不耐简直有天渊之别。
2.我们对约拿的背景知道些什么?他大约在哪一年说预言?
2 约拿(希伯来文Yoh·nahʹ,尤拿)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鸽子”。他是西布伦区加利利地迦特希弗的预言者亚米太的儿子。我们在列王纪下14:23-25读到,以色列王耶罗波安照着耶和华通过约拿所说的话扩展国家的边界。这件事表明约拿说预言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844年,亦即耶罗波安二世登基作以色列王那年。在此之后过了许多年,定都于尼尼微的亚述才开始辖制以色列。
-
-
圣经的第32本书——约拿书“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
约拿书的内容
5.约拿对上帝的委派有什么反应?这导致什么结果?
5 约拿被派往尼尼微,但却畏缩逃跑(1:1-16)。“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1:1,2)约拿喜欢这项委派吗?绝不然!他朝着相反的方向逃跑,乘船往他施(很可能是今日的西班牙)去。约拿的船遇到大风浪,水手十分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而约拿则在舱底睡着了。(1:5)在唤醒约拿之后,他们一同掣签,看看究竟是谁惹来这场灾祸,结果把约拿掣出来。至此,他才表明自己是希伯来人,是耶和华的敬拜者,但当时正逃避上帝的委派。他请水手们把他抛进海里。经过一番努力试图把船拢岸不果后,他们终于把约拿抛下海里。海浪就平息了。
6.约拿在“大鱼”腹中有什么经历?
6 “大鱼”把约拿吞下(1:17-2:10)。“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1:17)约拿在鱼腹中恳求耶和华。他“从阴间[“希屋尔”,《新世》]的深处”呼求上帝,并说他必偿还所许的愿,因为“救恩出于耶和华”。(2:2,9)于是大鱼听从耶和华的吩咐,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7.约拿在尼尼微的传道有什么效果?
7 在尼尼微传道(3:1-4:11)。耶和华向约拿重申他的吩咐。约拿不再逃避,于是遵嘱前往尼尼微。他在城的大街上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3:4)他的传道十分有效。尼尼微城的居民纷纷表示悔改,百姓开始对上帝表现信心。国王下令人畜都当禁食,披上麻布。耶和华便大施怜悯,保全了该城。
8.约拿对耶和华向尼尼微城表现怜悯一事有什么反应?耶和华怎样指出预言者的矛盾?
8 约拿对此觉得忍无可忍。他告诉耶和华他早就知道上帝会表现怜悯,这就是他逃往他施的原因。他但愿就此死去。约拿愤愤不平,遂在城的东边搭了一座棚,坐在棚里要看看事情的发展。耶和华使一棵蓖麻长起来替这个满腹牢骚的预言者遮荫。约拿虽然为此而高兴,却可惜为时颇短。翌日黎明,耶和华安排了一条虫子啮咬蓖麻,使之枯去,以致约拿饱受炎热东风的吹袭和日头曝晒。约拿再次求死。他自以为义地认为自己发怒有理。耶和华指出他的矛盾:约拿因一棵蓖麻树枯萎而感到惋惜,但却对耶和华顾惜尼尼微大城一事大感不悦。
何以有益
9.约拿的什么态度和行径对我们说来是个鉴戒?
9 约拿所采取的途径及其结果对我们应该是一项鉴戒。他逃避上帝委派他的工作,但他其实应该接受委派,仰赖上帝的支持才对。(拿1:3;路9:62;箴14:26;赛6:8)当他朝着相反的方向逃跑时,他表现消极的态度,迟迟不敢向水手表明自己是个崇拜“耶和华……天上的上帝”的人。他失去了胆量。(拿1:7-9;弗6:19,20)约拿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使他把耶和华对尼尼微人表现的怜悯视为对他个人的羞辱;他试图挽回面子,告诉耶和华他早就知道事情会有这样的结果——何必还派遣他作预言者呢?约拿这种缺乏尊重,大发牢骚的态度受到责备,因此我们应该从他的经验学得教训,避免挑剔耶和华所表现的怜悯和他的行事方式。——拿4:1-4,7-9;腓2:13,14;林前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