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提防各样的贪婪”
    守望台2007年 | 8月1日
    • “提防各样的贪婪”

      人不管怎样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路加福音12:15

      1,2.(甲)你留意到今天人们关心并追求什么?(乙)他们的想法和态度可能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很多人都用金钱、房屋、名誉、事业、家庭作为指标,来衡量一个人成不成功。他们以为,有了这一切,生活就有了保障,未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不论身处的国家是贫是富,人们最关心的显然都是怎样赚更多的钱,怎样发展个人事业。他们只顾追名逐利,对属灵的事不是漠不关心,就是兴趣不大。

      2 这种情况跟圣经的预言完全吻合。圣经说:“到了最后的日子,必有难以应付的非常时期。那时候,人必专爱自己,贪爱钱财,……爱享乐不爱上帝,有敬虔的形式,却没有体现敬虔的力量。”(提摩太后书3:1-5)真基督徒天天生活在经文所说的人当中,不断受到压力要顺应他们的想法,过他们那样的生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抵抗世界的压力,不致被这个制度同化呢?(罗马书12:2)

      3.我们会看看耶稣提出的什么劝告?

      3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信心的引领者和成全者”耶稣基督所说的一番话学到深刻的道理。(希伯来书12:2)有一次,耶稣正向群众谈论属灵的事,启迪他们的心灵时,忽然有个男子打断他的话,并提出以下请求:“老师,请吩咐我的兄弟跟我分家业。”耶稣就对这个男子和在场的听众提出严肃的劝告。他郑重地告诫他们要提防贪婪,并说了个发人深省的比喻,进一步强调这点。我们应该留意耶稣的劝告,在生活中用出来。让我们看看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裨益。(路加福音12:13-21)

      不当的请求

      4.那个男子打断耶稣的话,为什么是不恰当的?

      4 这个男子插嘴之前,耶稣正向门徒和其他人讲话,叫他们不要虚伪装假,倒要鼓起勇气承认自己跟人子联合,又说他们必得着圣灵的帮助。(路加福音12:1-12)耶稣在这里谈论的无疑都是重要的事,门徒必须谨记在心。可是,在耶稣发表这个发人深省的演讲期间,那个男子竟然打岔,要求耶稣出面调解一桩看来跟分家产有关的纠纷。我们可以从这件事得到什么启发呢?

      5.那个男子的请求反映出什么问题?

      5 有人说:“想了解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只要观察一下他听宗教演说时留不留心,就略知一二了。”当耶稣向群众谈论一些既严肃又属灵的事时,这个男子很可能正盘算着怎样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圣经并没有说,在分家业这件事上,这个男子是否真的有理由抱怨。鉴于耶稣说话很有权威,而且英明善断,这个男子可能想利用耶稣为他争取个人利益。(以赛亚书11:3,4;马太福音22:16)无论如何,这个请求反映出他内心有问题:他对属灵的事毫不关心。有鉴于此,我们不是应该好好自省一番吗?比方说,在基督徒聚会里,我们如果不集中精神,就很容易做白日梦,或许心里盘算着散会后要做什么。我们应该留心听台上的节目,并想想怎样把学到的用出来。这样,我们就能跟天父耶和华上帝更亲近,也能改善自己和信徒同工的关系。(诗篇22:22;马可福音4:24)

      6.为什么耶稣没有答应那个男子的请求?

      6 不管那个男子提出请求的动机是什么,耶稣都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只是对他说:“朋友,谁立我做审判官或分家业的人来管你们呢?”(路加福音12:14)群众对耶稣的话一点也不诧异,因为按照摩西律法,每座城都设有审判官,在分家业一类的事上为民众仲裁。(申命记16:18-20;21:15-17;路得记4:1,2)耶稣关心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为王国真理作见证,教导群众认识上帝的旨意。(约翰福音18:37)我们效法耶稣,就不会让俗务使自己分心,倒会献出时间和精力去传讲王国的好消息,使所有国族的人做基督的门徒。(马太福音24:14;28:19)

      提防贪婪

      7.耶稣说了什么话,表明他洞悉人心?

      7 耶稣能洞悉人心里的打算。当这个男子请求耶稣替他调解私人纠纷时,耶稣看出问题并不光是分家业那么简单。耶稣不是直截了当地拒绝这个男子就算了,而是抓住问题的症结,说:“要留意提防各样的贪婪,因为人不管怎样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路加福音12:15)

      8.何谓贪婪?贪婪会导致什么后果?

      8 想得到金钱或某些财物,不一定就是贪婪,因为人想得到金钱和财物,可能是为了正当的目的,用于正当的事上。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贪婪就是“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贪婪也可以指得寸进尺,永不满足,贪图的东西可能是属于别人的。贪心的人为贪而贪,从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也不理会别人会受到什么伤害,有什么损失。贪心的人让欲望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结果贪欲就成了他的神。不要忘记,使徒保罗说贪心就是拜偶像,这样的人绝不能承受上帝的王国。(以弗所书5:5;歌罗西书3:5)

      9.贪婪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请举例说明。

      9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警告人要“提防各样的贪婪”。贪婪的表现各有不同。十诫中最后一条列举了其中几种,说:“不可贪图别人的房屋,也不可贪图别人的妻子、奴婢、牛驴和属于别人的任何东西。”(出埃及记20:17)圣经记述了不少跟贪婪有关的实例,这些例子的主角所贪求的虽然不一样,但全都犯了大罪。最先显出贪欲的就是撒但。他觊觎惟独耶和华才配得的荣耀和尊崇,贪图惟独耶和华才拥有的权位。(启示录4:11)夏娃听信撒但的谎言,妄图自主自决,结果使全人类走上犯罪和死亡之路。(创世记3:4-7)邪灵是“不守原位”的天使,他们“离开本该居住的地方”,一心要满足非分的欲望。(犹大书6;创世记6:2)请也想想巴兰、亚干、基哈西和犹大。他们不满意自己的际遇,为了贪图财富,不惜背信弃义,结果沉没在腐败和灭亡中。

      10.根据耶稣的劝告,我们要留意的是什么?

      10 耶稣劝人提防贪婪之前,先说“要留意”,这是十分适当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容易就留意到别人显出贪念,却很少承认自己也有这个毛病。使徒保罗指出,“贪财是一切祸害的根源”。(提摩太前书6:9,10)门徒雅各说,错误的欲望“怀了胎,就生下罪来”。(雅各书1:15)我们听从耶稣的劝告,就不会只留意别人,看谁显出贪念,倒该省察自己心里的意念和打算,好“提防各样的贪婪”。

      生活富裕

      11,12.(甲)耶稣提出什么理由,告诫人不要贪婪?(乙)为什么我们要听从耶稣的警告?

      11 我们必须提防贪婪,还有另一个理由。请留意耶稣接着说的话:“人不管怎样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路加福音12:15)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耶稣的话很值得深思,因为人们认为有钱就会快乐,发家致富就是成功。耶稣的话却表明,人的一生是否过得有意义,是否过得称心如意,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物,也不在于他多么富裕。

      12 有些人可能不同意耶稣的话。也许他们心想:财富多了,日子就会过得更舒适惬意,活着也更有意思。所以,他们把全副精力都放在自己所追求或热衷的事上,为的是有能力添置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时尚的产品。他们以为有了这一切,就可以安安逸逸地过日子。他们有这种想法,显示他们根本没有领悟耶稣的意思。

      13.怎样看生命和财物才是合理的?

      13 耶稣不是要谈论生活富裕是对是错,而是要强调人的生命并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我们人人都知道,维持生命其实不需要很多财物,只要有衣有食,有睡觉的地方就行了。虽然富翁吃穿有余,穷人可能为生活奔波劳碌,但当生命结束时,是贫是富完全没有差别,结局都是一样的。(传道书9:5,6)由此可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能,也不该光用人拥有多少财物去衡量的。我们看看耶稣所用的“生命”一词指的是什么,就能看出这一点。

      14.我们可以从圣经中译做“生命”的希腊词知道什么?

      14 据路加福音记载,耶稣说“他的生命也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时,所用的“生命”(希腊语“佐埃”)一词,不是指生活方式,而是指性命、生命。a耶稣的意思是,不论我们是富有还是贫穷,生活奢华还是仅可糊口,我们都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寿命的长短,就连明天是否还活着也不知道。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你们谁能靠忧虑叫寿命延长一点呢?”(马太福音6:27)圣经清楚表明,惟独耶和华是“生命的源头”,只有他才能把“真正的生命”,也就是“永生”,赐给忠于他的人,让他们在天上或地上享有无穷无尽的生命。(诗篇36:9;提摩太前书6:12,19)

      15.为什么许多人都信靠财富?

      15 耶稣的话表明,人们很容易曲解人生的意义。不论贫富,人人都是不完美的,到头来结局都一样。生活在古代的摩西说:“我们一生的年日不过七十岁,特别强壮的可能活到八十岁。劳碌终生,不过是烦恼痛苦;一生匆匆,我们就如飞而逝。”(诗篇90:10;约伯记14:1,2;彼得前书1:24)正因为这样,没有亲近上帝的人往往抱有使徒保罗所描述的心态:“我们只管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哥林多前书15:32)有些人觉得人生苦短,变幻无常,于是努力追求财富,以为财富是长享安逸的保障。他们也许觉得,看得见、摸得到的财产越多,生活就越安稳。为了积聚财富,他们终日劳碌,满以为坐拥财富就可以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日子。(诗篇49:6,11,12)

      前途安稳无忧

      16.人生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什么?

      16 有些人想:要是生活的水平提高了,那么既不愁衣食,不愁居住,也不缺少物质享受,日子就可以过得更舒适,甚至付得起钱接受优质的医疗护理,让自己多活几年,这样想也许没错。但是,有了丰富的物质享受,日子就真的可以过得更安稳更有意思吗?人生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人能活多久或有多少财产。使徒保罗指出,过度倚靠财富十分危险。他对提摩太说:“你要吩咐在目前的制度中富有的人,不要心高气傲,也不要指望无定的财富,却要指望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上帝。”(提摩太前书6:17)

      17,18.(甲)关于该怎样看财富,哪些卓越的榜样很值得我们学习?(乙)下一篇文章会谈谈耶稣所说的什么比喻?

      17 指望财富的想法十分愚昧,因为财富是“无定”的,是靠不住的。族长约伯虽然家境富裕,但当灾祸突然临头,他的财物一下子就化为乌有,帮不了他什么。约伯之所以能够经得起考验,在逆境中坚忍不拔,是因为他跟上帝的关系很牢固。(约伯记1:1,3,20-22)亚伯拉罕并没有被丰厚的家产绊住,以致不愿接受上帝指派的艰巨任务。由于服从上帝,他大大蒙福,得以成为“多国之父”。(创世记12:1,4;17:4-6)约伯、亚伯拉罕和其他人的榜样都很值得我们学习。不论我们是什么年纪,都要好好反省一下,看清什么才是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事,指望的到底是什么。(以弗所书5:10;腓立比书1:10)

      18 关于贪婪和正确的人生观,耶稣的话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而且很有启发性。耶稣想进一步提出劝告,于是说了个发人深省的比喻,谈到一个不明事理的富翁。这个比喻跟我们目前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读读下一篇文章,就会找到答案。

      [脚注]

      a 译做“生命”的另一个希腊词是“比奥斯”。根据《瓦因新旧约词语诠释词典》,“比奥斯”指的是“寿命、生活方式、生计”。

  • 你在上帝眼中是富足的吗?
    守望台2007年 | 8月1日
    • 你在上帝眼中是富足的吗?

      谁为自己积蓄财宝,在上帝眼中却不富足,也是这样。——路加福音12:21

      1,2.(甲)人们往往为了什么,不惜牺牲一切?(乙)基督徒必须正视什么困难和危险?

      寻宝不光是儿童喜欢玩的游戏,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都不断重复上演。比如在19世纪,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和美国都掀起过一阵淘金热。为了圆发财梦,人们甘愿离乡背井,冒着生命危险远赴他乡,到有黄金的地方去碰碰运气。的确,很多人不惜冒险犯难,牺牲一切,只为了圆自己的发财梦。

      2 今天,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去寻宝,但为了生活也必须辛勤工作。在目前的制度里谋生,有时真的不简单,使人筋疲力竭,甚至喘不过气来。人很容易忧虑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以致忽略或忘记更重要的事。(罗马书14:17)耶稣所说的一个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往往有这样的倾向,这个比喻记在路加福音12:16-21。

      3.请根据路加福音12:16-21,简述耶稣所说的比喻。

      3 这个比喻是耶稣告诫人要提防贪婪时说的。关于提防贪婪,上一篇文章已详细讨论过了。耶稣在比喻中谈到一个富翁,说他的仓房堆满了美物,却仍不满足,打算拆掉仓房,建造更大的,好积存更多美物。当富翁以为可以优哉游哉,长享安逸时,上帝却说他的生命快要结束了,所积存的美物全都会归别人所有。耶稣讲完这个比喻,总结说:“谁为自己积蓄财宝,在上帝眼中却不富足,也是这样。”(路加福音12:21)我们从这个比喻可以学到什么?怎样在生活中用出来呢?

      富翁碰到一个问题

      4.我们可以说,比喻的主角是个怎样的人?

      4 耶稣说的这个比喻,许多人都很熟悉。但请注意,耶稣一开始就说:“有一个富翁,田产丰饶”。但他并没有说那个富翁的财产是用诡诈或非法的手段得来的。换句话说,比喻的主角并不是坏人。根据耶稣的话,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比喻的主角是个工作勤奋的人,起码我们知道,他做事有长远的打算,懂得为将来积蓄财富。他这样计划,也许是为家人的幸福着想。因此,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他可说是个工作勤奋又顾家的人。

      5.比喻中的富翁碰到什么问题?

      5 不管比喻的主角是个怎样的人,耶稣说他是个富翁,表明他有很多的财产。不过,耶稣接着说这个富翁碰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田地的收成太好了,远远超过他的期望和需要,只可惜仓房不够大。那他会怎样做呢?

      6.今天,上帝有许多仆人都面对什么抉择?

      6 今天,耶和华的仆人中,有不少人的处境跟这个富翁类似。真基督徒行事为人力求诚实,做事勤奋尽责。(歌罗西书3:22,23)不论他们是雇员还是有自己的生意,他们通常都表现得很好,或有不错的业绩,甚至做得比别人出色。不过,一旦碰到晋升或扩展生意的机会,他们就面对一个抉择:到底该不该接受较高的职位或扩展自己的生意呢?不少年轻的耶和华见证人都品学兼优,因而有机会获得著名学府所提供的奖学金,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也面对一个抉择:到底该不该抓住机会,接受这笔奖学金呢?

      7.耶稣所说的富翁打算怎样解决问题?

      7 现在回头看看富翁,耶稣说他田地丰收,但储藏收成的地方不够用了,怎么办呢?这个富翁决定拆掉仓房,建造更大的,好收藏过剩的五谷和美物。看来,他很满意自己的计划,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心里想:“我要告诉自己说:‘你积蓄了许多美物,够多年享用,只管优哉游哉,吃喝快乐吧!’”(路加福音12:19)

      为何“不明事理”?

      8.比喻中的富翁忽略了什么最重要的事?

      8 我们从耶稣的话可以看出,富翁一心以为建造更大的仓房,就可以高枕无忧,但这只不过是错觉而已。尽管他的计划看来符合实际需要,却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上帝的旨意。富翁只想到自己,只想着日后可以怎样优哉游哉,吃喝快乐。他满以为积存“许多美物”,就一定有“多年”的生命可以享用。谁知他的如意算盘根本就打错了。耶稣之前说过,“人不管怎样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于他拥有的财物”。(路加福音12:15)当晚,富翁辛劳得来的一切就要拱手让人了,因为上帝对他说:“不明事理的人,今天晚上就要取你的性命,你所积存的要归谁呢?”(路加福音12:20)

      9.在比喻中,上帝为什么说富翁是“不明事理的人”?

      9 在耶稣的比喻中,上帝说那个富翁是“不明事理的人”,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新约希腊文辞典》解释,“不明事理”这个希腊词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都一律指缺乏悟性”;又指出,在这个比喻中,上帝所用的“不明事理”一词,表示富翁为将来所作的打算都是徒劳的。这个词不是指人缺乏才智,而是指人“不肯承认自己需要仰赖上帝”。耶稣对富翁所作的描述,使人想起他后来对小亚细亚的老底嘉会众所说的话。公元1世纪末,耶稣对老底嘉的基督徒说:“你说‘我是富足的,我发了财,什么都不缺’,却不知道自己是凄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示录3:17)

      10.为什么说,人即使拥有“许多美物”,也不一定有“多年”的生命去享用?

      10 我们应该记住富翁的结局,引以为鉴。我们是否像比喻中的富翁那样终日辛劳,只顾积存“许多美物”,却没有追求永生,根本没有“多年”的生命去享用?(约翰福音3:16;17:3)圣经说:“降怒的日子财物无益,……信赖财富的必然跌倒”。(箴言11:4,28)因此,耶稣讲完比喻就提出以下劝勉:“谁为自己积蓄财宝,在上帝眼中却不富足,也是这样。”(路加福音12:21)

      11.为什么说,人指望财富、以财富为保障,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

      11 耶稣用“也是这样”来强调,人要是把自己的一生建立在财富上,单单指望财富、以财富为保障,结局就会像比喻中的富翁一样。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人可不可以“为自己积蓄财宝”,而是人在上帝眼中富不富足。门徒雅各也提出类似的劝告,说:“你们说:‘今天或明天,我们要到某城去,在那里住上一年,做生意赚钱。’其实你们明天的生命怎样,你们还不知道。你们只是一片雾气,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你们倒该说:‘如果耶和华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件事,做那件事。’”(雅各书4:13-15)是的,不管人多么富裕,拥有多少财物,如果在上帝眼中不富足,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那么,在上帝眼中富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上帝眼中富足

      12.我们怎样做,就能使自己在上帝眼中富足?

      12 耶稣的话表明,人积蓄财宝令自己富裕,跟在上帝眼中富足完全是两回事。耶稣的意思是,我们不该以积存财富为生活的重心,也不该只顾物质享乐。相反,我们倒该运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产来增进或巩固自己跟耶和华的关系。我们这样做,就必定能使自己在上帝眼中富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会蒙上帝赐予许多福分。圣经说:“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添痛苦。”(箴言10:22)

      13.为什么说,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

      13 每当耶和华赐福给他的子民,他总是把最好的赐给他们。(雅各书1:17)举例说,耶和华为了让以色列人安定下来,就赐给他们“一块流奶流蜜之地”。埃及地也被形容是“流奶流蜜”的地方,不过埃及地跟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的土地相比,至少有一个重大的分别。摩西告诉以色列人,那“是你的上帝耶和华所眷顾之地”。换句话说,惟独蒙耶和华眷顾,他们才会富强兴旺。只要以色列人对耶和华忠贞不二,就必大大蒙福。跟四周的民族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显然优越得多。真的,只有耶和华所赐的福才能“使人富足”!(民数记16:13;申命记4:5-8;11:8-15)

      14.在上帝眼中富足的人得享什么?

      14 有钱人大都很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见一斑。他们“炫耀财物”,一心要使人羡慕。(约翰一书2:16)在上帝眼中富足的人却不同,他们蒙上帝悦纳和眷顾,得享丰富的分外恩典,跟上帝有亲密的关系。知道自己在上帝眼中是宝贵的,他们怎么会不感到安全幸福呢?这种安然无忧的感觉是财富无法带来的。(以赛亚书40:11)问题是:我们必须怎样做才能在上帝眼中富足呢?

      怎样才能在上帝眼中富足

      15.我们必须怎样做才能在上帝眼中富足?

      15 在耶稣的比喻中,富翁未雨绸缪、勤奋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增添自己的财富;正因为这样,上帝说他是“不明事理的人”。有鉴于此,我们要想在上帝眼中富足,就必须努力为上帝服务,全力参与上帝视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包括执行耶稣的命令:“你们要去,使所有国族的人做我的门徒”。(马太福音28:19)我们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干用来宣扬上帝的王国,帮助人成为基督的门徒,而不是用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凡这样做的人,都会获得丰富的属灵收益,以下事例足以说明这点。(箴言19:17)

      16,17.请用例子说明,怎样的生活才算是在上帝眼中富足。

      16 请看看亚洲一个基督徒男子的经历。他是个电脑技术员,薪酬优厚,但工作时间很长,几乎占去他全部的时间,以致在灵性上得不到饱足。后来,他没有接受较高的职位,反而辞掉工作,改行当小贩,在街上卖冰淇淋。这样,他就能够用更多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属灵需要,履行属灵的责任。虽然他被以前的同事嘲笑,但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呢?他说:“其实,我卖冰淇淋的收入比当电脑技术员的还多呢!以前的工作压力大烦恼多,现在我觉得心情很轻松很愉快。最重要的是,我跟耶和华更亲近了。”这个基督徒男子改行以后,就参与全时服务,目前在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分部办事处工作。耶和华所赐的福确实“使人富足”。

      17 再看另一个女子的经历。这个女子的家庭非常重视教育,她曾在法国、墨西哥和瑞士攻读学位,可说是前程似锦。她坦言:“我虽然事业成功,名利双收,但心里总觉得很空虚,好像少了什么似的。”后来她学习圣经,认识了耶和华。她回忆:“我在灵性上不断进步,很想尽己所能报答耶和华所赐的厚恩,令他的心欢喜。我很清楚自己该走的方向,就是全时为耶和华服务。”她辞去工作后,不久就受了浸。过去20年来,她一直全时为上帝服务,做得很开心。她说:“有些人虽然觉得我埋没了自己的才华,但也看出我活得很快乐,他们很欣赏我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我每天都向耶和华祷告,求他帮助我保持谦卑,好蒙他悦纳。”

      18.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保罗,在上帝眼中富足?

      18 扫罗放弃了一份可以令他功成名就的事业,后来成为使徒保罗。他说:“我把一切都当做有损的,因为认识我主基督耶稣实在有价值得多。”(腓立比书3:7,8)在保罗眼中,因认识基督而获得的属灵财富,比世上任何财宝都更有价值。我们效法保罗,放弃为自己图谋大事,一心过敬虔的生活,就能在上帝眼中富足。上帝的话语保证:“为人谦卑、敬畏耶和华,终得财富、荣耀、生命。”(箴言22:4)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