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情理并重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课题48

      情理并重

      目标

      运用的经文、比喻、例子和问题都要合乎情理,引导人聆听和思考。

      理由

      说话武断、过于直率会惹人反感。说话时情理并重,不但促使人以开明、客观的态度跟你交谈,也引发人后来的深思,打开日后交谈的机会。言之成理能使人心悦诚服。

      我们认识圣经的真理后,生活更快乐、更有意义。我们为此感激上帝,但愿别人也响应真理而得益。我们也深知,别人对好消息的反应关系到他们的未来。(马太福音7:13,14;约翰福音12:48)我们希望他们接受圣经的真理。可是,我们向人作见证时,除了充满信念、热心积极之外,最好还要有辨识力,通达情理。

      如果我们直言不讳地否定别人虔心相信的事,即使举出一大堆经文加以支持,别人还是不会接受的。比如说,就算我们一味批评某些传统节日源于异教,别人也不会因此改变他们对这些节日的看法。一般说来,论证时要情理并重,才能使人心悦诚服。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通情达理呢?

      圣经说,“从上头来的智慧……是促进和睦、通情达理”的。(雅各书3:17)这里译做“通情达理”的希腊词的字面意思是“谦让”。有些圣经译本把这个希腊词译做“谦和”“温柔”和“宽仁”。请留意,圣经把“通情达理”跟“促进和睦”相提并论。在提多书3:2,“通情达理”跟“温温和和”并列,跟“好斗”相对。腓立比书4:5劝勉我们要让人知道我们是“通情达理”的。通情达理的人跟别人交谈时,会考虑到对方的背景、处境和感受。他会在可以让步的时候让步。我们通情达理,别人就会说出心底话,乐于考虑我们的观点。当我们根据圣经跟他们推理时,他们也会更乐于聆听。

      从何入手 历史家路加记载,使徒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一面解释,一面引经证明基督必须受难,从死里复活”。(使徒行传17:2,3)请留意,那时保罗正身在犹太会堂,《希伯来语经卷》是公认的权威。保罗因人制宜,从听者所接纳的权威入手,跟他们推理。

      保罗在雅典的亚略巴古向希腊人讲话时,却没有引用圣经。他用听者既熟悉又接纳的事跟他们推理,促使他们注意到造物主和他的旨意。——使徒行传17:22-31。

  • 情理并重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要诀

      • 决定怎样开始论证以前,要考虑到听者的背景和看法。

  • 情理并重
    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要习惯根据圣经跟人推理,解释经文的主要字眼,说明经文的上下文或其他经节怎样显出经文的意思,举例说明怎样应用经文。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