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何活在世上?警醒!2008年 | 12月
-
-
我们为何活在世上?
人生有何意义?
许多人问过以上问题之后,还会进一步追问:人生匆匆,在世不过七八十年就要撒手而去,那么人活着究竟有什么盼望呢?(诗篇90:9,10)
当我们意识到人生短暂时,也许越发想要寻得类似问题的答案。当然,我们无需等到生死关头,才会问自己究竟为何活在世上。人若理想幻灭,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有些人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也会提出同样的疑问。
戴夫有一份薪酬优厚的工作、一个漂亮的公寓,还有很多常常欢聚一堂的朋友。他说:“有一个深夜,我参加过一个派对之后,独自步行回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就是我的人生吗?——短短几十年之后我就会死去,然后就什么都完了吗?有没有什么别的值得追求的东西呢?’我突然发觉自己的人生极其空虚,了无意义。”
维克托·弗兰克尔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在著作《人生意义之求索》中提到,有些幸存者是在从集中营获释以后,才开始寻求人生的意义。他们有的返回家乡,却赫然发现挚爱亲朋已经不在人世。弗兰克写道:“当一个人终于梦想成真,却又发觉现实与期望相差何止千里时,他是多么悲哀啊!”
提出问题的人
人活一世,究竟是为了什么?一代又一代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圣经提到有些人曾经怎样求问人生的意义。约伯失去了万贯家财,又失去了所有儿女,并且遭受恶疾的折磨。他不禁问道:“我怎么没有死在母腹中?怎么没有一出娘胎就断气?”(约伯记3:11)
先知以利亚深有同感。他虽敬拜上帝,却感到孤立无援。以利亚哀叹说:“耶和华啊,我所受的已经够了!求你现在取我的性命”。(列王纪上19:4)这样的感慨实在耳熟能详。圣经说得没错,以利亚是“跟我们性情相似的人”。(雅各书5:17)
成功的人生之旅
人们常常将人生比作旅程。人有可能踏上旅程却没有明确的终点,也有可能活着却浑然不知人生的真正意义。如果你的生活漫无目标,你就可能终日忙忙碌碌而不知所忙为何。知名作家斯蒂芬·科维称如此人生为“碌碌人生”。他在文中写到,人若困于“碌碌人生”而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可能“发觉自己取得的胜利其实空无一物,自己为成功所牺牲的东西,其实远比所谓的成功更有价值”。
你岂不同意,如果我们走错了方向,加速前进就毫无意义?同样,期望借全情投入“碌碌人生”而寻得人生的意义,只会徒添空虚,而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
各个文化背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探索人生的意义。这种探索发自我们共有的一个深层次的需求,一种属灵需要。即使我们在物质上一无所缺,在属灵意义上可能还是会感到饥渴。请看看在探索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有些人的属灵需要怎样得到满足。
[第4页的精选语句]
期望借全情投入“碌碌人生”而寻得人生的意义,只会徒添空虚,而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
[第3页的图片]
约伯质疑自己为何生在世上
[第4页的图片]
以利亚“跟我们性情相似”
-
-
何处寻得答案?警醒!2008年 | 12月
-
-
何处寻得答案?
宗教的一个目标就是教人认识人生的意义。但是许多人都发现,他们的宗教教义不能满足自己的属灵需要。丹尼丝从小在天主教的环境中长大,她回忆道:“《巴尔的摩要理问答》有这样一个问题:‘天主为何创造我们?’答案是:‘天主创造我们以表明他的良善,并跟我们分享他在天上永恒的快乐。’”
丹尼丝接着说:“这个答案并没有清楚说明,我究竟为何活在世上。如果我的目的地是天上,那么,我在地上等待期间应该做些什么呢?”丹尼丝的想法并非独有。一个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大多数基督教会和犹太会堂未能有效地帮助人寻得人生的意义。
结果呢,许多人转向其他方面去寻找答案,包括科学以及贴上各色标签的哲学,譬如人文主义、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既然很少人寻得满意的答案,为什么人仍持续不断地求索呢?
属灵需要与生俱来
凯文·西博尔德博士说,“看来环球各地的人都有想要崇拜什么的倾向”。近年来,不少科学家得出结论,寻找人生意义其实是人类的天性。有些科学家相信,遗传学和生理学上的证据都表明,与一位力量更高强的个体建立联系,是人类的自然需要。
关于人是否生来就有崇拜的需要,学术界仍然争论不休。不过,大多数人都不需要科学家的一致同意才相信,人所需要的绝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属灵需要,促使我们提出一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为何活在世上?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一生?我们是否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向全能的创造主负责?
如果我们拨出时间仔细观察自然界,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的部分答案。举个例,在自然界里,从单细胞生物到距离我们几百万光年的银河星团,各种事物错综复杂,叫人眼花缭乱。这一切岂不是在告诉我们,有一位智慧超卓的设计者,一位创造者?圣经说:“自从创世以来,上帝那些看不见的特质,就是他的永恒力量和神性,都已清楚可见,从他所造的东西就能看出来,所以他们实在没有借口。”(罗马书1:20)
满足属灵需要
圣经谈到上帝创造人类时说:“他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11)没有人生下来就想要寻死。活下去,获知人生的意义,寻得问题的答案,这一切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渴望。
事实上,人之有别于其他生物,其中一个方面就在于人会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华尔街日报》的一位编辑承认,人类在科技上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但他写道:“我们对于自己是谁、为何活在世上、我们究竟何去何从等问题,仍然茫无头绪。”要想寻得答案,明智的做法是向最好的源头寻找。圣经谈到生命的源头时说:“造我们的是[上帝],不是我们自己。”(诗篇100:3)
上帝施行奇迹创造了我们,我们向他求助,以求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崇拜需要,岂不是合情合理吗?耶稣基督就建议我们这样做。他认为,只有生命的源头,我们的创造者,才能满足我们的属灵需要。(诗篇36:5,9;马太福音5:3,6)
我们究竟为何活在世上?的确,我们的属灵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视乎我们能否就这个问题寻得一个可靠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考虑一下创造主的观点,就能豁然开朗。
-
-
我们活在世上的意义警醒!2008年 | 12月
-
-
我们活在世上的意义
圣经透露,我们的创造主耶和华上帝行事总有明确的目的。譬如,请想想上帝为地球设计的水循环。如果没有水循环,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圣经以诗意而准确的语言这样描述道:“江河全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回到所出之处,好再出来。”(传道书1:7)
圣经将上帝的应许比作水循环一般信实可靠。今天我们知道,海洋、湖泊里的水因太阳的热能而蒸发,之后又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大地上。耶和华促请我们留意水的循环,然后解释说:“我口中所出的话也是这样,不会无功而还,却必达成我所喜悦的事。凡我说过要做的,总会成功。”(以赛亚书55:10,11)
云朵中清洁的水返回地面,能够滋养地上的生命。同样,上帝“口中所出的话”能够维系我们的属灵生命。正如耶稣基督所说:“人活着不可单靠食物,倒要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每一句话。”(马太福音4:4)
我们吸收来自上帝的属灵食物,就能按照他的旨意生活。不过,我们先要了解,上帝究竟对人类有什么旨意。比如说,上帝为什么创造地球?他对地球的旨意会怎样影响到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上帝对地球的旨意
上帝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予人类,所以他把第一对夫妇,亚当和夏娃,安置在一个乐园般的园子里。然后,上帝指示他们生养后代,说:“要繁衍增多,遍满地面,开拓大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天上的飞禽和地上各样爬行的活物。”(创世记1:26-28;2:8,9,15)
我们从上帝的指示得出什么结论呢?上帝想要人类开拓大地,把整个地球都变成乐园般的家园,这一点岂不是清清楚楚吗?上帝的话语说:“天,是耶和华的天;地,他赐给了世人。”(诗篇115:16)
然而,人类若要实现上帝的旨意,在地上永享平安幸福,就须遵守上帝的诫命,荣耀上帝。亚当有没有这样做呢?没有。他违背了上帝的诫命,犯了罪。结果怎样呢?亚当的所有后代,包括今天的我们,都从他继承了罪与死亡。正如圣经所说:“罪通过一个人进了世间,死又通过罪而来,于是死就传给所有人,因为所有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
结果,人人都不免一死,地球也没有开拓成为普世的乐园。这是不是说,上帝对地球的旨意已经改变了呢?
绝没有!还记得上帝如何论到他的旨意吗?“我口中所出的话……不会无功而还……。凡我说过要做的,总会成功。”不仅如此,上帝还应许说:“凡我所喜悦的,我必实现。”(以赛亚书45:18;46:10;55:11)按照上帝原定的旨意,地球要成为一个普世的乐园,地上要遍满敬拜上帝的人,他们会永享平安幸福。这仍然是上帝的旨意,也是他所喜悦的事。(诗篇37:29;以赛亚书35:5,6;65:21-24;启示录21:3,4)
上帝的旨意如何实现?
耶和华上帝做出安排,救赎人类脱离遗传得来的罪及其后果,就是不完美与死亡的结局。他的安排体现出无与伦比的智慧与爱心。世上的所有人都从第一个人亚当遗传到罪,但上帝使自己的一个灵体儿子降世为人,使其不受人的罪所影响。这个安排称为赎价。赎价的付出使按照上帝标准生活的人能够得享永生。(马太福音20:28;以弗所书1:7;提摩太前书2:5,6)赎价是如何付出的呢?
耶和华的天使加百列向一位名叫马利亚的处女宣布:尽管她“从没有与男人同寝”,奇迹将会降临在她身上,她会怀孕生子。上帝施行奇迹,将自己头生子的生命从天上转移到马利亚腹中的一颗卵子里,马利亚就是这样凭着上帝的圣灵怀孕。(路加福音1:26-35)
大约九个月后,耶稣诞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与第一个人亚当相同。耶稣长大成人后,就牺牲了自己的完美生命作为赎价。由此耶稣成为“末后的亚当”,他所付出的赎价为上帝的忠仆摆脱罪与死亡奠定了基础。(哥林多前书15:45,47)
上帝向我们彰显的爱的确令我们感动不已!正如圣经所说:“上帝深爱世人,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好叫凡信从他的人都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问题是,我们会如何回应上帝的爱呢?上帝赐予我们如此贵重的礼物,我们岂不应当满怀感恩之情?请看一些人的体会。
找到人生的意义
上文提到的丹尼丝发现,借着谨守上帝的律法和诫命而荣耀上帝,她的生活有了重心和意义。她说:“我从圣经得知,上帝不仅对人类的未来定下了旨意,也给敬拜他的人安排了具体的工作。现在我用他所赐予的自由意志赞美他,按照他的旨意生活。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叫人心满意足了。”
如果我们学习上帝的旨意,按照他的旨意生活,也会找到人生的意义。当然,要等到一个正义的新世界降临,我们才能从赎价牺牲充分受益,才能达到完美。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急需满足上帝放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属灵需求。
本系列文章第一篇中提到的戴夫,已经得享属灵饱足,找到人生的意义。他说:“回顾过去,在认识上帝的旨意之前,我所做的一切大都徒劳无益。我之所以感到空虚,是因为我的属灵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惜,我当时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如今我再也不觉空虚了。我清楚自己为何活在世上,也知道该怎样度过一生。”
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不完美的人徒然思索,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上帝在圣经里揭示的人生意义,却能叫人豁然开朗。我们之所以活在世上,是为了实现上帝创造我们的旨意,就是要赞美他的名,与他建立亲密的关系,从而满足我们的属灵需要。我们能够享有诗篇执笔者在圣灵启示之下描述的幸福,从现在直到永远!“有耶和华作为上帝,这样的人才算有福!”(诗篇144:15)
[第8页的附栏或图片]
如何看待苦难
人类一直遭受苦难,据说这是我们思索人生意义的最大障碍。维克托·弗兰克指出:“如果人生真有意义,苦难也必须有意义。苦难与命运和死亡一样,是人生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圣经解释世上为何苦难重重,也阐明死亡从何而来。苦难绝不是上帝造成的,而是第一对夫妇自行其是的后果。他们妄图脱离创造他们的上帝而独立,所作的错误决定殃及后人。他们把罪遗传给子孙后代,这种犯罪的倾向就是人类苦难的根源。
虽然,明白我们为何活在世上,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难题,但我们起码能够知道如何应对。而且,我们也看到未来的希望,届时上帝会永远除去苦难和死亡。
[第7页的图解或图片]
圣经将上帝的应许比作奇妙的水循环一般信实可靠
[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降雨
蒸发
蒸发
江河湖泊
海洋
[第8,9页的图片]
我们为何能够确定,地球不久就会成为乐园,遍满幸福快乐、身心健康的人?
[第9页的图片]
“我善用自由意志,选择事奉上帝。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活更叫人心满意足了。”——丹尼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