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她由于行动“得以称义”
    守望台2013年 | 11月1日
    • 喇合知道自己所住的耶利哥就是其中一座要被毁灭的城,她有什么感觉呢?当她听到本来是奴隶的以色列人在他们上帝的带领下,击溃了当时世上最强大的埃及军队,又有什么感想呢?现在,以色列人要来攻打耶利哥了,但城里的居民还是不肯离弃恶行。难怪圣经说,跟喇合同时代的迦南人是“悖逆的人”。(希伯来书11:31)

      喇合跟他们不同。多年来,她很可能听到许多关于以色列人和他们的上帝耶和华的事,在心里反复思量。她看出,耶和华跟迦南人的神截然不同。耶和华没有伤害自己的子民,反而拯救、保护他们,他也没有腐化以色列人,反而提升了他们的道德标准。在这位上帝眼中,妇女是宝贵的,她们不是男人的泄欲工具,也不是任人买卖、在丑恶的宗教仪式中供人糟蹋的性奴隶。后来,以色列人在约旦河对岸安了营,准备进攻耶利哥。喇合知道这件事后,必定很为自己的同胞担心。耶和华有没有留意到喇合呢?他欣赏这个心地善良的女子吗?

  • 她由于行动“得以称义”
    守望台2013年 | 11月1日
    • 意想不到的是,耶利哥王派人来了。原来有人向他报告,说以色列的探子去了喇合的家。喇合会怎样做呢?如果她保护两个探子,会不会连累自己和家人?耶利哥人一旦知道她窝藏敌人,她和家人就必死无疑了。不过,喇合从耶利哥王派来的人口中得知了这两个人的确是探子。既然喇合已经看出耶和华远比她信奉的神好,这不是一个拥护耶和华的大好机会吗?

      喇合没有时间多想了,幸好她足智多谋,手脚麻利,早已把两人藏在屋顶的麻秸里。她对耶利哥王派来的人说:“你说得对,确实有人到过我这里来,可是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天黑城门快要关的时候,他们就离去了。他们到哪里去,我可不知道。你们快去追吧,我想必能追上。”(约书亚记2:4,5)喇合也许一边观察着他们的脸色,一边心里怦怦乱跳,又生怕让他们看出来。

      喇合冒生命危险,把耶和华的两个仆人藏在麻秸里

      喇合的计策很奏效,耶利哥王派的人急忙朝约旦河渡口方向走了。(约书亚记2:7)喇合肯定松了口气。她用简单的策略就把这些无权知道真相的人引到别处去,救了耶和华仆人的性命。

      喇合赶快跑到屋顶,告诉两个探子刚刚发生的事,同时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她的同胞非常害怕以色列人,没有勇气对抗他们。探子听到这个消息,想必大感振奋。原来邪恶的迦南人也惧怕以色列人的上帝耶和华啊!不过,喇合接着所说的一句话,对我们更具意义。她说:“你们的上帝耶和华是天地的上帝。”(约书亚记2:11)喇合只是听说过耶和华所做的一些事,就已经看出以色列人的这位上帝是值得信赖的。她选择信靠耶和华。

      喇合深信耶和华会让他的子民取得胜利,于是恳求探子向她一家开恩。探子答应喇合,只要她保守秘密,并把一根鲜红色的绳子系在城墙边的窗口上,让以色列军队看见,她一家就可以存活。(约书亚记2:12-14,18)

      我们可以从喇合身上学到一个重要道理。圣经说:“先要听见信息才能强化信心”。(罗马书10:17)喇合听到的关于耶和华上帝的事是真的,她知道了耶和华多么公正、多么有能力,于是对他显出信心,信赖这位上帝。今天,我们有机会学到更多关于耶和华的知识。不过,我们愿不愿意努力认识他,并按照学到的圣经知识,对他显出信心呢?

  • 她由于行动“得以称义”
    守望台2013年 | 11月1日
    • 漫天的尘土渐渐消散,以色列人眼前有一小堵城墙没有塌下,那正是喇合的家。这堵巍然屹立的城墙,见证了一个女子的信心。喇合看见耶和华用这么神奇的方法保护了她一家的性命,必定非常感动!a(约书亚记6:10,16,20,21)

      喇合这么有信心,耶和华的子民一定对她十分敬佩。当他们看见只有喇合的房子屹立在废墟中,就知道耶和华必定与喇合同在。喇合一家没有跟这座邪恶的城一起被毁灭,以色列人还让她一家住在他们的营地附近。一段时间后,喇合成为了以色列国的成员,并嫁给了一个叫撒门的以色列人,他们的儿子波阿斯长大后也成了一个对上帝很有信心的人。波阿斯娶了摩押人路得为妻。b(路得记4:13,22)大卫王和耶稣基督都出于这个家族。(约书亚记6:22-25;马太福音1:5,6,16)

      喇合的故事表明,在耶和华眼中,没有任何人是没有价值的。他留意我们所有人,也洞悉我们的内心。每逢耶和华找到像喇合一样对他有信心的人,都会十分喜悦。信心推使喇合采取行动。圣经说,喇合由于行动“得以称义”。(雅各书2:25)我们不是也应该像喇合一样,用行动表明自己对上帝有信心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