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丹麦的大海峡警醒!1999年 | 2月8日
-
-
跨越丹麦的大海峡
《儆醒!》驻丹麦通讯员报道
如果你看看丹麦地图,就会了解为什么丹麦人一向擅于出海,精于建桥。丹麦是由483个岛屿构成的,还有一个半岛从欧陆延伸至海中。因此,到丹麦旅游,就总是离不开渡海。
丹麦人的祖先是维京人,他们懂得怎样建造坚固的船只。丹麦沿岸每个小镇都有船往返其他岛屿,看来这儿的渡船服务很久前已经有了。
横越大海峡
既然坐船出海总会带点危险,要坐船来往丹麦最大的两个岛,西兰岛和菲英岛,也不例外。大贝尔特海峡从北至南延伸,好像海中一条宽阔的带子,所以也称为大带。
如果要来往丹麦西部和西兰岛,也就是首都哥本哈根的所在地,你一定要横越大带。以前如果要横越大带,就得花好几天时间等风向改变、暴风止息、冰块融解,方能成行,而旅程是既漫长又惊险的。在16世纪,丹麦王室要渡海,因受冰块阻隔,中途要在斯普罗岛等上整整一个星期,才能继续前进。
难怪丹麦人一直想在这里建造一条大桥。然而人工建筑,能跨越像大带这么宽阔的海域吗?如果连斯普罗岛的部分都算在内,那桥起码会有18公里长,超过了肉眼在天气良好时的可见范围,这还要是条跨海大桥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三藩市)的金门桥也没超过3公里长。
令当局伤透脑筋
其实,丹麦国会早在19世纪就开始辩论建桥的问题。从那时起,就不断有人问筹备当局这类问题:究竟是建桥好,还是凿隧道好呢?如果要建桥,那应该让火车跑,让汽车跑,还是让火车汽车一起跑呢?渡轮究竟有什么不好呢?
计划提出了成千份,议题辩论了上万回。在丹麦,“大带议案”一词,早已成为没完没了的讨论的同义词。结果在1987年,议案终于敲定。桥梁会连接两个最大的岛最接近的两点,并同时让火车和 汽车使用。这项工程包括了两条桥梁和一条隧道,全长18公里,称为大带干线。
-
-
跨越丹麦的大海峡警醒!1999年 | 2月8日
-
-
双管隧道
工程的第二阶段是建造隧道,这个工程十分浩大。为了让火车通过,要开凿孔径各宽8米的双管隧道。这条隧道要凿通7.4公里的路段,这一带布满黏土、岩石、海洋沉积物。不过,开凿隧道的工作人员在钻掘之前,却不能确定海底结构的一切细节。
隧道位于海床下10至40米的位置,实际深度要看海床地势而定,而海床最深的地方,离水面有75米。如果连支援的工程列车都计算在内,这项工程就要动用长近200米的隧道钻掘机。这条隧道是由6万块弧形混凝土衬砌连接而成,而每段衬砌重约8吨。
隧道工程人员分头从两端同时开工,并计划在中间合龙,技巧实在高超,而且误差小于4厘米。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到了!在1994年10月15日,丹麦王子约阿基姆从其中一部隧道钻掘机,走向另一部朝向他的隧道钻掘机,从而将两段隧道正式连接起来。完工后,两段隧道起于斯普罗岛,穿越大带,向东通行,迄于西兰岛海岸。高速火车从1997年年中起,就有固定班次穿越大带。
-
-
跨越丹麦的大海峡警醒!1999年 | 2月8日
-
-
干线的意义
由成千上万的人夜以继日地筹备、施工的浩大工程终于完成了,成果是怎样呢?显然丹麦多了一个吸引观光客的地方,因为这条桥不论从陆地欣赏,还是从海上眺望,都是相当壮观的。对驾驶的人而言,开着车子驶过一条一望无际的桥,实在令人难忘。不过当然啰,跨越两地的时间自然节省了不少。以前渡轮要花一小时多的旅程,现在火车只消7分钟就到了!
新干线已经在好几方面改变了丹麦人的生活。不少丹麦人跨越彼岸访友、做生意、消遣,城市规划和商业发展也一同受惠。因为你可能在大带一端工作,而在另一端居住;货物在国内也比以前用更快的速度运送。
虽然新干线有这么多优点,却也不是全无遗憾。船只在当地负起了连系水面交通的责任,已有许多世纪之久,不少游人都喜欢在船上休息。一个商人叹道:“我会很怀念这些渡轮的。水花、巨轮令人心旷神怡。我很喜欢那种坐在甲板上,让海风吹抚的感觉。”尽管如此,新干线的确将丹麦这个岛国各地的距离拉近了,还令来往北欧的交通更为方便。
-
-
跨越丹麦的大海峡警醒!1999年 | 2月8日
-
-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丹麦
菲英岛
西兰岛
菲英岛
西桥
斯普罗岛
隧道
吊桥
西兰岛
铁路
高速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