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耶稣死亡的争论
公元33年逾越节那天,有三个人遭受处决,三个被定罪的人给人驱赶到耶路撒冷城墙外的一个地方,受死的方式是最痛苦、最屈辱的方式之一:钉在直立的木柱上。在罗马时代,这种处决十分常见,因此人也许认为现在的人早已忘记这几宗逾越节死刑。可是,其中一个被杀的人是耶稣基督。他的死亡引起重大的宗教转变和争论。
自从这件事发生以来,差不多两千年已经过去了,因此你也许很容易认为这只是古代历史而已。可是,你意识到引起的争论还没有解决吗?
正如你也许知道,亿万人认为耶稣为他们而死。他们热心相信基督的死亡是得蒙救赎、罪得宽恕的关键,并且相信对基督死亡的信仰是得救的方法。然而,叫人吃惊的是,《安立甘宗神学评论》里的一篇文章报道,这项受人珍视的信条正“遇到麻烦”。“麻烦”来自宗教领袖方面。
《安立甘宗神学评论》解释道:“基督徒思想里的赎罪教义正遇到麻烦,因为这项教义的圣经根据是有问题的,教义的公式也有太多转瞬即逝的[短暂]见解……,在一般人灵性上,这项教义所取的形式是个人感情主义和未经批判的自以为义。”的确,对于耶稣基督死亡的含义(如果基督的死亡有含义的话),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的神学家都无法达致任何一致结论。
你也许觉得这只是少数神学专家的争论而已,和你的生活无关。但请想想这点:倘若耶稣的死亡真的与你在上帝面前的地位有关,与你(在天上或任何地方)永远存在的前途有关,你就需要考虑这项争论了。
为什么神学家仍然对这件事争论不休呢?例如,请想想罗马天主教会。天主教对灵魂不死和三位一体有经过仔细界定的教义。然而,对于借基督死亡而得的救赎,教会却出奇地犹豫不决。《新天主教百科全书》承认道:“在解释人怎样从罪的邪恶中得到拯救,复得恩宠,有许多系统已经发展出来,而且彼此歧异。……但这些系统没有一个完全成功。……救赎的神学有一部分尚未完成,而且继续是神学上的难题。”
所以,你不应感到奇怪,在亿万热心吟诵‘耶稣为我们而死’的人之中,大部分对基督死亡的确实含义只有模糊不清的观念。正如《安立甘宗神学评论》承认说:“受到压力的时候,……信主的基督徒往往不能够引录这项教义的圣经来源,或者解释赎价怎样生效。”这个主张是各教会崇拜者不能明白,也不能解释的重担,因此他们正陷于困境,看不出基督的死亡怎样和他们的生活有关。
基督教国无法清晰界定关于救赎的明确教义,也使基督教国在打动犹太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和其他宗教人士方面白费工夫,显扬不到基督徒的信息。尽管许多宗教人士钦佩、尊敬耶稣的许多教训,环绕基督死亡及其含义的混乱主张却成了一道信仰的障碍。
基督死亡的意义其实是个奥秘——是人所不能理解的吗?抑或有一个合理、基于圣经的解释?这些问题值得你思索,因为圣经提出这项关于基督的惊人声称:“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