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赎价
    洞悉圣经(下册)
    • 圣经常用“救赎”一词来形容耶和华怎样搭救以色列人,比如把他们从埃及救出来,使他们成为他“独自拥有的产业”(申9:26;诗78:42),以及许多世纪以后,上帝救赎他们脱离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手,不再流落异乡(赛35:10;51:11;耶31:11,12;亚10:8-10)。在以上事例中,救赎都涉及某种代价,某种交换。上帝将以色列人从埃及救赎出来时,就向埃及人索取了代价。可以说,以色列人是耶和华的“长子”;上帝警告法老,他要是不肯放以色列人走,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包括法老的长子和埃及地一切头生人畜的性命。(出4:21-23;11:4-8)类似地,耶和华为了回报波斯王居鲁士推翻巴比伦并释放被掳的犹太人,就“把埃及交出来做[他子民]的赎价[‘科费’的一个词形],又用埃塞俄比亚和西巴”代替以色列人。后来,波斯帝国成功攻占这些地区,别的民族果然被用来“换取”了以色列人的性命。(赛43:1-4)

  • 赎价
    洞悉圣经(下册)
    • 后来,由于以色列人“出卖自己去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王下17:16,17),因此耶和华好几次把他们“卖了”给仇敌,即把他们交在仇敌手中。(申32:30;士2:14;3:8;10:7;撒上12:9)每当以色列人愿意悔改,上帝就把他们从被掳之地赎回,救他们脱离困境。(诗107:2,3;赛35:9,10;弥4:10)在这些情况下,上帝都尽了购赎者(“戈埃”)的义务,把亲人赎回来;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妻子”,名副其实是上帝的亲人。(赛43:1,14;48:20;49:26;50:1,2;54:5-7)不过,耶和华虽然把他们“卖给”信奉异教的仇敌,却没有从这些国家收取过什么实质的报酬。对上帝来说,他的回报就是看见公正的原则得到满足,他的旨意得以实现,意即悖逆不忠的以色列人受到纠正和管教。(参看赛48:17,18)

      同样,上帝也不一定要用实质的报酬作为购赎的代价。耶和华赎回那些被掳到巴比伦的以色列人时,自愿释放以色列人的居鲁士在有生之日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回报。可是,当耶和华从恶待以色列人的暴君手中拯救他的子民时,他却要这些暴虐之徒赔上自己的性命作为代价。(参看诗106:10,11;赛41:11-14;49:26)耶和华把犹大国的居民交给或“卖给”巴比伦人时,并没有获得任何补偿。犹太人获释时也一样,并没有付钱给巴比伦人或耶和华去换取自由。因此,他们是“无价被卖”,也“无价被赎”。耶和华只凭着自己“圣臂”的力量,就把他们救赎回来了。(赛52:3-10;诗77:14,15)

      由此可见,耶和华以“戈埃”的身份,一方面为受压迫的仆人报仇,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名彰显为圣,证明列国借以色列人受困苦一事来指控上帝是毫无道理的。(诗78:35;赛59:15-20;63:3-6,9)身为以色列国以至个别的以色列人的伟大“救赎主”和近亲,耶和华挺身为他们“伸冤断案”,主持公道。(诗119:153,154;耶50:33,34;哀3:58-60;另见箴23:10,11)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