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受了浸的基督徒身份追求敬虔的效忠守望台1990年 | 3月1日
-
-
以受了浸的基督徒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
“可是,你这属上帝的人啊,……要追求正义、敬虔效忠。”——提摩太前书6:11,《新世》。
1.对于“什么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为什么你这样回答?
什么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你若是个受了浸的耶和华见证人,无疑你会回答说,‘当然是我受浸的日子!’受浸的确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步骤。受浸是个外表的象征,表明你已对耶和华作了一项完全而毫无保留的献身以便遵行他的旨意。浸礼标明了你受任命成为至高的上帝耶和华手下一位服事者的日子。
2.(甲)我们可以怎样举例说明受浸并非你在基督徒的途径上所采取的最后步骤?(乙)你在受浸之前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预备步骤?
2 可是,受浸是否你在基督徒的途径上所采取的最后 步骤呢?绝不然!且举个例说明:在许多国家里,婚礼标明一段计划和筹备时期(以及通常一段恋爱时期)的结束。这同时标明夫妇共同生活的开始。照样,受浸是一段筹备时期的终结,当其时你采取了若干重要的预备步骤。你对上帝和基督获得了相当的认识。(约翰福音17:3)你开始对耶和华怀具信心,知道他是真实的上帝。你知道基督是你的救主,也知道圣经是上帝的话语。(使徒行传4:12;帖撒罗尼迦前书2:13;希伯来书11:6)你改过自新,舍弃以往的行径,转而跟从一条正义的途径,借此你将自己的信仰表明出来。(使徒行传3:19)然后你作出决定,将自己呈献给耶和华以遵行他的旨意。(马太福音16:24)最后你受了浸。——马太福音28:19,20。
3.(甲)我们可以怎样说明受浸只是标明我们一生献身事奉上帝的开始而已?(乙)现在有些什么问题发生?为什么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深感兴趣?
3 可是,你献了身要一生对上帝作神圣的服务,受浸只是这条途径的开始 而非终结。正如一位圣经学者指出,基督徒的生活切不可只是‘起初的一阵热情,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惰性’。那末,你可以怎样表明,以你而言,受浸并非仅代表‘起初的一阵热情’呢?借着终生跟从敬虔效忠的途径。敬虔效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追求这件事?你可以怎样在生活上更充分地培养这种品德?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深感兴趣,因为我们若要渡过耶和华将临的审判日子,就必须表明自己有“敬虔效忠的行为”才行。——彼得后书3:11,12,《新世》。
敬虔效忠的意思
4.保罗劝勉提摩太怎样行?当时提摩太的情形如何?
4 在公元61年至64年之间的某个时候,使徒保罗在上帝感示之下写了他给基督的门徒提摩太的第一封信。保罗描述贪爱钱财所能导致的危险,然后写道:“可是,你这属上帝的人啊,要逃离这些事,但要追求……敬虔效忠。”(提摩太前书6:9-11,《新世》)令人感兴趣的是,当时提摩太也许已30岁了。他曾与使徒保罗结伴周游过许多地方,并且蒙组织授权给他在各会众里任命监督和服事仆人。(使徒行传16:3;提摩太前书5:22)可是,保罗却劝勉这位献了身、受了浸的成熟基督徒男子要追求敬虔的效忠。
5.“敬虔的效忠”一词含有什么意思?
5 保罗所说的“敬虔效忠”是什么意思呢?在希腊文,这个字(eu·se΄bei·a, 尤西比亚 )可以照字面译作“深深崇敬”。关于这个字的意思,我们读到:“在当代的铭刻中,尤西比亚 有时带有个人的宗教效忠的意思,……但在罗马时期的通俗希腊文中,较常见的意思是‘忠贞’。……对基督徒来说,尤西比亚 是对上帝的最高效忠。”(《基督教字词》,奈杰尔·特纳着)因此圣经里的“敬虔效忠”一词所指的是忠贞地对耶和华上帝怀有个人的崇敬或效忠。
6.基督徒怎样提出证据表明自己具有敬虔效忠的品德?
6 可是,敬虔的效忠并非仅是一种崇拜的感觉而已。正如“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同样,敬虔的效忠必须在个人的生活上表现出来。(雅各书2:26)巴克利(William Barclay)在《新约字词》一书中写道:“[尤西比亚 和有关的字词]不只表达敬畏和崇敬的感觉,它们也暗示一种与敬畏相称的崇拜,以及与崇敬相称的积极服从 的生活。”尤西比亚 的另一个解释是“在生活的每一方面均以切合实际的方式以上帝为念。”(《彼得后书及犹大书》,迈克尔·格林着)因此,基督徒必须以所过的生活提出证据,证明自己的确对耶和华紧紧依附。——提摩太前书2:2;彼得后书3:11。
需要竭尽全力
7.虽然提摩太已受了浸,保罗却劝勉他要“追求”敬虔的效忠,保罗的劝勉是什么意思?
7 可是,培养和表现敬虔的效忠牵涉到什么事呢?事情只牵涉到受浸而已吗?请想想提摩太虽然受了浸,却仍受到敦促要“追求[实际的意思是,‘你要不住追求’]”敬虔的效忠。a(提摩太前书6:11,《王国隔行对照译本》)保罗显然并非暗示门徒提摩太缺乏敬虔的效忠。相反,保罗只是要向提摩太强调他需要继续 恳切、热心地追求 这个目标。(可参阅腓立比书3:14。)这乃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像所有受了浸的基督徒一样,提摩太可以在表现敬虔效忠方面继续进步。
8.彼得怎样表明献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需要作出很大努力去追求敬虔的效忠?
8 献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需要竭尽全力去追求敬虔的效忠。使徒彼得在写给受了浸而有希望‘分享上帝本性’的基督徒的信中说:“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多多努力:有了信心,又要增添美德;有了美德,又要增添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增添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增添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增添敬虔[的效忠]。”(彼得后书1:4-6,《新译》)显然,我们需要有相当程度的信心才能将自己呈交出来受浸。可是,一旦受了浸之后,我们就绝不可以得过且过,只是在名义上信奉基督教便满足了。相反,随着我们在基督徒生活上不断进步,我们需要在信心之外更继续培养其他的美德,包括敬虔的效忠在内。使徒彼得说,这需要我们作出恳切的努力才行。
9.(甲)“增添”一词的希腊字怎样表明培养敬虔效忠所需付出的努力?(乙)彼得劝勉我们怎样行?
9 彼得所用的“增添”一词的希腊字(epi·kho·re·ge΄o, 伊辟科利基奥)具有一项饶有趣味的背景而足以说明我们需要作出多大程度的努力。这个字来自一个名词(khore·gos΄,科利高斯),实际的意思是“合唱队的领队”,所指的是一个出资训练和维持合唱队在戏剧中演出的人。这些人由于深爱他们的城市而自愿负起这项责任,并且甘愿自己出钱支付各项费用。这些人不惜工本作盛大演出而以此自豪。这个字后来演变为“供应,大量供给”的意思。(可参阅彼得后书1:11。)因此彼得促请我们为自己增添的不是若干程度的敬虔效忠而是将这种宝贵的品德发展到最丰满的地步。
10,11.(甲)为什么我们需要作出努力才能培养和表现敬虔的效忠?(乙)我们可以怎样在这场奋斗中得胜?
10 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作出这么大的努力去培养和表现敬虔的效忠呢?原因之一是,我们必须与堕落的肉体奋斗。既然“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过一种积极服从上帝的生活绝不容易。(创世记8:21;罗马书7:21-23)使徒保罗补充说:“所有立志在基督耶稣里过敬虔[效忠]生活的,都必遭受迫害。”(提摩太后书3:12,《新译》)不错,努力在生活上取悦上帝的基督徒必须与世界不同。他具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目标。正如耶稣警告说,这必然会引起邪恶世界的仇视。——约翰福音15:19;彼得前书4:4。
11 可是,我们是可以在这场奋斗中得胜的,因为耶和华“知道怎样搭救敬虔[效忠]的人脱离试探”。(彼得后书2:9,《新译》)但我们必须尽自己的本分继续追求敬虔的效忠才行。
培养敬虔的效忠
12.彼得怎样表明我们需要什么才能培养敬虔的效忠至更大程度?
12 那末,你怎样才能培养敬虔的效忠至更充分的地步呢?使徒彼得提出一个线索。他在彼得后书1:5,6列出我们在信心之外所必须增添的各种特质,而他将知识列于敬虔效忠之先。他在同一章较早的时候写道:“上帝以他神圣的能力,因着我们确实认识那位……呼召我们的,把一切有关生命和敬虔[效忠]的事,都赐给了我们。”(彼得后书1:3,《新译》)这样,彼得将敬虔的效忠与对耶和华的确切认识相提并论。
13.为什么在培养敬虔的效忠方面,确切的知识是不可少的?
13 事实上,若没有确切的知识,就不可能培养敬虔的效忠。何以故呢?请想想,敬虔的效忠是以耶和华为对象的,并且由我们的生活方式显示出来。对耶和华的确切认识是不可少的,因为这意味到对他具有一种个人的熟稔认识,彻底熟悉他的各种特质和行事方式。不但如此,事情也牵涉到努力效法他。(以弗所书5:1)我们在学习耶和华的知识方面进步越大,越努力在生活上将他的行事方式和各种品德反映出来,我们对他的认识便越深。(哥林多后书3:18;可参阅约翰一书2:3-6。)这又进一步使我们对耶和华的各种宝贵美德体会更深,从而养成更大程度的敬虔效忠。
14.为了获得确切的知识,我们的个人研读计划应该将什么包括在内?为什么?
14 你怎样才能对上帝获得确切的认识呢?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为了获得确切的知识,我们必须勤于研读上帝的话语及基于圣经的刊物。这种个人研读应当包括经常阅读圣经在内,例如按照我们在神治传道训练班所编排的秩序如此行。(诗篇1:2)既然圣经是来自耶和华的恩赐,我们在个人研读圣经方面所作的努力反映出我们对这项恩赐的体会有多深。关于你对耶和华的属灵供应体会到底有多深,你的个人研读习惯显示什么呢?——诗篇119:97。
15,16.(甲)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对个人的圣经研读养成属灵的喜爱?(乙)个人的圣经研读若要帮助我们培养敬虔的效忠,我们阅读上帝的话语时就应当怎样行?
15 诚然,对有些人来说,阅读和研究并非易事。但你若作出努力,过了相当时候,你便会对个人的圣经研读养成属灵的喜爱。(彼得前书2:2)你若怀着体会之心思念耶和华上帝在以往、现今和将来为你所做的一切事,你的心便会感动你尽力加深你对他的认识。——诗篇25:4。
16 但这样的个人圣经研读若要帮助你养成敬虔的效忠,你的目标就不能仅限于读完若干页的资料或将若干资讯吸进脑中而已。反之,当你阅读上帝的话语时,你应当拨出时间去沉思所读的资料,并且向自己提出以下一类的问题:‘关于耶和华的温厚品德和行事方式,我从这些资料获知什么?我可以怎样在言行方面与耶和华更相似?’
17.(甲)关于耶和华的慈悲,我们从何西阿书获知什么?(乙)沉思耶和华的慈悲应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7 请考虑一个例子。不久之前,我们按照神治传道训练班所编的秩序阅读何西阿书。读完圣经的这本书之后,你可以问问自己:‘关于耶和华——作为一位个体——他的品德和行事方式,我从这本书获悉什么?’后来的圣经执笔者引用这本书的方式显示,关于耶和华的温厚慈悲,我们可以从何西阿书获得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可将马太福音9:13与何西阿书6:6比较;及将罗马书9:22-26与何西阿书1:10及2:21-23比较。)何西阿对待妻子歌篾的方式足以说明耶和华如何甘愿对以色列表现慈悲。(何西阿书1:2;3:1-5)虽然当时在以色列国内杀人流血、偷盗、淫行和拜偶像等事十分猖獗,耶和华却‘对以色列的心说话’。(何西阿书2:13,14;4:2)耶和华并没有义务要表现这样的慈悲,但却‘自愿’如此行,只要以色列人肯衷心悔悟、改过自新。(何西阿书14:4;可参阅何西阿书3:3。)你若仔细沉思耶和华所表现的这种异乎寻常的慈悲,便可以感动你的心和加深你个人对他的感情。
18.沉思过何西阿书所强调的耶和华的慈悲之后,你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18 可是,我们还须作出更大的努力。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马太福音5:7)因此,沉思过何西阿书所强调的耶和华的慈悲之后,请问问你自己:‘我在对待别人方面可以怎样进一步效法耶和华的慈悲?一个弟兄或姊妹若曾得罪我,但却请求宽恕,我会“乐意”加以宽恕吗?’(罗马书12:8;以弗所书4:32)你若在会众里受任命作长老,你可以问问自己:‘在处理司法事件时,我可以怎样更切实效法“乐意饶恕人”的耶和华,特别是有真正证据表明犯过者衷心悔改的话?’(诗篇86:5;箴言28:13)‘我应当找寻什么证据作为对犯过者表现慈悲的理由?’——可参阅何西阿书5:4及7:14。
19,20.(甲)我们若以深入、彻底的方式研读圣经,便会导致什么结果?(乙)在培养敬虔的效忠方面,什么是进一步的帮助?下一篇文章会讨论什么问题?
19 以这种深入、彻底的方式去作个人圣经研究会为你带来多大的奖赏!你的心会充满对耶和华的各种可贵品德的体会。借着不断在自己的生活上效法他的这些品德,你可以加深你个人对他的感情。这样你便会继续以耶和华手下献了身、受了浸的仆人的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提摩太前书6:11。
20 为了培养这种宝贵的特质,我们可以从耶稣基督——敬虔效忠的完美榜样——身上获得进一步的帮助。跟从耶稣的榜样可以怎样帮助你培养和表现敬虔的效忠呢?下篇文章会讨论这个以及其他有关的问题。
[脚注]
a 论到希腊字狄奥科(di·o΄ko, “追求”),《新约神学新国际辞典》解释,在古典著作中这个字“的实际意思是追赶、追求、追逐,……比喻地说来,热心地追求某件东西,力图达到某个目标,试图获得。”
-
-
跟从耶稣在敬虔效忠方面所立的榜样守望台1990年 | 3月1日
-
-
跟从耶稣在敬虔效忠方面所立的榜样
“这项敬虔效忠的神圣秘密公认很伟大:‘他[耶稣]在肉身中给显现出来。’”——提摩太前书3:16,《新世》。
1.(甲)有4000多年的时间,什么问题未获得解答?(乙)问题在何时及如何获得解答?
有4000多年的时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答。自从第一个男子亚当未能保持忠诚以来,问题一直是:敬虔的效忠会怎样在人类当中显现出来?最后,在公元第一世纪,上帝的儿子来到地上,问题的答案便揭露出来了。耶稣基督的全部思想、言谈和行为都充分表明他对耶和华上帝的个人爱戴。他由此揭露了“敬虔效忠的神圣秘密”,表明献了身给上帝的人可以怎样保持这样的效忠。——提摩太前书3:16,《新世》。
2.在追求敬虔效忠之际,为什么我们应当仔细思念耶稣的榜样?
2 我们既是献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为了追求敬虔的效忠,我们最好“仔细思想”耶稣所立的榜样。(希伯来书12:3,《新译》)为什么呢?为了两个理由。首先,耶稣的榜样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敬虔的效忠。耶稣对天父的认识比其他任何个体更深。(约翰福音1:18)耶稣效法耶和华的行事方式和各种品德达到如此完美的地步,以至他能够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9)因此,我们能够透过耶稣的一生和服事职务对耶和华的各种温厚品德获得更深的体会,从而加强我们个人对仁爱的造物主的爱戴。其次,耶稣的榜样可以帮助我们表现敬虔的效忠。在表现敬虔效忠的行为方面,他立下了完美的榜样。因此我们最好考虑一下我们可以怎样‘披戴基督’,意即以他为典范而效法他的榜样。——罗马书13:14。
3.我们个人研读圣经的计划应当包括什么在内?为什么?
3 耶稣所说和所行的一切事并没有全部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约翰福音21:25)因此,在上帝感示之下被人记录下来的事应当令我们特别感兴趣。所以我们个人的圣经研读计划应当包括经常阅读耶稣生平的福音记载在内。但这样的阅读若要有助于我们追求敬虔的效忠,我们就必须拨出时间怀着体会之心去思考我们所阅读的资料。我们也必须留意看透字面的意思。
父子相若
4.(甲)什么表明耶稣是个亲切而具有深厚感情的人?(乙)耶稣在对待别人方面采取什么主动?
4 请考虑一个例子。耶稣是个亲切而怀有深厚感情的人。请留意马可福音10:1,10,13,17和35的记载。记载表明,分属各种年龄和背景的人均觉得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曾屡次将儿童抱在怀中。(马可福音9:36;10:16)为什么别人,甚至儿童,觉得与耶稣相处这么自在呢?因为他对人怀有诚恳、真挚的关注。(马可福音1:40,41)这是很显然的,因为他时常采取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提出援助之手。例如,我们读到他在拿因城遇到一队送殡的行列,他“看见”死者寡居的母亲,于是“上前”使死去的男孩复活过来。圣经的记载并没有提及当时有任何人恳求他如此行。(路加福音7:13-15,《新译》)他也未经有人提出请求便主动将一个弯腰曲背的妇人和一个患水臌病的男子医好。——路加福音13:11-13;14:1-4。
5.关于耶和华的各种品德和行事方式,我们从关于耶稣的服事职务的记载获悉什么?
5 你阅读这些记载时,请停下来问问自己:‘既然耶稣以完美的方式效法他的天父,关于耶和华的品德和行事方式,这些记载向我透露些什么呢?’这些记载应当使我们深信耶和华是个亲切而有深厚感情的上帝。由于他对人类怀有热切、恒久的关注,他采取主动恩待他们。他无需有人强迫他舍出自己的儿子“作多人的赎价”。(马太福音20:28;约翰福音3:16)相反,他找寻机会去‘喜爱’那些凭着爱心事奉他的人。(申命记10:15)正如圣经说:“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历代志下16:9。
6.既然耶和华的亲切和深厚感情由他的爱子以身作则表现出来,我们沉思这件事会导致什么结果?
6 耶和华的亲切和深厚感情由他的爱子充分表现出来。怀着体会去沉思这件事可以打动你的心,使你对耶和华那温厚感人的品德怀有更大的衷心感激。这又进一步将你吸引到他那里;你会受到感动,随时随地放胆在祷告中亲近他。(诗篇65:2)这会加深你个人对他的爱戴。
7.对耶和华的亲切和深厚感情作了一番沉思之后,你应当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7 可是要记住,敬虔的效忠并非只牵涉到崇拜的感觉。正如圣经学者伦斯基(R. Lenski)指出,事情“包括我们所怀的整个虔敬、崇拜的态度,连同由此所引发的行动在内。”(楷书另排。)因此,既然耶和华的亲切和深厚感情由耶稣以身作则表明出来,我们沉思过他的这项美德之后可以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在这方面与耶和华更相似?别人觉得我易于接近吗?’你若是个作父母的人,你的儿女无疑应当觉得你易于亲近。你若是会众的长老,会众的分子也应当觉得你易于接近。那末,什么会使你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呢?亲切和深厚的感情。你必须对别人养成一种诚恳真挚的关怀。你若真正关心别人,愿意献出自己为他们服务,别人就会意识到这件事而受你所吸引。
8.(甲)当你阅读关于耶稣的圣经记载之际,你应当记住什么?(乙)关于耶和华,我们从脚注所列出的记载获悉什么?
8 因此,当你阅读有关耶稣的圣经记载时,要记住,关于耶和华是一位怎样的个体,你可以从耶稣的言行获知很多事实。a你对上帝的许多美德——由耶稣反映出来——所怀的体会若促使你更努力效法上帝,你便提出证据你正将自己的敬虔效忠表现出来了。
对家人实践敬虔的效忠
9,10.(甲)耶稣临死之前怎样将他对母亲马利亚所怀的爱心和关注表露无遗?(乙)看来耶稣为什么将马利亚交托给使徒约翰而非交托给他的一位胞弟照顾?
9 耶稣基督的一生和服事职务清楚显示敬虔的效忠应当怎样表现出来。约翰福音19:25-27载有一个感人的例子:“站在耶稣[苦刑柱]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约翰]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妇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10 请想想这件事!仅在耶稣献出他的属地生命之前几分钟,他的爱心和关注促使他将自己的母亲马利亚(看来当时已寡居)交托给他的心爱使徒约翰去照顾。但耶稣为什么将这件事交托给约翰而非交给他自己的一位胞弟呢?因为耶稣所关心的并非仅是马利亚在身体和物质上的需要,而是特别关心她在灵性上的福利。当时使徒约翰(很可能是耶稣的表弟)已证明了自己的信心,但圣经却没有表示当时耶稣的胞弟已成为信徒。——马太福音12:46-50;约翰福音7:5。
11.(甲)据保罗说,基督徒可以怎样在自己家里实践敬虔的效忠?(乙)为什么真正的基督徒会照顾年老的父母?
11 那么,这件事怎样是敬虔效忠的表现呢?使徒保罗解释说:“要敬重供养那些无依无靠的寡妇。寡妇若有儿孙,就应当让儿孙先在自己家里学习孝道,报答亲恩,因为这在上帝面前是蒙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3,4,《新译》)正如保罗说,孝敬父母,在有需要时予以物质的资助,乃是敬虔效忠的表现。怎会如此呢?因为家庭安排的始创者耶和华吩咐儿女要孝敬父母。(以弗所书3:14,15;6:1-3)因此,真正的基督徒意识到,履行这样的家庭责任不但对父母表现爱心,同时也标明人崇敬上帝和服从他的命令。——可参阅歌罗西书3:20。
12.你可以怎样对年老的父母实践敬虔的效忠?你应当怀有什么动机?
12 那末,你可以怎样对家人实践敬虔的效忠呢?这件事无疑包括作出适当安排去照料年老父母在灵性和物质上的需要,正如耶稣所行一般。不这样行就表明人缺乏敬虔的效忠了。(可参阅提摩太后书3:2,3,5。)献了身的基督徒维持贫穷父母的生活并非仅是出于仁慈或责任感,而是因为他爱家人,并且意识到耶和华对于人切实履行这样的责任十分重视。所以,基督徒照料年老的父母乃是敬虔效忠的表现。b
13.作父亲的基督徒可以怎样对家人实践敬虔的效忠?
13 我们也能够以其他方式在家里实践敬虔的效忠。例如,基督徒父亲有责任要在物质上、感情上和灵性上供给家人的需要。因此,除了在物质上维持家人生活之外,他会仁爱地作出安排经常与家人研读圣经。他会拨出时间经常与家人一同参加外勤传道工作。他会保持平衡,意识到家人也需要休息和消遣。他明智地决定什么是应当优先考虑的事,不会容许会众的活动使他忽略家人的需要。(提摩太前书3:5,12)为什么他作出这一切努力呢?不是仅出于责任感而是出于对家人的爱心。他看出耶和华对照料家人一事的重视。借着履行他身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正实践敬虔的效忠。
14.作妻子的基督徒可以怎样在家里表现敬虔的效忠?
14 基督徒妻子也有责任要在家里实践敬虔的效忠。以什么方式呢?圣经说妻子应当“顺服”丈夫,并且对丈夫怀有‘深深的尊重’。(以弗所书5:22,33)即使丈夫不是信徒,她仍要“顺服”丈夫。(彼得前书3:1)基督徒女子乐于支持丈夫所作的决定,只要这些决定与上帝的律法没有抵触。借此她表现妻子的顺服。(使徒行传5:29)为什么她甘愿接受这个角色呢?不仅是由于她爱丈夫,特别是因为她看出这样行“在主里面是相宜的”——这乃是上帝为家庭所设的安排。(歌罗西书3:18)因此,她甘愿顺服丈夫乃是敬虔效忠的一项表现。
“我是为这事出来的”
15.耶稣以什么杰出的方式表现敬虔的效忠?
15 耶稣表现敬虔效忠的杰出方式之一是借着‘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路加福音4:43,《新世》)公元29年,耶稣在约但河里受浸之后,他把接着的三年半用来专心从事这件至为重要的工作。他解释说:“我是为这事出来的。”(马可福音1:38;约翰福音18:37)但这怎样是敬虔效忠的表现呢?
16,17.(甲)什么促使耶稣专心从事传道教人的工作?(乙)为什么耶稣传道教人的服事职务是敬虔效忠的一项表现?
16 你还记得,敬虔效忠的意思包括由于你爱上帝,深深体会他的可亲品德而努力过一种取悦上帝的生活。那末,什么促使耶稣把他在地上生活的最后几年专一用来从事传道和教人的工作呢?仅是责任感或义务感吗?不然,无疑耶稣对人深感关注。(马太福音9:35,36)他充分意识到上帝用圣灵膏他是要任命和委派他执行他的服事职务。(路加福音4:16-21)可是,耶稣还怀有更深的动机。
17 耶稣在临死的晚上很清楚地告诉使徒们:“我爱父。”(约翰福音14:31)这种爱是以对耶和华的各种美德具有非常深刻、确切的认识为基础的。(路加福音10:22)由于耶稣的心受到深刻的体会所感动,他乐于遵行上帝的旨意。(诗篇40:8)这样行乃是他的“食物”——不但是维持生命所必需,同时也十分可口。(约翰福音4:34)他为人立下了完美的榜样,一生‘先求上帝的王国’而非将自己置于首位。(马太福音6:33)因此,耶稣所致力的传道和教人工作乃是敬虔效忠的一种表现,但最重要的并非他所做的事或甚至他有多大成就,而是他为什么从事这件工作。
18.为什么在服事职务上作若干参与未必一定是敬虔效忠的表现?
18 我们可以怎样在这方面跟从耶稣所立的“榜样”呢?(彼得前书2:21)所有响应耶稣的邀请——“来跟从我”——的人均从上帝接获委派,要宣扬王国的好消息及使人作基督的门徒。(路加福音18:22;马太福音24:14;28:19,20)这意味到只要我们有分参与宣扬好消息,我们就可说是追求敬虔的效忠吗?未必。我们若以一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方式执行我们的服事职务,或仅是为了要取悦家人或别人才这样行,我们的行动就很难算是‘敬虔效忠的行为’了。——彼得后书3:11,《新世》。
19.(甲)我们致力于服事职务必须以什么为主要原因?(乙)我们若受到对上帝一种根深柢固的爱所推动,便会导致什么结果?
19 像耶稣一样,我们怀有更深的动机。耶稣说:“你要尽心[内在的人所怀的感情、欲望和感觉]、尽性[你的一生和整个人]、尽意[你的智能]、尽力爱主[耶和华]——你的上帝。”一个具有鉴别力的文士补充说:“[这]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马可福音12:30,33,34)因此重要的不仅是我们所做的事,我们做事的原因也十分重要。我们致力于服事职务的主要原因必须是对上帝怀有一种根深柢固的爱——一种牵涉到我们生命每一部分的爱。我们若有这样的爱,就不会仅作一点象征式的服务便感觉满足了。相反,我们会受到感动去悉力以赴,借此表明我们的敬虔效忠多么深挚。(提摩太后书2:15)与此同时,我们的动机若是对上帝的爱心,我们就不会吹毛求疵,妄将自己的服事职务与别人的比较。——加拉太书6:4。
20.我们可以怎样从耶稣追求敬虔效忠的榜样充分得益?
20 耶和华已将敬虔效忠的神圣秘密向我们显露出来,我们可以为此多么感激他!借着仔细研究耶稣的所说所行,并且努力效法他,我们会获得帮助去培养和表现敬虔的效忠至更大程度。我们若跟从耶稣的榜样,以献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身分追求敬虔的效忠,耶和华就必然会大大祝福我们。——提摩太前书4:7,8。
[脚注]
a 至于额外的例证,请考虑一下我们从以下几项记载可以对耶和华获知些什么:马太福音8:2,3;马可福音14:3-9;路加福音21:1-4;和约翰福音11:33-36。
b 关于对年长的父母实践敬虔效忠牵涉到一些什么事,《守望台》1987年12月1日刊第13-18页有详细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