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还来得及,要设法巩固家庭关系警醒!1992年 | 6月8日
-
-
趁还来得及,要设法巩固家庭关系
“家庭是人类最古老的制度。从许多方面说来,这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生活的强弱足以决定整个文明的兴衰。”——《世界书籍百科全书》(1973年版)。
家庭是儿女的保护伞。今日在不少地方,这把伞满了破洞;在其他许多地方,这把伞被人收起来束之高阁。传统的家庭形式常被贬为不合时宜。电视喜剧所描绘的父亲通常笨头笨脑,母亲较为精明,但儿女却最有见地。
夫妇间的不忠是司空见惯的事。在有些工业化国家里,每两对初婚夫妇便有一对以离婚收场。随着离婚的数字节节上升,单亲家庭的数目也与日俱增。有越来越多人不结婚便同居。同性恋者则试图以婚约誓言使他们的关系看来较体面。性爱(不论是正常还是变态的)已成为电影和录影带的主要题材。学校已不认为提倡贞洁切实可行,并大发避孕套以策安全,但这种东西其实并不足以确保安全。性传染病和青少年怀孕的数字直线上升。婴儿——倘若他们有机会生下来的话——乃是牺牲品。随着传统家庭的消逝,儿女是蒙受最大损失的一群。
许多年前,诺贝尔奖金得奖人亚历克西斯·卡雷尔在他所著的《莫测高深的东西——人》一书中发出警告说:“现代社会所犯的一项严重错误是,让学校完全取替了家庭的训练。母亲把儿女撇在幼儿园[近来更有日间托儿所和学前学校]里。她们这样行仅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满足自己的社会野心,追求性的欢愉,满足文学或艺术方面的兴趣,或只是为了玩桥牌、看电影,甚或将时间花在无聊的事上。故此,对于家庭团体的消失,母亲们实在难辞其咎。家庭团体乃是孩子接触成年人,从后者学会许多东西的地方。……人需要家庭这个范围有限的社会群体给予他所需的保护和关注,才能充分发展。”——第176页。
不久之前,喜剧演员史蒂夫·艾伦曾论及充斥电视的粗言秽语和性不道德对家庭所造成的威胁。他说:“这道洪流把我们冲进污水渠去。以往父母禁止儿女说的粗话,现在却受人大力提倡。提倡者不单是‘百无禁忌’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连那些一度高尚文雅的电视网络也是如此。描绘儿童和其他人大讲脏话的演出只是清楚表明美国家庭的崩溃而已。”
现今这个社会正将什么传给儿女?请读读报章,看看电视,留意时下的录影带,收听晚间的新闻报道,听听那些猥亵狂野的音乐,看看你周遭成年人所立下的榜样。儿童的头脑正被大量精神和感情上的垃圾食物所充塞。前英国教育部大臣基恩·约瑟夫说:“若想摧毁一个国家,就要先削弱它的货币。”然后他补充说:“若要毁去一个社会,则要先腐化它的儿童。”按《韦氏辞典》,英文的“Debauch”(本文译作削弱、腐化)一词的意思是“诱使人偏弃道德或优秀的标准”。今日人们正刻意极力这样行。人们就少年犯罪发表过不少议论,其实他们应该多谈论一下成年人的罪行才对。
必然自食其果
美国家庭服务部首席行政官珍尼花·B·约翰逊去年在一个演讲中说:“家庭已病入膏肓。”她将这种情形称为“对我们的许多儿童充满凶兆,”接着她预告说:“有这么多儿童缺乏适当的住所、饮食、医疗护理和教育;国家却甘愿把他们视作富裕社会中的贱民。这样行必然会自食其果。”事实上,社会已经开始自食其果了。你可以在报章上读到,从新闻报道听到,在电视上看到这些恶果。以下是一小部分样本:
朱多恩拔出手枪向杰曼尼的胸膛连开三枪。杰曼尼死了,他只有15岁,朱多恩14岁。他们以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却为了一个女孩子而发生争执。
一百个人齐集起来参加迈克尔·希利亚德的葬礼。这个只有16岁的男孩在一场篮球赛中与人发生争执,离开时被人从后面开枪射中头部丧生。
纽约市布洛克林区三名青少年在一对无家可归的夫妇身上纵火。他们用酒精引火不遂,便试用汽油,结果成功。
在佛罗里达州,一个五岁孩童将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从五层楼的梯井推下,导致后者丧生。
在得克萨斯州,一名十岁大的孩子拿枪射死跟他玩耍的孩子,然后将尸体塞进屋底。
在乔治亚州,一位校长在惩教一名15岁男童时被男童用刀刺死。
在纽约市,一群十八至二十二岁的少年,手持球棒、水管、斧头、短刀、切肉刀等,大闹附近一个收纳无家可归男子的安置区。他们伤了许多人,并且割伤了一个人的咽喉。他们出于什么动机?一个调查员解释:“他们把袭击无家可归的人当作娱乐。”
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一名11岁男孩与一名15岁男孩强奸一个年仅两岁的女童。据称他们把受害人丢在一个大垃圾筒中。
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四名六岁至九岁的男童在一间小学内强奸一名九岁女童。专栏作家布伦特·拉金在克利夫兰《实话报》中评论说:“这件事充分表明这个国家的现况,显示我们的价值制度正在崩溃。”
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莱斯利·费希尔归咎于电视。他把电视称为“一副庞大的性爱机器,”“八九岁的小孩正在观看这些丑事。”他也将美国家庭的没落归咎于父母:“爸爸妈妈过度忙于应付自己的难题,以致未能拨出时间留意自己的子女。”
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
社会的不同方面,特别是传播媒介、娱乐界人士和娱乐事业——这些行业常靠迎合堕落的人性而取利——大量倾出描绘色情、暴力和各种败行的资料,从而大大助长了青年人的堕落和家庭的崩溃。因此按着“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条不易的定律,既然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必然是垃圾。他们正自食其果,饱尝害人害己的滋味。
这个社会是否正在培育出一代不知良心为何物的儿童呢?前年纽约中央公园发生了一场疯狂的捣乱事件,一名28岁妇人惨遭一群游荡的青少年毒打、强奸,事后他们以为受害人已死去,遂将她撇下,扬长而去。这件惨剧发生之后,有人提出了上述的问题。据警方说,这些青少年“沾沾自喜、毫无悔意”,被捕时“满不在乎、唱歌谈笑”。至于为什么他们要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他们所提出的理由是:“因为好玩”,“我们闷死了”,“我们想找点事情做。”《时代周刊》将他们称为“精神上的残废者”,他们“失去了,也许从未养成,我们称之为良心的精神附属物。”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敦促说:“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以免产生另一代不知良心为何物的儿童。”著名的心理学家肯·马吉德与卡罗尔·麦凯尔维合著了一本深具震撼力的书,称为《高风险:丧尽天良的儿童》,这本书也强调上述的危险。许多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提出的个案和证据均一致支持马吉德的主张:难题的基本成因是,子女出生时以及在后来形成性格的岁月中,父母与儿女之间均缺乏巩固的连系。
有一件事是无可置疑的:家庭必须趁还来得及,从速设法在这段关键时期中巩固家庭的关系!
-
-
从初见便爱到底!警醒!1992年 | 6月8日
-
-
从初见便爱到底!
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塞西莉亚·麦卡顿医生评论说:“你若观察一下生下来的婴儿,便会发觉他们非常敏锐,对周遭的事物也十分留意。他们对自己的母亲反应灵敏。他们会将头转往发声的方向,凝视着母亲的脸。”母亲在目光上与婴儿取得接触,彼此四目交投。对他们来说,这的确是一见生爱!
母亲和婴儿在此刻——母亲若以自然的方式生育,母子均没有受麻醉药所影响——产生感情的连系是很自然的事。婴儿的啼哭刺激母体大量分泌乳液。她与婴儿的肌肤接触使她产生一种能够减少产后流血的激素。孩子生来便有依附人的需要。他啼哭、吃奶、牙牙学语、发出咯咯声、微笑、兴奋地踢足以吸引母亲的注意。婴儿主要依附母亲,这种依附使他日后能养成爱人、关怀人、信任人的意识。不久,父亲也成为婴儿所依附的重要对象。诚然,婴儿跟父亲的关系没有跟母亲那样密切,然而这种接触却增添了一个重要的层面。父亲触碰婴儿、逗弄和轻摇他,婴儿便会兴奋地嘻笑蠕动。
理查德·雷斯塔医生报道,将初生婴儿抱起搂在怀里,对婴儿来说就好与进食补品无异。他说:“跟食物和氧一样,触摸是正常婴儿发育所必需的。母亲将婴儿拥在怀里,脸颊紧贴着他,许多心理生物学上的作用遂由此得以协调一致。”婴儿若受到这样的对待,甚至他们的脑也形成“不同的起伏波纹”。
提防隔阂形成
有些研究者表示,婴儿诞生时若缺乏这种母子之间的连系,悲剧就指日可待了。其实并不然。因为在随后的岁月里,母亲仍有许多时间可以给予婴儿亲切的照料,从而在彼此之间建立巩固的连系。然而,婴儿若在一段长时期缺乏与母亲的亲密接触,就可以对他造成严重的后果。雷斯塔医生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所有人一生均互相需要,但这项需要在出生的头一年却最为殷切。不让婴儿见到光,不给他机会注视别人的脸孔,不让他享有给人抱起、搂在怀里、受人逗哄、宠爱、触摸的乐趣——失去这些东西是婴儿所无法忍受的。”
婴儿啼哭的理由有许多。通常他们想获得别人注意。他们若哭了好一会,仍没有人理会,他们便也许会停下来。他们感到照顾他的人没有反应。他们会再次啼哭。若仍得不着理会,他们便会有受忽视和不安全的感觉。他们试图哭得更厉害。如是者若持续了一段较长时间,而婴儿经常受到忽视,他便会感到被人遗弃了。他起初生气,甚至恼怒,最后则干脆放弃。隔阂于是便产生了。由于得不到别人的爱,他也没有学会去爱人。他的良心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他既不信任别人,也不关心别人。他变成了问题儿童;在极端的事例上,他甚至养成心理变态的品格,对自己所犯的罪行毫无悔意。
初见便爱上对方并不是事情的终结。这份爱必须永远继续下去,不仅在口头上,也在行动上。“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3:18)要常常拥抱和吻吻孩子。趁还来得及,要及早教导孩子认识上帝话语的正确价值标准。这样,你的儿女就会好像提摩太一样:“[要]知道你是从小[“婴孩时期”,《新世》]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后书3:15)从他们的童年至青少年期间,要天天花点时间跟他们在一起。“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命记6:6,7。
‘虽然我们哭,这却是为了我们的最大好处着想’
对许多人来说,管教是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可是,只要施行得当,这其实是父母对儿女表达爱心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小女孩明白这点。她送了一张卡给母亲,上面写道,“给妈妈,一位可爱的女士”。卡上用蜡笔画有金黄色太阳,飞翔的雀鸟和红色的花朵。卡上写着:“这张卡是送给您的,因为我们都十分爱您。我们希望用这张卡表明我们的感激。我们分数低的时候,您在我们的成绩单上签名。我们不听话的时候,您责打我们。虽然我们哭,我们却知道这是为了我们的最大好处着想。……我只是想说,我非常非常爱您。我很感激您为我所做的一切。最爱您的媚歇尔。”
媚歇尔同意箴言13:24的话:“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杖代表权威;使用杖也许包括责打在内,但许多时却无需这样行。由于孩子不同,过犯不同,所需的管教也不同。有时一句仁慈的责备便足以奏效,但桀骜不驯的孩子则可能要下较重的药:“一句责备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箴言17:10)同样适用的是:“只用言语,仆人[或孩子]不肯受管教;他虽然明白,也不留意。”——箴言29:19。
在圣经里,“管教”一词的意思是教诲、训练、惩戒——若有必要更包括责打在内。希伯来书12:11向我们说明管教的目的:“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在管教儿女方面,父母不应过度严厉:“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歌罗西书3:21)然而,过度纵容儿女也不对。“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言29:15)纵容儿女的人其实等于说:‘随你喜欢去做好了,不要来烦我。’施行管教则等于说:‘要做对的事;我关心你。’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1989年8月7日刊说得不错:“如果父母并非苛酷暴戾,而是为儿女定下明确的界限,并且坚定不移,就更有希望培育出成就高而跟别人相处得好的儿女。”该文在结论中表示:“从一切科学研究所得,也许最引人注意的结论是,在每个国家里,真正关系重大的因素是确立一种互爱互信的行为模式和共同接纳的行为规限,而非许多琐碎的规条。管教一词与门徒一词来自同一的拉丁文字根。管教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惩罚桀骜不驯的儿童,而是要教导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养成内在的自律能力。”
他们听见你说的话,却模仿你所做的事
《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讨论管教的文章,以这句话作开场白:“惟独父母切实按照自己教导儿女的价值标准去生活,他们才能期望孩子循规蹈矩。”文章接着表明自律能力的价值:“青少年若品行优良,他们的父母本身多半是勇于负责、行为正直和有自律能力的人——在生活上与他们自称相信的价值标准一致,同时也鼓励儿女跟从同一的标准。调查有一部分是让品行良好的青少年与有问题的青少年发生接触,但这样行对前者的行为并没有造成永久的影响,因为他们父母的价值观念已根深蒂固地成为他们自己的品格的一部分。”这证实了箴言所说的话:“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
即使父母试图将正确的价值观念灌输给儿女,但是他们自己若没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们的努力便会归于徒然。儿女‘并不会使这些价值观念成为自己的品格的一部分’。上述调查证明,“造成差别的因素在于父母本身把他们试图教导儿女的价值标准遵守到什么程度。”
情形正如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所说一般:“儿童很少留心聆听大人说话,但却总是刻意模仿大人。”你若深爱儿女,并且渴望将正确的价值观念灌输给他们,你可以采用的最佳方法是:以身作则。千万不要像那些被耶稣谴责为伪君子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一样;耶稣说:“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马太福音23:3)也不要像那些受保罗质问的人:“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罗马书2:21。
今日,许多人对圣经不屑一顾,认为圣经已过时落伍,其中的教训并不切合实际。耶稣绝不同意这种看法,反之他说:“智慧总是从她所有的儿女得证为对的。”(路加福音7:35,《吕译》)以下来自许多国家的家庭的实际经验足以证明他的确所言不虚。
[第7页的图片]
与母亲的亲密感情对婴孩的感情发育大有帮助
[第8页的图片]
父亲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也十分重要
-
-
在普世各地养育儿女——凭着爱心、管教、榜样及属灵的价值观履行父母的责任警醒!1992年 | 6月8日
-
-
在普世各地养育儿女——凭着爱心、管教、榜样及属灵的价值观履行父母的责任
来自许多个国家的父母向本刊报道他们从儿女的婴孩至青少年期间如何成功地养育子女。所有这些父母都是耶和华见证人,因此他们的报道强调父母需要留意以上标题所列出的四方面。以下刊出的经验仅反映出他们所实施的家庭训练的一二而已。
来自夏威夷的经验
“正如圣经告诉我们,爱乃是‘最大’的品德。因此爱的一切不同表现均必须洋溢在家庭之中。我和卡露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上享有这种神圣的品质。我们的感情很亲密,喜欢常常在一起。我深信养育儿女的主要成功秘诀乃在于夫妇的婚姻生活须先美满幸福。
直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在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的那段日子,我心里所生的强烈感觉。新生命的诞生实在太奇妙了。我记得卡露喂蕾楚儿吃奶时所流露的快乐和满足。我为她高兴,但也感到有点不高兴,有点嫉妒。卡露和蕾楚儿这么亲密,我又怎样呢?我觉得自己正被推开——虽然以很温和的方式,但毕竟是被推开——被推出我们的家庭中心之外。凭着耶和华的帮助,我得以将自己的感受和挂虑向卡露表达出来。卡露对我深表同情,并且给我很大的支持。
自此之后,借着分担照顾婴儿所涉及的种种杂务,我得以跟我们的新生婴儿较为亲近。这包括做一些不好受的工作——不说别的,单是清洗脏尿布就已经是个独特的经验了!生了蕾楚儿之后,我们再生了五个孩子,最小的是丽贝卡,她今年也八岁了。我们跟每个孩子都主持一个个别的圣经研究。
关于养育儿女的初期,还有一件事也值得一提。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我和卡露便不时跟他们谈话。我们谈及的事包罗万象。有时我们谈及耶和华与他的奇妙作为。有时我们谈及一些没有什么意思,只是滑稽、好笑的事。当然,我们想教他们一点东西,但我们这样行也使大家能够共度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我深信这样的谈话能够大大促进父母子女之间的连系。无可否认的是,这些谈话帮助我们在自己的家庭里建立良好的沟通。
耶和华已教导我们认识到,属灵的事物和献出自己具有莫大的价值。在物质方面,我和卡露一向都并不十分丰裕;可是,我们从没有刻意追求这些东西,也没有因此便感到美中不足。倘若我们花多点时间去拼命挣钱,我们就不会有充分时间献给耶和华和自己的家庭了。在这方面,我们的确作了正确的抉择。”(以下是卡露的评论。)
“我认为哺乳给自己的孩子能够大大巩固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连系。你既花了这么多时间抱着婴儿,自然感到跟他十分亲近。母亲不能够离开婴儿身边多过两至四小时。爱德跟我都不主张把儿女留给临时替人看顾孩子的人照料,在这件事上我们十分严格。我一向都渴望能够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看着他们成长。因此,当儿女年幼的时候,我没有外出工作。我相信这样行可以帮助儿女看出,在我们心目中他们居于多么重要的地位。亲近儿女的最主要方法是花多点时间跟他们在一起。没有什么能代替你自己。一切物质东西都不能够取代你的地位。
青少年时期之所以困难是由于我要适应儿女正逐渐长大这件事实。意识到他们正逐渐独立而不再像以往一样需要我了——要接受这件事并不容易。这是一段令人担心的日子。你所施行的教导、管教和模铸工夫都一一受到考验。你若等到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才着手做这些工夫,就确实太迟了。等到这个时候才开始把正确的道德观、爱人之心,特别是爱上帝的心,灌输给儿女,就已太迟了。这些事必须从他们诞生时便开始灌输给他们。
在难以应付的青少年时期来到之前,你有12年的时间可以在这方面作出努力。可是,你若尽力实践圣经的原则,日后见到儿女从心里立定主意要事奉耶和华,你便会体验到莫大的喜乐与和平了。”——爱德和卡露·欧文斯。
来自津巴布韦的评论
“圣经在诗篇127:3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将这件事谨记在心可以帮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要悉心照料这份产业。我们家庭所最留意的事之一便是一起做事——一起祷告、一起研读圣经、一起从事崇拜、一起工作、一起探访朋友、一起游戏。
管教有时是必需的。有一次我们那在学的儿子很晚才回家。我们十分担心。他说话吞吞吐吐,我们感到事情有点不妥。然而我们决定把事情搁至次日早上才处理。大约到了半夜,我们听到有人敲我们睡房的门。原来是我们的儿子,他眼里含着眼泪。
‘爸爸,妈妈,过去四个小时我一直睡不着,因为我没有听从你们给我的圣经劝告,要我提防不良的交往。今天放学之后,有几个孩子硬要我跟他们去游泳,其中一个男孩子把我捺进水里。若不是另一个男孩子帮助我,恐怕我已经淹死了。他们还笑我是懦夫。我立即回家,可是我在屋外徘徊了好一会儿,因为我觉得自己做了错事。你们曾根据圣经警告我提防不良的交往,但我却没有听你们的话。我感到很难过。’——哥林多前书15:33。
他哭起来,我们也跟着哭。我们很高兴他学到一个教训。可是,为了使他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我们还是罚了他。出埃及记34:6,7表明耶和华满有怜悯,乐于赦免罪孽,但却‘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戴维及贝蒂·穆弗鲁里瓦。
来自巴西的评论
“我是个寡妇,要独力抚养我的儿子。与此同时,我担任一份教职以维持生计。教导和管教儿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需要的是:首尾一贯的训导,平衡的管教以及父母本身所立的良好榜样。对我来说,一方面要保持坚定,同时又要表现同情心,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我必须培养聆听的艺术,特别是学会以心灵去倾听。沟通十分重要,但不仅在于谈话,同时也要使孩子介入其事,从而在感情上作出回应。为了使他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成员,我让他有分筹划家庭的预算。每逢收到电费和水费的帐单,或听闻衣服和鞋子的价格上涨,我们便一起讨论处理这些事情的方法。
很重要的一点是,孩子若做得好,就要诚心称赞他。一有机会,我便向他表明跟从上帝的律法和原则对他有什么好处。有一次,我多次向他提出劝告之后,不得不使用实际的杖。这样行对我来说十分困难,可是却带来了多么令人欣慰的结果!不错,在儿子的青少年阶段,我们尝到生活上的酸甜苦辣,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教诲和管教所具有的价值。我的儿子乐于将自己的个人难题告诉我,同时向我表露自己的感受。
我必须不断留意与儿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因此我避免花太多时间在世俗工作之上,这样我便能够总是有充分时间给我的儿子。每逢有难题发生,我尽量留心倾听;借着耶和华的帮助,我们得以将难题一一克服。我让他知道我自己也不时犯错。有一次我十分生气,于是我吩咐他‘住口’。但他向我指出,吩咐别人‘住口’其实是缺乏爱心的表现。他说得有道理。那天下午我们谈了许久。”——约兰达·莫赖斯。
来自韩国的评论
“我很热心将圣经原则应用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上。我特别将申命记6:6-9的训示紧记在心。因此,我尽量拨出时间跟儿女在一起,亲近他们,将上帝话语的原则灌输到他们的脑里和心中。我也邀请全时的海外传道员和伯特利家庭的成员到家里交往,借此帮助儿女养成对全时服务的体会。
每逢儿女引起麻烦,父母应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表现圣灵的果子。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很容易向儿女生气甚或大发雷霆。然而,身为父母的人必须保持忍耐,并且表现堪作模范的行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儿女,给他们机会解释当时的情况。倘若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们犯了错,就最好信任他们,并且尽力强化他们。如果你认为非处罚孩子不可,就要先跟他推理,向他说明他究竟做错了什么事,并且指出他的行为令耶和华和父母多么不悦,然后才惩罚他。许多时孩子在受罚之后都会说:‘爸爸,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听话。我真的很笨。’父母若真正关心儿女而施以管教,儿女其实会感激父母如此行。
父母必须提高警觉,留意不良行为的出现。我的大儿子读中学三年级时,我听到他房内传来摇滚乐的声音。我发现他原来加入了学生纠察队(由堪作模范的较年长学生组成,负责劝导其他学生),以致受到强烈的世俗影响。我获悉由于其他队员的不断怂恿,以及受他自己的好奇心所驱使,他抽过烟。于是我们一起分析吸烟的危险,最后我的儿子自行决定辞去纠察队的职务。他果然这样行。为了填补他放弃校内不良活动的空隙,我们作了安排让他跟家人和会众的成员一起从事有益身心的消遣。
我最后要说的是,父母立下优良榜样是至为重要的事。我一向告诉自己的两个儿子,我渴望以好消息全时宣扬者的身分事奉上帝。我的第二个儿子一毕业,我便从雇用我的丝织工厂退休,成为全时的传道员。两个儿子看见我的决心,便步我的后尘。他们因中立问题服刑期满之后,两人均加入全时服务,直至今天。”——沈佑基。
来自瑞典的评论
“我们养育了七个儿女,五男二女。现在他们已长大成人,而且在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方面都十分活跃。我的儿女从很年幼开始便参加会众的聚会,并跟我们一起从事传道工作。他们逐步学会向人传道——按门铃,跟别人打招呼,道出自己的姓名,把单张、传单、杂志分发给住户。他们很小年纪便在神治传道训练班中担任学生演讲。
有时,严重的难题需要特别的注意。在这些时候,表现爱心和忍耐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大声喝骂儿女,也不要争辩不休。难题是借着推理和强调耶和华的观点才得以解决的。在与金钱有关的事上,我们也训练儿女。他们大一点便替别人分发报纸,掘取泥炭煤,整理花园等。他们不时探访住在远地的祖父母;这使他们留意到老年人的难题,从而学会对老人表现体恤之心。
我们结婚30周年纪念那天,收到以下的信:
‘给我们所挚爱的爸爸妈妈:
我们要为你们所做的一切衷心致谢!你们给我们许多温暖的爱,将真正的信仰灌输给我们,使我们享有奇妙的希望。这一切一切,我们都不能用言词或金钱去衡量。可是,我们却希望借着这小小的纪念品,让你们知道我们多么爱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署名]你们的儿女。’
回顾这些‘20年计划’,我们深深感激我们的天父耶和华,因为他实在恩待我们。”——贝提尔和布丽塔·厄斯特贝里。
来自其他父母的真知灼见
“母亲哺乳给自己的婴儿是耶和华使婴儿和母亲有亲密身体接触的方法。但父亲却可以用摇椅增加他和婴儿的接触。我很喜欢差不多每晚将婴儿抱在臂弯里,摇他们入睡。”
“身为父亲,我没有哺乳的能力,但我可以借着每晚替婴儿洗澡而与他们保持亲密的接触。对我和对他们来说,这都是一段十分开心的时光!”
“我不时会带一个孩子单独和我一起到外边吃饭。他们很喜欢这种跟爸爸单对单的时刻。”
“随着时间过去,我们逐渐给他们较多的自由和责任。一个紧握在手中的弹簧必须逐渐放松,才不会不受控制地跳出手外。”
“要多点向儿女表露爱意。从没有孩子死于过多的亲吻和拥抱;但若缺乏了这些东西,他们的感情便可能死去。”
“要忍耐,不要对他们作威作福。不要老是絮絮不休地挑剔他们。要让他们培养自尊。每次批评,要伴以四次称赞!”
“你将最好的给他们,他们便会有最好的表现。”
[第9页的图片]
像丽贝卡一样的小孩子需要真挚的爱
[第10页的图片]
拨出时间一起做事能促进家庭的紧密连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