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华是“赐人平安的上帝”守望台2011年 | 8月15日
-
-
耶和华是“赐人平安的上帝”
愿赐人平安的上帝与你们所有人同在。——罗马书15:33
1,2.创世记32-33章记述什么紧张的情势?结果如何?
约旦河东岸雅博溪谷附近有个城叫比努伊勒,离那里不远的某个地方,一对离别多年的兄弟快要重逢了。他们就是孪生子以扫和雅各。二十年前,以扫把长子权卖给了弟弟雅各,后来雅各远走他乡。现在以扫听说雅各要回来了,就带着四百人浩浩荡荡地去见这个离家多年的弟弟。雅各知道后非常担心,生怕以扫恨意未消,要来杀死他。为了平息以扫的怒气,雅各打发仆人给哥哥送上一批又一批的礼物,前后送了五百五十多头牲畜。每送上一批牲畜,雅各的仆人都对以扫说,这是雅各送给哥哥的礼物。
2 兄弟俩相会的时刻终于到了!雅各勇敢地走近以扫,边走边下拜——不是一次而是接连七次。其实,雅各在做出种种谦卑的举动之前,先做了最重要的事去软化哥哥的心,那就是祷告求耶和华救他脱离以扫的手。耶和华有没有回应他的祷告呢?有。圣经说:“以扫跑来迎接他,拥抱他,伏在他颈项上,亲吻他。”(创世记32:11-20;33:1-4)
3.我们从雅各和以扫的事例学到什么?
3 雅各和以扫的事例表明,如果我们跟别人发生摩擦,就应该竭尽全力,采取实际行动去解决彼此间的问题,免得破坏基督徒会众的和睦。雅各力求跟以扫和解,不是因为他亏负了哥哥,该向哥哥道歉。实情是,以扫轻看长子权,为了一碗扁豆羹就把长子权卖给了雅各。(创世记25:31-34;希伯来书12:16)我们从雅各对待以扫的态度可以看出,为了跟基督徒弟兄姊妹和睦相处,我们应该甘愿付出多大的努力。雅各的做法也表明,我们努力跟弟兄姊妹和解,祷告求上帝帮助,上帝一定会垂听。圣经还记载了不少例子,教导我们要促进和睦。
最高典范
4.上帝怎样拯救人类脱离罪和死亡?
4 在促进和睦方面,最伟大的榜样莫过于“赐人平安的上帝”耶和华。a(罗马书15:33)请想想,耶和华为了让我们跟他享有和睦的关系,作出了多大的牺牲。我们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生来就有罪,得到“罪的工价”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6:23)不过,耶和华深爱我们,所以差他的爱子降生成为完美的人,让我们有得救的机会。上帝的爱子欣然从命,甘愿被上帝的仇敌杀死。(约翰福音10:17,18)但上帝叫他的爱子从死里复活了。基督返回天上后,就把自己所流的血的价值献给天父。基督所流的血能救赎悔改的罪人,使他们不致永远灭亡。(请读希伯来书9:14,24)
5,6.耶稣所流的血对于修复有罪的人类与上帝的关系有什么帮助?
5 上帝安排爱子牺牲生命作为赎价,对于修复有罪的人类与上帝的关系有什么帮助呢?以赛亚书53:5说:“他担当刑罚,使我们得平安;他饱受创伤,使我们得医治。”这样,顺服上帝的人现在就能跟上帝享有和睦的关系,不再被视为敌人。“我们借着这位爱子,靠着他的血获得救赎,过犯得蒙宽恕”。(以弗所书1:7)
6 圣经说:“照着上帝的意思,在他儿子里面,一切都应有尽有了”。这是因为基督是实现上帝旨意的核心人物。耶和华的旨意是什么?就是借着耶稣基督“所流的血缔造和平,好叫其余的万物……都可以借着他跟上帝和好”。“其余的万物”包括“天上的”和“地上的”。“天上的”指什么?“地上的”又指什么?(请读歌罗西书1:19,20)
7.“天上的”和“地上的”分别指什么?
7 由于基督献出赎价,受膏基督徒得以“称义”成为上帝的儿子,可以“跟上帝享有和睦的关系”。(请读罗马书5:1)受膏基督徒就是经文提到的“天上的”,因为他们有希望到天上“作王,统治大地”,担任祭司,归于上帝。(启示录5:10)“地上的”指悔改的人,他们最终会在地上享永生。(诗篇37:29)
8.耶和华为了让人类跟他享有和睦的关系作出重大的牺牲,他的榜样感动你怎样做?
8 保罗在写给以弗所的受膏基督徒的信中,对上帝提供的赎价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富于慈悲的上帝对我们怀有极大的爱,所以,虽然我们因过犯而陷于死亡,他却使我们跟基督一同活过来。(你们得救全凭分外恩典。)”(以弗所书2:4,5)不论我们的希望是在天上还是地上享永生,我们都因上帝的慈悲和分外恩典而深怀感激。我们想想耶和华为了让人类跟他享有和睦的关系作出了多大的牺牲,心里就会充满感激之情。如果我们跟弟兄姊妹发生摩擦,危及会众的和睦团结,不是应该深思上帝的典范吗?我们感恩图报,就会尽力促进和睦。
向亚伯拉罕和以撒学习
9,10.亚伯拉罕和罗得两家的牧人发生争吵,亚伯拉罕怎样处理,表明他尽力促进和睦?
9 关于族长亚伯拉罕,圣经说:“‘亚伯拉罕信从耶和华,就算为义人了。’后来他得以称为‘耶和华的朋友’。”(雅各书2:23)亚伯拉罕信从耶和华是有行动支持的——他力求与人和睦相处。请看以下例子。亚伯拉罕和侄儿罗得两家的牧人因牲畜问题而争吵起来。(创世记12:5;13:7)解决问题的办法显而易见,就是两家人分开居住。如果这件事处理得不好,就会伤害彼此的关系,亚伯拉罕怎样处理呢?他虽然是长辈,又是上帝的好朋友,却没有吩咐罗得怎样做。亚伯拉罕的行动表明他真的尽力促进和睦。
10 亚伯拉罕对侄儿罗得说:“我们都是弟兄,你我不要再争吵了,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要再争吵了。”又说:“全地不是在你面前吗?请你跟我分开。你往左,我就往右;你往右,我就往左。”罗得选择了最肥沃的地区,亚伯拉罕却没有生侄儿的气。(创世记13:8-11)后来,罗得被入侵当地的军队掳去,亚伯拉罕二话不说就带人去拯救侄儿。(创世记14:14-16)
11.亚伯拉罕怎样做,好跟非利士人和睦相处?
11 再看看亚伯拉罕住在迦南地的时候,怎样跟那里的非利士人和睦相处。亚伯拉罕的仆人在别示巴挖了一口水井,却被非利士人霸占了。亚伯拉罕怎样处理这件事呢?不要忘记,他曾击败四个王,从敌人手上救回侄儿。但亚伯拉罕并没有反击,把那口水井夺回来,他选择不作回应。一段时间以后,非利士人的王来跟亚伯拉罕立平安之约,要亚伯拉罕发誓善待他的子孙。这时候,亚伯拉罕才告诉非利士人的王,自己的水井被他的仆人霸占了。王听后大为震惊,于是把水井还给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继续在非利士人的地方侨居,跟那里的居民和睦相处。(创世记21:22-31,34)
12,13.(甲)以撒怎样效法父亲?(乙)以撒尽力与人和睦相处,耶和华赐给他什么福分?
12 以撒跟非利士人也能和睦相处,可见他像父亲亚伯拉罕一样,尽力促进和睦。以撒本来住在南地的比珥拉海莱,后来当地闹饥荒,于是他举家从干旱的比珥拉海莱搬到北面比较肥沃的基拉尔,那时基拉尔是非利士人的地方。耶和华赐福给以撒,使他的农作物丰收,牛群羊群数目大增。非利士人就妒忌他。他们把亚伯拉罕的仆人在当地挖的一些井堵塞了,免得以撒像他父亲那样兴盛。后来,非利士人的王对以撒说:“离开我们去吧”。以撒就离开那里,免伤和气。(创世记24:62;26:1,12-17)
13 以撒在稍远的地方安营后,他的牧人就重新挖井。非利士的牧人却声称井水是他们的。以撒效法父亲亚伯拉罕,没有为井水跟非利士人相争,反而叫仆人另挖一口井。非利士人又声称那口井是他们的。为了追求和睦,以撒一大家子人就离开那里,到另一个地点安营。他的仆人又挖了一口井。以撒就给井起名叫利荷博。一段时间以后,以撒迁到比较肥沃的别示巴去。耶和华赐福给他,对他说:“我与你同在,不要害怕。我要因我仆人亚伯拉罕而赐福给你,使你的苗裔增多。”(创世记26:17-25)
14.非利士人的王来跟以撒立平安之约,以撒怎样做,表明他力求与人和睦相处?
14 以撒有权用他仆人挖的井,也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权利。以撒是为了和睦,才不跟非利士人对抗,情愿一再搬家。何以见得呢?后来,非利士人的王和他的臣仆到别示巴来见以撒,要跟他立平安之约,说:“我们清楚看出耶和华的确与你同在”。以撒用行动表明自己力求与人和睦相处。圣经说:“以撒就为他们摆设宴席,他们一起吃喝。第二天,他们清早起来,彼此起誓。以撒打发他们走,他们就平平安安地离开他去了。”(创世记26:26-31)
向雅各的爱子约瑟学习
15.为什么约瑟的哥哥们不能和和气气地跟他说话?
15 以撒的儿子雅各“为人无可指责”。(创世记25:27)本文开头提到,雅各力求跟哥哥以扫和解。雅各显然受父亲以撒追求和睦的榜样所熏陶。那么,雅各的众子呢?雅各有十二个儿子,他最疼爱的就是约瑟。约瑟很听话,很尊重父亲,也深得父亲信任。(创世记37:2,14)约瑟的哥哥们因此满心忌恨,甚至不能和和气气地跟他说话。他们不念手足之情,竟把约瑟卖给别人做奴隶,又欺骗父亲,使父亲以为约瑟被野兽吃了。(创世记37:4,28,31-33)
16,17.约瑟怎样做,表明他力求与哥哥们和睦相处?
16 耶和华与约瑟同在。一段时间以后,约瑟成了埃及的宰相,身份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于迦南地闹大饥荒,约瑟的哥哥们只好来埃及买粮食。约瑟一身埃及大臣的打扮,哥哥们完全认不出他来。(创世记42:5-7)哥哥们对约瑟和父亲这么残忍,这正是他报仇雪恨的好机会!他非但没有以牙还牙,还设法跟哥哥们和好。后来,事实清楚表明哥哥们已经悔改,约瑟就向他们表明身份,说:“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来,就悔恨自咎。其实是上帝差我比你们先到这里来的,为要保全生命。”他又亲吻所有哥哥,伏在他们颈项上哭。(创世记45:1,5,15)
17 父亲雅各死后,哥哥们担心约瑟会报复,于是对他说出心中的忧虑,“约瑟就哭了”。约瑟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我必供应食物给你们和你们的孩子。”约瑟“就安慰他们,让他们放心”,可见约瑟确实促进和睦。(创世记50:15-21)
“为教导我们而写的”
18,19.(甲)在促进和睦方面,你从本文分析的例子学到什么?(乙)下一篇文章会谈谈什么?
18 保罗说:“从前写下来的话,全是为教导我们而写的,好让我们借着忍耐,借着圣经所带来的安慰,可以怀有希望。”(罗马书15:4)我们看过耶和华的最高典范,也看过圣经中关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的事例,从中学到什么呢?
19 耶和华为了修复有罪的人与他的关系,作出了重大牺牲。细想这件事,不是叫我们满怀感激,也感动我们尽力与人和睦相处吗?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的事例表明,儿女受父母的榜样熏陶,也会促进和睦。此外,这些事例还表明,耶和华必让所有促进和睦的人蒙福。保罗称耶和华为“赐人平安的上帝”,实在对极了!(请读罗马书15:33;16:20)下一篇文章会谈谈,保罗为什么强调我们要追求和睦,以及我们怎样做就是促进和睦。
-
-
追求和睦守望台2011年 | 8月15日
-
-
追求和睦
我们应该追求促进和睦的事。——罗马书14:19
1,2.为什么耶和华见证人能够和睦相处?
当今世界,真正的和平和睦实在难求。就算是同一民族、同一语言的人,也往往因宗教、政治、社会等因素而四分五裂。耶和华的子民却截然不同,他们虽然“是从所有国族、部族、民族、语言来的”,却和睦团结。(启示录7:9)
2 我们普遍享有的和平和睦,绝不是碰巧产生的。我们彼此和睦,主要是因为我们“跟上帝享有和睦的关系”。上帝差他的爱子为我们流出宝血,遮盖我们的罪,我们信从这位爱子,就得以跟上帝和睦了。(罗马书5:1;以弗所书1:7)上帝也赐圣灵给他的忠仆,而和平(和睦)正是圣灵果实的一部分。(加拉太书5:22)我们和睦团结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15:19)我们在政治上严守中立,绝不支持任何一方。我们已经“把刀剑打成犁头”,绝不参加任何内战或国际战事。(以赛亚书2:4)
3.由于和睦相处,我们能够怎样做?本文会探讨什么?
3 弟兄姊妹和睦相处,意思不仅是不彼此伤害而已。尽管会众的弟兄姊妹可能属于不同的族裔,有不同的文化,我们仍然“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5:17)由于和睦相处,我们能够“对所有人行善”,对“亲如一家”的信徒就更是这样。(加拉太书6:10)属灵的乐园充满和睦安宁,我们有幸置身其中,实在应该珍之重之,加以保护。因此以下会谈谈,我们在会众里可以怎样追求和睦。
人际纠纷
4.如果我们得罪了别人,可以怎样追求和睦?
4 门徒雅各说:“我们人人都难免多次犯错。谁不在言语上犯错,谁就是完美的人”。(雅各书3:2)因此,信徒之间难免会发生分歧或误会。(腓立比书4:2,3)纠纷虽然是难免的,却可以私下解决,不必破坏会众的和睦。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可能得罪了别人,就该听从什么劝告呢?(请读马太福音5:23,24)
5.要是别人得罪了我们,我们可以怎样追求和睦?
5 要是别人在小事上得罪了我们,我们应该要求对方前来道歉吗?哥林多前书13:5说:“[爱]不计较别人所加的伤害”。要是别人得罪了我们,我们宽恕对方,不念旧恶,即不计较对方所加的伤害,就是追求和睦了。(请读歌罗西书3:13)日常生活中的小过失最好这样处理,因为这样做既能促进信徒间的和睦,也能令自己的内心平和安宁。圣经的一句箴言说得很有道理:“不追究过犯,就是他的美德。”(箴言19:11)
6.假如我们觉得无法把别人的冒犯置之不理,该怎么做?
6 假如我们觉得无法把别人的冒犯置之不理,那该怎么做呢?该到处诉说不满,谁愿意听就向谁诉说吗?这绝不是明智的做法。这样做就是散播闲话,只会破坏会众的和睦。为了和睦地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马太福音18:15说:“要是你的弟兄一时犯罪,你就要去见他,只向他一个人说清楚他错在哪里。要是他听你,你就赢得你的弟兄。”尽管马太福音18:15-17谈的是严重的罪,但第15节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情况。我们应该去见得罪我们的人,和和气气地跟他一个人解决矛盾,设法跟他修好。a
7.为什么我们应该赶快解决纷争?
7 使徒保罗说:“你们发怒,却不要犯罪;不要到日落还在动怒,也不要让魔鬼有机可乘。”(以弗所书4:26,27)耶稣说:“假如有人要控告你,就要……赶快解决纠纷”。(马太福音5:25)要追求和睦,就得赶快化解矛盾。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能防止矛盾激化。迟迟不解决的纠纷会变成积怨,就像未经处理的伤口会感染化脓。千万不要让骄傲、妒忌或过度重视钱财等不良态度阻碍我们尽快解决纷争。(雅各书4:1-6)
涉及许多人的纷争
8,9.(甲)公元1世纪,罗马会众的基督徒在什么事上出现分歧?(乙)保罗向争辩的双方提出了什么劝告?
8 有时候,会众出现的纷争不光是两个人的事,还涉及许多人。公元1世纪,罗马会众的情况正是这样。当地的犹太裔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起了争端,会众里某些人看不起良心软弱(良心过于严格)的人,在纯属个人选择的事上妄断别人。保罗受圣灵启示,写了一封信给罗马的基督徒。他向当地的会众提出什么劝告呢?(罗马书14:1-6)
9 良心比较坚强的人明白自己不用再守摩西律法,良心比较软弱的人觉得吃律法禁止的食物是不对的。保罗向双方都提出劝告。他劝良心比较坚强的不要小看良心比较软弱的。(罗马书14:2,10)小看良心比较软弱的弟兄会令对方失足。保罗劝诫他们:“不要再为了食物而破坏上帝的作为。……无论是吃肉,是喝酒,还是任何事,如果能使你的弟兄失足,就一概不做才好。”(罗马书14:14,15,20,21)保罗也劝良心比较软弱的基督徒,叫他们不要妄断持不同看法的弟兄,以为弟兄对上帝不忠。(罗马书14:13)他吩咐罗马的所有基督徒“不要自视过高”。(罗马书12:3)保罗向双方都提出劝告后,说:“所以,我们应该追求促进和睦的事,追求彼此强化的事。”(罗马书14:19)
10.今天的基督徒想消除分歧,就要效法1世纪的罗马会众怎样做?
10 我们深信,罗马会众的基督徒一定听从了保罗的劝告,纠正了观点。今天,如果基督徒之间出现分歧,不是也应该这样做吗?我们确实应该谦卑地查考圣经,实践圣经的劝告,豁达大度地消除分歧。争辩的双方都可能要像罗马的基督徒一样,纠正自己的观点,以求“彼此和睦相处”。(马可福音9:50)
有人向你求助
11.如果基督徒跟另一个信徒发生矛盾,想找长老谈谈,长老应该留意什么?
11 如果基督徒跟亲戚或另一个信徒发生矛盾,想找长老谈谈,长老该怎么做呢?箴言21:13说:“塞耳不听寒微人怨声的,他将来呼求也得不到回应。”长老一定不会“塞耳不听”。不过,另一句箴言却告诫说:“先诉说情由的,似乎有理,只怕经不起对方的质问。”(箴言18:17,《现代中文译本》)基督徒向长老诉说人际纠纷,长老应该仁慈地聆听,但也要小心,不可贸然站在告状的人那边。长老听完后,大抵会问对方有没有找那个得罪他的人谈谈。长老也可能会跟他温习圣经的指引,劝他照圣经所说的步骤去做,跟得罪他的人和解。
12.请举例说明单听一面之词就贸然行动是十分危险的。
12 圣经有三个例子说明单听一面之词就贸然行动,是十分危险的。波提乏听见妻子诬告约瑟企图强奸她,就信以为真。他勃然大怒,没有查清事实就把约瑟关进监牢。(创世记39:19,20)大卫王听信了洗巴的话,以为洗巴的主人米非波设变节投敌,想也没想就对洗巴说:“凡米非波设所有的,现在都归给你了。”(撒母耳记下16:4;19:25-27)亚达薛西王听到臣仆禀告,犹太人正在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准备反叛波斯帝国,就轻信谗言,下令禁止耶路撒冷的所有重建工程。结果犹太人重建上帝圣殿的工程停顿了。(以斯拉记4:11-13,23,24)保罗吩咐提摩太,不可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做长老的基督徒应该体现保罗这个劝告的精神,处事明智,在了解事实真相之前不会先下判断。(请读提摩太前书5:21)
13,14.(甲)如果有弟兄姊妹发生纷争,我们人人都要谨记什么?(乙)长老可以得到什么帮助,好作出正确的判断?
13 就算我们以为已经了解争辩双方的理据,也必须谨记:“如果有人自以为得了什么知识,那么,他应该认识的,就其实还没有认识。”(哥林多前书8:2)我们真的了解纷争的始末,知道所有细节吗?我们能完全了解每个当事人的背景吗?长老居中仲裁的时候,千万不可误信假话或谣言,也不要被狡猾的伎俩所蒙骗!上帝任命的审判官耶稣基督按正义审判人。“他行审判并不单凭眼见,责备人也不仅凭耳闻。”(以赛亚书11:3,4)耶稣受耶和华的灵引导,做长老的基督徒也受上帝的圣灵引导,得到同样的帮助。
14 长老作出仲裁之前,要祷告求耶和华的灵帮助。他们查考上帝的话语,以及忠信睿智的奴隶出版的书刊,让圣灵指引他们怎样做。(马太福音24:45)
为求和睦,不惜代价?
15.我们要是知道别人犯了严重的罪,该在什么时候告知长老?
15 圣经劝基督徒要追求和睦,但也说:“从上头来的智慧,首先 是贞洁的,其次是促进和睦”。(雅各书3:17)贞洁比促进和睦更重要。贞洁的人会遵守上帝洁净的道德标准,符合他的正义要求。基督徒要是知道另一个信徒犯了严重的罪,就该劝对方向长老认罪。(哥林多前书6:9,10;雅各书5:14-16)如果犯过者不这样做,知情的基督徒就该把事情告知长老。基督徒知情不报,以为这是跟犯过者保持和睦,就要分担罪责了。(利未记5:1;请读箴言29:24)
16.从耶户对约兰王采取的行动,我们学到什么?
16 圣经有个记载显示,维护上帝的正义比促进和睦更重要。这个记载跟耶户有关。上帝差遣耶户代他处决亚哈王一家。邪恶的约兰王是亚哈和耶洗别的儿子,他乘坐战车去见耶户,问耶户说:“平安吗?”耶户有什么反应呢?他回答:“你的母亲耶洗别荒淫无度,常行巫术,还会有平安吗?”(列王纪下9:22)耶户随即拉弓,一箭射穿约兰的心窝。耶户采取果断的行动,长老也该一样。如果有人故意惯常犯罪,不肯悔改,长老就不可姑息,以为这样就是促进和睦了。他们必须把不肯悔改的人逐出会众,好让会众能继续跟上帝享有和睦的关系。(哥林多前书5:1,2,11-13)
17.为了追求和睦,所有基督徒都要怎样做?
17 弟兄姊妹之间的纷争多半不涉及严重的罪行,不用采取司法行动。因此,用爱心遮掩别人的过错不是好得多吗?上帝的话语说:“遮掩别人过犯的,追求爱心;屡次谈论过失的,离间密友。”(箴言17:9)我们人人都这样做,会众就能继续和睦相处,我们也能跟耶和华享有良好的关系。(马太福音6:14,15)
追求和睦必蒙厚福
18,19.追求和睦带来什么福分?
18 我们追求“促进和睦的事”,必蒙上帝赐予厚福。我们效法耶和华,就能跟他建立亲密的友谊,为属灵乐园的和睦团结出一分力。我们在会众里努力追求和睦,也可以学到怎样跟传讲“和平的好消息”时遇到的人和睦相处。(以弗所书6:15)这样,我们就更有能力“对所有人和气……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后书2:24)
19 此外不要忘记,将来“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使徒行传24:15)上帝实现这个希望的时候,地上会有亿万人复活,他们有不同的背景、性情和品格,来自不同的时代,甚至远自“世界奠基”的时候!(路加福音11:50,51)想想看,教导复活的人和睦相处,是多大的光荣!我们现在学会和睦之道,到时就能大派用场了。
[脚注]
a 想知道圣经就毁谤、欺诈等严重的罪提出什么指引,请看《守望台》1999年10月15日刊17-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