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宗教有满足我们的需要吗?
    守望台1988年 | 8月15日
    • 宗教有满足我们的需要吗?

      玛丽亚曾有21年的时间是罗马天主教的修女。她在一个宗教气氛十分浓厚的环境中长大。事实上,她还是孩童的时候便已在晚上起来为别人祷告!可是,人类虽经过数千年的宗教熏陶,世上的贫穷、痛苦、不平却仍然持续不断。这使玛丽亚不禁纳罕:‘宗教究竟有没有满足我们的需要?’

      大部分宗教均倡导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律则。然而,宗教却时常被人视为制造难题、加添艰辛的因由而非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例如,请考虑一下观察家对宗教情况所作的以下评论:“不人道的残暴行为最深入的原因是发自宗教的。”(《国民评论》周刊)“发动战争的主要动机不再是贪婪而是宗教。”(《多伦多明星日报》)“屠杀事件‘尽是受了浸的基督徒所干的好事’。”——《坦帕论坛报》。

      因此,虽然宗教自称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一般人却将这项声称一笑置之,那又何足怪呢?他们已见到宗教所结的果子。且举个例,《基督教世纪》周报说,“神道教——日本本土的宗教——不独全力支持作战的机构,同时更提供了作战的理论基础。”有多少宗教均曾这样行——‘全力支持作战的机构’!请想想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与印度教徒之间延续不绝的屠杀、报复事件,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之间种种杀人和暴虐的行为——简直不胜枚举!“在印度,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锡克教徒以及其他教派的教徒彼此残杀已有多个世纪之久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嗟叹说。

      其他的人也许没有将宗教视为一股腐败的力量,但肯定他们没有视之为导人向善的强大力量。《天主教国民记者报》说,“传统的教会未能适当地满足人的需要。”《自由报》则说,社会看来只将教士视为仅在隆重场合亮相的“祝福者、洗罪者、谢恩者”。该报进一步指出:“在许多人的脑海里,教士乃是维持现状的鼓吹者。”你对宗教也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宗教虽对我们不致有害,但也没有多大好处吗?

      今日的宗教与耶稣基督在地上时的宗教颇相似。耶稣说当日的宗教领袖只用嘴唇尊敬上帝。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加重百姓的负担而非满足人民的需要。耶稣说:“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马太福音23:4)今日,宗教许下很多诺言,但实际履行的却似乎甚少。既然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宗教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吗?

  • 宗教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吗?
    守望台1988年 | 8月15日
    • 宗教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吗?

      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些问题都有急切的需要,尤其是在谋生相当困难的时候。可是,请留意耶稣基督所说的一段话:“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马太福音6:25)这句话岂不是看来很奇怪吗?毕竟,人若缺乏衣、食、住的所需,他所需的乃是实际的帮助而非某些人所谓的宗教滥调。

      耶稣绝非缺乏同情心,也不是试图把问题搪塞过去。他其实很清楚明白人的需要。可是,他也知道有一种十分真实的危险。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方面,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生活集中于物质东西之上,以致认为上帝毫不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辨识较重要的事物。

      我们若跟从耶稣在以下提出的劝告,我们就能够辨识较重要的事:“你们要先求[上帝]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33)我们若听从这项劝告,宗教——基于圣经真理的纯真宗教——就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

      可是,耶稣并非完全不顾现实,以致表示人只要成为他的门徒,跟从他的宗教主张,便能够立即解决一切难题了。他的意思也不是教门徒坐着等候上帝赐给他们神奇的供应。老实说,如果一信耶稣就能立即摆脱人生的一切困苦,也许人人都会成为基督徒了!其实耶稣的意思是,他的天父耶和华上帝会供应满足我们一切需要的各种必需品。由于这缘故,耶稣也说:“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马太福音6:32。

      耶和华也满足我们至为重要的灵性需要。他赐给我们圣经,使我们获得他所感示的指引而能够享有最佳的生活方式。(以赛亚书48:17)上帝建立了一个由他手下的敬拜者所组成的团体,在人有需要时予以帮助。(使徒行传4:34)此外,上帝也运用他的圣灵,意即动力,去帮助他手下的仆人。(路加福音11:13;加拉太书5:22-25)再者,上帝已作了安排使乐园在地上恢复。——路加福音23:43;启示录21:1-4。

      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

      现在请考虑一下一些能够帮助人满足物质需要的圣经原则。基督的使徒保罗写道:

      “我们……应该洁净自己,除去身体和心灵上一切的污秽。”(哥林多后书7:1,《新译》)

      我们若避开不洁的烟草、违法的麻醉剂以及其他染污身体的东西,试想想我们可以免去多少难题!我们若没有把金钱、时间和思想浪费在染污灵性的不道德书刊和娱乐之上,我们会得益多少!

      圣经也说:

      “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箴言23:20,21)

      请留意纵酒和贪食的最终结局——贫穷及衣衫褴褛。今日有许多人——甚至十分虔信宗教的人——因为纵酒或耽溺于各种污秽身体的事而落入贫穷中。紧守圣经的标准而避免这样的事对于满足我们在衣、食、住各方面的需要大有帮助。

      另一项帮助基督徒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原则见于以下使徒保罗所说的话:

      “我们自信怀有忠实的良心,因为我们希望在凡事上都为人忠实。”(希伯来书13:18,《新世》)

      由于在凡事上都为人忠实,许多基督徒能够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这样行为他们赢得好名声,因此别人亦更乐于跟他们交易。忠实的人也许并非总是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以一般而言却衣食无缺,并且可以保持个人的尊严。

      以下的劝告与这件事有密切关系:

      “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以弗所书4:28)

      实践这项原则曾帮助许多人获得及保持职业,因为他们信实可靠。这样,他们遂能够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基督徒拒绝受这个世界的精神——对许多不忠实的行为视若无睹——所影响。反之,他们为人忠实,因而导致良好的结果。

      且举个例:日本有一位耶和华见证人希望缩减每周的工作时间以求有更多余暇去照料属灵的事务。可是,他提出请求时,雇主却把他辞退了。后来,雇主的母亲问道:“你竟辞退了公司里最可靠的人吗?”后来见证人在从事其他工作时弄伤了背部而处境更困难。这事发生之后不久,见证人碰巧遇见以前的雇主。当时雇主因为刚获悉属下一名雇员从他的珠宝公司偷去金器、白金手饰及指环而深感烦恼。于是他立即邀请见证人复职,并且同意接受见证人所提出的条件。雇主所要的是忠实的工人。

      使徒保罗指出,基督徒应当“劳力”,不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以弗所书4:28)在有急需之时,真正的基督徒总是乐意帮助别人。菲济群岛有一个家庭便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正在参加基督徒的大会之际,他们的家受到台风严重损坏。他们回家时见到一片颓垣废瓦。但他们却同时发现信徒同工很乐于向他们提供栖身之所,并且协助他们重建家园。作父亲的说,“知道有些真正关心你的基督徒,实在令人感到安慰。”

      耶稣基督对贫穷、困苦的人深表同情。许多时他亲自以各种方式帮助处于不利境况的人。当然,耶稣深知,只要这个腐败的事物制度一日存在,贫穷和其他社会难题就仍会继续下去。(约翰福音12:8)因此,虽然耶稣作了很大努力在物质上帮助人,他传道的重心却是要满足人的灵性需要。

      有一次,群众饱餐之后跟随耶稣至迦百农,于是耶稣作了这项意味深长的评论:“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约翰福音6:26,27)耶稣的话是什么意思?

      耶稣的意思是说,有一种危险,是人与他和他的门徒交往纯粹是为了物质利益的缘故。但他知道这样行并不会带来恒久的裨益。因此他说:“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因为属天的王国是属于他们的。渴慕公义的人快乐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马太福音5:3,6,《新世》。

      除了为物质粮食而饥饿之外,另一种饥饿是渴求真理和灵性的满足。这种属灵的饥饿必须获得满足才能导致真正的快乐。基督教国产生了一个崇尚物质的社会。东方各宗教则使人陷入属灵的黑暗中。但是纯真的崇拜——耶稣基督所提倡的宗教——却能满足人的灵性需要。对你来说,情形也一样。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获得这种满足。

      例如,毛里求斯有一个年轻男子从一位在街上作见证的基督徒获得两本杂志——《守望台》和它的姊妹杂志《儆醒!》。次周,他返回该处希望索取更多杂志。他解释自己曾因遭遇经济难题而考虑自杀,但杂志却帮助他看出有一位关心我们的上帝存在。这个年轻人的灵性饥饿遂开始获得饱足了。

      我们会有一天见到人的一切需要均完全获得满足吗?圣经应许我们必然会看见这样的日子来到。诚然,人已听厌了一个复一个关于更好未来的应许,因为他们到头来总是大失所望。可是,我们可以对圣经的应许怀具信心。它的作者耶和华上帝是言出必行的。约书亚提醒他的以色列同胞时说得好:“你们是一心一意的知道,耶和华你们上帝所应许赐福与你们的话,没有一句落空,都应验在你们身上了。”——约书亚记23:14。

      我们一切难题的真正解决方法有赖于上帝实现他洁净全地的奇妙应许。(启示录11:18)一旦上帝的王国使乐园在地上恢复而实现了他对全人类原定的旨意,我们的一切需要就会获得满足。(马太福音6:9,10)届时我们不会再听见人因为需要未能获得满足而‘哭泣、哀号’。反之,借着行事忠实,并且将敬虔的原则实践出来,人会享有充实、美满的生活。——以赛亚书65:17-25。

      较早之前所提及的前任天主教修女玛丽亚便寻得了这种信心。她意识到自己曾生活在属灵的黑暗中多年,对未来充满恐惧,简直看不出人生有什么真正的意义。但认识圣经的真理却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说:“我从黑暗中出来,进入日益明亮的光里。”(诗篇43:3;箴言4:18)这样行不但帮助她获得物质的必需品,同时也使她的属灵饥渴得到饱足。不错,宗教——纯真的宗教——确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31页的图片]

      纯真的宗教会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