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宗教传统——按真理敬拜上帝吗?
    守望台1989年 | 3月1日
    • 宗教传统——按真理敬拜上帝吗?

      “萨加,萨加,萨加”(“出来,出来,出来”)。在墨西哥的帕茨夸罗湖中有一个哈尼齐奥岛,以上的哀嚎就是从岛上幽暗的墓地中发出来的。在那里有一个虔诚的塔拉斯坎族印第安人用祷文向死了的亲人祈求,他求道:“愿神圣的玫瑰经打断捆绑你的锁链。”

      当天是“死人的节日”。妇孺从大清早就用花牌装饰家族的墓地,在坟前摆设祭牲、果品、糕点。现在他们冒着夜寒吟诵祷文,或者燃亮千万枝蜡烛为死者照明,在明灭不定的黯淡烛光中静坐守夜。

      这个节日在外来的观察者看来也许奇特,或者甚至怪诞,但对当地人民来说,则是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这究竟是什么节日呢?天主教所庆祝的万灵节。在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里,传统驱使成千上万的信众联群结队到墓地去,向死者诵念祷文和献祭。

      拉丁美洲也有很多关于宗教偶像的传统。基督和马利亚的像触目皆是,大多数房子和商店都以之为装饰。一踏上公共汽车,你往往见到在司机的座位上有一幅马利亚的小画像。马利亚的塑像甚至给粘在车上,面对着公共汽车的中央通道;而装饰塑像的不是蜡烛而是闪动的五彩灯泡。

      在哥伦比亚,巨大的基督像和马利亚像从高山的颠峰俯视许多城市。著名的蒙塞拉特山山顶有一座教堂,其中满布备受尊崇的偶像。在特别的圣周,成千上万的波哥大居民攀登这个嶙峋的山峰,有些人更跪着爬上去而弄得双膝割伤和流血。

      宗教传统已成为普世人民既定的生活方式,而偶像、十字架、节日都是这些传统的一部分。这些为人所爱的传统世代相传,一般人都倾向于把它们视为神圣。

      按真理敬拜上帝?

      也许大多数人都毫无疑问地乐于遵守传统,但这些习俗却为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带来使他们进退维谷的难题。毕竟,耶稣基督本人曾说:“用心灵按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约翰福音4:23,《新译》)可是,很多宗教传统显然是源于非基督教的宗教仪式的,或者至少跟异教的仪式相似得惊人。例如,万灵节实际上跟佛教的“盂兰节”极为类似。佛教订立盂兰节是为了“向已死的先人表达孝道,并且把灵魂从俗世的束缚中释放出来”。(《新大英百科全书》,1976年版,小百科全书,第一卷,第260页)遵守这类传统的人真的可说是按真理敬拜上帝吗?

      有些人辩称,既然教会接纳这些传统,就足以证明传统是对的了。1965年的第二次梵谛冈会议说:“教会不是单靠圣经才能确定各事是否正确。教会既接纳神圣的传统,也接纳圣经,并且以同样的信心和敬意尊崇它们。”

      但倘若人为的传统和上帝所感示的圣经有基本上的冲突又如何?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且让我们在圣经劝告的光照下对传统作一番严格的查考。

  • 宗教传统与圣经
    守望台1989年 | 3月1日
    • 宗教传统与圣经

      “你们借着所领受的传统,把上帝的话废弃了。”这段话是耶稣基督本人说的。(马可福音7:13,《新译》)像现代许多人一样,耶稣日子的犹太人也诚心诚意地遵守繁复的戒律和习俗。像现代许多教士一样,他们的宗教领袖认为传统比圣经更重要。

      且举个例说明:上帝的话语特别吩咐儿女要尊敬父母。(出埃及记20:12)这显然包括在父母陷入迫切的经济窘境时予以帮助。然而犹太人却订出一种传统,给人一个方便办法去逃避这个基于圣经的责任。自私的人只要发誓将来把自己的财产捐给圣殿,就可以把财产宣布为“各耳板”而另外拨开。这个词的意思是“献给上帝的供物”。尽管这样行的犹太敬拜者显然能够继续用这些各耳板为自己谋利,他却可以借宗教之名不把这笔钱用来帮助父母。——马可福音7:9-12。

      但耶稣却向这项及其他犹太的“神圣传统”提出挑战,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马太福音15:2-9。

      鉴于耶稣的话,基督徒真的能把任何宗教传统视为跟圣经同等吗?当然不能。无论基督徒对某些习俗有多深的感情,他所关心的该是这习俗跟上帝的话语一致与否。为了说明这点,让我们考虑一下克拉克(Maria A. Lombillo Clark, T. D.)在《礼拜仪式入门》这本天主教书刊里所描述的若干传统宗教习俗。这些传统跟圣经的真正主张比较起来究竟如何?

      [附栏]

      礼拜仪式上帝的话语

      “我们借宗教行为显明我们对上主的“小子们哪,你们要自守,远避偶像。”

      崇拜。”——约翰一书5:21。

      “上帝是灵,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按

      真理敬拜他。”——约翰福音4:24,《新译》。

      “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

      眼见。”——哥林多后书5:7。

      “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我必不将

      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也不将我的称赞归

      给雕刻的偶像。”——以赛亚书42:8。

      “我们应该以宗教行为去崇敬圣母“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

      马利亚,崇敬天使和圣人。但[这种]形像,仿佛上天、下地……的百物,

      崇敬的宗教行为……最后会达到上主,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

      正如君主会因手下大臣受人尊敬而自己——出埃及记20:4,5。

      也受到尊敬一般。”“我约翰……就在……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

      他对我说:‘千万不可!……你要敬拜

      上帝。’”——启示录22:8,9。

      “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

      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提摩太前书2:5。

      “在祭坛上,耶稣受难像是不可“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上帝,既是天地

      少的;如果没有十架苦像,神圣的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

      弥撒就无法举行了。三件祭坛袍服、——使徒行传17:24。

      两个烛架和圣饼也是必需的。”“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

      所不见的。”——哥林多后书4:18。

      “11月1日……是庆祝万圣节的日子。“死人不能赞美耶和华,下到寂静

      这是一切在天上幸福度日的灵魂的中的也都不能。”——诗篇115:17。

      神圣日子,有一朝也会是我们的日子。”“死了的人却一无所知。”

      ——训道篇[传道书]9:5,《主经》。

      “任何魂若不听从那位先知,就必从民中

      完全灭绝。”——使徒行传3:23,《新世》。

      “为了帮助这些灵魂,[教会]定了“因为在你所要去的阴府内,没有

      11月2日为‘忠心死者的纪念日’。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学问,没有

      在这天教士会举行弥撒三次,智慧。”——训道篇[传道书]9:10,《主经》。

      舒缓炼狱里蒙福的灵魂的痛苦,“你们不要全心依赖王侯大臣,也不要

      并且帮助他们早日进入天堂。”依赖不能施救的世人;他的气息一断,

      “归根究柢说来,天主教有关炼狱就要归于灰土,他的一切计划,

      的教义是基于传统而非基于圣经的。”立刻化为乌有。”——圣咏

      ——《新天主教百科全书》,第11卷,[诗篇]146:2-4,《主经》。

      第1034页。

      摆脱有害的传统

      因此,许多流行的宗教传统并不受上帝所悦纳,而且是有害的。但令人感兴趣的是,使徒保罗写道:“我称赞你们,因你们凡事……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传统’,《新世》]。”(哥林多前书11:2)可是,这些传统是基于上帝话语的常规,是健全的、有益的——并不是无聊的人为仪式。第一世纪有很多人在未成为基督徒之前都过着“传统没有意义的生活”,但归信后即以健全的常规取而代之。——彼得前书1:18,《当代圣经》。

      现代也一样,敬畏上帝的人必须细察传统,一旦证明任何传统不符合圣经,就一定要加以扬弃。跟上帝的关系无疑比任何人为的崇拜形式有价值得多!当然,扬弃不符合圣经的传统绝非易事。这时常需要人调整习惯了多年的行为模式。例如,哥伦比亚有一个青年对宗教传统积习甚深。他自幼即已渴想做天主教教士。他常常跟姊妹玩‘弥撒’游戏,甚至听他们“告解”。多年之后他得以进入一所训练人上神学院的学校,最后更进了天主教大学。在那儿,宗教传统在他的生活上变成更根深蒂固。

      有一天,一个耶和华见证人探访他的家。他的父母不让见证人有充分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见证人所说的几句话却使这个虔信宗教的青年大受感动。后来他安排和这个见证人秘密研读圣经。他回忆道:“我真的渴望从不同的观点去认识圣经而又无须改信另一个宗教。我热切盼望成为教士去事奉上主,设法改善人的心灵。研究圣经一个月之后,我内心发生了冲突,因为我所信的宗教传统和仪式跟圣经的纯真标准有所抵触。”

      他的家人迫他停止研究圣经,最后他被迫离开家庭。但他说:“研究圣经两个月之后,我已深信我以往犯了极大的错误。于是我离开大学,辞了在一间宗教学院作教师的职位,致力于逐家逐户的传道工作。现在我的生活,我的习惯都已改变了。我借水浸礼象征自己献身给耶和华的日子更是毕生难忘,令我特别高兴。”现在这个青年转用全部时间帮助别人摆脱上帝所不悦的传统。

      如果你是个热爱宗教传统的人,你也许亦发觉自己必须作出若干改变。请再想想有一次耶稣在井旁对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话。她和她的族人按照本身源远流长的习俗在基利心山上敬拜上帝,但耶稣却向她表明这些传统是毫无价值的。当时耶稣说:“妇人,你应当信我,时候将到,那时你们敬拜父,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用心灵按真理敬拜父的,才是真正敬拜的人;因为父寻找这样敬拜他的人。”——约翰福音4:19-23,《新译》。

      你是“父所寻找”的人吗?你真的渴想按真理敬拜上帝吗?若然,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2:8所提出的劝告就对你再适合不过了:“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照着人的传统……借着哲学和骗人的空谈,把你们掳去。”(《新译》)相反,要遵从真正基督教的教训,因为这教训能够带领你得到永生!——约翰福音17:3。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