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剧发生了守望台2005年 | 5月1日
-
-
悲剧发生了
欧文是个两岁半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在家里的浴室玩耍。浴室里有个药品柜,欧文的父母以为他肯定够不着。可是不知怎的,欧文爬了上去,在柜里发现一个瓶子,这引起了他的好奇。他打开瓶子,把里面的液体喝掉。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瓶子里装的是一种腐蚀性的酸溶液。很不幸,小欧文死了。他的父母心都碎了。父亲珀西希望得到安慰,就去找教士。他问教士:“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教士回答说:“因为上帝想要一个新的小天使。”失去幼子的珀西本来已经悲痛欲绝,听到这样的话,觉得这实在太不公平了。这样的悲剧真的是上帝所定意的吗?珀西对教会大失所望,决定再也不上教堂了。
珀西不断思索这次惨剧,他很想知道:“我的小儿还在受苦吗?以后还能再见到他吗?”
你可能也曾想过,人死后的情况是怎样的,以及日后能否跟死去的亲者重逢。关于这些问题,上帝的话语圣经提供了清晰的答案。所有曾经历丧亲之痛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安慰。更重要的是,圣经提出美好的希望:上帝应许复活死去的人。
请读读下一篇文章,好进一步了解这个美好的希望。
-
-
美好的希望——复活守望台2005年 | 5月1日
-
-
美好的希望——复活
不少宗教都相信复活这个道理。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就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谈论复活。第75章说:“我以复活日盟誓,……难道人猜想我绝不能集合他的骸骨吗?……他问复活日在什么时候。……难道那样的造化者不能使死人复活吗?”(古兰经75:1-6,40)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英语)说:“琐罗亚斯德教认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所有人都要复活过来,受到最后的审判,正义的人将要生活在一个洁净的世界上。”
《犹太百科全书》对复活有以下界说:“死者肉体终有一天要从墓地复活、并与原先的灵魂重新结合的神学观念。”这本书也指出,由于犹太教采纳灵魂不死的观念,这就造成了一个难题。该书承认,复活和灵魂不死这两种信仰是互相矛盾的。
印度教认为人不断经历转世轮回。假如这个观点成立,人就得有一个灵魂在死后继续生存。印度教圣典《薄伽梵歌》说:“弥漫着整个躯体的东西是不能毁灭的。谁也不能毁灭那不灭的魂。”
与印度教不同的是,佛教否认人有个不死的灵魂。不过,今天远东很多佛教徒都相信,人死后灵魂会转世投胎。a
对复活的道理困惑不解
一般教会在举行葬礼时,通常既提到人死后灵魂继续生存,又提到死者会复活。例如,圣公会牧师在葬礼上诵念这样的祷文:“无所不能的主,发大慈悲使我们亲爱的兄弟(姊妹)某某的灵魂归与主,我们把他的身体葬在地里使土归土,灰归灰,尘归尘。我们这样做因为我们确实盼望靠主耶稣基督而死的人必定复活,得永生”。(摘自《公祷书》)
上述祷文可能令人不禁疑惑,究竟圣经主张人死后能复活,还是人有个不死的灵魂。请留意法国的奥斯卡·库尔曼教授的话,他是个基督新教徒。他在《灵魂不死还是死者复活?》一书中说:“基督教相信死者能复活,而希腊人相信灵魂不死,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后来基督教把这两种信仰联系起来,以至于现在一般信徒已经把二者完全混淆了,但我觉得有必要表明我和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真理。……有关复活的信仰贯穿整本新约。……人一死就完全不存在了,但上帝能再创造一个新的身体,把原来的人复活过来。”
难怪一般人都对死亡和复活的问题感到困惑不解。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须要查考圣经,这本书蕴含人类的创造主耶和华上帝所启示的真理。圣经记载了若干复活的事例。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四个事例,并想想这些事例说明了关于复活的什么真理。
“有些妇女得回从死里复活的亲人”
使徒保罗在写给犹太裔基督徒的信中提到,有些妇女由于有信心,就“得回从死里复活的亲人”。(希伯来书11:35)其中一个妇女是撒勒法的寡妇。撒勒法位于地中海沿岸,是腓尼基的一个城镇,靠近西顿。这个寡妇接待上帝的先知以利亚,虽然当时正值严重的饥荒时期,她也乐意供给他食物。不幸的是,有一天妇人的儿子生病死了。以利亚立即把孩子抱到自己所住的屋顶房间,恳求耶和华让孩子复生。奇迹发生了,孩子活了过来。以利亚把孩子交给他母亲,说:“看,你的儿子活过来了。”妇人有什么反应呢?她欣喜万分,说:“现在我确实知道你是上帝的使者,耶和华借你口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列王纪上17:22-24)
在撒勒法以南约100公里的书念,住着一对慷慨好客的夫妇,常常招待接替以利亚做先知的以利沙。做妻子的是当地一个知名的妇人,她和丈夫在自家屋顶盖了个房间给以利沙留宿。这对夫妇一直为没有儿女而郁郁不乐。不过后来妇人终于生了一个男孩,他们就转忧为喜了。孩子渐渐长大,常常到收割田地的人那里找他父亲。有一天,惨事忽然发生。孩子嚷叫说头痛,一个侍役赶紧把他送回家。母亲把孩子抱在膝上,但孩子还是渐渐死去了。母亲悲痛欲绝,决定去找以利沙帮忙。她带着一名侍役,往西北的迦密山以利沙所住的地方去。
以利沙应妇人所求,派侍役基哈西先去妇人的家。基哈西发现孩子的确死了。以利沙和妇人随后也来到书念。他们到达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列王纪下4:32-37说:“以利沙来到妇人的家,看见孩子死了,躺在他的床榻上。他进去关上门,屋子里只有他和孩子二人,他就向耶和华祷告。他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掌对手掌;他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暖起来。他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个喷嚏,就睁开眼睛来。以利沙呼唤基哈西:‘你去叫那个书念妇人来。’他就去叫妇人,妇人进来了,以利沙说:‘把你的儿子抱起来。’妇人就来,在以利沙脚前俯伏在地,向他下拜,然后抱着儿子出去了。”
跟撒勒法的寡妇一样,书念的妇人知道,是上帝的力量成就了复活的奇迹。上帝使她们的宝贝儿子复活过来,她们实在喜出望外。
耶稣施行的复活奇迹
大约900年后,在距离书念以北不远的拿因城外,又发生了一桩复活的奇迹。当时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从迦百农出来,走近拿因城的城门。他们在那里遇到一群送葬的队伍。耶稣发现死者是个独生子,他母亲又是个寡妇。耶稣安慰妇人不要哭。身为医生的路加记载了接下来发生的事:“[耶稣]上前按住担架,担抬的人就站住。耶稣说:‘年轻人,我吩咐你起来!’死者就坐起来,开口说话,耶稣把他交给他的母亲。”(路加福音7:14,15)目睹这桩奇迹的人,都把荣耀归给上帝。这件事也传遍了拿因城以南犹地亚和附近一带。值得留意的是,施浸者约翰的门徒听说这件事后就转告约翰。约翰于是派门徒去见耶稣,问耶稣是否就是应许的弥赛亚。耶稣告诉他们:“你们去,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告诉约翰,就是瞎眼的复明,跛脚的行走,患麻风的洁净,耳聋的听见,死人复活,穷人听到好消息。”(路加福音7:22)
耶稣施行的复活奇迹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把好朋友拉撒路复活过来。这次,拉撒路死时,耶稣还在别处。耶稣到达伯大尼拉撒路的家时,拉撒路已经死了四天。耶稣命人把挡住纪念墓前面的石头挪开时,马大表示为难,说:“主啊,现在他一定发臭了,因为已经四天了。”(约翰福音11:39)但是即使拉撒路的尸体已经腐败,耶稣仍然能把他复活过来。耶稣吩咐拉撒路出来,“那死了的人就出来,手脚都用布巾裹着,脸上也用布包着”。后来,仇敌图谋对付耶稣,他们的阴谋也表明,拉撒路真的死而复生。(约翰福音11:43,44;12:1,9-11)
通过上述四个关于复活的事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在这些事例中,每个死而复活的人都跟生前一模一样,所有人都能认出他们来,就是他们的至亲也察觉不到他们跟从前有什么分别。他们复活过来以后,都没有提及在自己死去的那段短暂时期经历了什么事。没有人说自己去了另一个世界。看来,所有复活过来的人都恢复了健康。对他们来说,所经历的情况就仿佛是睡了一觉以后醒过来似的,正如耶稣曾说过的那样。(约翰福音11:11)不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人始终会再死去。
美好的希望:亲人团聚
前文提到小欧文遭遇意外不幸死去。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去探访一个邻居。在邻居家里的桌上,欧文的父亲发现一张传单,邀请人去听耶和华见证人的一个公众演讲,讲题是:“死者在哪里?”这个题目引起了欧文父亲的兴趣,这正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他前去聆听演讲,并从圣经得到真正的安慰。他了解到,死去的人已经脱离了痛苦。他们既不在地狱里饱受折磨,也没被上帝带到天上变成天使。所有死去的人,包括欧文在内,都在坟墓里沉睡,等到复活的一天来到就醒过来。(传道书9:5,10;以西结书18:4)
如果你的家庭也曾遭遇丧亲之痛,而你也像欧文的父亲一样,想知道死去的亲人情况怎样,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们,我们促请你进一步考虑圣经有关复活的更多道理。你也许想了解:“复活什么时候发生?谁会复活?”请读读接续的文章,就会找到这些及其他问题的答案。
[脚注]
a 参阅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人类寻求真神》149-153页。
-
-
复活——与你息息相关的教义守望台2005年 | 5月1日
-
-
复活——与你息息相关的教义
我对上帝所存的希望,就是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使徒行传24:15
1.复活怎么会成了公议会辩论的话题?
公元56年,使徒保罗的第三次海外传道旅程在耶路撒冷终止了。他被罗马人逮捕,后来获准在公议会(犹太的最高法庭)为自己辩护。(使徒行传22:29,30)保罗环视公议会的成员,发觉一些是撒都该派的,一些是法利赛派的。两派的信仰有一个明显的分歧:撒都该派不相信复活,而法利赛派则相信。保罗为了申明自己对复活的立场,郑重地向在场的人说:“各位弟兄,我是法利赛派的,是法利赛派的子孙。我现在受审判,是为了死人复活这个希望。”保罗此话一出,公议会立时乱成一片。(使徒行传23:6-9)
2.保罗为什么能随时为自己相信复活一事辩白?
2 许多年前,保罗前往大马士革的时候,曾在一个异象里听见耶稣的声音。当时保罗问耶稣:“主啊,我该做什么呢?”耶稣回答说:“你起来,进大马士革去,凡要你做的事,那里自然有人告诉你。”保罗到了大马士革,基督的门徒亚拿尼亚就找着他,对他说:“我们祖先的上帝拣选了你,让你认识他的旨意,看见正义的主[复活了的耶稣],听见他口中的声音”。(使徒行传22:6-16)保罗有这样的经历,难怪他能随时为自己相信复活一事辩白。(彼得前书3:15)
宣扬复活希望
3,4.保罗怎样表明他对复活怀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可以从他的榜样学到什么?
3 保罗后来在总督腓力斯面前受审,一个名叫帖土罗的“雄辩家”向总督陈词,列举犹太人对保罗的指控。帖土罗说保罗煽动叛乱,又说保罗是个异端教派的首领。保罗答辩时,毫不犹豫地宣告:“有一点我要向大人承认,我确实遵循他们所谓的‘异端教派’之道,敬奉我祖先的上帝”。接着,保罗进入正题,说:“我对上帝所存的希望,其实也是他们的盼望,就是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使徒行传23:23,24;24:1-8,14,15)
4 过了大约两年,接替腓力斯的波求·非斯都邀请希律亚基帕王一同审问被囚的保罗。非斯都告诉亚基帕,争论跟“一个死了的人耶稣”有关,原告指控保罗一再断言耶稣“还活着”。保罗为自己辩白时,问非斯都和亚基帕,说:“上帝使死人复活的事,你们为什么断定不可信呢?”接着他宣告:“我蒙上帝帮助,所以直到今天,还可以向人作见证,不分尊卑贵贱。其实我所说的,不外是先知书和摩西的书所论述必有的事,就是基督必须受难,从死里最先复活,把光明传给本族人,也传给外邦人。”(使徒行传24:27;25:13-22;26:8,22,23)保罗对复活的信念多么坚定!我们也能像保罗一样,怀着坚定的信念告诉别人,复活是必定会发生的。但是,别人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们预计,他们的反应大抵跟保罗的听众一样。
5,6.(甲)使徒向人传讲复活时,听众有怎样的反应?(乙)为了传讲复活,我们自己必须怎样做?
5 请想想保罗在第二次海外传道旅程期间(大约是公元49-52年),于雅典所发生的事。当时,他跟那些笃信诸神的人推理,敦促他们留意上帝的旨意,那就是上帝会委任一个人按正义审判天下,而这个人就是耶稣。保罗指出,上帝已经使耶稣从死里复活,借此给人一个保证。当时的听众有什么反应呢?圣经说:“众人一听见死人复活的事,有的就嗤笑他,有的说:‘我们下次要再听你讲讲这件事。’”(使徒行传17:29-32)
6 早在公元33年五旬节之后不久,彼得和约翰的听众已有类似的反应。这一次,反对的一方又是撒都该派。使徒行传4:1-4记载:“彼得、约翰对民众讲话的时候,祭司长、守殿官和撒都该派的人来到他们那里,见他们教导民众,明明白白地宣扬耶稣从死里复活,就很恼怒”。不过,其他人却有良好的反应:“许多听他们讲话的人都信了,男人的数目将近五千。”由此可见,我们要有心理准备:当我们传讲复活时,不是人人都会有良好的反应。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自己对复活的信心。
复活与信仰的关系
7,8.(甲)保罗写给公元1世纪哥林多会众的信表明,基督徒不接受什么教义,就是枉然相信基督教?(乙)真基督徒对复活的教义有正确的理解,怎样使他们跟有名无实的基督徒截然不同?
7 在公元1世纪成为基督徒的人,不都是一下子就坚信人有希望复活。哥林多会众里有些人就觉得很难相信复活。保罗对他们说:“我所领受的道理,都传给了你们。其中首要的是,基督照圣经所说的,为我们的罪死了,又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的第三天复活了。”保罗接着用以下事实为证,表明基督复活是千真万确的:基督复活后,曾“向五百多个弟兄显现”,而其中大多数人在当时仍然健在。(哥林多前书15:3-8)保罗进一步推理:“既然我们传基督从死里复活了,怎么你们竟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呢?如果真的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如果基督没有复活,我们就是枉然传道,枉然相信。”(哥林多前书15:12-14)
8 不错,复活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一个人不相信复活,也就是枉然相信基督教了。事实上,真基督徒对复活的教义有正确的理解,使他们跟有名无实的基督徒判然有别。(创世记3:4;以西结书18:4)所以保罗说,复活的道理是基督教的“初步教义”之一。保罗勉励我们,说:“只要上帝准许,我们就要迈向成熟的阶段。”(希伯来书6:1-3)愿我们都在属灵理解方面迈向成熟的阶段。
复活希望
9,10.圣经说的复活是怎么一回事?
9 为了加强我们对复活的信心,让我们看看以下问题的答案:圣经说的复活是怎么一回事?复活这个教义怎样彰显耶和华的爱?我们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能更亲近上帝,同时也能胜任教导人的工作。(提摩太后书2:2;雅各书4:8)
10 译作“复活”的希腊语词,字面意思是“再次站起来”。这意味着什么呢?根据圣经,复活就是指死人能再次活过来。圣经还透露,死而复生的人,有的复活成为灵体在天上生活,有的复活成为人在地上安居。复活这个奇妙希望,彰显了耶和华的爱心、智慧和大能,令我们赞叹不已。
11.上帝的受膏仆人有怎样的复活希望?
11 耶稣和他的受膏弟兄复活时,都得着“灵的身体”,好让他们能在天上服务。(哥林多前书15:35-38,42-53)他们会在弥赛亚王国里一起作王。通过这个王国,地球会成为乐园。在大祭司耶稣领导下,受膏基督徒组成有王权的祭司团。他们会使正义新世界里的人从基督牺牲生命所献的赎价得益。(希伯来书7:25,26;9:24;彼得前书2:9;启示录22:1,2)至于现今仍然在世的受膏基督徒,他们都渴望至死保持忠心,得蒙上帝悦纳。这样,他们死后就会得到奖赏,复活成为不朽的灵体在天上生活。(哥林多后书5:1-3,6-8,10;哥林多前书15:51,52;启示录14:13)保罗说:“我们既然在他死的样式上跟他结合,也一定在他复活的样式上跟他结合。”(罗马书6:5)另一方面,将来在地上复活的人又怎样呢?复活这个希望怎样使他们更亲近上帝?我们可以从亚伯拉罕的经历得到不少启发。
复活与亲近耶和华
12,13.亚伯拉罕得到什么充分证据使他相信复活?
12 圣经说亚伯拉罕是“耶和华的朋友”,他是个信心坚定的人。(雅各书2:23)保罗在希伯来书11章列举古代的忠仆时,曾三次提及亚伯拉罕。(希伯来书11:8,9,17)他第三次说亚伯拉罕有信心,所根据的是亚伯拉罕服从上帝,甘愿献上儿子以撒为祭这件事。亚伯拉罕对耶和华的保证有信心,深信应许的苗裔会出自以撒。他认定就算以撒真的像祭牲一样献上了,“上帝也能使以撒复活”。
13 最后,耶和华看出亚伯拉罕信心坚定,就安排一只动物代替以撒做祭牲。以撒虽然没有死去,但也恍如死而复生。正如保罗指出,“这样,亚伯拉罕就从死地得回以撒。这件事就成了象征”。(希伯来书11:19)其实,在这事之前,亚伯拉罕早已得着充分的证据使他相信复活。他和妻子撒拉虽然年事已高,但耶和华不是使他们枯木逢春,得以恢复生育能力生下儿子以撒吗?(创世记18:10-14;21:1-3;罗马书4:19-21)
14.(甲)希伯来书11:9,10说,亚伯拉罕等待的是什么?(乙)亚伯拉罕要得享王国统治带来的福乐,就必须怎样?(丙)我们怎样才能得享王国带来的福乐?
14 保罗说,亚伯拉罕就像异乡人一样住在帐幕里,“等待那座有稳确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建所造的”。(希伯来书11:9,10)经文所指的并不是古代实际的一座城,比如上帝圣殿所在的耶路撒冷城。亚伯拉罕等待的“城”其实是天上的王国,由耶稣基督和14万4000个跟他一起作王的人组成。圣经用“圣城新耶路撒冷”来指在天上得到荣耀的14万4000人,又把他们这个群体称为基督的“新娘”。(启示录21:2)1914年,耶和华使耶稣在天上登基成为弥赛亚君王,并吩咐他到仇敌当中进行征服。(诗篇110:1,2;启示录11:15)“耶和华的朋友”亚伯拉罕要得享王国统治带来的福乐,就必须重获生命。同样,我们要享受王国带来的福乐,也必须在上帝的新世界里活着,不论是以“大群人”的身份渡过哈米吉多顿,还是从死里复活过来。(启示录7:9,14)可是,我们的复活希望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
复活希望——以上帝的爱为基础
15,16.(甲)圣经的第一个预言怎样为我们的复活希望奠下基础?(乙)对复活的信念怎样使我们越发亲近耶和华?
15 如果我们跟仁爱的天父有紧密的友谊,又像亚伯拉罕一样怀有坚定的信心,而且服从耶和华的诫命,耶和华就会视我们为义人和他的朋友。这样,我们就有希望从王国的统治得益。其实,圣经的第一个预言(载于创世记3:15),早已为复活希望和人类与上帝和好奠下了基础。预言不单说撒但的头要被打碎,还提及女人的苗裔会被咬伤脚跟。苗裔被咬伤脚跟,象征耶稣在苦刑柱上死去;脚伤复原,象征耶稣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这样,他就能作出决定性的一击,“消灭有能力使人死的魔鬼”。(希伯来书2:14)
16 保罗提醒我们:“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基督已经为我们而死,上帝凭此就向我们显明自己的爱。”(罗马书5:8)我们对上帝的分外恩典深怀感激,就自然会越发亲近耶稣,越发亲近仁爱的天父。(哥林多后书5:14,15)
17.(甲)约伯的话表明他怀着什么希望?(乙)约伯记14:15让我们认识到耶和华的哪一方面?你对这一点有什么感想?
17 忠心的约伯生活在基督降世以前,他同样对复活满怀信心。约伯几乎被撒但折磨至死,他那些所谓朋友却对复活只字不提。但约伯对复活怀有信心,从复活希望得着安慰。约伯问道:“人死了能再活吗?”他自己回答说:“我在服劳役的日子一直等待,直到纾解来临。”接着他对耶和华上帝说:“到时你呼唤我,我就回答。你必切切想念你手所造的。”(约伯记14:14,15)想想看,耶和华热切地期待他的忠仆从死里复生。沉思耶和华的爱,沉思他对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的分外恩典,令我们多么想亲近他啊!(罗马书5:21;雅各书4:8)
18,19.(甲)但以理有什么希望?(乙)下一篇文章会探讨什么?
18 但以理先知从年少之时就事奉上帝,在寿高之年仍忠心耿耿,上帝的天使说他是个“极可贵的人”。(但以理书10:11,19)从公元前617年被掳到异地去,直到公元前536年(波斯王居鲁士三年)于看见异象后不久去世,但以理始终对耶和华坚守忠义。(但以理书1:1;10:1)在居鲁士三年,但以理看到一个异象,预见在大患难临到之前,世上列国将有怎样的兴衰更替。(但以理书11:1-12:13)但以理不能完全领悟异象的含意,于是问传信息给他的天使,说:“我主啊,这些事末了会怎么样呢?”天使说,到了“终结的时期”,就会有些洞悉真理的人领悟异象的真义。至于但以理,他将来又会怎样呢?天使说:“你将要安息。那段日子终结的时候,你就要起来,得你的福分。”(但以理书12:8-10,13)到了“义人复活的时候”,即基督的千年统治期间,但以理就会复生。(路加福音14:14)
19 世界的末期已进入最后的阶段,现在比我们当初成为信徒时,更接近基督开始千年统治的时刻了。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想想:“我会在新世界里活着,跟亚伯拉罕、约伯、但以理和其他忠心的人一同在乐园里生活吗?”只要我们紧紧依靠耶和华,服从他的诫命,就有希望生活在新世界里。在下一篇文章,我们会仔细探讨复活这个希望,看看谁会被复活。
-
-
谁会复活?守望台2005年 | 5月1日
-
-
谁会复活?
不要为这件事惊奇,因为时候要到,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
1.摩西从荆棘丛的火焰中听到什么特别的宣告?后来谁再次提起这番话?
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发生了。当时,摩西正在何烈山一带,替族长叶忒罗看羊。忽然,他看见荆棘丛着了火,耶和华的天使在火焰中向他显现。出埃及记报道:“摩西定睛观看,见荆棘丛着了火,却没有烧毁。”接着,有声音从荆棘丛中发出,对摩西说:“我是你父亲的上帝,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出埃及记3:1-6)到了公元1世纪,这番话再次被人提起。这人并不是普通人,而是上帝的儿子耶稣。
2,3.(甲)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有什么希望?(乙)什么问题有待解答?
2 当时,耶稣正跟撒都该派的人辩论,他们都不相信复活。耶稣指出:“死人复活的事,其实摩西在荆棘丛的篇章上也说过了。他把耶和华称为‘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因为在他眼中,他们都是活的。”(路加福音20:27,37,38)耶稣的这番话表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虽然已经死了很久,在上帝的记忆中他们仍然是活着的。他们和约伯一样,都等待“服劳役的日子”结束,也就是在死里沉睡的日子结束。(约伯记14:14)在上帝创建的新世界里,他们都会复活。
3 其余的死人又有什么希望呢?从古到今,有数以亿计的人在世上活过,他们全都会复活吗?要找到答案,就得查看圣经,了解一下死了的人在哪里。
死了的人在哪里?
4.(甲)死了的人在哪里?(乙)“希屋尔”指什么?
4 圣经说得很清楚,死人是“毫无知觉”的。人死后既不是被打入地狱遭受烈火的煎熬,也不是留在阴间苦苦等待投胎转世。人死后只是归回尘土。因此,上帝的话语告诫所有活着的人:“凡你的手能做的事,都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要进的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没有工作,没有计划,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传道书9:5,10;创世记3:19)经文当中的“坟墓”,译自希伯来语“希屋尔”一词。虽然许多宗教都主张人死后仍会以某种形式生存,但上帝启示的圣经表明,在“希屋尔”当中的都是死人,是完全没有知觉的。“希屋尔”是人类共同的、抽象的坟墓,并不是阴间。
5,6.雅各死后葬在哪里?跟谁葬在一起?
5 在圣经的原文里,“希屋尔”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创世记37:35。经文提到,族长雅各以为他所疼爱的儿子约瑟死了,于是悲伤地说:“我必悲悲哀哀地下到我儿子那里,往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去!”雅各以为儿子真的死了,于是想一死了之,到“希屋尔”去。后来,在大饥荒期间,雅各的九个儿子要带最小的弟弟便雅悯去埃及买粮。雅各坚决拒绝,说:“我的儿子不可跟你们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万一他在你们所走的路上遭遇不测,连命也没了,你们就使我这个白发老人,悲悲惨惨地下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去了。”(创世记42:36,38)在这两节经文里,到“希屋尔”去意味着死亡,而不是以某种形式继续生存。
6 创世记报道,约瑟非但没死,还当上了埃及的粮政大臣,后来他接父亲雅各去埃及团聚。雅各在埃及定居,直到147岁才去世。他死后,儿子们遵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迦南境内的麦比拉洞里。(创世记47:28;49:29-31;50:12,13)于是,雅各跟他父亲以撒和祖父亚伯拉罕葬在一起。
“归到祖宗那里去”
7,8.(甲)请解释,亚伯拉罕死后归到哪里去。(乙)什么表明其他人死后也同样在“希屋尔”当中?
7 许多年前,耶和华向亚伯拉罕重申他们之间的约,并应许他的后裔会成为大族。之后,他指出亚伯拉罕将来会怎样,说:“至于你,你必尽享长寿,被人埋葬,平静安详地归到列祖那里去。”(创世记15:15)事实也完全一样。创世记25:8说:“亚伯拉罕安享长寿,年老满足,断气死了,归到祖宗那里去。”在创世记11:10-26,圣经从挪亚的儿子闪开始,列出了亚伯拉罕的祖先。他们死后都在“希屋尔”当中长眠,而亚伯拉罕死后也归到他们那里。
8 在《希伯来语经卷》里,“归到列祖那里去”这句话经常出现。所以按理来说,亚伯拉罕的儿子以实玛利、摩西的兄长亚伦,死后都在“希屋尔”等待复活。(创世记25:17;民数记20:23-29)虽然没有人知道摩西的墓地在哪里,他死后也同样在“希屋尔”当中。(民数记27:13;申命记34:5,6)接替摩西成为以色列人领袖的约书亚,连同他那一代人,死后也是在“希屋尔”当中。(士师记2:8-10)
9.(甲)什么经文表明,希伯来语“希屋尔”等于希腊语“海地斯”?(乙)在“希屋尔”(“海地斯”)当中的人有什么希望?
9 几百年后,大卫作王统治以色列十二部族。死后,“大卫随列祖长眠”。(列王纪上2:10)这表示他也在“希屋尔”当中吗?关于这个问题,使徒彼得的一番话很值得留意。公元33年五旬节那天,他谈到大卫死后的情况时,引述了诗篇16:10这句话:“你必不把我撇在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里”。彼得表明这节经文其实应验在耶稣身上。他指出大卫到当天仍然在坟墓里,然后说大卫生前“预见基督复活,又传讲这件事说,他必不撇在坟墓[希腊语‘海地斯’]里,他的肉身也必不见朽坏。这位耶稣,上帝已经使他复活了。我们全都是这件事的见证人”。(使徒行传2:29-32)彼得在这番话里所用的希腊语词“海地斯”,等于希伯来语的“希屋尔”。因此,无论圣经说一个人死后是在“海地斯”里还是在“希屋尔”里,意思都一样,都是指这人在死亡中沉睡,等待复活。
“希屋尔”当中有不义的人吗?
10,11.什么表明有些不义的人也在“希屋尔”(“海地斯”)长眠?
10 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离开埃及之后,民众当中爆发了一场叛变,带头作反的人是可拉、大坦和亚比兰。摩西告诫民众要远离这几个叛徒,因为他们会死于非命。摩西说:“如果这些人死亡像一般人那样死亡,受罚像一般人那样受罚,我就不是耶和华差来的。如果耶和华创出新事,使大地开口,把他们和他们的一切吞下,他们活活下到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去,你们就确实知道这些人是藐视耶和华的。”(民数记16:29,30)结果,大地裂开,吞灭了他们;又有火从天而降,消灭了可拉和追随可拉的250个利未人。他们死后全都在“希屋尔”(“海地斯”)长眠。(民数记26:10)
11 示每心地邪恶,咒骂大卫王,最终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作王期间受到惩治。大卫嘱咐所罗门,说:“你不可容他逍遥法外,你是个有智慧的人,必清楚知道该怎样处置他,使他血染白发,下到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去。”所罗门于是派比拿雅去杀死示每。(列王纪上2:8,9,44-46)另一个被比拿雅处决的人是约押,他曾是以色列的元帅。虽然他已经年老发白,却不得“平平安安地下到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去”。(列王纪上2:5,6,28-34)这两个人的下场证明,大卫在圣灵启示下所写的这句话是真的:“恶人必转身落入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凡忘记上帝的国族都必灭亡。”(诗篇9:17)
12.亚希多弗是谁?他死后在哪里?
12 亚希多弗曾追随大卫左右,做他的谋士。亚希多弗想出的计策就像人求问耶和华所得的话一样。(撒母耳记下16:23)可惜,他后来背信弃义,竟辅助大卫的逆子押沙龙篡夺王位。大卫写的以下几句话,看来就是描述不忠不义的亚希多弗:“侮辱我的,不是仇敌,如果是仇敌,我还能忍受。向我妄自尊大的,不是痛恨我的人,如果是痛恨我的人,我可以躲避他。”大卫继续说:“巴不得他们灭亡!但愿他们活活下到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因为他们侨居世上的时候心存恶念。”(诗篇55:12-15)亚希多弗和他的同党,死后都在“希屋尔”当中。
谁在“矶汉拿”里?
13.为什么犹大称为“灭亡之子”?
13 更大的大卫耶稣,也有与大卫相似的经历。耶稣基督的十二使徒之一,加略人犹大,就像亚希多弗一样成了叛徒。犹大不忠不义的行径,远比亚希多弗所做的卑劣。他竟故意伤害上帝的独生子。耶稣在完成地上的职务前祷告,向天父谈到自己的门徒,说:“我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你自己的名,就是你托付给我的名,我一直看顾他们。我保全了他们,除了那个灭亡之子,他们没有一个灭亡。这就应验了圣经的话。”(约翰福音17:12)耶稣把犹大称为“灭亡之子”,表明犹大死后不蒙上帝记念,因此没有希望复活。犹大死后不是在“希屋尔”当中,而是在“矶汉拿”里。“矶汉拿”是什么呢?
14.“矶汉拿”象征什么?
14 耶稣曾谴责他当日的宗教领袖,因为他们使归信的人更该“丢到欣嫩谷[希腊语‘矶汉拿’]去”。(马太福音23:15)当时耶稣的听众都知道,欣嫩谷不但是个弃置垃圾的地方,也是个乱葬岗。罪犯被处决后,尸体会被人丢在欣嫩谷,因为人们觉得罪犯不配有体面的葬礼。更早的时候,耶稣在“登山宝训”中也曾提到欣嫩谷。(马太福音5:29,30)耶稣提到欣嫩谷的时候,听众都明白欣嫩谷象征什么。欣嫩谷,即“矶汉拿”,象征彻底的毁灭,没有希望复活。加略人犹大死后并不是在“希屋尔”(“海地斯”)里,而是在“矶汉拿”当中。还有谁落得这个下场呢?
15,16.哪些人死后在“矶汉拿”当中?为什么?
15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被创造出来时,都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犯罪不是迫于无奈的。他们本可选择永远生存,而不是永远死亡。但他们蓄意不服从上帝的命令,跟撒但站在同一阵线。结果,他们死后都落入“矶汉拿”,没有希望从基督牺牲生命而献出的赎价得益。
16 亚当的长子该隐杀了弟弟亚伯,从此在地上漂泊流亡。使徒约翰形容,该隐是“源于恶者的”。(约翰一书3:12)因此,按理来说他死后也跟父母一样落入“矶汉拿”。(马太福音23:33,35)义人亚伯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保罗指出:“亚伯有信心,把祭牲献给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好,就因信心得了见证。上帝指着亚伯的礼物作证,称他为义人;他虽然死了,却因信心而仍旧说话。”(希伯来书11:4)没错,亚伯如今在“希屋尔”等候复活。
“第一种复活”和“更好的复活”
17.(甲)在终结的时期,谁会在“希屋尔”里?(乙)“希屋尔”里的死人,跟“矶汉拿”当中的死人,分别有什么前途?
17 读到这里,许多人可能想:那么在现今这段“终结”时期中死去的人,又会有什么希望呢?(但以理书8:19)启示录第6章的一个异象显示,在这段终结的时期会有四个骑士在世上驰骋。值得留意的是,最后一个骑士名叫“死亡”,“坟墓”(希腊语“海地斯”)紧紧跟随他。这个异象表明,许多受到之前的骑士的活动影响而丧命的人,都会在“海地斯”等待新世界来到,然后复活重获生命。(启示录6:8)“希屋尔”(“海地斯”)里的死人,跟“矶汉拿”当中的死人,分别有什么前途呢?简单来说,前者有希望复活,后者则被毁灭,从此永远消失。
18.得到“第一种复活”的人享有什么前途?
18 使徒约翰说:“有分得到第一种复活的人多么有福,多么圣洁!第二种死亡没有权管辖这些人。他们会做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在那一千年跟基督一起作王。”将会跟基督一起作王的人都得到“第一种复活”。其他人又有什么希望呢?(启示录20:6)
19.“更好的复活”让人享有什么前景?
19 从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日子开始,已有死人复活的奇迹发生。保罗提到这些事,说:“有些妇女得回从死里复活的亲人。有些人宁可受苦刑,也不肯苟且得救赎,为要得到更好的复活。”这些忠心耿耿的人热切盼望的复活,不是指多活几年然后又死去,而是指为人带来永生 的复活!这无疑是“更好的复活”。(希伯来书11:35)
20.下一篇文章会讨论什么?
20 耶和华消灭这个邪恶的制度之前,忠心的人就算不幸死去,也必定能得到“更好的复活”。这种复活之所以是“更好的”,是因为被复活的人都有希望得到永生。耶稣应许:“不要为这件事惊奇,因为时候要到,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下一篇文章会进一步讨论跟复活有关的问题,包括为什么会有复活,复活希望怎样令我们更有决心坚守忠义,以及怎样促使我们养成自我牺牲的精神。
-
-
复活希望对你有什么意义?守望台2005年 | 5月1日
-
-
复活希望对你有什么意义?
你张手,就满足了众生的愿望。——诗篇145:16
1-3.有些人抱有什么希望?请举例说明。
一天上午,九岁的克里斯托弗跟哥哥、舅舅、舅母和两个表兄弟,一同在英格兰曼彻斯特附近挨家逐户地传道。之后有什么事发生呢?《警醒!》杂志报道:“当天下午,他们一起到附近的海滨风景区布莱克浦游览,不料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6人全部丧生,事故中共有12人罹难。警方说,这次车祸简直是‘一场可怕的惨剧’。”
2 惨剧发生前一晚,克里斯托弗和家人一起参加书籍研究班,讨论圣经对死亡的看法。他父亲忆述:“克里斯托弗一向都爱思考。那天晚上,他清楚表达了自己对新世界及未来的盼望。讨论期间,没料到克里斯托弗会评论说:‘做耶和华见证人有这么一个好处,虽然死亡叫人伤心,我们却知道,终有一天大家会在地上再见。’当时在场的人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评论会这么富于纪念意义。”a
3 很多年前,在1940年,奥地利一个名叫弗朗兹的耶和华见证人,因效忠耶和华而被送上断头台。临终前,他在柏林的拘留中心写了以下的话给他的母亲:“我知道,要是我同意宣誓[效忠军队],就犯了该死的罪。这样做就是背信弃义,不会有希望复活。……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兄弟姐妹,今天当局宣布了我的刑罚,不要惊慌,是死刑,明天早上我就会被处决。我得着上帝所赐的力量,正如历代的真基督徒都从上帝得着力量一样。……只要你们站立得稳,至死忠心,我们就会在复活的时候重聚。……到时再见。”b
4.读过以上两个事例后,你有什么感想?我们接着会讨论什么?
4 复活希望对克里斯托弗和弗朗兹有重大的意义。他们把复活看得很实在。毫无疑问,这两个事例都叫我们深受感动。为了加深对上帝的爱和感激之情,增强对复活的信心,现在让我们看看为什么会有复活这回事,以及复活希望对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
异象揭示死人会在地上复活
5,6.根据启示录20:12,13,使徒约翰在异象中看见什么?
5 使徒约翰得了一个异象,看见基督统治的一千年间会有什么事发生。其中之一是死了的人会在地上复活。他说:“我看见大大小小死了的人……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坟墓[希腊语‘海地斯’]也交出其中的死人”。(启示录20:12,13)希腊语“海地斯”相当于希伯来语“希屋尔”,指人类共同的、抽象的坟墓。所有仿佛被“海地斯”俘掳的人,无论他们有什么身份地位,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会被释放。到时,在海中丧命的人也会复生。这件奇妙的事必定发生,因为这是耶和华的旨意。
6 基督的千年统治一开始,撒但就会被捆绑起来,摔到无底深渊里去。在那一千年里,不论是复活的还是从大患难出来的,所有人都不会受撒但迷惑,因为撒但已不能在地球上活动。(启示录20:1-3)在你看来,一千年可能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在耶和华眼中却不是,他看“千年如一日”。(彼得后书3:8)
7.在基督统治的一千年里,人会根据什么受审判?
7 约翰在异象中看见,基督会在千年统治期间施行审判。使徒约翰说:“我看见大大小小死了的人,都站在宝座前,书卷都展开了。另有一卷书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根据这些书卷上所写的话,按照自己的行为受审判。……他们都按照自己的行为个别受审判。”(启示录20:12,13)请留意,审判所着眼的,不是一个人生前的行为。(罗马书6:7)事实上,审判的根据,是一些在未来才展开的“书卷”。一个人的名字会不会写在“生命册”上,取决于他在学习这些书卷之后怎样行事为人。
复活“终得生命”或“终被定罪”
8.从死里复活的人可能有哪两种结局?
8 在异象的起头,约翰提到耶稣“有死亡和坟墓[希腊语‘海地斯’]的钥匙”。(启示录1:18)耶稣是“领人得生的领袖”,已蒙耶和华授权去审判“活人死人”。(使徒行传3:15;提摩太后书4:1)他怎样执行这个任务呢?步骤之一是使那些在死里沉睡的人复活。耶稣对听他讲道的群众说:“不要为这件事惊奇,因为时候要到,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又说:“行善的,复活终得生命;作恶的,复活终被定罪。”(约翰福音5:28-30)那么,在复活之后,古代的忠仆会得到什么福分呢?
9.(甲)许多从死里复活的人都会知道什么?(乙)到时会有什么大规模的教育工作?
9 古代的忠仆复活后很快就会发现,他们死前所相信的应许已经实现了。他们一定很想知道谁是上帝的女人的苗裔,也就是创世记3:15所记载的第一个圣经预言提到的那位。他们知道应许的弥赛亚耶稣至死忠心,献出生命作为人类的赎价,会多么高兴啊!(马太福音20:28)这些忠仆复活时,迎接他们的人会满心喜悦地帮助他们明白,赎价的安排是耶和华赐给人的分外恩典,彰显了耶和华的莫大慈悲。复活的人看到上帝的王国如何实现耶和华对地球的旨意,心里必然洋溢着赞美耶和华的言词。他们有很多机会表明自己忠于仁爱的天父和他的爱子。在新世界里,陆续复活的亿万人民都需要认识并接受上帝所作的赎价安排。能够参与这项大规模的教育工作,必然让人非常快乐。
10,11.(甲)在基督统治的一千年里,全地的居民都有机会做什么?(乙)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该怎样做?
10 亚伯拉罕复活的时候,他一直等待的那座“城”已经来临。他终于能够在这座“城”的统治下生活,想必感到心满意足。(希伯来书11:10)约伯知道自己的忠贞行为强化了耶和华的其他仆人,使他们在考验下坚守忠义,心里必然十分高兴。但以理一定很想知道,他在圣灵启示下所写的预言是怎样应验的。
11 在正义的新世界里生活的人,无论是复活的还是从大患难出来的,都要深入地学习耶和华对地球和人类的旨意。既然千年统治期间的教育使人有机会享受永生,永远赞美耶和华,接受这种教育必然是一件乐事。但是,我们能不能得享永生,就要看我们在学习那些书卷之后怎样行事为人了。我们会按所学的去做吗?我们会深思书卷上所写的话,把其中的金玉良言铭记于心,使自己有力量抵抗撒但的最后攻击,坚持按真理而行吗?
12.在新世界里,为什么人人都能够全力参与教导工作,并且使地球变成乐园?
12 不要忘记,基督所献的赎价能带来莫大的裨益。复活的人不会像现今的人这样忍受病痛或残疾。(以赛亚书33:24)新世界的居民全都身心健全,日渐完美,因此能够全力参与全球的教育工作,教导从死里复活的亿万人民踏上永生之路。此外,他们还会参与地球上历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就是合力使整个地球变成乐园,为耶和华增光。
13,14.把撒但从无底深渊释放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怎么样的结局?
13 撒但从无底深渊释放出来后,会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迷惑人类。根据启示录20:7-9,在地上的“列国”中,凡受迷惑而跟随撒但的人,都会被定罪而遭受毁灭。经文说:“有火从天而降,吞噬了他们。”被毁灭的人,如果是在基督统治的一千年里复活的,他们就是“复活终被定罪”。复活的人要是坚守忠义,结局就大大不同了,他们会得享上帝所赐的永生!不错,他们就是“复活终得生命”。(约翰福音5:29)
14 现今,复活希望怎样使我们得着安慰呢?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必须怎样做,才能肯定自己会从复活安排得益呢?
现在就要谨记两点
15.深信复活必定发生,现在就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15 也许你最近痛失亲友,感到非常失落,正在努力让心情平复下来。复活希望能使你心里平静,给你力量,这些都是不认识真理的人所欠缺的。保罗安慰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说:“谈到已经长眠的人,有一些事我们不愿意你们不了解,免得你们像没有希望的人那样悲伤。”(帖撒罗尼迦前书4:13)你能想象自己置身在新世界里,亲眼看到死了的人复活吗?你只要深思前头的希望,想象一下跟死去的亲友重聚的情景,现在就能得到安慰。
16.复活的时候,你可能会有什么感受?
16 目前你可能患了重病,在身体上承受着亚当反叛上帝所造成的恶果。即使你饱受病痛折磨,也不要忘记美好的前景:在新世界里你会从死里复活,重获健康和活力。复活的时候,你一睁开眼睛,就会看见许多人在迎接你。他们都很想对你说,看见你重获生命叫他们多么高兴!这时候,你必然感谢上帝以忠贞之爱相待。
17,18.我们要特别谨记哪两点?
17 在新世界来临之前,我们应该谨记两点。第一点是:现在就要全心全意地事奉耶和华。我们效法主耶稣基督,愿意舍己为人,就表明自己爱耶和华也爱别人了。就算有反对或迫害临到,使我们生计无着或丧失自由,我们都决心坚守信仰。即使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也能从复活希望得到安慰,有力量坚持到底,对耶和华和他的王国忠贞不渝。我们热心宣扬上帝的王国,努力使人做基督的门徒,就能永享耶和华赐给义人的福乐。
18 第二点是:身为不完美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应付诱惑。我们对复活希望有确切的认识,对耶和华的分外恩典满怀感激,就更加决心坚守信仰。使徒约翰提醒我们:“不要爱世界和世界的事。谁爱世界,爱父亲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因为凡世界的事,比如肉体的欲望、眼睛的欲望、炫耀财物的行为,都不是源于父亲的,而是源于世界的。这个世界和世界的欲望正在消逝,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却永远长存。”(约翰一书2:15-17)这个世界的物质资财确实很诱人,但跟“真正的生命”一比就黯然失色,没什么吸引力了。(提摩太前书6:17-19)受到情欲诱惑的时候,我们会坚决抗拒。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不断做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即使他死时哈米吉多顿还没临到,他的结局也可能像那些没有希望复活的人一样。
19.我们不该忘记自己享有什么莫大的荣幸?
19 总而言之,我们永远也不该忘记,能够从现今到万世都使耶和华的心欢喜,是多么大的荣幸。(箴言27:11)我们忠心至死,或坚守忠义直到现行的邪恶制度终止,就能向耶和华表明,在至高统治权的争论上我们站在他那边。有幸在地上乐园里生活的人,无论是从大患难出来的,还是上帝行奇迹复活的,都必然感到欢欣鼓舞。
上帝必满足我们的愿望
20,21.请解释,如果我们对复活安排仍有疑问,可以怎样做以求忠于上帝。
20 关于复活,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答。已婚的人从死里复活后,耶和华会为他们作出什么安排呢?(路加福音20:34,35)死了的人会在他们逝世的地方复活,还是在家人的住所附近复活呢?诸如此类有关复活的问题还有很多。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谨记耶利米的话:“人仰望耶和华,一心寻求他,必蒙他善待。人静默等待耶和华的拯救,这是好事。”(耶利米哀歌3:25,26)到了耶和华所定的时候,我们心中的一切疑问都会得到圆满的解答。为什么我们能够肯定这件事呢?
21 以下赞美耶和华的诗句,是圣灵启示人写下来的,请思考一下它的含意:“你张手,就满足了众生的愿望。”(诗篇145:16)人的愿望随年岁的增长而有所变化。我们小时候盼望得到的,现在可能不想要了。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往往受个人的经历和自己所怀的希望影响。但在新世界里,不管我们有什么愿望,只要是正当的,耶和华就必定满足。
22.为什么我们应该赞美耶和华?
22 目前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怎样表明自己是忠信的。“管家必须符合的要求,就是办事忠信。”(哥林多前书4:2)我们是上帝王国荣耀好消息的管家。我们努力不懈地向所有人宣扬这个好消息,就必得生命。千万不要忽视这个事实:“人人的经历,都在乎时间和不能预见的遭遇。”(传道书9:11)人生变化莫测,你感到不安是在所难免的。为了消除不必要的忧虑,你必须对复活希望满怀信心。要知道,就算你在基督的千年统治开始之前不幸去世,你也可以放心,因为复活的日子快要临到。在耶和华指定的时候,你必像约伯一样,向创造主说:“到时你呼唤我,我就回答。”凡活在耶和华记忆里的人,耶和华都渴望使他们复生。愿一切赞美都归于耶和华!(约伯记14:15)
[脚注]
a 见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警醒!》1989年1月8日刊25-26页。
b 见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6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