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猕因子与你
    警醒!1994年 | 12月8日
    • 婴儿若患上猕因子疾病,有任何治疗方法吗?

      有的。虽然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充分的证据表明,有些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愈这种疾病而无需替婴儿换血。关于新生儿溶血病,医生最担心的就是婴儿体内形成一种称为胆红素的化学物,这是因红血球破裂所引起的。这会导致黄疸病,在某些事例上,婴儿的器官也会因而受损。(顺带一提,母婴之间的血若出现ABO配合禁忌的情况,这也会造成较轻微的黄疸病。)

      曾有多年的时间,医生一旦发现婴儿出现若干程度的黄疸病就认为必须为婴儿换血,但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治疗这种病还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提前分娩或剖腹产子手术、光线疗法(蓝光);药物疗法则有苯巴比妥鲁米那、活性炭,以及其他疗法均证明大有帮助,这大大减低了需要输血的可能性。事实上,最近有些报告强调,替患有猕因子疾病的婴儿进行换血不但毫无用处,反而对婴儿造成若干危险。——请参看第26页的附框。

      但无论如何,在某些极端的事例上,医生可能仍然坚持换血是惟一可行的治疗方法。因此,有些父母认为较佳的做法就是干脆接受预防注射,好避免猕因子疾病以及黄疸病等难题。

  • 猕因子与你
    警醒!1994年 | 12月8日
    • [第26页的附栏]

      胆红素水平上升——输血的理由吗?

      长久以来,医生一直担心婴儿体内的胆红素上升所导致的后果,因此,婴儿体内的胆红素一旦上升——尤其是每100毫升血液含有20毫克——医生便会坚持要为婴儿进行换血,“以免脑部受损”(核黄疸症)。他们有理由感到忧虑吗?输血是否真的必需?

      安东尼·狄克逊医生说:“据有关这类婴儿——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18-51毫克胆红素——的多项研究显示,不论从短期抑或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均无法检验出什么结果来。”狄克逊医生接着论及“二十恐惧:对20这个数字感到忧虑”。虽然人们未能证明一旦胆红素上升至这个水平必需加以处理的做法有什么好处,狄克逊医生却总结道:“难题十分明显。婴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一旦上升,医生便会刻不容缓地加以处理,这是一种标准的做法。人不应当质疑标准的做法,除非证据表明这种做法是不当的,然而,任何试图证明标准做法是不当的尝试都是有违道德的!”——《加拿大家庭医生》,1984年10月,第1981页。

      在另一方面,意大利一位医学权威埃尔西利娅·加尔巴尼亚蒂医生撰文论及胆红素的保护角色,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过低的潜伏危险”。(斜体自排。)(《儿科杂志》,1990年3月,第380页)琼·霍奇曼在《西部医学杂志》中更进一步写道:“换血并不能制止胆红素损污脑部,即使婴儿在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已下降;事实上,上述的实验结果表明,换血反而会对婴儿造成损害。”——1984年6月,第933页。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