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吃的食物有多安全?警醒!2001年 | 12月22日
-
-
你吃的食物有多安全?
如果你一天吃三餐,到70岁时,你就已进餐7万5000多次了。以一个典型的欧洲人为例,他就吃过1万只鸡蛋,5000个面包,100袋马铃薯,6大份牛肋肉,两头羊,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那么,一生人要吃这么多东西不叫人厌烦吗?一点都没有!人人爱听的一句话,就是:“好好的吃,尽情享受!”一所烹饪学校的校长半带夸张地说:“懂得吃,就是懂得活。”
我们总认为,吃下肚子里的应该是有益健康的食物。可是,在7万5000次进食的过程中,只要有一次出问题,我们可就吃出个病来了。那么,我们能够确保吃的食物都安全吗?今天,越来越多人看来对这个问题感到忧心。事实上,在一些国家里,食物安全是最令人关注的一大课题。为什么呢?
并非大惊小怪
每年,百分之15的欧洲人就曾因吃下受感染的食物而生病。举个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班牙发生了一场毒油风波,导致1000人死亡,2万人病重。1999年在比利时,国内出售的鸡蛋、禽肉、乳酪和黄油等日常食品,据称可能受二氧芑的毒药污染,消息传出,举国震惊。近年,疯牛症在英国肆虐,令消费者大起恐慌,也令牛肉业大受打击,损失惨重。接踵而至的口蹄病则令千百万头牛、羊和猪惨遭屠宰和烧毁。
除了上述各种跟食物安全有关的恐慌之外,今天许多人倒是为了别的问题而担心。消费者感到不安的,是现代种植作物和食物加工的新科技。1998年欧洲委员会一份报告说:“人们正为五花八门的新科技,如辐照食品和基因改造食品,争辩不休。”那末,现代科技真的能提高食品质量,还是弄巧成拙呢?要确保食物安全,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
-
我们究竟在吃些什么?警醒!2001年 | 12月22日
-
-
我们究竟在吃些什么?
改造食物其实并非新事。长久以来,人类早已掌握改造食物的技术,世代相传。例如,透过精良的育种方法,许多农作物和牲畜牛羊都有了新品种。美国粮食和药物管理局发言人说得一点不假:“你能买到的食物,几乎全都是经过传统的育种方法改造而成的。”
当然,育种不是改造食物的惟一方法。食品业还发展出各种食品处理和加工的程序,为的是增进产品的味道和色泽,划一质量,或者为了防腐。因此,经过加工改造的食品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越来越多消费者却对现代的加工食品感到忧心。为什么呢?有人担心,现代高科技可能使食物变质,对人有害无益。那么,这是杞人忧天吗?且让我们先来看看惹人关注的三大课题。a
激素和抗生素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已采用含少量抗生素的饲料,去喂饲牲畜家禽,目的是要减低动物染病的风险。如果养殖场环境拥挤,这个方法尤其奏效。此外,也有人把激素(荷尔蒙)放进饲料中去,使动物发育更快。据称,激素和抗生素均能保护动物免受疫病感染,令集约农业的利润更丰厚,最终因为产品价格较低廉,也令消费者受惠。
说到这里,问题还不大。但是,用这些有添加物的饲料喂饲牲口,在人食用以后会否有损健康呢?据欧洲共同体辖下的经济及社会委员会一份报告指出,鲜肉中如果有细菌残留,是抗生素还没杀掉的,人类吃肉后仍有机会受细菌感染。报告也发现:“沙门氏菌和弯曲菌属就是这类残留细菌之一,它们有可能通过食物链,成为严重疾病的病原体。”再说,如果食物链中残留的不单是细菌,还有抗生素的话,那又怎样呢?有人担心,这些细菌一旦在人体内,就能逐渐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日后更难以歼灭。
至于注射过激素的肉类又安全吗?德国慕尼黑一位教授,海因里希·卡格博士评论说:“各界专家一致认为,只要食物加工的过程是依照指定程序进行的,含激素的肉类不会损害人体健康。”可是,德国的《周报》就肉类含激素是否安全的问题报道:“在过去15年间,研究人员的意见依然莫衷一是,言人人殊。”在法国,公众对于这类肉食的反应十分清晰,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我们不吃注射过激素的肉!”由此可见,有关问题仍然甚嚣尘上,难有定论。
辐照食品
自1916年,辐照食品在瑞典进行实验以来,全球至少已有39个国家批准生产商,以小剂量的辐射来处理食物,包括马铃薯、玉米、水果和各种肉类等。为什么要用辐射线来处理食物呢?据称,这种方法能把食物中大部分细菌、昆虫和寄生虫杀掉,从而减低人类因食物染病的机会。另一方面,辐照食品的保存期也相对较长。
毫无疑问,专家一致公认:新鲜、卫生的食物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值得留意的是,在这个时代,谁还愿意费时费力烹煮新鲜的食物呢?据《试验》杂志报道,一般人平均花在三餐的时间如下:“早餐10分钟吃完,午餐和晚餐各占15分钟。”毋怪许多消费者都宁愿购买可以即时食用,而且贮存期较长的食品。那末,辐照食物安全吗?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一份由环球专家合编的调查报告。据报告指出:辐照食品“不但不损健康,而且营养丰富”。支持者更把辐照食品比作以辐射线消毒的绷带,以及把行李放进机场的电子扫瞄器一样安全。可是,另一边厢,反对的声音则坚称辐射线令食物的天然养分流失,并可能引发一些未为人知的危机。
基因改造食物
在过去好一段日子,遗传学家早已懂得把生物遗传密码的基因移植到同类生物上去。可是,崭新的科技要先进多了。例如,科学家能够从鱼身上取出基因,导入草莓和番茄里去,使这些蔬果更耐寒。
对于基因改造食物b,支持和反对双方的论据我们也听过不少。支持者认为,就以植物配种方法为例,生物工程的新科技比传统方法要来得可靠,容易掌握以及预计成效,并能增加作物产量,有助解决粮荒。问题是,基因改造食物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呢?
2000年7月,来自英国、美国、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各大研究院的科学家,曾就基因改造食物发表报告,部分内容如下:“现时,全球种植基因改造食物的试验农场面积逾3000万公顷;到目前为止,却未发现任何人因为进食基因改造食物或加工产品,出现健康问题。”在一些国家里,基因改造食物被人视为跟传统食品同样安全。
然而,在世界的另一些角落,公众对基因改造食物仍心存疑惧。例如,在奥地利、英国和法国,许多人对这种食品颇有戒心。有关基因改造食物,荷兰一个政客说:“我们就是不喜欢这类食品。”此外,批评的声音提出警告,基因改造食物,势将掀起不少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议,甚至生态环境也受到破坏。
此外,有科学家认为,基因改造食物的历史尚浅,究竟对人类是祸是福,有待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才知分晓。举个例,英国医学协会认为基因工程学将大大造福国民,但同时指出基因改造食物可能造成过敏症,值得关注。言下之意,就是有关方面“必须作进一步研究”才行。
作明智选择
在一些国家里,八成食物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食物添加剂除了用来调色调味,使产品质量保持划一,还能够延长食物的保存期。事实上,正如一本参考书所说:“现时流行什么低热量小食,什么即食便当,如果没有食物添加剂,根本就不可能制造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类食品最有可能含基因改造的成分。
多年来,全球农业生产采用的部分技术也是为人诟病的。使用有毒的农药就是一例。此外,食品业使用添加剂可能令人产生过敏反应也是众所周知的。那末,最新的食品加工技术是否对人类健康构成更大威胁呢?关于这个问题,就连专家的意见也不一致。事实上,由于正反双方都各有大堆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的科学研究报告加以支持,令问题更趋两极化。
今天,许多人明白,反正高科技食品是避不了的,而且有更迫切的问题需要先解决,所以干脆既来之,则安之就算了。然而,另一些人对食物安全的忧虑却挥之不去。如果你和家人担心食物经过重重加工程序而变质的话,你又能够做些什么呢?接下来的文章会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供参考。然而,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抱平衡合理的看法。
食物安全跟身体健康一样。目前,世界上根本没有尽如人意、万无一失这回事的。据德国《自然与世界》杂志指出,尽管你选购、烹煮食物都一丝不苟,你吃后能吸收多少营养,其实是难以确知的。对一个人有益的食物,对另一个人也许有害。因此,明智的做法就是观点要平衡,做事不走极端。
诚然,圣经没有教我们在现代高科技食品中如何取舍。可是,圣经却教导我们培养一种重要的特质。腓立比书4:5说:“当让所有人知道你们通情达理。”通情达理的人既懂得作平衡合理的抉择,不走极端,也不会坚持别人该吃什么,不吃什么。合理的人也不会跟看法不同的人辩论,纠缠不休,以致大伤和气。
话说回头,吃东西也不能完全没有风险,所谓“祸从口入”,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风险包括什么呢?我们可以采取什么预防措施?
[脚注]
a 我们选择吃些什么主要是个人的喜好。无论某类食品是用哪种科学方法处理过的,《儆醒!》杂志也无意品评它们孰优孰劣。这系列的文章旨在向读者综述一些已知的事实。
b 请参看《警醒!》2000年4月22日刊的文章。
[第4页的图片]
肉牛若以混进激素和抗生素的饲料来喂饲,吃牛肉的人会因此生病吗?
[第6页的图片]
明智的消费者应该细读食物标签上的说明
[第7页的图片]
定时选购新鲜食品有益健康
-
-
你能确保食物安全吗?警醒!2001年 | 12月22日
-
-
你能确保食物安全吗?
进食危害健康吗?如果你读读调查数据,也许会产生这种疑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在欧洲地区,约1亿3000万人因食物感染疾病。单在美国,据报在1998年就有10万宗食物中毒个案,造成200人死亡。在美国,估计每年因食物染病的个案多达7600万宗,其中32万5000人需留院诊治,5000人最后病重不治。
至于全球食物中毒个案总数,则较难有准确数字。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估计于1998年共有220万人死于腹泻,其中180万更是儿童。报道同时指出:“问题主要出于食物和水源受到污染。”
这些数字听起来确实惊人。可是,你应该因此而惶恐不安吗?那倒不必。现在,请也考虑另一些数据。在澳洲,每年因食物染病的个案共420万宗,平均每天1万1500宗!这个数字也许一点不小!可是,请换一个角度去看看问题。既然澳洲人每年进餐大约200亿 次,因进食而染病的比率也就低于百分之0.02。换言之,经饮食而感染疾病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
话说回头,既然食物可以是致病的原因,我们就不该掉以轻心。究竟食物为什么会使人生病呢?我们怎样防患于未然,减低染病的风险呢?
罪魁祸首
据《新传染病》杂志指出,经由食物传播的疾病虽然多达200种,真正的元凶却少得多。据国际粮食情报科主任伊恩·斯瓦德林博士指出,经食物传播的疾病九成是由“20来种”微生物引起的。那末,这些病原体,包括过滤性病毒,寄生虫和毒素等,是怎样走进食物里去的呢?
斯瓦德林博士把食物受污染最常见的五种途径开列如下:“生肉本身已受污染;烹煮食物的人是带菌者;食物贮存方法不当,以及食物煮熟后数小时才食用;在准备食物的过程中,细菌交叉传染;食物未煮熟或加热过程出问题。”这些祸因听来固然可怕,可是它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好消息:这就是说,大部分经食物传播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至于怎样确保食物安全,请参看第8、9两页的附栏。
进退有据、取舍有序
鉴于食物安全的确有种种风险,有些人决心要花点时间,小心挑选,烹煮和多吃新鲜的食物。如果你打算这样做,可以打听一下区内有哪些商店或市场,专门出售新鲜和未经加工的食品。正如一本消费者手册指出:“不少消费者直接联络生产商,或到(出售新鲜货品的)市集和工场去购买食品。这么一来,消费者不但能买到最新鲜的食品,也可以亲自看看食品的生产过程。”要购买鲜肉,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同样地,如果你能选购本地合时令的食物也有好处,因为这类食物特别新鲜,有益健康。可是,要是你只吃本地的出产,也许就不得不放弃享用来自各地不同种类的蔬果了。
那么,你应该转而食用有机食物吗?这是你个人的决定。由于许多人对食品加工新科技存有戒心,有机食品得着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有机作物是否更安全,那就见仁见智了。
无论你选择哪一类食品,重要的是细读一下标签上的说明。《时代》周报一个专家慨叹说:“现在消费者购买食物,不看别的,只看价钱。”精打细算固然是好的,可是清楚知道食物的成分也同样重要。据估计,在西方国家,五成人对标签上营养价值的说明根本不甚了了。诚然,在某些国家里,标签说明却又是很笼统的。可是,你要保障食物安全,就得尽量探知产品的成分。
无论你作什么取舍,你大概也需要不时加以变通,因应实际环境来调节。今天,对大部分人来说,要确保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绝对安全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中牵涉太多的金钱和时间,况且过程也太繁琐了。
那么,把现今世界描绘成这样灰暗,是言过其实吗?不是的,这就是现实。可是,你大可以放心,这个世界的景象很快就要改换一新了!
[第8,9页的附栏或图片]
食物卫生六大守则
◼ 个人与食物卫生。 下厨前后,都要用热肥皂水洗手。此外,上厕所后、为孩子换尿布、擦过鼻子后、摸过动物,包括家中宠物,都要洗手。每做完一道菜,尤其处理过生肉、禽肉或海鲜的厨房用具、切菜板和工作台面等,应该用热水彻底清洗。《试验》杂志建议:“蔬果用暖水清洗”可洗掉小昆虫和残余农药。削皮以及用沸水煮食物也是除虫杀菌的好方法。食用生菜或卷心菜,最好把外层菜叶扔掉。
◼ 食物要彻底煮熟。 只要食物内温到达摄氏70度,即使时间不长,也足以杀死所有细菌、过滤性病毒和寄生虫。烹煮禽肉的温度不能低于摄氏80度。把食物重新加热,温度至少要到达摄氏75度,或能看得出是热腾腾的。如果禽肉仍然呈粉红色,鸡蛋有蛋液流出,鱼肉半带透明,不能用叉子分开一片一片的,都不宜食用。
◼ 食物必须分开处理。 无论在购买,贮存,还是烹煮的过程中,都要把生肉、禽肉或海鲜,跟其他食物分开摆放。不要让食物汁液沾到另一类食物之上。此外,不要把煮熟的食物放在盛载过生肉、鱼和禽肉的盛器上,除非这些盘子都已用热肥皂水彻底洗擦干净。
◼ 贮存和冷藏方法要得当。 电冰箱的温度如果在摄氏4度或以下,可有效遏止细菌滋生。冷藏库的温度必须低于摄氏零下17度。容易变坏的食品必须于两个小时之内尽快冷藏。进餐前若把食物摆放出来,要用盖子盖好,以免招惹苍蝇。
◼ 出外用膳要格外留神。 据一项估计显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六成到八成因食物感染疾病的个案,都是因为当事人出外进餐,或在外面买东西回家吃。因此,你若出外用膳,要确定你光顾的餐馆符合有关的卫生标准。菜色中如果有肉类,就要确保是熟透的。吃外卖食品,最好在两小时内食用。否则,就得用摄氏74度或以上的温度把食物加热。
◼ 扔掉可能已变坏的食物。 如果你不肯定一些食物是否已经变坏,就宁可扔掉,以策安全。我们不该浪费食物,可是吃坏了肚皮,付出的代价就更高了。
[鸣谢]
——引自《食物安全情报》,由美国食品安全技术委员会提供。
-
-
吃得痛快又安心警醒!2001年 | 12月22日
-
-
吃得痛快又安心
吃得痛快又安心,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然而,正如上文指出,有益健康的食物也不是垂手可得的。更糟的是,世上有千百万人每天都在饿死的边缘上 挣扎,那还敢奢求符合卫生、有益健康的食物!那末,上帝真的要人这样过日子吗?
请想想。起初上帝把第一对男女安置在地上时,人要为吃什么操心吗?一点都不用!圣经创世记描述说:“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木从地上长起来,既悦人眼目,又好作食物。”(创世记2:9)这就是说,亚当夏娃不但能享用各种各样美味的食物,而且粮食供应充足。上帝既然是造物主,他自然最了解人需要什么食物和营养,也明白享口福是人生一大乐事。不用说,今天我们不是在伊甸园里。可是,上帝有没有改变他对人类和地球原定的旨意呢?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不久,人人不但丰衣足食,而且吃的都是有益健康的食物!这种信念十分重要,能使人对食物安全抱平衡的看法。这个希望要是有根有据,我们就不会过度忧虑,也不走极端。
那末,我们怎么能够肯定,人类前途一片光明呢?认真研究上帝话语的人都知道,我们正处于目前制度“最后的日子”里。现存的制度只能靠人的智慧去管理。可惜,在人生大大小小的事上,世人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只能不断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就以食物加工的新科技为例,究竟是祸是福,人类根本不知就里。正因为这样,人间充斥着恐惧、冲突和纷争。——提摩太后书3:1-5。
造物主应许创建一个全新的制度,到时的景象将焕然一新。上帝要实现他原定的旨意,使地球成为像伊甸园般的乐园,让身心健康的人类家庭在地上永享福乐。到时,全人类在上帝完美无瑕的智慧引导下,能够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以赛亚书11:9)人间那些摇摆不定,叫人难以适从的“智慧”都将灰飞烟灭了。在上帝创建的新世界里,人类无须再为食物安全而忧心忡忡。认为造物主清楚知道人类需要什么食物和营养,这种想法岂不合乎逻辑吗?
最理想的食物
圣经曾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将临新世界的景象。先知以赛亚说:“你撒种在地上,主必降雨给你的种子,又要叫土地出产丰富肥美的食物。到那日,你的牲畜都在广阔的牧场上吃草。耕地的牛驴所吃的饲料,必先用铲用叉扬干净,还拌上酸叶。”
以赛亚的预言继续说:“万军之主耶和华必在这山上为万民设宴,摆上肥甘、陈酒,就是用满髓的肥甘、澄清的陈酒摆设宴席。”《现代中文译本》则这样翻经文后半部,说:“为天下万国预备盛筵,有丰富的食物,醇美的陈酒。”——以赛亚书25:6;30:23,24。
你向往这种生活吗?以赛亚的预言保证,在上帝的新制度里,人人都会衣食无缺。问题是,我们吃得痛快之余,也能吃得安心吗?绝对是的。此外,圣经的预言保证,到时上帝的子民“都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不受惊吓”。(弥迦书4:4)不错,上帝的弥赛亚王国统管天下时,人人将不受惊吓,永远安居。——以赛亚书9:6,7。
展望未来,我们无需再为食物是否安全而操心了。到时,人人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就是:“好好的吃,尽情享受。”
[第12页的精选语句]
不久,人人都可以享用源源不绝,有益健康的食物
[第10页的图片]
上帝应许,将来人人不但吃得痛快,也吃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