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秘而不宣的坏事
    警醒!2000年 | 3月8日
    • 秘而不宣的坏事

      “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世界人权宣言》。

      你下次给咖啡加糖的时候,不妨想想普雷沃的际遇。有人答应过这个海地男子,替他在加勒比海另一个国家找一份好差事。他可没想到,自己竟然以八美元卖了给人家。

      普雷沃跟成千累万的同胞遭到同样的厄运,在异乡沦为奴隶,被迫砍甘蔗。他们做了六七个月苦工,所挣得的工资简直少得可怜,跟白白劳动没有什么分别。他们像俘虏般给关在一起,居住环境又拥挤又肮脏。雇主把他们的行装没收后,就给他们各人一把大砍刀。他们必须劳动才能取食物吃。他们要是想逃跑,就准备挨打好了。

      请看看东南亚一个女孩的事例。琳琳才13岁,她的母亲就去世了。一家职业介绍所花了480美元从她父亲手里把她买下来,答应替她找一份好差事。职业介绍所把琳琳的卖身钱叫做“预支工资”,目的是要确保琳琳一辈子都受新主人支配。职业介绍所并没有替琳琳安排正派工作,反而把她卖落火坑,在妓院里以每小时4美元的收费接待嫖客。琳琳成了笼中鸟,必须清偿债务才能恢复人身自由。她欠债累累,既要还钱赎身,又要支付利息和生活开销。如果琳琳不依照雇主的意思去做,她就会遭受皮肉之苦。她想逃走的话,一被发现就糟糕了,可能连性命也保不住。

      人人享有自由?

      大多数人都以为,奴隶制度早已寿终正寝。诚然,取消奴隶制度的有关公约、宣言和法案已经获得通过。由于这个缘故,大多数国家已正式废除了奴隶制度。今天,不管在什么地方,反奴役的呼声仍然不绝于耳。世上的国家纷纷立法禁止奴隶制度。不少国际条约都载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条文,最著名的莫过于本文开头所引录的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四条。

      尽管这样,奴隶苦役还是“大张旗鼓”,只是大家都秘而不宣罢了。从金边到巴黎,从孟买到巴西利亚,不论男女老幼,世上仍有千百万人被迫做牛做马,像奴隶般劳动。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反奴役协会一直监察世界各地的强迫劳动。这个历史悠久的监察组织指出,受奴役的苦工数以亿计。今天,为奴为婢的人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多!

      众所周知,昔日的奴隶常常给锁上沉重的镣铐,他们受主人鞭打,被主人当货物拍卖。这样的景象如今极为罕见。强迫劳动、奴隶婚姻、债役、童工劳动、逼良为娼,都是不同形式的现代奴役,也是大家所熟识的。人们受奴役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为妾、有的赶骆驼、有的砍甘蔗、有的织地毯、有的筑道路。不错,现今为奴的,大部分都不会被人公开拍卖。但是,比起昔日的奴隶,他们的境况却好不了多少。有些事例表明,他们饱受虐待,比以往的奴隶所受的悲惨得多。

      谁沦为奴隶?他们怎么会受人奴役?有关当局采取了什么措施去解救受奴役、做苦工的人?肃清奴役的一天是否在望?

      [第4页的附栏或图片]

      何谓现代奴役?

      连联合国也觉得这个问题难以解答。经过多年研究,联合国到现在还是没有定论。奴役一词有不同的定义,其中一个是1926年的《禁奴公约》所提出的:“奴役是指人失去了自己的拥有权,事事只能听命于人、不能自主的情况。”尽管这样,人仍可以就奴役一词作出不同的解释。新闻工作者巴巴拉·克罗西特指出,“奴役是个别称,用来指低薪工人所从事的艰苦劳动,他们不是在异乡累死累活地制造便服和运动装,就是在美国城市的剥削工厂做苦工。这个词也被人用来谴责卖淫业和囚犯劳动”。

      国际反奴役协会会长迈克·多特里奇认为,“奴役的形式似乎层出不穷。大众把这个词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层面上。这样下去,奴役一词的意思就可能会被冲淡,甚至失去原有的意义”。按他的意见,“奴役含有给他人拥有、受人控制的成分”。奴役也包括强制劳动、个人行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况,例如“某人没有自由离职,更换雇主”等。

      A.M.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写道:“为奴的人只好‘做牛做马’,过着非人的生活,有的甚至惨遭淫辱。他们要忍饥挨饿、受尽虐待,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他接着又说:“区区50美元就买得一个奴隶。他们能活多久,[主人]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死了,尸体就给扔进河里好了。”

      [鸣谢]

      Ricardo Funari

  • 今天谁还在做奴隶?
    警醒!2000年 | 3月8日
    • 今天谁还在做奴隶?

      想想看,有多少人还在做奴隶。据估计,世上有2亿到2亿5000万个未满15岁的童工,从早到晚都做个不停。在1995年到1996年间,世上有25万个儿童卷入了武装战斗中,当中有些儿童只有7岁。他们就这样成了战争的奴隶。每年被卖为奴的妇孺,估计超过一百万。

      可是,冷冰冰的数据并不能把事情的实况反映出来:这些人水深火热,苦不堪言。例如在北非一个国家,作家艾莉娜·伯克特遇到一个名叫法蒂玛的少女。她真侥幸,竟能逃出残酷主人的魔掌。但可悲的是,伯克特跟法蒂玛交谈过后,发觉这个少女“无法放下为奴的心理包袱,怎么也不能从这个包袱中解脱出来”。法蒂玛可以想象到会有美好的明天吗?伯克特说:“她老是想着为奴的黑暗日子,无法看见黎明的曙光。未来这个概念太抽象了,她简直想象不出什么是未来。她对许多抽象概念都摸不着头脑。”

      不错,这一刻正有千百万人像牛马般供人驱使,他们无望摆脱困境。这些人怎么会沦为奴隶?他们受着什么形式的奴役?

      拐卖人口

      在美国行销的旅游手册登载了以下的露骨广告:“泰国性旅游团。皮光肉滑的小姑娘。货真价廉的性交易。……您可知道,您只需花200美元就可以买得一个黄花闺女吗?”但是,旅游手册却没有透露,这些所谓的“黄花闺女”大多是被人掳走、卖落火坑的。她们每天要接待的嫖客,由10个到20个不等。这些女孩子如果拒绝就范,就会遭受打骂。在泰国南部的度假胜地普吉岛,一家妓院发生火灾,有五个妓女被活活烧死。她们为什么葬身火海?妓院老板惟恐她们逃走,用链条把她们拴在床上。

      这些少女是从哪里来的?据报道,世界各地有数以百万计的小姑娘和妇女在色情场所卖淫。她们遭人绑架,被迫沦落风尘。国际卖淫生意蒸蒸日上,个中的原因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生计窘迫;富裕国家的人民消费兴旺;执法机关对国际拐卖人口、契约奴役等罪行视而不见。

      据东南亚的妇女组织估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全世界总共有3000万个妇女被人当货品出售。拐卖妇女的人走遍火车站、穷乡僻壤、闹市街头,搜寻容易上当的对象。被人拐卖的妇女不是睁眼瞎子,就是无父无母、被人遗弃的,家里一贫如洗。她们听信拐子的花言巧语,一心以为到外地谋生,可没想到她们被偷运出境后,就给卖落火坑了。

      自共产主义集团在1991年解体以来,陷入赤贫境地的妇女和女孩子不知凡几。政府撤销管制,把国有企业私有化。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日趋严重。结果,犯罪率激增,贫民和失业的人数不断上升。在俄罗斯和东欧,许多妇女和女孩子如今成了国际卖淫集团的摇钱树。前欧洲司法专员阿妮塔·格拉丁说:“贩卖人口的风险比贩卖毒品的少得多。”

      没有童年

      在亚洲一家制造地毯的小工厂,5岁大的儿童每天从凌晨4点一直劳动到晚上11点,没有人给他们酬劳。不少事例表明,这样的劳动对童工的健康危害很大:机器缺乏保险装置;长时间在光线不足、通风不好的环境下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a

      雇主为何这么热中于雇用童工?一来,儿童工资低。二来,儿童又听话又易教,吩咐什么就做什么,连半句怨言也不敢发。无天良的雇主认为,他们个子矮小、手指灵巧,从事织地毯这一类的劳动正恰到好处。这些儿童一般都能找着工作,他们的父母反而在家待业。

      当家仆的童工已经够辛苦的了,还要挨打挨骂,被人肆意淫辱,真是雪上加霜。许多儿童都是被人拐带、绑走的。不法之徒把他们关在僻远的营地里,晚上用链条把他们拴住,免得他们逃走。白天里,这些儿童不是筑路,就是采石。

      奴隶婚姻是导致儿童丧失童年的另一个原因。国际反奴役协会举出以下的典型事例:“一个12岁的女孩子得知,家人已经把她许配给一个60岁的老翁。这个女孩子表面上有权拒绝跟老翁成亲,但实际上她根本没有机会行使这样的权利,也不知道自己有权拒绝这门亲事。”

      债务奴隶

      盈千累万的工人沦为债主的奴仆,从此失去人身自由。他们用自己做抵押,以体力劳动去偿还个人或父母所欠的债务。按照传统,实行抵押劳动制的主要是农业社区,工人不是做债主的奴仆,就是替债主畜牧耕种。有些事例表明,上一代还不清的债务,必须由下一代接续偿还。这样,债主就能够确保,欠债的家庭世世代代都有成员做他的奴仆了。其他雇主则把欠债的工人卖给另一个雇主。在极端的事例上,从事抵押劳动的工人是没有酬劳的。有些雇主预付小额工资给工人,然后从工人日后所挣得的逐步扣除。雇主扣清欠款后,一再预付工资给工人。长此以往,工人就永远摆脱不了雇主的奴役。

      宗教奴隶

      在西非,12岁的冰蒂跟成千上万的女孩一同做特罗科西。这个埃维语词的意思是“神祇的奴隶”。由于母亲因奸成孕,冰蒂就被迫一生为奴,去弥补母亲所受的污辱;换句话说,她要为自己从没有犯过的罪行赎罪!目前冰蒂只需为当地一个拜物教的祭司做家务。日后她的职责会逐渐增多,包括为她的祭司主人提供性服务。冰蒂一踏入中年,祭司就会寻找其他年轻貌美的女子代替冰蒂做特罗科西。

      像冰蒂一样,盈千累万的女孩子都为宗教习俗所羁绊。祭司认为她们的家人行事冒犯神明或违犯天意,家人为了赎罪就把这些女孩子奉献给神祇,做神祇的奴隶。在世上很多地方,不论成年还是未成年,女子通通有义务要履行宗教职责。人们假托这些女子已经嫁给神明,迫使她们为祭司和别人提供性服务。不少事例表明,这些女子还有其他无偿的工作要做。她们没有自由改变住处,也不能更换工作环境,长年累月都像奴隶般供人任意使唤。

      传统的奴隶制度

      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宣称,奴隶制度已经正式废除了,可是近年在一些地区,传统的奴隶制度却卷土重来。在饱受内战蹂躏、武装冲突频仍的地区,逼人为奴是常见的现象。国际反奴役协会报道:“在战乱地区,还有什么法律可言。士兵和武装民兵无法无天,强迫老百姓义务为他们工作……无惧受罚。据报道,有些地区是由未经国际认可的武装团体控制的,逼人为奴的事大多在这些地区发生。”该协会又说:“近来有报道指出,政府军目无法纪,肆无忌惮地强迫平民做奴隶。据说士兵和民兵一同做奴隶买卖,把俘虏卖给别人做劳工。”

      很遗憾,人类到现在还是深受各种形式的奴役所缠磨。请停下来再想一想,有多少人还在做奴隶。在全球各地,千百万人一天到晚都被迫做牛做马。你在本刊读到一些现代奴隶的经历,请想想其中一两个女奴的遭遇,例如琳琳和冰蒂的。你想看见现今奴役人的种种恶行终止吗?奴隶制度可望完全废除吗?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非从根本上改变不可。至于什么改变,请读读下篇文章。

      [脚注]

      a 见《儆醒!》1999年5月22日刊,“童工问题——永久的解决在望了!!”这系列文章。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寻求解决办法

      若干官方机构,例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劳工组织等,都努力不懈地制定对策,着手消除现代奴役。除此之外,许多非政府组织,例如国际反奴役协会和人权监察组织等,也各尽所能去唤起公众对现代奴役的关注,设法把工人从奴役下解放出来。在这些非政府组织中,部分正忙着推行以下的对策:用特别标签把非苦工、非童工制造的产品标明出来。其他机构也呼吁发展“性旅游团”的国家,立法禁止国民在外地跟儿童发生性关系,违者回国依法惩办。有些人权运动活跃分子,更不惜付出巨款给奴隶贩子和奴隶主,以求帮助更多苦工摆脱奴役。他们的行动却引起争议,因为这样做也许会抬高奴隶的价格,把贩卖奴隶变成赚钱生意。

  • 现代奴役行将终止!
    警醒!2000年 | 3月8日
    • 现代奴役行将终止!

      “个人自由是普遍自由最基本的部分。谁也不能单单损害其一,而不危及其二。”——舍尔歇,法国新闻工作者和政治家,1848年。

      《教科文组织信使》的编辑组问道:“人总是鄙视、贬低别人,又用武力使别人屈服。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丑恶的行为来?自从现代社会关注人权以后,这种违犯人道的罪行就一直逍遥法外。怎么会这样的呢?”

      内中情况非常复杂。雇主出于贪心,一味雇用廉价童工。债主强迫欠债的人为奴去抵偿债务,也是贪心作祟。女孩子因贫穷、失学而给卖落火坑、被迫为妾为婢。社会深受宗教习俗和传统观念所支配,女孩子别无选择,被迫沦为宗教习俗的奴隶。成年男子远道来到曼谷或马尼拉,旨在寻找未受爱滋病感染的男童女童作乐,一心要满足变态的不道德欲望。以上各种奴役都是源于这个世界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专爱自己,贪爱钱财,……毫无亲情,……漫无自制,凶悍”。(提摩太后书3:1-5)这些话是公元1世纪一个研究律法的人说的,他就是使徒保罗。由于这个世界弯曲、变态,奴役才得以继续存留。情形就像古代的所罗门王所说的一样,“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传道书1:15。

      改变思想

      这是不是说,不论是传统的奴役还是现代形式的,通通无法完全终止?绝不是!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指出,奴役是“一种心态”,又说:“奴隶制度虽然废除了,可是余波未平,对人的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奴隶制度久已寿终正寝,但为奴的和他们的子孙至今还是摆脱不了受奴役的心态。蓄奴的和他们的继承人也一样,他们始终改变不了奴役人的心态。”

      消除奴役的一个方法是,更新全人类的思想,改变世人的心态。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改变教育方针,转而教导世人学习彼此相爱、以尊荣敬重的态度待人。换句话说,通过教育去帮助人根绝心里的贪念,学会遵守崇高的道德标准。谁能提供这样的教育呢?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说:“人人都应该出一份力,铲除不人道的剥削行为,建立世界新秩序。”

      请看看耶和华见证人这个基督徒团体,在世界各地所推行的教育计划。这个计划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使心地忠实的人认识到,不人道的剥削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在世上二百三十多个地区,已有几百万人受到教导,学会以尊荣敬重的态度对待所有人。这个计划为什么卓有成效呢?

      原因是,这个教育计划以人类的创造主所灵示的圣经为基础。这本书维护人类的尊严。通过耶和华见证人的教育计划,人们从圣经里学到,我们的创造主耶和华是有尊严的上帝。(历代志上16:27)耶和华把尊严赐给受造众生,包括所有种族的男女,不分社会背景和经济状况。——见“个人自由和尊严是从哪里得来的?”附栏。

      平等待遇、尊重别人的尊严

      圣经指出,上帝“以一个人造出所有国族的人,让他们住在全地面上”。(使徒行传17:26)既然这样,谁也不能自视高人一等,谁也无权欺压、剥削别人。虚心受教的人会看出,“上帝是不偏心的,无论哪个国族的人,只要畏惧他,行正义,都蒙他悦纳”。(使徒行传10:34,35)他们知道,上帝对人人都满怀爱心,因为人人 都可以享有殊荣,跟上帝建立亲密的友谊。其实,“上帝深爱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独生的儿子,好叫凡信从他的人 都不致毁灭,反而有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3:16。

      以圣经为基础的教育,对个人品格能产生有益的影响。通过学习圣经,人能够把自己的心思意念“更换一新”。(以弗所书4:22-24,《圣经新译本》)圣经教育能激发人,以尊重的态度待人。他们决心要“对所有人 行善”。(加拉太书6:10)真基督徒绝不会用残酷、压迫的手段剥削别人。耶和华见证人所处的基督徒群体,跟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会众很相似,他们乐在其中。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会众,“不分犹太人、希腊人,不分奴隶、自由人,……所有人跟基督耶稣团结,就都合为一个人”。——加拉太书3:28。

      新的政府

      尽管这样,人类社会还是要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能肃清各种形式的奴役。国际劳工组织指出,要终止人类的剥削行为,就得把“助长”这些行为的“环境更换一新”。该组织还提出其他建议,例如国际行动、国际合作、国际社会承担义务等等。

      按理说来,要达到以上的目标,就需要有一股无比的力量才行。这股力量必须能够全面控制我们的行星,保证普天之下人人都享有自由。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困扰这个行星的问题十分棘手,要“全球居民齐心协力”才能解决。但不是人人都这么肯定,加利所说的话会成为事实。过往的经验表明,很多有权势的人实在太自私了,只顾追求自身利益和个人目标。所以,国际间很难通力合作去解决问题。

      现今已有几百万人从圣经里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待人。圣经也表明,上帝定意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去彻底解决这个行星的问题。在圣经里,你会读到许多关于正义新世界的应许。(以赛亚书65:17;彼得后书3:13)不爱上帝又不爱邻人的,上帝会把他们从地上铲除。上帝早已透露,他的旨意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凭正义统治地上的人类。在人所熟知的主祷文里,耶稣吩咐我们祈求这个政府来临。——马太福音6:9,10。

      世界政府掌权的时候,人类的剥削行为和各种形式的奴役都不复存在,因为君王基督会“以公平公义”治理国事。(以赛亚书9:7)在基督公正无私的统治下,受欺压的人民会从奴役中解脱出来,正如圣经说:“穷乏人呼求的时候,他要搭救;没有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他要救赎他们脱离欺压和强暴。”——诗篇72:12-14。

      如果你渴望见到形形色色的奴役在地上全然消失,我们邀请你进一步认识上帝的旨意。他定意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把人类从奴役和压迫下解救出来。你附近的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帮助你认识上帝的旨意。

      [第11页的附栏或图片]

      个人自由和尊严是从哪里得来的?

      我们人人生来就向往自由、渴望受人尊重。这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要。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问道:“我们人人都想生活安定、摆脱恐惧、解除痛苦、不受歧视。谁能否认呢?……你可曾听过享有自由的,要求剥夺自由吗?你可曾听过做苦工的,赞成把人当牛马般奴役吗?”他提出的问题,在世人心中普遍引起了共鸣。

      安南所表达的并不是什么新见解。公元1世纪,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在《给卢奇利乌斯的信》里指出,他对有些人天生是注定做奴隶的见解不屑一顾。他写道:“请你反省一下,你叫做奴隶的人和你都是同根生的,大家生活在同一天空下。他跟你一样要呼吸、要过活,死的时候也是跟你一样的!”

      伊玛目阿里被尊崇为,继承穆罕默德的第四代哈里发。他说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十三世纪的波斯诗人萨阿迪说:“亚当的子孙好比身体的不同肢体,彼此血肉相连,大家都是用同一物质造的。如果世界使一个肢体受苦,别的肢体也难免忐忑不安。”

      上帝所灵示的圣经历史记载也强调类似的思想:人人都配受尊重。例如,关于人怎样被造,创世记1:27描述说:“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我们的造物主是自由的上帝。使徒保罗说:“耶和华的灵在哪里,哪里就有自由。”(哥林多后书3:17)耶和华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赋予人一定程度的自我价值、自尊心和尊严。上帝会解救他的创造物,使他们“不再受腐坏所奴役”,从而确保人人都得享这样的自由,人人都受到尊重,直到永永远远。——罗马书8:21。

      [第9页的图片]

      人人都有权受到尊重、享有自由

      [第10页的图片]

      圣经教育强调要以尊重的态度待人,使人对前景充满希望

      在贝宁的一个家庭圣经研究

      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瀑布,活像在未来乐园里的美景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