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怎样染上烟瘾警醒!1986年 | 10月8日
-
-
战争使人对烟草需求大增
烟草原本是富豪所用的奢侈品,直至1856年,香烟才首次大量上市。当时英军和法军从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场返国,带回来若干“纸烟”和他们在当地所学会的吸烟习惯。香烟于是风行整个欧洲,对土耳其香烟或英国仿制的香烟造成出人意外的需求。
“克里米亚时尚”确定了香烟的身份,使它成为烟斗或雪茄的战时廉价代用品。但这个时尚不久便消逝了。此外,正如索贝尔所说,“在1860年代初期,中等阶级的美国人——香烟的主要销售对象——似乎并不吸烟。早期香烟的吸引力并不像现代香烟那么大。香烟像雪茄一样含有些少碱性,吸后留在吸烟者的口里。那时的烟不像今日的烟吸起来那么舒服。但另一项意外发展的时候却到了。
美国内战(1861-65)引进了一种更易上瘾的香烟,所生的影响被烟草专家布鲁克斯(Jerome Brooks)称为具有“爆炸力量”。再次地,战争为兵士们带来了廉价香烟——首先是南部联邦,然后是北部各州。但这次却不是稍纵即逝的时尚而已。
-
-
吸烟习惯压倒了反对警醒!1986年 | 10月8日
-
-
广告和战争!据历史家索贝尔说,它们乃是“推广吸烟习惯的两项最重要方法”。
随着列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互相攻打’,香烟的销量为之激增。(马太福音24:7)什么促使美国香烟产量从1914年的180亿枝增至1918年的470亿枝呢?军人可以获得大量免费香烟供应!香烟的麻醉效果被认为有助于克服身在前线的寂寞感。
“且把忧愁放进皮包先,用你的黄磷[火柴]点枝烟,”英国的战歌鼓励人说。由于政府机构和爱国的私人团体都把香烟免费供应战士,反对吸烟的抗议者自然不敢批评。
加紧控制
在战后,新上瘾的烟民成为香烟的好顾客。仅在1925年一年之内,美国的消耗量平均每人接近700枝烟。战后希腊平均每人的消耗量也达到美国的一半。美国香烟在许多国家中大为流行,但自产烟草的国家如印度、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波兰等却能自给自足。
-
-
吸烟习惯压倒了反对警醒!1986年 | 10月8日
-
-
又一次大战!军人甚至在配给中也获得免费香烟供应。“好彩牌香烟已经参战!”以煽动战时爱国情绪为题的巧妙广告宣布说。既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估计美国每年香烟消耗量达4,000亿枝之多,谁能质疑烟草在世界的地位呢?
的确,谁能质疑香烟在战后欧洲的重要性呢?例如在欧洲的黑市,一箱箱的香烟竟然取代了通货。驻欧洲的美军以低至5美仙一包的价格购买津贴香烟,然后以香烟支付各种费用——从新鞋至女友不等。免税的军用香烟从1945年的每人5,400枝激增至两年后的2万1,250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