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尼加拉瓜
    2003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暗中印刷书刊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中央长老团继续通过哥斯达黎加分部和尼加拉瓜的督导委员会,向弟兄提供协助和指引。但既然政府不准圣经书刊进口,弟兄又怎能“在适当的时候”获得灵粮呢?(马太福音24:45)耶和华再次为他们打开出路。

      1985年,在一家商业印刷公司的帮助下,弟兄们能够获得《守望台》研读文章和其他圣经读物。可是这个方法并不安全,因为让反对者有机会探知我们的工作。在分部遭封闭之前,弟兄一直使用一台小印刷机去印制大会节目表和受难纪念聚会邀请信。他们决定把这台机器运到马那瓜市外一位姊妹家里,在那里印刷书刊。

      很不幸,那年11月,印刷机落入政府手中。但弟兄们并不气馁。他们迅速修理好一台旧油印机,还给它起名叫“公鸡”。在此之前,这台机器用来印传单、书信和节目表。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很难找到零件去替换残旧的组件,弟兄在当地买了另一台二手油印机,起名为“小鸡”。后来萨尔瓦多分部送给他们一台油印机。弟兄们沿用富于农村特色的命名法,管它叫“母鸡”。

      弟兄还采用另一种印刷工具,操作原理虽然比较简单,效果却一点也不差。这个工具称为“小印板”,是由罗德里格斯弟兄设计的。这位弟兄是个家具木工,1954年受浸。印板的设计和操作都很简单,主要由两个用铰链连接的长方形木框构成。上面的木框钉着一片网布,下面的木框镶着一块玻璃或木板。印刷时,把一张打了字的蜡纸放在布下面,一张白纸放在下面的木框上,然后用滚筒把油墨涂在网布上。每印好一张,就拿出来,再把一张干净的纸放进去。

      用这种工具印刷虽然比较费时,却印制了好几本书,其中之一是包括225首王国诗歌的歌集《歌颂赞美耶和华》。埃德蒙多·桑切斯弟兄曾参与印刷,他回忆说:“弟兄们用小印板用得熟练之后,一分钟能印20页。仅是歌集,我们就印了差不多五千册。”

      桑切斯弟兄的妻子艾尔达,是打蜡纸的老前辈。艾尔达有女儿要照顾,她常常早起晚睡,用手动打字机把《守望台》的研读文章打在蜡纸上。她回忆说:“埃德蒙多把他从哥斯达黎加收到的杂志交给我。我从不知道国内有多少个印刷小组,也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运作,只知道自己分内的工作是什么。我明白,如果被政府发现了,我们的房子、家具——我们的一切——都会被没收。我们会被抓起来,甚至可能成为‘失踪人士’。可是,因为深爱耶和华,也深深敬畏他,我们把对人的恐惧抛在脑后。”

      印刷工场

      庞塞弟兄仍然记得那时的印刷工场是怎样的。他是校对员,同时负责联络打蜡纸、印刷和分发书刊等不同工序的弟兄。庞塞弟兄说:“工场设在好几个耶和华见证人的家里。每个工场都在房间的密室里,地方自然狭小。为了掩盖机器的声音,我们在工场外面开着一台录音机或收音机,并且把音量开得很大。”

      在这些细小的房间里,弟兄们挥汗如雨,每天工作九到十小时,油印《守望台》和其他书刊。有时邻人起了疑心,或有人向当局告发,弟兄就得赶紧把工场搬到另一个地方去。

      弟兄把印制书刊的工作视为伯特利服务,参与的人都是独身的年轻弟兄。托伦诺弟兄初次获邀到印刷工场工作时才19岁,刚受了浸不久。他说:“进入房间,我第一个感觉是自己进了一个细小、差不多不透气的地方,蜡纸改正液的气味十分浓烈。房间里热得难以形容,灯光微弱,只靠一枝小光管照明。”

      还有其他困难。比方说,机器时常出毛病,却不能交给店铺修理。不然,别人一定会问:“油印机是谁的?用来印什么?有没有经中央政府批准?”因此弟兄们不得不自己设法修理,有时甚至要自制零件。另一个难题是时常停电。庞塞弟兄回忆说:“负责印刷的弟兄都不想拖慢进度,因此他们有时会在煤油灯下工作,鼻子让油烟薰得黑黑的。这些年轻人认真尽责,不怕吃苦,甘愿牺牲小我,我也受他们激励,坚持不懈、继续努力。”

      宝贵的回忆

      托伦诺弟兄做地下印刷工作,前后共四年。回想那段日子,他愉快地说:“虽然工作条件很差,但我们都做得很开心。因为我们知道,弟兄正热切期待这些宝贵的灵粮。”威迪弟兄1988年6月加入地下印刷工作,直到地下工作在1990年5月结束为止。他回忆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兄之间的友爱。新加入的弟兄很好学,有经验的就耐心教他们做不同的工作。当时的工作环境并不理想,志愿服务的弟兄虽然年轻,却有属灵的思想,知道参与这种服务,免不了要作点牺牲。”

      盖坦弟兄也曾在印刷工场服务,他回忆说:“我们深爱耶和华,也深爱他的组织。这种爱帮助我们紧守岗位,坚持不懈。当时没有任何津贴,我们却从不介意,因为我们从没有缺衣少食。我吃过好多苦,但凭着全心信赖耶和华,都一一熬过来了。因此我不会为衣食担忧。庞塞、阿尔瓦拉多、托伦诺这些年轻弟兄,都是我的好榜样。负责督导工作的年长弟兄,也给我莫大的鼓励。回顾过去,我可以说,这些经历的确充实了我的一生。”

      所有参与地下工作的弟兄姊妹都看出,耶和华一直多方支持他们,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在印刷方面。盖坦弟兄说:“通常一张蜡纸只可以印300到500次,我们却能印6000次!”为什么要节省蜡纸和其他印刷物料呢?因为当时国内印刷物料短缺,而且只有国营商店才卖。如果买的数量过多,就会引起当局的注意,就有被捕的危险了。有耶和华看顾,弟兄们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除了最初那次印刷机被没收外,当局再没有发现和关闭任何印刷工场。

      有些要赚钱养家的弟兄也热心协助,甚至甘愿为此冒很大风险。比方说,许多弟兄用自己的车把印好的灵粮送到全国各地去。有时他们整天赶路,要经过许多有士兵把守的检查站。他们知道,一旦被查出来,就可能失去车子,甚至被捕入狱。可是他们毫不畏惧。当然,他们都需要妻子的全力支持。在这段艰难时期,这些姊妹也有重大的贡献。以下我们会看看。

      巾帼英雄

      在传道工作受限制的日子,尼加拉瓜有许多基督徒姊妹表现很大的勇气和忠贞。她们支持丈夫,开放自己的家做地下印刷工场,每次几个月。她们也出钱出力,义务为工人煮饭。参与统筹印刷工作的阿尔瓦拉多弟兄回忆说:“我们这些年轻的弟兄,跟这些姊妹建立了深厚的基督徒友情。她们像母亲待儿子那样,用心照顾我们。有时为了赶印额外印刷的《天天考查圣经》等书刊,我们要工作到凌晨四点。我们两个两个轮班工作,每一班24小时。但无论我们什么时候下班,就算是凌晨时分,姊妹也总是为我们预备好饭菜。”

      家里设有印刷工场的家庭,也负起保安的责任。这件事通常由主妇负责,因为日间丈夫大都要出去工作。一位姊妹回忆说:“为了掩盖机器的声音,我们总是把收音机开得很大声。每逢有人上门,我们就按一个开关,工场里的信号灯就会亮起来,让弟兄知道有人来了。”

      来访的时常是基督徒弟兄姊妹或亲友。即使这样,姊妹仍会设法请客人尽快离去。你不难想到,这样做有时并不容易,因为这些姊妹素来都是很好客的。且以蒙铁尔姊妹为例,从前,她家后院有一棵腰果树,弟兄姊妹时常到她家摘腰果,然后聚在后院聊天。她说:“后来我们家里能开印刷工场,当然很高兴。但丈夫和我商量过之后,不得不忍痛把树砍了。我们无法向弟兄解释,为什么我们突然变得不那么好客了,但是我们知道,当以印刷工作为重,不可走漏风声。”

      贝特塔姊妹1956年受浸,现已去世。她的家也曾设有印刷工场。可是,如果弟兄把车子停在她家门外,搬书刊上车,就必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把车子停在另一条街的一个弟兄家里。贝特塔姊妹去世前不久接受访问。她回想那段日子,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说:“我们把杂志卷起来,塞进各群会众的麻袋里。每袋杂志约重15公斤,我和媳妇每人头上顶着一袋杂志,走过我家后面的一条沟渠,到弟兄家去。邻人从来没有起疑心,因为装杂志的麻袋,看上去跟大部分女人顶在头上的包裹没什么不同。”

      这些忠贞勇敢的姊妹,的确深受弟兄赏识!庞塞弟兄说:“能够跟这些姊妹并肩工作,实在是荣幸。”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许多弟兄也有同感。这些优秀的基督徒姊妹和她们的丈夫,为儿女树立了极佳的榜样。现在我们且看看,在那段动荡的日子,儿童面对什么考验。

      忠贞可靠的儿童

      父母开放自己的家进行秘密印制书刊的工作,忠心耿耿,他们的儿女也忠信可嘉。本达尼亚姊妹有两个孩子,她回忆说:“有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家里的一间密室印制书刊。孩子放学后,一回家就自告奋勇要帮弟兄的忙。但有什么可以给他们做呢?弟兄没有打发他们走,而是让他们帮点小忙,用钉书机把印好的《守望台》钉起来。孩子很喜欢跟这些青年男子一起工作。弟兄鼓励孩子背熟重要的经文,还教孩子唱王国诗歌呢!”

      本达尼亚姊妹说:“为了教孩子保守秘密,我们向孩子解释,外面危机四伏,印刷工作是为耶和华做的,我们一定要保持忠贞。他们不可以对任何人谈及这件事,包括亲戚,连基督徒弟兄姊妹也不行。令我们欣慰的是,孩子很听话,始终守口如瓶。”

      马丁内斯姊妹的家是最早的印刷工场之一。她的孙儿孙女曾帮忙配页、装订及打包。这些孩子也跟在他们家里工作的弟兄成了好朋友。他们从不对别人谈及在家里进行的工作。一个名叫尤妮斯的青年人回忆说:“我们上学,几乎天天都跟本达尼亚和欧加里奥斯家的孩子一起玩,可是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各自的家都做过印刷工场。我们惊讶地彼此问道:‘真的?你家也做过工场吗?’我们一块儿长大,大家是好朋友,但人人都严守秘密。显然,耶和华保护了印刷工作。”

      早年的经历对这些年轻人继续发挥有益的影响。埃默松·马丁内斯弟兄现在是个助理仆人,从事特别全时服务。他说:“工场的弟兄是我的榜样。他们只有十八九岁,却使我学会重视属灵的职责,即使看来只是小事,也要尽力做好。我也知道,工作质量很重要。如果检配书页时检漏了一页,就会有人读不到那一页了。因此我时刻谨记,为了耶和华和弟兄的缘故,必须尽力把工作做好。”

      桑切斯夫妇的女儿玛丽亚也在印刷工作上帮过忙。她母亲把《守望台》和其他书刊打在蜡纸上之后,她就骑脚踏车把蜡纸送到五条街以外的庞塞弟兄家去。桑切斯姊妹把蜡纸交给女儿之前,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包起来,放在一个小篮子里。玛丽亚说:“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我要听话。因此到了传道工作受限制时,我已经习惯按吩咐去做了。”

      负责督导印刷工作的弟兄,包括她父亲在内,都面对危险,玛丽亚明白吗?她说:“爸爸出去办事之前时常提醒我,如果他被捕了,千万不要害怕,也不要伤心。即使这样,每次他回家迟了,我和妈妈总是再三祷告,求上帝保护他安全回来。我们时常见到国家安全局的人把车停在我家门前,窥探我们的家。如果妈妈要去应门,我就帮她把东西藏起来。我真的感激爸爸妈妈,他们以身作则,教我要忠于耶和华,也忠于弟兄。”

      那段时期的经历为许多年轻人打下了稳固的基础,现在他们多数从事全时服务,有许多更在会众里身负重责。他们的进步清楚表明,耶和华的确大大赐福给他的子民。在那段艰辛的岁月,他的子民从没有缺少过灵粮。

  • 尼加拉瓜
    2003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第109页的图片]

      受禁期间,弟兄用油印机印制书刊,三台油印机分别称为“公鸡”“母鸡”和“小鸡”

      [第110页的图片]

      艾尔达·桑切斯姊妹预备蜡纸印模,勇敢无畏

      [第115页的图片]

      这些姊妹为印制书刊的弟兄煮食和把风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