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后继家庭中保持和睦警醒!1986年 | 7月8日
-
-
在后继家庭中保持和睦
• ‘据报继父沉不住气,把年幼的继子鞭打至死。’
• ‘少女开枪射杀继父,’警方报道说。
• ‘14岁男孩被继母枪击,据报继母对他的行为已忍无可忍。’
“后继家庭可能是最紧张的地方,”美国后继家庭协会创办人之一维塞(John Visher)博士解释说。“人若怀着不切现实的期望进入这种关系,就很可能会诉苦自己受到相当大的压力。”由于离婚率日益高涨,后继家庭也随之激增。但可悲的是,这些家庭在五年之内崩溃的竟占全数的百分之44!可是,有许多人却能应付两个家庭合而为一所带来的独特难题。在这方面,实行以下的圣经原则十分重要。
“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存心忍耐的,胜过居心骄傲的。你不要心里急躁恼怒。”(传道书7:8,9)忍耐的确十分重要!在有血统关系的家庭中视为当然的关系,在后继家庭中必须刻意加以确立。这种家庭并不是“急就的家庭”。专家们声称,在发展“我们”的团结感方面就可能需时4至7年之久。在开始的时期,继父母应该从容不迫。主动表示友善若在起初受到继子继女拒绝,也不应放在心上。
“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箴言13:10)刚愎、傲慢的态度——无论在父母抑或儿女方面——时常导致冲突。要经常作家人团聚式的商谈,把难题表白出来。学习以对别人表示了解的方式来说明自己的感受。借着开诚布公的沟通对“新”家庭成员所知越多,彼此的关系就会越亲密。
“谨守训言的(‘对事情表现洞察力’,《新世》),必得好处;倚靠耶和华的,便为有福。”(箴言16:20)洞察力意味到洞悉事情表面以下的真相,能够察出某些态度和行为的原因。(参看下页。)这种品质能帮助你看出别人的长处。
例如,在一次大家争辩到面红耳热的讨论中,继母插嘴建议:“让我们先说一件彼此不喜欢的事,然后立即说一些我们真正彼此喜欢的事。”后来她写道:“我们很惊异的获知原来大家有这么多彼此赏识的长处。”结果大家相拥流泪。在另一个家庭里,一位青少年在母亲再嫁时大起反感,但洞察力却促成和睦。杰夫说:“几个月之后,我意识到这个男子能使我的母亲快乐。而这便是最重要的事。”
可是,你实行这些原则与否视乎你的灵性成熟程度而定。“倚靠耶和华,”渴望取悦他,乃是在后继家庭中保持和睦的秘诀。
-
-
“在后继家庭中生活”警醒!1986年 | 7月8日
-
-
“在后继家庭中生活”
——后继家庭基金会会长访问记
后继家庭基金会会长兼《在后继家庭中生活》作者之一的洛弗丝太太(Jeannette Lofas)对后继家庭中的独特压力研究有素。以下是《儆醒!》杂志一位作家在访问洛弗丝太太时听到的成功应付方法。
问.洛弗丝太太,作继父继母何以这么困难?
答.继父继母在开始时往往以为自己不受欢迎,结果亦真的不受欢迎。大多数继父母希望获得亲生父母所得到的承认。但通常他们都会失望。他们差不多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试图证明自己是父母。但继子继女许多时都反对以他们作为父母,因为觉得这便是对离去的父母不忠。亲生父母居于一个神圣的地位。后继父母在开始时总是居于下风。‘你若爱我,就会爱我的儿女’这句话并非一定真确。
问.后继儿女何以时常心存敌意?
答.父母离婚时,儿女会极其难过。孩子会为母亲离去或父亲不在身旁照顾而伤心。孩子许多时会把不满发泄在继父母身上。这种作法称为迁怒。因此继父母很易成为替罪羊。突然之间,孩子变成十分可怕。
问.你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应付“不满的”情绪?
答.首先,父母和儿女都必须承认,这样的情绪乃是后继家庭中的动态或行为模式的一部分。你若归咎于孩子或继父母而非归咎于这种动态,就是自寻烦恼。孩子们需要了解到在初时所感的不满、愤怒和挫折是正常的。许多时,仅是帮助孩子意识到他有这种感受的原因和对他表示同情便会有颇大帮助,亲生父母一方应该向孩子提出保证,他永远会居于特殊的地位而不必害怕后继父母会‘篡位’。
问.继父继母真的可以管教继子继女吗?
答.可以,要从开始就立下“家法”。爱心意味到要为儿女立下规限而非任其为所欲为。管教和爱心必须保持平衡,无论在怎样的家庭里。但在后继家庭中,爱心时常难于感觉到。由于缺乏血缘和历史,继父母可能反应过度,或继子不愿受“陌生人”管教。继父的权威应该以领导来建立胜于以命令来建立。
问.在惩罚方面什么会造成严重的难题?
答.父母在儿女面前表示意见相左。对孩子来说,他生活上的两位成年人意见相左是再糟不过的事。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后继家庭若没有‘家规’,就会情势大乱。父母应该私下讨论,同意定下家庭的行为准则以及违犯的人会招致什么后果。这样行至为重要。家规应该让孩子清楚知道。一位继父说:“最好不过的是母亲声明,‘这是我的丈夫,你的继父。我们一同合力教养你长大。’”
问.夫妇的关系有多重要?
答.这是首要的关系,而且关系应该十分巩固;否则其他事情就不会顺利。你需要建立我们所谓的夫妇共同力量。这可以产生一个团结的家庭。缺乏这种力量就不但使儿女感到惑乱,而且儿女会在父母之间挑拨离间。父母应该共同进退,合力教养儿女而非仅由一方负责。
问.宗教观念会有帮助吗?
答.有很大帮助。宗教观念能使你们彼此不计较对方的小过失。例如,丈夫有时也许错误地偏袒自己亲生的孩子。妻子感到愤怒。可是,她会对微小的争论不予计较,不为发生的事含怒吗?诚然,他是不对的。那又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了。她会怎样行呢?宗教观念会对她有所帮助,因为她想;‘上帝的旨意是什么?上帝的旨意是要我们努力使家庭团结合一。我们现在需要怎样行才能使这件事发生?借着诚恳地执行上帝的旨意,我们便可以使家庭制度发挥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