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继亲家庭的难题
    守望台1999年 | 3月1日
    • 一个继父坦言:“我婚前未准备好应付继子女的问题。起初我还以为,既然我娶了他们的妈妈,我就自然是他们的爸爸了。我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我不理解孩子对生父有一份特别的感情,结果屡次碰钉。”

  • 继亲家庭也可以是个安乐窝
    守望台1999年 | 3月1日
    • 一个继父提到自己最大的难题,说:“以往我只关心自己的感觉,忽略了继子女甚至妻子的感受。我必须学会不再反应过敏。最重要的是,我必须学会表现谦卑。”结果,爱心推使他作出所需的改变。

      亲生父母

      爱心推使继父母容许继子女对分开了的亲生父母仍然怀有感情。一个继父说:“我渴望成为继子女心目中的最爱。于是,每次他们跟生父外出,我就会对他诸多批评。如果他们开开心心地回来,我就觉得难以忍受。要是他们不欢而散,我就暗暗叫好。真的,我害怕失去孩子的爱。我觉得最难接受的是,承认在继子女心里,他们的生父是无人能代替的。”

      真爱帮助这个继父看出一个事实,那就是,要“即时”获得孩子的爱是不可能的。假如孩子没有即时接受他的爱,他不必感觉被拒。他渐渐明白到,生父在孩子心目中非常重要,也许他永远无法完全取代对方的地位。继子女从呱呱坠地就跟生父一起生活,而继父只是个外来人,自然须要付出努力才能赢得孩子的爱。研究员伊利莎白·爱因斯坦谈到许多继亲的经历,说:“继父母永远无法取代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错,永远不可以。即使孩子的亲生父母死去或弃他而去,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仍然占一个重要的位置。”

  • 继亲家庭也可以是个安乐窝
    守望台1999年 | 3月1日
    • 一位基督徒长老谈及,他的继子女在星期日早上往往不愿起床从事崇拜。与其严厉地训斥他们一番,这个父亲尝试以仁慈的方法处理难题。他早点起床,煮好早餐,然后在孩子下床前给每人一杯热饮。结果,以后孩子就合作得多了。

  • 继亲家庭也可以是个安乐窝
    守望台1999年 | 3月1日
    • 不过,要是继亲是个继父又怎样呢?圣经不是说父亲是一家之主吗?不错。(以弗所书5:22,23;6:1,2)可是,他可以授权妻子代表他施行管教一段时期,尤其是提出责罚。这样,他一方面让孩子服从“母亲的法则”,一方面奠下基础,使孩子日后“听[新]父亲的训诲[‘管教’,《吕译》]”。(箴言1:8;6:20;31:1)证据表明,这样做长远来说并不会削弱做父亲的首领权。此外,一个继父说:“我记得,管教的意思包括劝勉、纠正、责备。如果父母以公正、仁爱和富同情心的方式施行管教,同时立下好榜样,孩子多半都会接受。”

  • 继亲家庭也可以是个安乐窝
    守望台1999年 | 3月1日
    • 一个再婚的女子回忆说:“做母亲最为难的是,见到丈夫以继父的身分管教自己的儿女。如果她觉得对方过度严格或处事不公,就更叫她伤心了。她很自然想保护自己的儿女。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服从丈夫的决定和表示支持,的确不容易。

      “我有两个儿子,小的12岁,大的14岁。有一次,他们请求继父允许他们做某件事。我丈夫马上拒绝,然后一声不响地离开房间,不让孩子有机会解释他们的请求为什么十分重要。孩子伤心得几乎要哭起来,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大儿子转过来望着我,说:‘妈,你看到没有?’我回答说:‘我看到,但爸爸始终是一家之主,圣经吩咐我们要尊重首领权。’幸好孩子很听话,愿意服从圣经的吩咐,渐渐平复下来。当天晚上,我向丈夫解释这件事,他看出自己过度严格,立即走进孩子的房间向他们道歉。

      “我们从这件事学到很多宝贵的教训。我丈夫学会要先耐心聆听,然后才作决定。我学会即使深感苦恼,仍然要支持首领权的原则。两个儿子就学会服从的重要性。(歌罗西书3:18,19)我丈夫衷诚道歉,使我们人人都看出谦卑的重要。(箴言29:23)今天,两个儿子都是会众的长老。”

  • 继亲家庭也可以是个安乐窝
    守望台1999年 | 3月1日
    • (当然,继父要小心,跟继女在身体接触方面要保持适当距离,以免令对方感到不自在。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