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8 11/15 29-31页
  • 保持基督徒的合一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保持基督徒的合一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接受同一的属灵喂养
  • 人的不完美和极端的观点
  • ‘他绊倒我’
  • 团结并非划一
  • “维持靠着神圣力量而有的合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25年(研读版)
  • 耶和华召集他的家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2年
  • 基督徒团结合一,为上帝增光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 在最后的日子继续精诚团结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8年
《守》88 11/15 29-31页

保持基督徒的合一

“试想象有人称呼你为弟兄姊妹,”天主教作家莫索(Domenico Mosso)写道,“不是神父这样称呼你,而是你身旁的中年绅士或刚巧走到你身边的漂亮少女这样称呼你。‘对不起!请再说一次,’‘我是说,弟兄,你早!’‘你怎敢如此冒昧。……我完全不认识你,怎能这么熟不拘礼呢?我们毕竟是在教堂里呀。’”

在基督教国的各教会里,真正的弟兄情谊的确已消失了。这充分反映出在他们当中缺乏基督徒的团结。可是,耶和华见证人却迥然不同。我们像早期耶稣的跟从者一般随时以弟兄姊妹相称。(彼得后书3:15)不论你处身于世界的什么地方,你都可以在最邻近的王国聚会所里受到像弟兄般温暖、热诚的接待。另一件事实也表明耶和华见证人具有团结的精神,那便是,他们当中所有会众都跟从同一模式的教导,并且所有见证人均参与宣扬“王国好消息”的工作。——马太福音24:14,《新世》。

耶稣在临死的晚上向上帝祷告说:“我……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而对我怀具信心的人请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啊,与我合一,我与你合一。”(约翰福音17:20,21,《新世》)圣经的记载表明耶和华上帝的确答允了耶稣的恳求,使久已存在于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积怨在早期的基督徒当中借着基督的教训所产生的团结力量而烟消云散。——加拉太书3:28。

可是,他们必须继续努力才能保持这种团结。使徒保罗劝谕他的同工要“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他们绝不应分门结党;反之,“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上帝在会众中设立了使徒、牧者和牧师,目的是要帮助“众人在[信仰]上同归于一。”——以弗所书4:1-6,11-14。

在现代,耶和华见证人得以保持这种“合一”。可是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可能会危害到我们‘在信仰上的合一’。这些因素包括独立自主的精神、文化背景和种族的差异,以及存在于基督徒同工当中的种种弱点和不完美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这种团结呢?

接受同一的属灵喂养

耶和华并没有给基督徒个别的启迪;反之,基督任命了一个‘忠心而有见识的仆人’阶级去负责在普世供给基督徒所需的圣经研读资料和适时的训示。(马太福音24:45-47)为了配合这种国际性的需要,《守望台》杂志现今以103种文字印行而销流全球。

基督徒接受同一的属灵喂养可以促进及保持他们在信仰上的合一。可是,有时某些训示看来在某些国家中并不适用,我们可以因此就认为我们不需要这些资料吗?绝不然。性不道德和偶像崇拜在古代的哥林多城十分流行,保罗向住在该城的基督徒发出的若干警告也许看来对住在乡下的基督徒不大适用。(哥林多前书6:15,16;10:14)然而,各地的基督徒均将保罗的写作视为《圣经》的一部分。——彼得后书3:16。

今日的情形也一样,某些文章的资料对当地的环境可能不像其他的文章那么适用,但我们仍然应该敏于接受这些预先的警告,因为我们深知在这个通讯科技发达的时代,世界任何一处所形成的不良风气都可以很迅速地蔓延到地球的其他角落。

人的不完美和极端的观点

门徒雅各说:“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雅各书3:2)由于生来的不完美,人也往往有走极端的倾向。假若彼此对事物怀有同一的观点,这也许不会造成难题。例如,两个极端讲究的人在一起可能相处得很好。但假若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与一个极端讲究的人在一起,就可能永无宁日了!

耶和华见证人来自“各国、各族、各民、各方”。(启示录7:9)由于这缘故,我们当中的个别分子可能在诸如饮食习惯、衣着品味、照顾健康的方法及甚至社交礼仪等事上有迥异的看法。这些彼此不同的见解无需在我们当中形成对峙的局面。圣经警告我们要提防极端的倾向,并且鼓励我们要力求保持平衡和合理。圣经说:“从上而来的智慧是……促进和平的、通情达理的。”——雅各书3:17,《新世》。

不错,圣经很明确地谴责某些行为。但它却时常鼓励我们要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中庸之道。请考虑一下圣经对以下几个问题所提出的主张:

世俗工作:“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箴言19:15)“你们不能服事上帝,又服事金钱。”——马太福音6:24,《新译》。

言谈:“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10:19)“凡事都有定期……静默有时,言语有时。”——传道书3:1,7。

社交:“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你的脚要少进邻舍的家,恐怕他厌烦你。”——箴言25:17。

教养儿女:“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言13:2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歌罗西书3:21。

我们在观点上越保持平衡而非趋于极端,我们与其他基督徒之间的磨擦便越少。可是,倘若由于人的不完美,彼此间仍发生意见冲突,那又如何呢?要切记保罗在歌罗西书3:13所说的话:“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

‘他绊倒我’

可是,会众中有些分子可能由于背景的缘故为人极端敏感,很容易因为别人无意的言谈举止便贸然认为对方怀有不良的动机。无论如何,这些过度敏感的人若容许自己被一些琐事所困扰,或者更严重的是,在会众中撒播使人分裂的种子而引起不安,那会是多么令人遗憾!

诚然,圣经谴责一些可以使其他门徒绊倒的行为。(路加福音17:1,2)成熟的基督徒应当敏于体察同工的感觉。但与此同时,圣经也向我们提出有力的劝告,要我们避免过度敏感、小题大做。(传道书7:9)再者,我们若在弟兄中将某个人的弱点暴露出来而四处表露自己的不满,这种行为乃是“耶和华所恨恶”的事之一。——箴言6:16-19。

上帝的灵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过度敏感的倾向。我们不应将思想集中在弟兄的弱点之上,反之,我们可以凭着圣灵之助,思念一些积极而有造就的事。(腓立比书4:8)这样行可以促进而非破坏基督徒的团结。

团结并非划一

可是,普世的团结绝非意味到要扼杀自我或毫无主见。事情若牵涉到圣经的原则,我们会乐于摒弃这个世界独立自主的思想模式而接受耶和华的灵的指引。即使如此,在执行传福音者的任务时,我们仍然有许多机会发挥自己所长及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事实上,我们的弟兄时常在作见证方面采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法以适应当地的需要。

除此之外,有许多活动是并不直接牵涉到圣经原则的,包括某些当地习俗在内。例如,在欧洲大陆,人们打招呼时通常会彼此握手;但在远东的某些地方,他们则彼此鞠躬。然而,两者均为基督徒所接纳。或者考虑一下衣着和发型的问题。圣经只向我们提出一些基本的指导方针,劝勉人要保持端庄和平衡。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一方面表现“健全的头脑”,同时按照个人的喜好而行。——提摩太前书2:9,10,《新世》。

长老们必须时刻留意在向别人提出劝告时谨守圣经的原则而非仅凭个人的喜好。当然,在属灵的事务方面,他们会带头促进真正的团结。我们也可以各尽本分,经常研读圣经及‘忠心仆人’所出版的刊物,借此“察验自己,是不是持守着信仰”。(哥林多后书13:5,《新译》)我们也可以借着勇敢地“公开宣布”自己的信仰而在工作上保持合一。——希伯来书13:15,《新世》。

这样我们便可以听从上帝所感示的劝告:“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书1:10。

[第31页的图片]

即使人有理由感觉不悦,力求与别人保持良好关系乃是维持团结的要素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