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务求成功的压力
    守望台1988年 | 11月15日
    • 结果如何?

      这种世俗的成功确能带来若干享受,但请想想它所索取的沉重代价。报章专栏作家奥凯福(Achike Okafo)写道:“稳定的家庭……一日一日的崩溃,主要的原因是金钱和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甚至仍然厮守的夫妇也很少谈及父母的职责了,……因为他们都太过忙于追求舒适生活所需的物质东西。”除此之外,受忽略的儿童时常吸毒犯罪,离家出走,以致问题变得更严重。追求成功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追求成功的压力迫使一些野心勃勃的人做出不诚实、不道德的事来。年轻女子甚至为了得到优异的考试成绩或上好的职位而不惜出卖肉体。就算成功来得光明磊落,成功的人也可能要面对成就较次的人的愤恨或妒忌,或者要应付受财富、名誉所吸引的“朋友”的伪善。(传道书5:11)这是真正的成功吗?

      圣经中传道书的睿智执笔者提出了否定的答复。这位执笔者富甲一方、权倾天下、声名显赫;但是他综观这一切和它们所带来的享受和欢乐之后,他获得的结论是:这些东西“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2:3-11。

  • 务求成功——不计代价?
    守望台1988年 | 11月15日
    • 由于贫穷比比皆是,于是很多人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上的成功。有些人甚至不惜采用不忠实的手段来达到发财的目的。然而,人一旦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他们就应该永远舍弃这种态度以求符合圣经的正义标准。

      可是,甚至有些基督徒也受到感染而再度追求世俗的目标。他们可能为求成功而不惜做出不符合基督徒原则的事来。作父母的为求成功而忽略了家人;有些人则为求成功而忽略了他们对上帝的事奉。以获致人生的满足和快乐而言,你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论到这种行径所带来的后果,圣经警告我们说:“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9,10。

      “万恶”、‘被许多愁苦刺透’。这些话肯定不像是用来描述满足快乐的字眼,对吗?可是,多个世纪以来,甚至直至今日,千百万人的经历证明圣经的话何等真实。既然如此,这一切鼓励基督徒追求什么目标和行走什么人生途径呢?

      误入歧途——怎会如此?

      基督徒可以怎样被诱偏离信仰而误入歧途呢?有些人竟然堕落到完全舍弃敬虔的道德标准和纯正的信仰。在其他事例上,有些人在敬虔的路途上分散了注意力,甚至利用敬虔作为操纵他人的工具。圣经说“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摩太前书6:5)他们虽未完全离弃基督教,但也许已违反了若干圣经原则,而这些原则乃是基督徒信仰所不可或缺的。

      这世界的人喜欢作威作福辖制别人,但耶稣告诉他的跟从者不要仿效这些人,说:“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耶稣在谴责犹太的宗教领袖时甚至说得更为彻底。他表示酷爱世俗名望的人会招惹上帝的不悦。(马太福音20:26;23:6-9,33)因此,基督徒应该乐于彼此服事而非力求胜过别人或辖制别人。贪财的人为求成功而不计代价,就很容易被诱偏离基督徒的正道而误入歧途。

      你在这方面的情形如何?你发觉自己以权力的大小,对别人支配的程度,作为衡量成功的准则吗?你为了发挥或争取权力,而不惜颠倒或曲解基督教的原则和道理吗?你觉得一定要出人头地,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吗?你很喜欢谈论自己的家财或事业成就吗?若然,你就要分析一下,看看你是否已偏离了信仰而误入歧途了。

      “成功”所带来的痛苦

      耶稣也说:“不可为自己在地上积聚财宝……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你们不能服事上帝,又服事金钱。”(马太福音6:19-24,《新译》)倘若父母引导儿女追求物质财富或世俗事业,以此作为主要目标,他们可说是遵行耶稣的教训吗?假如儿女因父母强调世俗的成功而放弃真理,采纳不合基督教原则的生活方式,这样行值得吗?为了“在地上积聚财宝”而牺牲儿女的属灵生命,或至少冒这个危险,可说是值得吗?这样行的父母由于他们为儿女担忧,也为了儿女在灵性上——甚或身体上——所蒙受的损失感到懊悔,往往发觉他们“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贪财之心是个苛刻的主人。它苛索人的时间、精神、能力,并且将人的敬虔之心扼杀。它通常诱使人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世俗名望,借此使人越来越远离信仰。圣经说得不错:“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传道书5:10。

      有一个非洲商人虽然成为基督徒,却仍然贪爱经济成功而将此视为一生的首务。他看重与商界朋友的应酬而忽略了基督徒的活动。尽管会众中的长老尽力予以帮助,他在灵性上仍然毫无进步。故此他发觉自己陷于属灵的窘境中——他既难以算作基督徒,但又希望别人把他视作基督徒;他的景况可说是进退维谷。我们大家都能了解,他的处境决不会导致生活上的深切满足,也不会带来恒久的快乐。

      这样的人必然会经历属灵的痛苦。与不注重忠实和性道德的人作商业往来和社交酬酢无疑会把自己暴露在不道德的影响之下。暴露在这种环境下的基督徒不得不力图抗拒不良的影响,而且通常经历良心的挣扎,有些人终于与别人同流合污而完全偏离了信仰的正途。(哥林多前书15:33)纵使经济成功,但在灵性和道德上却一败涂地,那又有什么益处呢?正如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马太福音16:26。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