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竞争是成功的要诀吗?
    守望台1994年 | 3月1日
    • 竞争是成功的要诀吗?

      “但求胜利,不顾一切。”这句常常被人视为出自美式足球教练万斯·隆巴尔迪之口的“名言”,今日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上的座右铭。现在,甚至连前共产国家也加入鼓吹这种竞争精神。他们认为在本国的市场里引进竞争精神乃是国家致富的门径。在东方,不少家长为了要子女胜过别人,就把子女送进私营的补习学校里接受短期填鸭式的“恶补”,目的是要子女学会诀窍,在入学试取得好成绩。这些一心望子女成材的父母深信,子女进入名校就读乃是飞黄腾达的途径。

      不少人坚信,竞争是成功的要诀。他们认为,人类所以进步乃是由于在彼此间有竞争。日本经济组织联会向各大机构所作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65.9的行政人员宣称:“争先晋升是日本机构成功的原动力。”看来日本公司在这方面一直相当成功。可是,竞争真的是成功的要诀吗?

      真的报酬丰富?

      与别人竞争的人表现一种自我至上的自私态度。他们对别人的逆境幸灾乐祸,满以为别人的失败会促进自己的成功。为求自私的利益,他们可能不惜用手段伤害别人。可是,借着竞争求取成功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保尾一度力求在公司里出人头地,他回顾以往的行径说:“以前我充满竞争精神,老是想向上爬。我和别人比较,自觉胜人一筹。别人如果爬到我之上,我就会烦躁恼怒,天天埋怨公司的人事管理。我其实没有任何真正的朋友。”

      竞争精神也可导致早死。怎会这样呢?日本《每日新闻》把“死于工作过劳”与甲型行为相提并论。甲型行为是指借着分秒必争、激烈竞争和仇视敌对的态度来应付紧张的行为模式。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指出,甲型行为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不错,竞争精神是可以致命的。

      在工作地方表现竞争精神也可导致身体及精神上的其他毛病。一个例子是圭之介。圭之介是日本一家大汽车商的首席推销员。他曾创下销售1250辆汽车的纪录。他的照片甚至给装在镜框中,挂在总公司的董事室里。圭之介虽然不想利用同事做垫脚石来向上爬,公司却催迫他跟同事较量。结果,他在一年间同时患上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一年,公司有15位行政人员因病入院治疗,有一位更自寻短见。

      在家里,‘与别人看齐’的态度足以使人陷入永无休止的竞争中,不可一世地炫耀自己的财富。(约翰一书2:16)这样行其实只是把金钱送给世上的商人,使商业世界坐享其成而已。——可参阅启示录18:11。

      竞争精神也许能提高工作效率,可是,所罗门王却禁不住说:“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灵巧的工作就被邻舍嫉妒。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传道书4:4)那么,我们既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精神的社会里,又怎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呢?为了寻得答案,我们首先要看看竞争的念头是从哪里来的。

  •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得享内心安宁
    守望台1994年 | 3月1日
    •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得享内心安宁

      耶稣基督向使徒提出劝告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当时,使徒们正在争论谁为大。使徒深知耶稣憎恶这样的精神,因为耶稣从没有鼓励门徒勾心斗角、互相倾轧,以此作为取得灵性进步的方法。——马可福音9:33-37。

      耶稣基督降世之前曾参与创造人类始祖的工作,所以知道人类始祖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歌罗西书1:15,16)第一对人类被造成有能力继续进步,根本无需冷酷无情地互争长短。人类不用拼个你死我活去决定谁为元首,也无需和动物互相残杀以求适者生存。——创世记1:26;2:20-24;哥林多前书11:3。

      竞争精神的起源

      那么,无情的竞争精神是怎样在人类社会中大行其道的呢?人类历史上第一宗谋杀案可以提供线索。人类始祖的长子该隐由于怀有竞争精神,结果造成了悲剧。该隐把弟弟亚伯杀了,因为上帝喜悦亚伯的祭物过于该隐所献的。圣经说该隐“出于那邪恶者、而屠杀了他的兄弟”。——约翰一书3:12,《吕译》;创世记4:4-8。

      不错,邪恶者魔鬼撒但不但始创了竞争精神,也尽力助长这种精神。撒但本是个天使,是上帝的儿子而享有很大的特权;可是,他却贪得无厌而想得到更多。(可参阅以西结书28:14,15。)撒但引诱夏娃时,就把这种欲望表露无遗。他说夏娃吃了禁果“便如上帝”。(创世记3:4,5)的确,撒但想成为上帝一样;他妄想与耶和华抗衡。想与上帝比高低的狂妄精神促使撒但反叛耶和华。——雅各书1:14,15。

      竞争精神是有感染力的。在撒但引诱下,最初的人类家庭失去了上帝所赐的和平。(创世记3:6,16)自从反叛上帝以来,魔鬼撒但一直统治人类,而且竭力在人类当中助长竞争的精神。他甚至骗倒了无数男女,使他们以为,无情的竞争乃是成功的要诀。可是圣经却解释:“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各书3:14-16)撒但的确把人类的快乐和内心安宁完全夺去。

      无需竞争也能成功

      与撒但的劝诱刚相反,圣经提出一些无需竞争也得以成功的人物,其中的佼佼者是耶稣基督。耶稣虽然具有上帝的形像,却从没有想过要与上帝平等,反而取了奴仆的形像,来到地上。不但这样,他还自甘卑微,存心顺服,直至死而后已,且死在一条苦刑柱上。这种全无竞争精神的顺服,结果为他赢得了上帝的嘉许。“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立比书2:5-9)宇宙众生所能成就的,还有什么事比这更大呢?耶稣取悦天父,达到超越其他所有受造物的程度;他得以获致这样的成就,却完全没有表现任何竞争的精神。——箴言27:11。

      天上无数的忠心天使也表现同样的态度。身为天使长的耶稣降生为人,成为比天使微小一点,但天使却乐意伺候他。显然,天使从没有想过要利用这个机会去篡夺耶稣的天使长地位。——马太福音4:11;帖撒罗尼迦前书4:16;希伯来书2:7。

      我们只要考虑一下天使对上帝旨意的反应,就更可以看出天使绝不喜欢竞争。上帝定意要把一些不完美的人大大擢升,使他们享有不死的灵体生命,还给他们权柄“审判天使”。(哥林多前书6:3)但天使们在为耶和华服务方面却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在成就善工方面能力比不完美的人高得多。即使这样,天使仍快乐地为地上的受膏者效劳,从没有嫉妒这些受膏者将要获得的奖赏。(希伯来书1:14)天使这种不好竞争的优良态度,使他们得以在至高主宰耶和华的宝座前,日复一日地事奉他。

      然后请想想那些不久会在地上活过来的上帝古代忠仆。亚伯拉罕在信心方面立下杰出的榜样,以至圣经称他为“信之人的父”。(罗马书4:9,11)约伯则是坚忍的典范。(雅各书5:11)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他曾带领以色列人重获自由。(民数记12:3)关于信心、坚忍和谦和,在不完美的人当中,还有谁的榜样比这些人所立的更好呢?可是,这些人的希望是要承受上帝王国在地上的产业。(马太福音25:34;希伯来书11:13-16)像施浸者约翰一样,他们会居于“天国里最小的”成员之下。(马太福音11:11)他们会对此表示不满,坚称自己在信心、坚忍或谦和方面跟那些承受属天生命的人不相伯仲或甚至胜过这些人吗?绝不会!他们会成为上帝王国治下生活在地上的快乐臣民。

      今日的情形也一样。跟没有竞争精神的人相处会令人感到舒畅。上篇文章提及的保尾因为投机买卖黄金而债台高筑,结果失去了一切家财。他的所谓“朋友”纷纷舍他而去。保尾的妻子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保尾由于为家人带来很大痛苦,感到良心有愧,于是也出席见证人举行的聚会。最后,他得以成功地把竞争的精神除去,更进而成为一位耶和华见证人。现在他很高兴周遭所见的尽都是基督徒朋友,一些在患难时乐意予以援手的人。

      怎样保持内心安宁

      在一个冷酷无情、充满竞争精神的社会里,保持内心安宁往往绝非易事。我们最好留意,圣经谴责一切“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这些都是‘属肉体的行为’,是足以阻碍人承受上帝王国的。再者,这样的事与竞争的精神息息相关,难怪使徒保罗劝戒加拉太的基督徒说:“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惹起竞争”,《新世》],互相嫉妒。”——加拉太书5:19-21,26。

      保罗在信的上下文把克服自私竞争精神的要诀透露出来。他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拉太书5:22,23)圣灵所结的果子帮助我们把竞争精神从思想上除去。例如,请考虑一下爱这个特质。保罗解释说:“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哥林多前书13:4-7)借着培养爱,我们能够把嫉妒根除。嫉妒是一股助长竞争精神的力量。圣灵所结的其他果子也能够帮助我们把竞争精神的痕迹从心中和脑里洗掉。事实上,若有任何要不顾一切胜过别人的念头泛起,自制的果子能够把这样的念头迅速打消!——箴言17:27。

      可是,为了培养这些特质,我们必须让上帝的灵作用在我们身上才行。我们需要恒切祷告,祈求上帝的灵帮助我们;借着这样做,我们促使圣灵在我们身上发挥有益的影响。(路加福音11:13)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时,他会赐给我们什么?圣经回答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6,7。

      这点在耶稣的使徒们身上足以见之。甚至在耶稣和使徒共聚的最后一晚,在他创立了主的晚餐之后,各使徒仍在争论谁看来最大。(路加福音22:24-27)耶稣曾在不同的场合试图纠正使徒们的思想,但可惜竞争的精神已深印在他们心里。(马可福音9:34-37;10:35-45;约翰福音13:12-17)可是,在这场争论发生之后大约50天,使徒们获得了圣灵,他们的态度就改变了。在五旬节那天,他们不再争论谁该代表他们向好奇地聚集起来的群众发言。——使徒行传2:14-21。

      基督徒会众绝不是受人支配的。有一次他们必须处理一个有关割礼的问题,当日那个重要会议由雅各主持,而雅各在耶稣死时还未是个门徒。在基督徒会众的治理机构举行的这个会议上,没有半点迹象显示各使徒曾为谁该带头一事发生争论。这个改变跟各使徒怀着竞争精神的日子实在有天壤之别!凭着圣灵的帮助,他们记起耶稣的教训,同时开始领会这些教训的含义。——约翰福音14:26。

      我们的情形也一样。凭着圣灵的帮助,我们能够克服要胜过别人、把自己的成就建在别人的失败之上的心理。这样,我们便能够得享出人意外的内心安宁。圣经向我们提出保证,魔鬼撒但——鼓吹竞争精神的罪魁——很快就会被囚在无底坑中而不能再肆虐。(启示录20:1-3)届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会再存在。要是这样,结果社会是否就无法进步呢?绝不然!人类会进至身心完美的地步,但不是通过彼此竞争,而是借着耶稣把他的赎价祭物的价值应用在人类身上。——约翰一书2:1,2。

      较早之前提及的圭之介创下了销售汽车的最高纪录,因此他一度享有世俗名成利就的光荣。可是,圭之介却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他终于辞去职位。圭之介说:“现在,我的生活充满真正的喜乐。”他看出耶稣一生真正成功的原因。今日,无论圭之介在上帝的普世会众中从事什么工作,他都寻得乐趣。这样,他正努力为新世界的生活作好准备,因为届时世上不会再存有任何竞争。你不妨到附近的王国聚会所参观一下,花点时间跟耶和华见证人交往,这样你便能够亲自体验到这个新世界社会是怎样的了。

      [第7页的图片]

      在上帝的新世界里,人类社会会和平共处、通力合作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