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导上表现洞察力和说服力守望台1999年 | 3月15日
-
-
简明为贵
6.保罗和耶稣怎样以身作则,用简单易明的方式施行教导?
6 用词简明是另一个深具价值的教导技巧。当然,我们希望圣经学生“能跟所有圣民一同彻底领会[真理]的长阔高深”。(以弗所书3:18)圣经道理有些部分十分引人入胜,但却不易明白。(罗马书11:33)即使如此,保罗向希腊人传道时,他将注意集中在基督被“挂在柱上”的简单信息之上。(哥林多前书2:1,2)同样,耶稣以清晰、感人的方式向人传道。他在“登山宝训”里所用的词汇非常简单,可是这个演讲却含有一些极为深刻的真理。——马太福音5-7章。
7.我们主持圣经研究的时候,可以怎样保持简单易明?
7 我们主持圣经研究,也可以在教导方面保持简单。用什么方法呢?借着把注意集中在“较重要的事”上。(腓立比书1:10)解释深奥的问题时,我们应当设法用浅白的措辞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应当把注意集中在主要的经文之上,而不是把课文没有引录的每节参考经文,都读出来讨论一番。我们要预先作充分准备。不要提及许多细节,以致学生觉得吃不消;也不要让不甚重要的问题分散我们的注意。如果学生提出其他问题,是跟课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可以机巧地建议,等到读完课文之后才讨论。
善用问题
8.耶稣怎样善用问题?
8 另一个有用的教导技巧是善用问题。耶稣基督在教人的时候,常常使用问题。例如有一次,耶稣问彼得说:“‘西门,你认为怎样?地上的王向谁征收物品税或人头税呢?是向儿子呢?还是向外人呢?’他说:‘向外人。’耶稣就对他说:‘那么,儿子其实是免税的了。’”(马太福音17:24-26)既然人在圣殿里崇拜上帝,而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按理说来耶稣自然无需缴纳圣殿税。可是耶稣技巧地运用问题去说明这件事实。这样,耶稣帮助彼得根据他已经知道的事,去作出正确的结论。
9.我们主持圣经研究的时候,可以怎样运用问题?
9 主持圣经研究时,我们也可以善用问题。如果学生答错了,我们可能想立即提出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这样做,学生真的会记得听到的资料吗?导师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效果时常会好得多。例如,如果学生觉得很难看出为什么他应当使用上帝的名字,我们可以问他:“你觉得自己的名字重要吗?……为什么?……如果有人不肯用你的名字去称呼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上帝要我们使用他的私有名字,不是很合理吗?”
-
-
在教导上表现洞察力和说服力守望台1999年 | 3月15日
-
-
12.运用观点性问题有什么好处?
12 如果我们想知道圣经学生是否真的相信所学的知识,运用观点性问题会颇有效。(马太福音16:13-16)学生也许答得很对,说行淫是不对的。但你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对于上帝所定的道德标准,你自己觉得怎样?你觉得上帝的标准太严格吗?你认为跟从上帝的标准是一件重要的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