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主义换新装警醒!2001年 | 5月22日
-
-
恐怖主义换新装
本刊上次对恐怖主义作专题报道,英语版的封面登载了一张大众熟悉的图片:前景是戴着面具、手持枪械的杀手,背景是火光熊熊的爆炸景象。今天,这番景象已经转变了,跟过去大不一样。
黄昏时分,一个样子普通的货车队悄悄地穿过一个又一个的住宅小区,最后在一所校舍附近停下。不久,一组受过特别训练的男子,就踏着重重的步伐,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往来搜索,个个都戴上防毒面具,身穿化学防护服。他们接到一个消息:学校举行运动会期间,一个小型爆炸装置在体育场上爆炸了。爆炸烟雾到处飘散。在场观看比赛的教师和学生,许多因吸入了浓烟而感到恶心。这四个男子跟当地处理紧急事变的人员互相配合,小心翼翼地走进受爆炸影响的范围,以求查个水落石出。爆炸装置释放了什么?是炭疽杆菌?还是神经毒气?
四个男子不慌不忙地向运动场走去。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器材,以便进行化学分析。在一个小房间里,这些男子发现了爆炸装置的残留物。他们要运用微小的探测工具,又要搬动沉重的物体。可见,事情非同小可,必须谨慎行事。
没过多久,他们的面具已蒙上了一层水汽。这次任务相当繁重,连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也感到吃力。话虽如此,不到10分钟,残留物的本质就给验明了。随行的化学家说:“试验结果呈阳性,爆炸装置含炭疽杆菌。”
恐怖手法层出不穷
这个事件听起来很危险,其实不然。上述的爆炸事故原来是模拟训练,旨在考验这组人员的反应,看看他们怎样处理在美国纽约州北部发生的毒气袭击事件。美国国防部最近成立了多个民防小组,称为大规模破坏性武器民防小组,其中一组是由这四个男子构成的。由于恐怖分子所用的手法跟以往截然不同,现今每逢有恐怖事件发生,民防小组就奉命到现场,去评定受影响的范围有多广阔、情况有多严重,并且验明攻击武器所含的到底是细菌、化学物质,还是放射性物质。
恐怖分子经常变换手法进行破坏,对公众安全危害很大。为了应付恐怖分子的新招,世上的国家纷纷成立类似的民防小组。近年发生的恐怖事件在在显示,由独立团体、独立行事的极端分子策划的恐怖活动a有增无减。虽然许多恐怖分子仍以军事装备和出国访问的外交使团为攻击目标,有些恐怖分子却把攻击对象的范围扩大,连无遮掩、无防护的目标,例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体育比赛场地、闹市、旅馆、旅游点等等,也逃不过他们的攻击。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波特·戈斯证实,恐怖分子变换了手法。他说:“我们过去一直认为,恐怖活动是政府资助的。现在我们必须把这个观念撇在脑后,用新的眼光看恐怖主义。为实现‘理想’而发起的恐怖活动不断增多。”
恐怖主义已经换了新装。恐怖分子采取的行动、所用的策略,可能比以往更难对付、更难防范。恐怖分子能利用新科技进行攻击,又得到独立财团的资助。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今日美国》报道:“恐怖分子不但有最新的电脑通讯技术,也跟有组织的犯罪团伙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要打击恐怖活动,就难上加难了。”新的手法也牵涉到新的攻击目标。由于这个缘故,“网络恐怖主义”、“生物恐怖主义”、“生态恐怖主义”一类的新闻词汇就应运而生了。
恐怖分子所用的新手法,对社会到底有多大的危害?你的自身安全有没有受威胁?国际恐怖活动所造成的祸害,有办法解决吗?接续的文章会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脚注]
a 关于什么是恐怖活动,人人看法不尽相同。举例说,有些国家被内战弄得四分五裂,派系间的暴力冲突,既可以被看做合法的战争行为,也可以被视为恐怖活动,答案因询问对象有别而各异。在这系列文章里,“恐怖活动”一般指用暴力强迫别人妥协的行为。
[第4,5页的附栏或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恐怖主义横行的十年
1.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1992年3月17日
一颗汽车炸弹炸毁了以色列大使馆。29人丧生。242人受伤
2.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1992年8月26日
一颗炸弹在国际机场爆炸了。12人丧生。至少有128人受伤
3.美国纽约市
1993年2月26日
宗教极端分子把世界贸易中心下面的炸弹引爆了。6人丧生。大约1000人受伤
4.日本松本
1994年6月27日
奥姆真理教的教徒在一个住宅区附近喷射沙林毒气。7人丧生。270人受伤
5.日本东京
1995年3月20日
奥姆真理教的教徒带着六个包裹走进地下铁道列车的车厢,在里面释放致命的沙林毒气。12人丧生。逾5000人受伤
6.美国俄克拉何马城
1995年5月19日
在联邦政府大楼安置的货车炸弹爆炸了。有人把责任归咎于右翼极端分子。168人丧生。逾500人受伤
7.斯里兰卡科伦波
1996年1月31日
种族主义恐怖分子驾着一辆满载炸药的货车,向银行撞去。90人丧生。逾1400人受伤
8.英国伦敦
1996年2月9日
爱尔兰的恐怖分子把停车场上的炸弹引爆了。2人丧生。逾100人受伤
9.以色列耶路撒冷
1996年2月25日
有人在公共汽车上进行自杀式爆炸,把公共汽车炸掉了。当局怀疑这是宗教极端分子干的。26人丧生。大约80人受伤
10.沙特阿拉伯达兰
1996年6月25日
一辆载着炸弹的燃料货车在美军的住房设施外面爆炸了。19人丧生。515人受伤
11.柬埔寨金边
1997年3月30日
攻击者连续向示威群众扔了四颗手榴弹。多达16人丧生。逾100人受伤
12.印度哥印拜陀
1998年2月14日
宗教激进分子接二连三地投掷炸弹。43人丧生。200人受伤
13.肯尼亚内罗毕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
1998年8月7日
两地的美国大使馆都发生炸弹爆炸。250人丧生。逾5500人受伤
14.哥伦比亚
1998年10月18日、11月3日
攻击者一次投掷炸弹,另一次则发射飞弹。头一次的攻击目标是石油输送管道。209人丧生。逾130人受伤
15.俄罗斯莫斯科
1999年9月9日、13日
两次大规模的爆炸事故炸毁了两幢楼房。212人丧生。逾300人受伤
[鸣谢]
资料来源:以色列海尔兹利亚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7 Digital Wisdom, Inc.
Victor Grubicy/Sipa Press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网络恐怖活动
1999年3月:报告表明,入侵者接二连三地闯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行动“安排有序、协调一致”。根据美国国防部的电脑系统记录,黑客(骇客)每天入侵的次数由60至80次不等。
1999年年中:反政府黑客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内,非法闯入了美国参议院、联邦调查局、陆军部、白宫和几个内阁部门的网页。
2000年1月:据报,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去年一共花了121亿美元打击“经济恐怖活动”,消除有害的电脑病毒。
2000年8月:一个黑客闯入了英国的政府机构和地方当局的网站。
-
-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警醒!2001年 | 5月22日
-
-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
20世纪80年代末期,恐怖活动看来好像有所减少。时移势迁,新一派的恐怖分子已经崛起了。现今恐怖活动主要是由极端分子策划的。他们有很多门路筹集资金,例如贩运毒品、经营私人企业等。他们还有私人财产可以动用,又得到慈善团体和本地财团的资助。他们一如既往,到处横行,极尽残暴之能事。
近年无理性的恐怖活动激增。在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发生的炸弹爆炸事件中,有6人罹难,大约1000人受伤。一个激进教派在东京的地下铁道释放了一种称为沙林的神经毒气,事件导致12人丧生,逾5000人受伤。一个恐怖分子引爆了一颗货车炸弹,把俄克拉何马城一栋联邦政府大楼夷为平地。这起事件夺去了168条人命,害得盈千累万的人受伤。除了上述事件以外,正如第4~5页的附栏表明,恐怖分子并没有罢手,至今仍然策划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
从总体上看,恐怖分子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采取克制态度。1995年,俄克拉何马城一栋联邦政府大楼被炸毁。罪魁已经判了罪。报道引述他的话说,但求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他不惜任何代价,要取得“死者枕藉”的效果。1993年,一个团体承认,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的炸弹爆炸事件是他们干的。世界贸易中心由两座联立式塔楼组成。该团体的头目企图用炸药使其中一座塔楼倒下,撞向另一座,使两座塔楼里面的人同归于尽。
新武器层出不穷,恐怖分子现今大有选择的余地。专门研究恐怖主义的小路易斯·米泽尔说:“我们生活在动辄发怒的时代。人们的火气大得简直不可想象。末日将至的恐惧笼罩全球,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无所不用其极,全球灾难一触即发。”极端分子为求引起轰动,不惜使用杀伤力更大的尖端武器产品。
用电脑进行恐怖活动
网络恐怖主义,顾名思义,是用电脑一类的现代科技进行的恐怖活动。恐怖分子用电脑病毒做武器,吞噬攻击目标的电脑数据,使对方的系统失灵。他们也用“逻辑炸弹”去欺骗对手的电脑系统,指示对方的系统执行一些无法执行的程序,以致系统发生故障。世上的国家日益依赖信息网络系统去进行经贸活动,搜集国防情报,保障国家安全。由于这个缘故,许多人都觉得,公众越来越容易遭受恐怖分子的攻击。武装部队大多有自己的通信系统,即使在核战期间,队员也能互通信息,彼此保持联系。像电力供应、交通运输、金融市场一类对公众开放的网络,就比较容易受到破坏了。
假设恐怖分子想要中断德国柏林的电力供应。这件事要是发生在好几年前,恐怖分子就可能要到电力公司干活,才能找机会破坏电力系统。现在形势不同了。有些人认为,一个受过训练的电脑黑客,即使处身在地球另一边的僻远乡村,也可以利用家里的电脑使柏林市陷于黑暗。
不久前,瑞典一个黑客侵入了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电脑系统,害得当地的紧急救援服务停顿了一小时。这其间,警务处、消防处和救护车服务一律接收不到紧急求助的信号。
弗兰克·奇卢福评论说:“我们实质上制造了一个不受警察监管的地球村。”奇卢福在美国的策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任职,是信息战争特别工作组组长。策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罗伯特·库珀曼,曾在1997年说过,如果恐怖分子决定用高科技进行攻击,“后果实在不堪设想,现存的政府机关,没有一个能应付”。
有些分析家认为,恐怖分子能把各种各样的电脑科技弄到手,不管保安部门设立什么防护措施,他们总有法子闯进电脑系统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内说:“对手只要传播特定的病毒,或闯进特定的电脑终端机,就可以造成惨重的破坏。”
用化学物质和细菌进行恐怖活动
用生化武器进行攻击的恐怖活动也令人担忧不已。1995年年初,恐怖分子在东京的地下铁道释放毒气的事件,震惊世界。一个末日教派直认,这起事件是他们干的。
在美国防务分析研究所任职的布拉德·罗伯茨说:“恐怖主义的面貌改变了。以往恐怖分子出击,目的是要迫使政府当局让步,答应他们的要求。现在形势不同了。有些团体居然声称,他们旨在造成大量伤亡。这就是生物武器深受恐怖分子欢迎的原因。”要把生物武器弄到手有多困难呢?《科学美国人》杂志说:“人不用怎么冒险,就能培养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培养细菌的工具并不复杂,只需一个啤酒发酵器、一种用蛋白质做基本成分的培养基、一个防毒面具和一件塑料外衣就行了。”细菌准备好后,要传播开是很容易的。恐怖分子暗中使用生物武器,攻击对象根本无从防范。直到一两天之后,他们才发觉自己感染了细菌,可惜为时已晚。
有人说炭疽杆菌很适合做生物武器。炭疽杆菌可以通过接触,从牲畜传染给人。人感染后,皮肤会生脓疱。炭疽病从希腊语“炭”这个词得名,意指疮口上所结的一层黑痂。制订防御计划的人还有多一层顾虑:炭疽孢子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侵入肺部。炭疽病患者的死亡率相当高。
用炭疽杆菌做生物武器效果惊人。为什么呢?这种细菌具有高度的抵抗力,而且很容易培养。人感染后,不会马上显出病状。再过几天,受害人就会感到不适,身体倦怠,像是得了流感似的。咳嗽、胸部憋闷等症状随后出现。患者急促地呼吸着,接着休克了,几小时后就死去。
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里?
苏联解体以后,有些人很想知道,偷来的核武器会不会在黑市上出售。许多专家都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先前引述的罗伯特·库珀曼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有任何恐怖组织想要把核材料弄到手。”
其实,当前急需注意的,倒是跟核弹密切相关、杀人不声不响的放射性材料。放射性材料不会爆炸,所以不会释放爆炸气浪,也不会引起发热爆破。尽管这样,放射性材料却默默地发出辐射,伤害个别的细胞。首当其冲的是骨髓细胞。这些细胞一死去,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坏影响,例如出血和免疫系统衰竭等。放射性材料跟化学武器可不一样。化学武器一接触到氧气和湿气就会分解。放射性材料长年累月都发出有害的辐射。
在巴西中南部戈亚尼亚城发生的意外事故,足以说明辐射具有多大的杀伤力。1987年,一个男子毫不提防地把一个铅罐打开了。这个铅罐连接在废置的医疗器材上,罐里含有铯-137。男子对这颗发出蓝光的石子很好奇,于是向朋友展示自己的新发现。不出一个星期,最先受害的男女就相继到诊所求医。后来,盈千累万的人都接受了检查,为要确定自己有没有受辐射影响。在这起事件中,约有一百个居民感到不适,五十人需要住院治疗,四人不幸丧生。反恐怖主义专家认为最可怕的是,有人刻意把铯扩散开。要是这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代价高昂
显而易见,恐怖活动造成惨重的人命损失。不止这样,恐怖活动也波及其他层面。地球上有些地区纠纷迭发。恐怖活动能破坏或延误这些地区的和平进程。恐怖主义能激起冲突,使冲突延续下去,根深蒂固,难以消除。恐怖活动使暴行循环不止,情况越变越坏。
此外,恐怖主义也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各国政府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去对付恐怖主义。就以美国为例,政府当局在2000年按预算拨了逾十亿美元打击恐怖活动。
不管我们有没有注意,恐怖主义对我们大家都有影响。且以出外旅游为例。搭乘什么交通工具?去什么地方旅游?我们所作的决定都不免受恐怖活动左右。由于恐怖分子为患,各国政府不得不耗费大量税款,保护社会名人、国家重要设施和老百姓,以免受恐怖活动所害。
说到这里,以下的问题仍然有待解答:恐怖主义的祸害能永久消除吗?下篇文章会探讨这个问题。
[第7页的附栏或图片]
假保护生态为名的恐怖活动
《俄勒冈人报》报道,恐怖分子使出新的花招,“以保护环境和动物为名,故意纵火,肆意投弹,蓄意破坏”。有人把这样的破坏行动称为生态恐怖主义。自1980年以来,造成严重破坏的生态恐怖主义行动,在美国西部发生了不下一百次,损失总额达4280万美元。一般说来,犯这类罪行的用意是要中断木材采运作业,阻止当局把莽原区开辟为休闲场所,或者抗议人们用动物的毛皮做衣服、以它们的肉为食物、用它们做研究实验等等。
以上所描述的都可以说是恐怖活动,因为当事人企图用暴力迫使有关人士和有关机构改变行事方式,强迫当局改变公共政策。假保护生态为名的恐怖分子,喜欢在夜间出动,攻击僻远的目标。他们作案不留痕迹,只留下一片焦土,使侦查人员很难理出个头绪来。好几年前,以环保名义犯下的罪行,对受害地区所造成的影响还是很有限,而且鲜为人知。近年来,形势已有所改变,攻击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雅姆·达米蒂奥是美国林务局一个经验丰富的调查员,也是特工。他说:“这些人旨在唤起大众的注意,好使他们要求的改革能够实现。他们要是觉得自己受忽视,就会变换花样,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10页的附栏或图片]
恐怖主义与传媒
新闻记者特里·安德森曾在黎巴嫩被恐怖分子囚禁了差不多七年。他说:“恐怖分子伤害无辜,既可以引起轰动,又可以利用传媒的报道去推行政治运动,扰乱民心,真是‘一举两得’。对恐怖分子来说,不管是政治绑架、暗杀,还是伤人害命的爆炸事件,只要传媒多加报道,他们就已经达到目的了。没有世人的注意,这些残暴行为就失去意义,他们一点好处也捞不着。”
[第8,9页的图片]
1.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发生的自杀式爆炸事件
2.在斯里兰卡科伦坡,种族主义恐怖分子炸毁了一家银行
3.在肯尼亚内罗毕,一颗汽车炸弹爆炸了
4.俄罗斯莫斯科发生炸弹爆炸后,受害人的家属悲痛万分
[鸣谢]
Heidi Levine/Sipa Press
A. Lokuhapuarachchi/Sipa Press
AP Photo/Sayyid Azim
Izvestia/Sipa Press
-
-
恐怖主义行将消失!警醒!2001年 | 5月22日
-
-
恐怖主义行将消失!
耶路撒冷的一辆公共汽车、俄克拉何马城的一栋联邦政府大楼、莫斯科的一幢楼房,凡此种种,都可以成为恐怖分子的攻击目标。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要向政治家、军人领袖、经济界巨子传达坚决有力的信息。问题是,恐怖分子攻击的对象跟他们所推行的运动,往往毫不相干。许多事例表明,恐怖活动所伤害的,其实是无辜的平民百姓。他们跟恐怖分子公开宣布的目的,一点也没有关联。既是这样,极端分子又为什么要诉诸恐怖行动呢?
为何要进行恐怖活动?
恐怖分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破坏,显见他们的行动是早有预谋的。虽然恐怖活动造成许多人死伤,但这并不是恐怖分子想要得到的最终结果。他们残杀无辜,目的是要引起震惊、制造恐慌,借以要挟当局听取他们的申诉,答应他们的要求。让我们探讨一下,恐怖分子诉诸暴力的原因。
仇恨。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路易斯·弗里说:“仇恨煽起……恐怖活动。心怀仇恨的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事物,既无知又褊狭。他们什么都看不顺眼,于是密谋破坏,把一肚子的怨恨发泄出来。”
压迫。斯提分·鲍曼在《飞鹰鸣叫惊天地》里指出:“毫无疑问,有些团伙头子和国家领导人是不受理性控制的。他们一心要排除异己,消灭异族文化,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事实也清楚表明,许多人都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使用恐怖手段的。”
挫折感。《城市恐怖主义》的编者说:“不少事例表明……恐怖分子出击,主要是受强烈的挫折感所驱使。他们对当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深感不满,苦于没法扭转局面。”
不公平的行为。迈克尔·希莫夫在一篇题名为“恐怖主义策略”的论文里说:“恐怖主义只是表面现象,不是问题的核心。”他继续说:“从长远观点看,为了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把引发恐怖活动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消除净尽。……我们全力对付恐怖活动之余,也要竭尽所能去促进自由,维护人类应有的尊严,伸张正义,提倡人道主义。除非这一切行之有效,否则我们就不能把对抗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的行动取消。”
恐怖主义的成因和发展过程,充分证明圣经的话是千真万确的:“这人管辖那人,令人受害。”(传道书8:9)圣经还预先指出,恐怖主义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和品格特性促成的,说:“到了最后的日子,就会有难以应付的凶险时代。因为到时人会专爱自己,……毫无亲情,不愿意达成协议,毁谤人,漫无自制,凶悍,不爱良善,出卖别人,刚愎自用,气焰嚣张。”——提摩太后书3:1-4。
事实证明,不管人类多么真心实意,多么努力打击恐怖活动,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圣经说得很合乎现实:“耶和华啊,我晓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耶利米书10:23)人类没法解决恐怖主义的问题,但上帝绝对能够。
解决办法
有些人因蒙受冤屈、惨遭欺压而感到灰心丧气。他们可以从以下的可靠应许中寻得慰藉。圣经说:“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惟有恶人必然剪除;奸诈的,必然拔出。”——箴言2:21,22。
上帝很快就会实现这个应许。上帝任命的统治者耶稣基督,现已执掌王权。他一定会使这个应许成为事实。关于基督,圣经预告说:“[他]行审判不凭眼见,断是非也不凭耳闻;却要以公义审判贫穷人,以正直判断世上的谦卑人。”——以赛亚书11:3,4。
不错,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不久就会把办事不公的人,连同不公正的行为,通通铲除。在上帝的正义新制度里,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和暴行都会不复存在。到时,地上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人人都过着安稳的生活。——启示录21:3,4。
[第12页的图片]
圣经应许,不久上帝就会把压迫行为和不公平的行为通通铲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