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我只是去邮局拿信而已”
    警醒!2011年 | 6月
    • “我只是去邮局拿信而已”

      安德烈是在南非出生的白人,后来住在纳米比亚,他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星期一的早上,我到邮局去拿信,那里到处都是人。我看到有一个袋子放在旁边但却没有人理,觉得很奇怪。我拿了自己的信后就走了。我开车离开邮局大概三分钟,就听到很大的爆炸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炸弹爆炸,而爆炸的地方离我之前在邮局所站的位置只有几英尺而已。”

      安德烈又说:“我只是去邮局拿信而已,谁知道后来居然有些无辜的人被炸死,有的还是我认识的,我真的不敢相信!有时,我还会想起当时伤亡的人那么多,才意识到自己差一点就被炸死,虽然事情已经过了25年,现在想起来还是冒了一身冷汗。”

      恐怖活动——全球的难题

      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碰到这样的攻击,不过,你也许听过在世界各地恐怖袭击却常常发生。现在越来越多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诉诸暴力,这些暴力事件通常被称为恐怖活动。(请看下一页的附栏“谁才是恐怖分子?”)

      有位记者进行多年的专题研究之后,发现1997年全球“只有四个国家持续发生自杀式攻击”。但这位记者在2008年报导,“全世界[七大洲]除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外,其他大洲总共有超过30个国家曾发生自杀式攻击,造成很大的伤亡”。最后他说,“有愈来愈多组织发动[自杀式攻击],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就更多”。——《殉道全球化》

      请想想文章开头提到的攻击,有个组织承认炸弹是他们放置的,却说自己是“自由斗士”,他们想脱离政府争取独立。不过为什么人们要利用恐怖攻击来达到目的呢?我们来看看哈费尼的经历就知道了。

      哈费尼生于赞比亚,却在赞比亚邻近几个国家的难民营中长大。他说:“看到家人和别人受到残酷和不公平的对待,我十分愤怒!”于是他加入了父母所属的激进组织。

      回想在难民营中的那段时期,哈费尼说:“我们难民最悲哀的就是受到感情上的冲击,小孩子会被迫跟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分开。年纪较大的人都要去作战,很多人一去不回。我从没见过爸爸,连他的照片也没看过。我只知道爸爸是在战斗中死去的,直到今天我心中还是有感情的伤痕。”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发动恐怖活动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如果我们多了解一点这些背后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人类必须怎么做,世上才不会有这样的暴力事件。

      [第4页的附栏或图片]

      谁才是恐怖分子?

      研究员马克·于尔根斯迈尔说:“一个人是否把暴力活动描述为‘恐怖活动’,这要看他觉得发动这个暴力活动是否情有可原,而且至很大程度要看他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如果一个人觉得世界是很和平的,就会认为暴力事件是恐怖活动;如果一个人觉得世界是充满斗争的,就会认为暴力事件是很合理的。”

      因此,当人说别人是“恐怖分子”时,通常都是受到自己的政治倾向所影响。很多激进组织都被人称为恐怖分子,但他们却认为自己是自由斗士。作家洁西卡·斯特恩指出,恐怖活动牵涉到:(1)对非武装人员使用暴力;(2)利用暴力让人感到震撼、恐惧。所以,这些武装分子,不论是政府人员还是反政府的人,通常都会使用恐怖分子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 为什么有些人会诉诸暴力?
    警醒!2011年 | 6月
    • 为什么有些人会诉诸暴力?

      何塞巴住在西班牙,有人问他为什么当初要加入激进组织,他说:“那时我住在西班牙的大城市毕尔巴鄂,当地的警察会随意进到人的家里殴打人、逮捕人,我们受到很多的迫害和不公平的对待,真的忍无可忍了!”

      何塞巴又说:“由于我批评这些警察的做法,有一天早上我被逮捕了。我非常愤怒,想要做些事来改变这个情况,必要的时候也会使用暴力。”

      以暴易暴

      圣经说:“压迫可使有智慧的人疯狂”。(传道书7:7)经文的意思是,人受到压迫时会变得不理智,但圣经在这里并不是说使用暴力是对的。有些人因为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种族、宗教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于是感到非常气愤。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哈费尼说:“我们的土地被别人霸占了。就算是动物也会为自己的‘领土’争斗,更何况是人呢?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土地和权利战斗。”有个激进分子在发动自杀式炸弹攻击之前说了一段话,他死了之后这段话就被人公布,他说:“除非你们停止炸弹攻击,不再施放毒气,也不再囚禁、虐待我们的同胞,否则我们绝不罢休!”

      宗教因素

      虽然激进分子有时会为了非宗教的原因而发动恐怖攻击,但其实主要的原因常常都离不开宗教。有个激进组织的发言人曾传真给一位世界领袖,说:“我们不是疯了,也不是贪爱权力,我们是为真神效力,所以一定会誓死奋战。”

      丹尼尔·本杰明和史蒂文·西蒙在他们合著的《神圣的恐怖时代》中,谈到恐怖活动牵涉到的宗教因素说:“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宗教化,主流宗教和新兴教派里有越来越多信徒都相信,为了效忠他们的神而使用暴力是应该的。”另一个研究员搜集了全球几个恐怖活动的资料,而这些都是他认为是“特别令人震惊的恐怖活动”,他说:“参与这些恐怖活动的人全都深信,他们所做的事是神所认可的,甚至是神所指示的。”

      但话说回来,很多宗教激进分子的极端观点,跟他们宗教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大为不同。

      强烈的仇恨

      文章开头提到的何塞巴被警察逮捕之后受尽虐待。他说:“他们这样虐待我,更令我相信恨他们是对的。就算要我以死来改变现状,也在所不惜!”

      激进组织所灌输的观念往往也使一些人更认为使用暴力是对的。哈费尼说:“我们在难民营时,有人会召开一些集会,并在集会上告诉我们,白人不断用各种方法控制黑人。”听了这些话后对人有什么影响呢?

      哈费尼又说:“我越来越恨白人,不相信任何白人,最后,我再也忍无可忍了,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起来反抗。”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何塞巴和哈费尼的仇恨这么强烈,也很难信任别人,想不到他们后来居然都可以放下仇恨和猜疑。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的内心和想法呢?下一篇文章会进一步解释。

      [第6页的精选语句]

      “他们这样虐待我,更令我相信恨他们是对的。就算要我以死来改变现状,也在所不惜!”——何塞巴

  • 世上可能不再有恐怖活动吗?
    警醒!2011年 | 6月
    • 世上可能不再有恐怖活动吗?

      研究员贾罗德·波斯特用了20年分析所谓的恐怖分子的性格特征,之后作出一个结论就是,如果要改变恐怖分子,“就要非常努力地改变……他们的内心和想法”。

      不过,要是一个人已经深深卷入暴力和报复行动中,什么能改变他的内心和想法呢?

      一本改变人心的书

      20世纪90年代,哈费尼认真地看看自己的信仰,结果想要一本圣经。他说:“我先看圣经的福音书[就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了解一下耶稣的生平事迹。我发现耶稣很仁慈,对人很公平,我深受感动,很快就被他的个性吸引了。”

      哈费尼继续往下看,有两节经文令他更了解上帝的看法,这两节经文就是使徒行传10:34,35,经文说:“上帝是不偏心的,无论哪个国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义,都蒙他悦纳。”

      哈费尼说:“我看出部族冲突、国家主义、种族歧视都是人造成的。我开始了解圣经的信息可以改变人的想法,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跟上帝有良好的关系,这比为某个种族、民族或肤色的人争取权益还重要。”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何塞巴是一个突击小队的队长,他的小队被指派要炸毁一个警察局。何塞巴说:“我们还没有执行这个行动,我就被逮捕了,还坐了两年牢。”后来,他太太露茜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讨论圣经。之后,何塞巴也加入他们的讨论。

      何塞巴说:“我越认识耶稣就越想向他学习。耶稣说过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这句话是:‘凡拿剑的,都会死在剑下。’我知道耶稣说得一点都没错。”(马太福音26:52)何塞巴又说:“杀人只会增加仇恨,而死者的家人也会想报复。暴力只会带来痛苦,不会使世界更好。”何塞巴开始调整自己的观点。

      哈费尼和何塞巴都亲自体验到,圣经的真理可以对人的生活发挥很大的影响。圣经说,“上帝的话语是活的,是有力量的”,而且“心里的意念和打算都能辨明”。(希伯来书4:12)上帝话语的力量确实帮助了很多人调整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有没有证据证明,全球实践圣经真理的人都是团结一致的呢?

      基督徒相亲相爱

      哈费尼开始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时,留意到不同种族的人都可以和睦共处,他深受感动,说:“可以跟白人坐在一起,我真的很兴奋。我从没想过,在我这一生中会有机会叫一个白人为‘弟兄’。这令我更加相信,耶和华见证人一定是正确的宗教。他们团结一致,虽然种族不同却仍然彼此相爱。他们的团结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

      耶稣说真正跟从他的人有个特色,就是“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34,35)耶稣也拒绝参与政治的冲突,他告诉门徒:“你们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6:15;15:19;马太福音22:15-22)不论是在耶稣的日子还是在今天,真基督徒都彼此相爱,并在政治上严守中立。

      实践耶稣的教导

      这个世界四分五裂,以致引发了各种恐怖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下,人还能表现爱心吗?当政治的冲突导致仇恨时,人的爱国情绪和民族主义情绪就会更加高涨,结果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就会产生很多冲突。

      举例说,1914年,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驱使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暗杀奥匈帝国的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社”的成员,这个组织的章程说,为了达到目的,“发动革命胜过……力求改变人们的文化习惯”。这件暗杀事件在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当中引发了战争,最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千百万阵亡的人都自称跟从耶稣这位“和平的领袖”。(以赛亚书9:6)

      大战结束之后,一个有名的教士哈里·霍士迪指责教会领袖没有教导信徒跟从耶稣的榜样。他写道:“我们训练人去打仗,将战士捧为英雄,甚至在教堂里也竖起战旗。”最后霍士迪说:“我们一方面赞美和平的君,另一方面却歌颂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1975年的一个社会学研究说:“两次大战和随后的冷战所造成的武装冲突中,耶和华见证人一直严守‘基督徒中立的立场’,不使用暴力。”虽然耶和华见证人被人虐待和监禁,却“从没有以暴力报复对方”。这个研究最后说:“由于耶和华见证人深信圣经是上帝所启示的话语,所以他们的信仰全都基于圣经。”

      实践圣经原则的好处

      比利时前首相从邻居那里得到一本书,是关于耶稣的生平故事,书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耶和华见证人出版)。他看了这本书后深受感动,就写了一封信给那个邻居,说:“如果人们多留意福音书的信息,实践耶稣基督教导的原则,现今世界的情况就必定会完全不同了。”

      他又说:“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不会再有恐怖攻击,使用暴力也会被禁止。”不过,他最后说:“这一切都只是梦想而已。”这真的只是梦想吗?不是。在今天这个充满暴力的世界中,许多不同背景的人因生活在血腥暴力的环境中多年而心中充满怨恨,但圣经真的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怨恨,并且放弃使用暴力。

      第一篇文章提到的安德烈有几个朋友被炸死,而他自己差一点也被炸死。那个炸弹是一个激进组织放置的。后来,安德烈学习圣经,知道圣经劝告人要“甘心宽恕”别人,他努力实践圣经的劝告。(歌罗西书3:13)这个炸弹攻击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哈费尼加入了那个激进组织,后来他也学会应用圣经原则,不再使用暴力。(诗篇11:5)现在安德烈和哈费尼都是耶和华见证人,他们一起在非洲一个国家的耶和华见证人翻译事务处工作。

      深信前途一片光明

      全球有好几百万人由于学习圣经,因而深信前途会一片光明。就拿安德烈的经历为例,有一天安德烈在一个人的家里向他谈到圣经的应许,说将来会有一个新世界,里面充满正义的人。(以赛亚书2:4;11:6-9;65:17,21-25;彼得后书3:13)突然之间,有些拿着自动步枪的军人包围了房子,命令安德烈出来,并质问他在做什么。后来,这些军人知道他在教导人圣经,而被他教的人也很喜欢跟他学习,于是这些军人就走了。

      在军人来到之前,安德烈正在告诉他的圣经学生,在挪亚的日子“暴行遍及全地”,上帝曾采取行动铲除恶人恶事,用一场大洪水淹没全球,毁灭当时的世界,但拯救了爱好和平的挪亚及他的家人。(创世记6:11)所以将来上帝也会采取行动帮助人类。耶稣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临在也会怎样。”(马太福音24:37-39)

      “人子”就是耶稣,上帝指派他做上帝王国的君王,这个王国是一个天上的政府。耶稣很快就会带领上帝的天军来铲除世上的暴行。(路加福音4:43)耶稣从天上统治大地时,会使“正义伸张……国泰民安”,也会救他的子民“脱离压迫和强暴”。(诗篇72:7,14,《现代中文译本修订版》)

      之后,爱好正义的人都会成为天上君王的子民,他们会看见地球变为一个和平的乐园。(路加福音23:42,43)圣经应许:“山岳冈陵凭着正义,为人民带来平安。”(诗篇72:3)

      想必你也喜欢生活在这个和平的世界里,对吗?不错,在君王耶稣的统治之下,世上一定不会再有恐怖活动。

      [第7页的精选语句]

      哈费尼和何塞巴都体验到,圣经的真理可以对人的生活发挥很大的影响

      [第9页的精选语句]

      “如果人们……实践耶稣基督教导的原则,现今世界的情况就必定会完全不同了。这样,我们就不需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不会再有恐怖攻击,使用暴力也会被禁止。”——比利时前首相

      [第8页的图片]

      哈费尼和安德烈运用圣经原则,学会真挚地彼此相爱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