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年鉴》16 88页-96页2段
  • “我就从这里开始!”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我就从这里开始!”
  • 201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小标题
  • 在爪哇岛传道
  • 苏门答腊的人听到好消息
2016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年鉴》16 88页-96页2段
爪哇岛三宝垄的耶和华见证人(约1937年)

爪哇岛三宝垄的耶和华见证人(约1937年)

印度尼西亚

“我就从这里开始!”

亚历山大·麦吉利夫雷是澳大利亚的分部仆人,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来回踱步,陷入沉思。这几天,他反复思考一件事,现在终于想通了,他需要马上和弗兰克·赖斯弟兄谈一谈。

图表显示1931-1950年间印尼的传道员和先驱人数

28岁的弗兰克是个吃苦耐劳的派书者(即全时传道员),他在几个星期前来到澳大利亚分部。弗兰克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真理,很快就加入派书者的行列。接着超过十年的时间,他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驾驶活动房屋车,把真理传遍大半个澳大利亚。这次,弗兰克在伯特利停留了一小段时间,他已准备好面对新的挑战,前往下一个委派地区。

麦吉利夫雷弟兄把弗兰克叫到办公室来,指着地图上澳大利亚以北的一列岛屿说:“弗兰克,这些岛上连一个弟兄也没有!你愿意去那里传道吗?”

这个群岛吸引了弗兰克的目光,就像一串珍珠在印度洋闪闪发光,这里就是荷属东印度(今天的印尼)。a这些岛上住了几千万人,都还没有听过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弗兰克指着首都巴达维亚(今天的雅加达)说:“我就从这里开始!”

在爪哇岛传道

1931年,弗兰克·赖斯到了雅加达,那是爪哇岛上一个繁荣的大城市。他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个房间,房里堆了一箱箱圣经书刊,让女房东非常惊讶。

弗兰克·赖斯和克莱姆·德尚在雅加达

弗兰克·赖斯和克莱姆·德尚在雅加达

弗兰克回忆说:“我刚来的时候觉得很失落、很想家。这里的人都身穿白棉衫,头戴遮阳帽在街上穿梭,我却穿着厚重的澳大利亚服饰,热得满头大汗。我连一句荷兰语和印尼语都不会说。我在祷告寻求耶和华的指引之后,决定前往商业地区传道,觉得那里肯定有人会说英语,事实证明,那个地方的反应真的很好!”

雅加达的居民大多说荷兰语,所以弗兰克认真学习荷兰语,很快地,他就能用这种语言挨家挨户传道了。他也慢慢学会用印尼语传道。弗兰克说:“问题是,我没有印尼语的书刊。后来在耶和华的指引下,我找到一个在学校教书的印尼人,他对圣经真理反应很好,同意帮忙翻译《死者在哪里?》这本册子。之后,其他的册子也陆续翻译出来。没多久,许多说印尼语的人开始对真理产生兴趣。”

1931年11月,又有两个澳大利亚的先驱来到雅加达,他们是25岁的克莱姆·德尚和19岁的比尔·亨特。他们带来一辆活动房屋车,好像有轮子的先驱之家,那时印尼还没几辆这样的车子。他们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荷兰语之后,就开始传道旅行,走遍爪哇岛的各大城市。

查尔斯·哈里斯站在自行车和活动房屋车旁

查尔斯·哈里斯骑自行车和驾驶活动房屋车做见证

另一个刻苦耐劳的澳大利亚先驱查尔斯·哈里斯,也像克莱姆和比尔一样踏上传道旅程。从1935年开始,查尔斯骑自行车和驾驶活动房屋车,把好消息传到爪哇岛大部分地区。他分发的书刊包括印尼语、荷兰语、英语、阿拉伯语和中文五种语言,几年下来他分发了大约1万7000本书刊。

查尔斯分发了大量书刊,结果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一个雅加达的官员问克莱姆·德尚:“你们到底有多少人在东爪哇活动?”

德尚弟兄回答说:“只有一个。”

官员对他大吼:“我才不相信!你们起码有一大群人在那里工作,岛上到处都是你们分发的书刊!”

早期的先驱经常到不同的地方,好接触更多人。比尔·亨特说:“我们从岛的这头传到那头,很少跟同一个人说上两次话。”他们沿途撒下大量的真理种子,后来也取得美好的成果。(传道书11:6;哥林多前书3:6)

苏门答腊的人听到好消息

在1936年前后,爪哇岛的先驱们讨论,怎样把好消息传到世界第六大岛——苏门答腊。这座山峦起伏的岛屿横跨赤道两端,岛上除了有几个大城市和农地,还有大片沼泽和雨林。

先驱们同意派弗兰克·赖斯过去。他们都掏出仅有的钱,合力支持弗兰克的旅费。弗兰克带着两个传道书包、40箱书刊和口袋里的一点钱,来到苏门答腊北部的棉兰。弗兰克信心坚定,准备工作,他深信耶和华会供应他需要的一切,帮助他达成任务。(马太福音6:33)

他在棉兰传道的最后一个月,遇到一个友善的荷兰人,他邀请弗兰克到屋里喝杯咖啡。弗兰克告诉他,自己需要一辆车,才能把好消息传遍全岛。这个男子指着花园里的一辆破车,对他说:“如果你修得好,这辆车就算你100荷兰盾。”b

弗兰克对他说:“我没有100荷兰盾。”

这个男子两眼盯着弗兰克,追问:“你真的想把福音告诉苏门答腊岛的所有人吗?”

弗兰克回答说:“当然!”

男子说:“那么,如果你修得好,就拿去用。等你有钱再付给我就好了。”

于是弗兰克开始修理车子,很快就顺利开上路了。他后来写道:“带着满车的书刊、满满的油箱、和满怀信念的心,我就这样开始向苏门答腊的居民传道了。”

1940年亨利·考克曼和琴恩及克莱姆·德尚在苏门答腊

1940年亨利·考克曼与妻子琴恩和克莱姆·德尚在苏门答腊

弗兰克花了一年,把好消息传遍了整座岛,之后返回雅加达。他在那里用100荷兰盾把车给卖了,然后把钱寄还给棉兰的那位荷兰人。

过了几个星期,弗兰克收到澳大利亚分部的来信,委派他到新的地区做先驱。他立刻背起背包前往中南半岛(现在的柬埔寨、老挝[寮国]及越南),开始当地的传道工作。

a 大约300年前,荷兰人来到荷属东印度,他们以香料贸易丰厚的利润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殖民帝国。本文一律采用现代的印尼地名。

b 相当于今天的1100美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