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结构的发展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
周游监督强化各会众
由于周游监督所作的服务,组织的连系进一步受到强化。在第一世纪,使徒保罗以杰出的方式从事这样的活动。有时其他弟兄,诸如巴拿巴、提摩太和提多,也参与其事。(使徒行传15:36;腓立比书2:19,20;提多书1:4,5)他们都是热心的传福音者。除此之外,他们借着发表演说鼓励各地的会众。有时有些可能影响到会众团结的争论发生,他们就将问题交给中央的治理机构去处理。然后,负责的弟兄“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结果如何呢?“于是[各会众]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使徒行传15:1-16:5;哥林多后书11:28。
在1870年代,罗素弟兄已开始探访各群圣经研究者。受到探访的有时是只有两三个人的小群,有时则是人数较多的群体,目的是要在灵性上造就他们。在1880年代,其他几位弟兄也参与这件工作。后来,在1894年,社方作了安排派出具备充分资格的讲者,更经常地通过探访去帮助各地的圣经研究者,以求加深他们对真理的认识和体会,并使他们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若是可能,讲者会花一天或几天的时间探访一个小组,作一两个公众演讲;然后,他会探访人数较少的群体和个别的人,与他们讨论上帝话语中较深的道理。社方设法每年两次探访美国和加拿大的每个小组,虽然通常并不是由同一位弟兄作探访。在拣选周游的讲者时,社方所着重的是虚心、谦逊,对真理的清楚了解以及忠贞地紧守真理,并且有能力以清晰的方式将真理传授给别人。这些人所从事的并不是受薪的工作。他们只是由当地弟兄提供膳食和住宿,然后社方帮补他们若干必需的车马费。他们以朝圣者的名称为人所知。
社方派出的周游代表,有许多都深受他们帮助的人所敬爱。加拿大籍的A.H.麦克米伦以热心著称;对他来说,上帝的话语仿佛“烧着的火”一般。(耶利米书20:9)他觉得自己不得不向人谈及上帝的真理,而他亦实际这样行。他不但在加拿大,同时也在美国许多地方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向听众发表演说。另一位朝圣者,威廉·赫西,则由于特别留意年轻人而深受弟兄喜爱。他的祷告也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其中反映出的属灵深度使老幼的心都大受感动。
在早期的日子,对朝圣者来说,来往各地殊不容易。例如,为了探访美国俄勒冈州克拉马斯福尔斯附近的一个小组,爱德华·布尼森首先乘搭火车,然后在晚上转乘驿马车,最后乘搭四轮马车,一簸一荡地抵达群山中的农场,在那里与弟兄会合。他们聚集之后,次日清晨,一位弟兄借给他一匹马,让他骑到100公里外最邻近的火车站,以便前往下一个探访地点。这样的生活无疑相当艰苦,但周游监督们所作的努力却带来了美好的结果。耶和华的百姓受到强化,他们对上帝话语的了解也得以保持一致。即使他们散布在许多不同地区,彼此的关系却更为紧密。
1926年,卢述福弟兄开始落实若干安排,使朝圣者的工作从仅是作周游的讲者转变为作周游的监督,并且致力于促进各群会众所从事的外勤服务。为了强调他们的新责任,社方在1928年将他们称为区域服务指导员。他们与当地的弟兄并肩工作,在外勤服务方面提供个人的教导。当时他们能够大约每年一次探访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每群会众,同时也与各地尚未组织起来从事传道工作的个别分子和小组保持联络。
在随后多年间,周游监督的工作经历多次调整。a1938年,会众里所有仆人均开始以神治方式受到任命,探访的工作亦大为加强。在接着几年,这些监督每隔一定时间便探访各群会众,从而有机会对每个受任命的仆人施行个人的训练,并且在外勤服务上给所有人更大的帮助。1942年,在社方再次派出周游监督前往探访各群会众之前,他们受到严格的训练;结果,他们的工作能够以更一致的方式执行。他们所作的探访时间颇短(由一日至三日不等,视乎会众人数多寡而定)。在探访期间,他们查阅会众的各项记录,与所有仆人会商,提出所需的劝告,对会众发表一个或多个演讲,并且带头从事外勤服务。1946年,探访的时间增至每群会众一星期。
1938年,探访会众的安排由担任新角色的区域仆人加以补足。这位仆人探访一个范围较大的区域,每隔相当时候便与每个在带(环)中探访会众的弟兄一同工作一个星期。探访期间,他在大会里担任节目,而隶属于该带的所有会众均参加这个大会。b这项安排对弟兄们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并且定时提供机会给新的门徒受浸。
“喜爱传道工作的人”
在1936年开始参与这项服务的人之一是约翰·布夫,他后来在1974年成为治理机构的成员。当时布夫奉召去见负责的弟兄,这位弟兄要看看他是否宜于作周游监督。弟兄告诉他:“我们所需的并不是善于口才的讲者,而是一个喜爱传道工作的人;这人必须愿意在传道工作上带头,并且乐于在聚会里向人谈及传道工作。”布夫弟兄自1928年以来一直热心从事先驱服务,由此可见他深爱耶和华的工作;再者,他也凭着所立的榜样以及鼓励的言词,使别人对传福音的工作热心大增。
布夫弟兄在1936年3月开始这项服务,所探访的第一群会众在宾雪法尼亚州的伊斯顿。他后来写道:“我通常抵达一个地方,及时参加早上的外勤服务,傍晚与连内的仆人会谈,然后与整个连举行聚会。通常我只花两天的时间探访一个连,人数较少的小组则只花一天;有时我在一周之内探访六个小组。我周而复始地周游各地。”
两年后,他在1938年奉派成为区域仆人,每周负责主持一个带务大会(现今称为环务大会)。当时弟兄们在某些地区受到很猛烈的逼迫,这些大会有助于强化他们。布夫弟兄回顾这段岁月以及他所照料的各项责任,说:“在审讯进行的一周中[当时我在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一宗牵涉到大约60个见证人的案件中作证人],我在伊利诺伊州乔利埃特的另一宗案件中是被告,但在印第安纳州麦迪逊的另一宗案件中则为弟兄辩护。除此之外,我在每个周末更负责主持一个带务大会。”
这些带务大会(现今称为环务大会)在1946年恢复举行。两年之后,奉派担任区务仆人的人之一是凯里·巴伯。在此之前,他作纽约布洛克林伯特利家庭的成员已有25年之久。他负责探访的第一个区包括美国的整个西部。起初他每周出席一个大会;在一个大会与下一个大会之间,距离大约是1600公里。随着会众的数目和人数逐渐增加,各大会之间的距离亦相应减短。时常,在一个城市地区之内有多个环务大会举行。巴伯弟兄作周游监督29年之后,在1977年应邀返回世界总部服务,成为治理机构的成员。
在有战争进行及遭受猛烈逼迫期间,周游监督时常冒着丧失自由和生命的危险去照顾弟兄们的灵性福利。在纳粹占领比利时期间,安德烈·沃兹尼亚克继续探访各群会众,并且协助他们获得书刊的供应。盖世太保时常紧紧跟踪他,但却从未能捉着他。
在1970年代后期,罗得西亚(现称津巴布韦)的居民生活在恐惧中。当时国内正发生内战,往来各地极为不便。但耶和华见证人的周游监督却证明自己是仁爱的牧者,仿佛弟兄们的“避风所”一般。(以赛亚书32:2)有些周游监督不得不在旷野地区步行多日。他们攀山越岭,渡过危险的河流,晚上时常要在户外露宿。他们忍受这一切艰辛,目的是要探访位于孤立地区的会众和传道员,鼓励他们在信仰上保持坚定。这些监督之一是艾赛亚·马科利;有一次,在政府军和“自由战士”的交火中,他几乎被流弹所杀。
其他的周游监督则多年来往来世界各国为组织服务。守望台社的社长时常前往其他国家,视察组织的需要及在大会发表演说。这些探访发挥很大效力,使世界各地的耶和华见证人深深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国际的弟兄团体。诺尔弟兄特别经常从事这项活动,探访每个分社和海外传道员之家。随着组织逐渐扩展,社方将世界分为十个国际地带。从1956年1月1日开始,具备资格的弟兄在社长指挥之下开始参与这项探访服务,使这些地区能够受到经常的照顾。这些带务探访现今在治理机构的服务委员会指挥之下执行,继续对普世的团结及整个组织的进步作出很大贡献。
-
-
组织结构的发展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
[第224,225页的图片]
周游监督——数千位中的一小部分
加拿大,1905-33年
英国,1920-32年
芬兰,1921-26年,1947-70年
美国,1907-15年
周游探访各会众——
格陵兰岛
委内瑞拉
莱索托
墨西哥
秘鲁
塞拉利昂
纳米比亚的活动房屋
与日本的当地见证人一起参加外勤服务
与德国当地会众的长老举行会议
在夏威夷向先驱们提出切合实际的劝告
在法国的一群会众里施行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