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价值观何以变幻无常?
    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价值观何以变幻无常?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盖洛普民意调查向60个国家的5万人提出以上的问题,差不多所有地方的人都认为,最重要的是“快乐的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

      表面看来,世界各地的人都采纳崇高的价值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乐观。以往,人的价值观建基于传统信仰和道德伦理。可是,世事瞬息万变,价值观已今非昔比。论到意大利,研究员马里莎·费拉利·奥基奥内罗说:“年轻人所奉行的价值观,已渐渐跟父母、传统和宗教脱节。”在世界各地,无论老少,情形也没有两样。

      “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统筹者罗纳德·安格哈特教授说:“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世人的价值观正经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改变由什么促成?安格哈特教授指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促成了这些改变。”

      举例说,关于什么是生活上最重要的事,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富裕国家把就业列在“颇低”位置,但在发展中国家,就业则占据首位!没错,当生活穷困时,养家活口必然是人们最关注的事。经济富裕以后,人们才会想及其他事,如健康、快乐的家庭生活,也渴望能自由表达个性、感情和思想。

      由于科技发达,新的价值观肯定会冲击发展中国家。《未来学家》杂志评述:“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深受所见所闻影响。”事实上,传播媒介有分塑造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该杂志认为,“传媒的影响力快要遍及全球”。

      那么,世人的态度和言行起了什么变化?你和你的家庭会受到什么影响?

  • 价值观每况愈下吗?
    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价值观每况愈下吗?

      父母给儿女的最佳礼物,莫过于无私地爱护儿女,并把自己奉行的价值观灌输给他们。

      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就仅是为了生存而活;有了正确的价值观,生活才有意义,各事也能分清主次,并能定下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然而,传统的价值观正急剧改变。例如,罗纳德·安格哈特教授说:“在满足个人的性欲或任意表达个人的意欲方面,社会正采取越来越宽容的态度。”有关人们对未婚生子采取什么道德立场,盖洛普民意调查在1997年访问了16个国家的居民。结果显示:“在一些西欧国家,有百分之90或以上的人接受这种新兴的风气,新加坡和印度则不及百分之15。”

      有些人大力鼓吹性解放。不过詹姆斯·多恩在他所著的《政权兴盛与道德衰落》里指出,“未婚生子日趋普遍”与“家庭制度崩溃”是“道德沦亡的明显标志”。

      其他价值观也走下坡路

      其他素来受人采纳的价值观也明显走下坡路。由安格哈特教授统筹的“世界价值观调查”显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人们对权威越来越不尊重”。

      尽忠职守是公认的传统美德,可是,证据显示这种价值观正日趋薄弱。美国独立企业联会曾向50多万雇主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人中,有百分之31表示,招聘合适的员工十分困难;百分之21表示,员工的工作素质大都欠佳”。一个雇主慨叹:“要找一些上班准时、不酗酒的人,已越来越难了;很多人只上班一天就辞工不干。”

      工作马虎这种态度正大为流行,原因可能是经济压力。由于公司利润减少,雇主就遣散员工或削减福利。《道德与品行》杂志指出,“由于得不到雇主的保障和承担,雇员也就不再忠心耿耿,也不再勤恳工作,反正明天可能会被辞退”。

      除此之外,大众的言行举止和礼貌也明显变差了。一个在澳洲进行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超过百分之87.7的雇员表示,办公室里的无礼行为令员工士气受损。”在美国,对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显示,“百分之80的人认为,商界粗鲁无礼的行为越来越普遍”。据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络(CNN)报道,“低劣的服务态度比比皆是,所以接近一半受访的人表示,在过去一年,他们曾因店员服务态度欠佳,还没买任何东西就转身离去。另外,半数受访的人认为,人们使用手机时声浪过大或态度惹人讨厌。十个驾车者中有六个表示,常常看到别的司机鲁莽驾驶,左穿右插,罔顾他人安危”。

      生命何价

      有时,有些人声称他们持守某种“价值观”,但可能只是说一套,做一套。以全球道德伦理学会的调查为例,在40个国家所作的抽样调查中,百分之40选择“尊重生命”为头五个“最重要”的价值观。a

      不过,实际又怎样?工业发达的国家本拥有足够的资源,去消除人间大部分的疾苦,然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执行主任卡萝尔·贝拉米在她的著作中指出,在1998年,营养不良在发展中国家肆虐。她说:“每年有近12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其中一半以上跟营养不良有关。按人口比例计算,自14世纪蹂躏欧洲的黑死病以来,从没有一个病能夺去这么多人的性命。”这个报告叫所有珍视生命的人都震惊不已。贝拉米也说:“纵使有越来越多科学证据披露营养不良这个全球危机,大众却仍未警觉;他们只专注于全球股票价格的升降,对这隐患的巨大破坏力,却视若无睹。当然,他们也没有想及人人营养充足,身强力壮时,社会的整体得益会有多大。”

      在医疗界里,明显存在一种对生命自相矛盾的现象。上一世纪70年代初期,一个在母腹中只孕育了23周就生下的早产婴儿,生存的机会十分渺茫。到了今天,这些婴儿的存活率几至百分之40。医疗界竭力拯救生命,但讽刺的是,全球每年竟有4000万至6000万宗堕胎!大部分被打掉的胎儿,比起医生要竭力抢救的早产婴儿,胎龄只少几个星期而已,但这些小生命的结局彼此却是天渊之别!这岂不显示一个极大的道德矛盾吗?

      道德指南不可或缺

      当盖洛普这个组织问及“生活上什么是最无关痛痒 的事”,“忠于自己的信仰”是两个最多人选择的答案之一。因此,上教堂的人不断减少,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安格哈特教授认为,西方社会由于经济富裕,“人们过着前所未有的安稳生活”,“以往要借宗教信仰来安抚心灵的这个需求,也就渐渐减少了”。

      由于对传统教会的信赖持续消减,人们相继对圣经也失去信心。在一个国际性的调查里,受访的人被问及,如要判断某事在道德上是对是错,他们会往哪里寻找答案。大多数人表示会倚赖个人经历作判断。调查报告指出,“人们不会首先考虑上帝的指引,因为觉得这些指引无足轻重”。

      毫无疑问,价值观正江河日下!由于欠缺道德指引,加上物质主义和自我至上观念不断推波助澜,这形成了贪婪和漠视他人感受等社会风气。这样的改变使我们丧失什么宝贵的东西?

      [脚注]

      a 联合国50多年前采纳了《世界人权宣言》。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第4,5页的图片]

      家庭破裂,职业操守欠佳,行为放任,都是今天道德衰落的写照

      [第6页的图片]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胎儿被打掉,他们比这个早产婴儿的胎龄只少几个星期而已

  • 价值观今非昔比,你感到失落迷惘吗?
    警醒!2003年 | 7月8日
    • 价值观今非昔比,你感到失落迷惘吗?

      “我国面对最重大的难题是什么呢?”一个在美国进行的调查,提出了以上的问题。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家庭破裂和道德沦丧是他们最关注的事之一。其他地方的人也有类似的看法。

      例如,巴黎的《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年青一代,正热切渴求一套统一的标准,一套人人公认的道德规范,去应付和抑制世上的不良风气。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精神看来正弥漫全球。……社会各界大力倡议制定全球接纳的价值标准,可见大家都承认社会欠缺了一些东西。”

      你认为各国政府、领袖、商业巨子会奉行崇高的价值标准,为人民谋幸福、和平及安稳的生活吗?环顾四周,价值观变幻无常,你或多或少感到失落迷惘吗?

      你可能很关心个人安全。你放心不锁门出外吗?晚上,你在家附近散步感到安心吗?也许你庆幸自己所住的地方没有战祸、没有种族暴乱,也没有帮派打斗,然而你仍可能害怕遭人袭击、抢劫、入屋行窃等。世界情况日趋恶化,无怪乎你感到惆怅困惑了。

      此外,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也受到破坏,以致你无法像以往那样信任人。你可能从个人的经历发觉,不论在工作地方还是在朋友圈子里,周遭的人变得越来越见利忘义,就算只能占你少许便宜也不放过。

      卓越的领导

      回顾历史,我们看出社会所反映的价值观跟政府所倡导的息息相关。卡尔文·柯立芝出任美国总统之前曾说:“有人高谈天赋权利,我却要求这些人证明,在法律条文未制定之前,人权未受法律保障之前,这个世界何时曾存在任何权利,或承认人自然而然就享有权利呢?”

      简而言之,公民权利是否受到尊重或践踏,主要视乎当权的政府怎样施政。这些公民权利包括新闻自由、集会自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免受骚扰或非法逮捕的自由,以及有权得到公正的审判。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曾说:“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凭个人的力量,未能完成或妥善完成他们必须处理的事,政府就要挺身而出,为人民纾危解困。”要是政府诚心实践这个崇高的宗旨,人民就会信任当权的领袖了。

      可惜,这种信任在今天已大不如前,人民不时揶揄或怀疑当权的人。美国最近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68的美国人给联邦官员的评级是平平或甚至差劣。事实上,在许多国家,政府官员常常涉及贪污受贿的丑闻,结果令人民大失所望。难怪越来越多人感到失落迷惘了。

      所罗门王的德政

      回顾古代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当权人所持守的价值观怎样影响深远。公元前1037年~前998年,所罗门王统治以色列十二部族。他的父亲大卫是以色列国的贤君。圣经记载大卫热爱真理和正义,并且全心信赖他的上帝耶和华。大卫把自己持守的价值观灌输给儿子所罗门。

      全能的上帝在梦中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要我给你什么呢?你只管求吧。”(历代志下1:7)财富、荣耀或战场得利都不是所罗门关心的事,他所求的事跟他持守的价值观有密切关系,就是求上帝赐给他一颗智慧、服从的心,让他有悟性管治全以色列国,为人民谋幸福。

      所罗门的统治怎样造福人民呢?只要他一日维护国家的属灵价值标准,上帝就会大大赐福给他,使他充满智慧,享有荣耀和财富。考古学证实所罗门统治期间,国内的确繁荣昌盛。《以色列地考古》说:“金银珠宝从四面八方涌入国库,欣欣向荣的商业活动为社会带来迅速和显著的改变,使当日的民生发展和物质生活彻底改观。”

      所罗门的德政为治下的人民带来繁荣安定、丰足快乐的生活。“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示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各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列王纪上4:20,25)

      所罗门王的苛政

      可惜,所罗门像今天许多领袖一样,没有贯彻持守崇高的价值观。圣经报道:“他有七百个妻子,都是公主,又有三百个妃嫔。他的妻妾诱惑他的心。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妻妾诱惑他的心,去跟随别神。他不像父亲大卫那样,全心归向耶和华他的上帝。”(列王纪上11:3,4)

      所罗门王不再持守以往的价值观,对人民造成什么影响呢?虽然他精明能干,可是他晚年却成为一个暴君。他的政府挥霍无度,使国家的经济萎缩不前。工人怨声沸腾。一些政敌趁机谋反,企图推翻所罗门的政权。国家已不再上下一心。所罗门曾经写道:“义人增多,人民就欢喜;恶人统治,人民就叹息。”(箴言29:2)现在他自己正应验了这句箴言,真是何等的讽刺!

      所罗门死后不久,国家政局不稳,人心思变,国家终于一分为二。从此国家分崩离析、国势下滑,人民备尝艰辛。以色列人无疑深感失落迷惘。管治他们的政府改变了,不再以人民的福祉为念。难题的根源在于他们的领袖离弃了耶和华和他的律法,结果举国都深受其害。

      失信于民

      今天,不管在政界、商界还是宗教方面,越来越少人关心维护崇高的价值标准。结果,市民大众在思想和内心深处都感到失落迷惘。一个又一个政府或领袖,都对自己国家的基本难题束手无策。

      举例说,他们无力终止战争、无法为国民提供廉价的医疗服务,也阻遏不了非法的毒品交易。教育制度名存实亡。不少政府甚至资助有组织的赌博。商业头子和宗教领袖贪赃枉法,也卷入桃色新闻,结果民望大跌。难怪世人普遍对当权的人失去信心。

      那么,我们能够期望世上会有一个政府挺身保护人权,并带头维护崇高的价值观吗?答案是肯定的。这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会给我们详细解释。

      [第7页的精选语句]

      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精神看来正弥漫全球。——《国际先驱论坛报》

      [第8页的图片]

      所罗门王服从上帝的律法时,向治下人民倡导崇高的价值标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