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仇恨的世界
人生下来就有自私倾向。自私心要是不加管制,就会衍生仇恨。人类社会似乎认为天生的自私心还不够糟似的,更实际教人怎样自私自利!
诚然,事情总不能一概而论;人不能由于反常的恶行已司空见惯,一切就听之任之。政治家一心求当选,懒得为选民谋福利,不是吗?商家一心想赚大钱,就算出售有害的产品也不管,不是吗?教士只顾追名逐利,很少引导羊群注重道德、以爱相待,不是吗?
从小时开始
父母要是娇纵孩子,任由幼年儿女为所欲为,孩子就会变得自私自利,既不懂得体贴别人,也不会为他人着想。从小学到大学,学生都受到教导,务要出人头地,成为学术界和体育界的尖儿。学生的座右铭是:“屈居第二与末尾无异!”
渲染暴力的电视游戏灌输有己无人的意识。年轻人学到,要解决问题,就得铲除对手,方法简单利落!这种态度可不能促进友爱!早在十多年前,美国的卫生局局长已经告诫年轻人,电视游戏可以腐蚀他们的心智。他说:“游戏主题千篇一律,就是要把敌人赶尽杀绝。这样的游戏对年轻人有害无益。”《纽约时报》一篇读者来函指出,电视游戏大都迎合人类的劣根性。该读者接着说:“这些游戏使年轻一代变得感情麻木、暴躁易怒。”德国一个电视游戏迷也有同感,他直言不讳地说:“我玩电视游戏的时候,好像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梦幻世界,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仇恨一旦跟种族主义“携手合作”,就为患无穷了。德国的右翼党派借助录像带,鼓吹用暴力对付外侨,尤其是土耳其人。很明显,当地居民对此深表关注。自1994年1月1日起,德国已有687万8100个外侨,土耳其人占百分之27.9。可见,德国居民大有理由感到不安。
孩童自幼受教要热爱祖国,憎恨敌国没有什么不妥。种族主义不断推波助澜,仇外情绪变本加厉。乔治·泰伯给《时代》杂志撰稿,他在文章里评论:“在历史上出现过的种种‘主义’当中,国家主义可算最霸道了。”他说出个中原因:“借维护国家利益之名而流的血,比为理想奋斗而洒的要多,宗教发起的流血事件不计。从古到今,政客一直把国家的内忧外患归咎于邻邦异族,煽动狂热的暴民袭击外侨。”
今天,世界有不少难题都是因族裔之间长期积怨而引起的。排外情绪不断高涨。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一群社会学家发现,排外色彩最浓的地方,几乎找不到外侨的踪影。由此可见,排外心理多半受偏见影响,跟个人经历没有多大关系。这群社会学家还指出:“年轻人的成见主要是由亲友灌输的。”有百分之77的受访者其实跟外国人少有接触,甚或不相往来,但他们竟然赞成排外。
要灌输利己主义并不困难,因为人人都从不完美的父母遗传了几分私心。可是,在爱与恨的冲突中,宗教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宗教提倡什么?
一般人认为,宗教总是导人向善,发扬友爱精神。要是这样,北爱尔兰、中东和印度的局势又怎会因为宗教分歧而变得动荡呢?以上举出的不过是其中三个事例罢了。有些人却反驳,当地局势动荡,原因在于政党意见相左,而不是因为宗教分歧的缘故。这个论点惹起不少争议。不管怎样,有组织的宗教显然没有教导信徒事事用爱心包容,克服政治偏见,消除种族歧视。事实上,天主教、正教和其他宗教都有不少信徒纵容歧视行为,因而引发暴行。
人如果认为,某个宗教团体的主张和做法不正当,就此力加驳斥,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他可以借此为理由,用暴力对付该宗教团体,袭击个别的成员吗?《宗教百科全书》坦率地指出:“在近东和欧洲的历史上,宗教领袖屡次号召属下教徒,动武攻击其他宗教团体。”
上述的百科全书表示,暴力、宗教二合为一,然后说:“除了达尔文主义者外,还有其他人认为,在社会和心理的进展过程中,互相冲突是少不了的。宗教不断引起冲突,又连连触发暴行,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人不能说社会要靠暴力来推向前,所以动不动就诉诸暴力。这个见解跟耶稣基督向使徒彼得所提出的训诫背道而驰。彼得试图保护耶稣,“伸手拔剑,向大祭司的奴隶砍去,削掉他的耳朵。[但]耶稣对[彼得]说:‘把剑收回原处吧,因为凡拿剑的,都会被剑所灭’”。——马太福音26:51,52;约翰福音18:10,11。
以强暴待人,不管对方是好人坏人,都不能说是本着爱心做事。所以,人要是自称效法仁爱的上帝,却动辄诉诸暴力,就言行不一了。作家阿莫斯·奥兹近来留意到:“宗教狂热分子总觉得……自己是奉神的‘命令’行事,简单来说,就是务要杀人。宗教狂热分子所信奉的神,听起来像是魔鬼。”
圣经也有类似的主张:“谁是上帝的孩子,谁是魔鬼的孩子,凭着这一点就显而易见了:凡不持续行正义的都不源于上帝,不爱弟兄的也是这样。凡恨弟兄的,都是杀人的;你们知道,凡杀人的,都没有永远的生命留在他里面。谁声称‘我爱上帝’,却恨自己的弟兄,就是说谎的。人不爱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还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该爱弟兄,这就是我们从他所受的诫命。”——约翰一书3:10,15;4:20,21。
纯真的宗教必须以爱为本,就是对仇敌也要显出爱心。关于耶和华我们读到:“他叫太阳升起,照邪恶的人,也照良善的人,叫雨降下,给正义的人,也给不正义的人。”(马太福音5:44,45;可参阅约翰一书4:7-10。)耶和华跟仇恨之神撒但简直判若云泥!撒但诱骗人落入纵欲、犯罪的渊薮,一味谋求自身利益,弄得生活充满愁烦。他清楚知道,这种变态的生活最终会把人类赶上绝路。这样的神值得世人信奉吗?他不但不能,显然也不愿意,保护自己的信徒。
恐惧、愤怒或自觉受屈
以上三个因素都能激起仇恨,要证实这点并不难。《时代》杂志一篇报告评论:“在动荡不安的30年代,欧洲的极右运动勃然而兴。但直到近年,激进的右翼分子才抓住有利形势,推广他们的政治理念。……人民担心饭碗不保,由于中间派政府无法振兴国家经济,他们憋着一肚子怒火没处发泄,不禁迁怒于外国侨民。”约尔格·欣德勒在《莱茵信使/基督与世界》指出,过去二十年来,盈千累万的政治难民不断涌进德国。《日耳曼论坛》告诫说:“在欧洲大陆,种族歧视日渐激化。”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结果引起恶感。听说居民常常抱怨:“他们增加纳税人的负担,抢去我们的饭碗,还危及妇女安全。”牛津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西奥多·泽尔丁指出,人民“所以变得强暴,不是因为面临威胁,就是由于蒙受耻辱的缘故。他们借此宣泄心中愤恨,当局有必要弄清楚背后原因”。
英国电视新闻记者琼·贝克韦尔在一篇报道中道尽这个世界的仇恨精神,字字珠玑。她写道:“我虽然不是个正统的基督徒,却看出耶稣的教训含有绝对的真理,而且意味深长:人无爱心,罪恶为患。……我知道,我们的社会不大相信什么用爱心相待这一套。人人都认为只有入世未深、感情用事、天真的人才会信这一套。人心实在险诈。人人一味自私自利,压根儿不会为他人着想。只要能达成交易,谋取暴利,什么道义、良心谴责,通通不管。只管说声‘现实点吧’就算了。结果,在这样的世界里,有些人一生坎坷、潦倒;有的自鸣清高;有的拼命向上爬,但到头来一事无成,事业、家庭都不如意。”
显然,世界的神撒但正煽动人类彼此仇恨。其实,我们是可以学会培养爱心的。下篇文章会提出证据,证明这是办得到的。
[第7页的图片]
你的孩子有可能从电视游戏学到憎恨别人吗?
[第8页的图片]
战争暴行反映出人类愚昧无知、满怀仇恨
[鸣谢]
Pascal Beaudenon/Sip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