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千儿童葬身战火中警醒!1997年 | 10月22日
-
-
万千儿童葬身战火中
童年时光本该是快乐的,有人珍爱,有人保护。赤子之心天真烂漫。孩子本该开心地玩耍,好好学习,并培养一些美德,以便长大后做个有责任感的人。儿童不该被人残杀,更不该杀害别人。然而,在战争期间,事与愿违,不该发生的事竟一一发生了。
世界各地,烽烟连连,千百万儿童葬身战火中,无数儿童大受摧残,纯真的童年添上重重阴影,情形实在可悲。1993年,世上有42个国家爆发战争,另外有37个国家发生政治暴乱。在这79个国家里,无数儿童饱受战火的不利影响。
现今不少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和平。至1995年年终为止,在安哥拉爆发的战争已持续了30多年,阿富汗的则长达17年,斯里兰卡的已延续了11年,而索马里的战事则有7年之久。各国的政客口口声声地说“和平在望”,可是,连连炮火却继续草菅人命、涂炭生灵。
儿童一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可是近年来的战争性质改变了,导致平民伤亡的数目急剧增加,其中有不少是儿童。从公元18世纪至本世纪初,世界各地曾爆发多场冲突,战争的受害者大约有半数是平民。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期间,平民死亡人数增至战争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二,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城市受到轰炸所致。
到20世纪80年代终,在战争里伤亡的平民人数大幅增加,占战争总死亡人数差不多百分之90!原因之一是,战事变得越来越复杂,军队不再只是在战场上战斗。现今大多数战争并不是发生在国家之间,而是发生内战。此外,许多冲突都在乡村或城市里爆发,这些地方暴乱频仍,人们彼此猜忌,行凶的人甚少理会谁是敌人,谁是无辜者。
儿童的死亡人数高得惊人。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单在过去十年内,估计有200万儿童在战火中丧生,另外有四五百万儿童变成残废。战争令100多万儿童成为孤儿,另外有1200万儿童无家可归。此外,大约有1000万儿童由于曾生活在战乱里,以致在心理方面造成极大的创伤。
各大图书馆藏有大量关于战争的书籍。这些书籍不但详述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同时也叙述战时各国所用的武器和战略。此外,不少刊物纷纷颂扬在战争中杀人如麻的军事将领。不少电影大力渲染战争场面如何浩大,如何紧张刺激,但对于战争造成的苦难却轻描淡写。这些书刊和电影甚少谈到无辜的受害者。接着的文章将会讨论儿童怎样受到利用去参与战事,他们为什么是战争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以及现今的儿童怎样才能享有真正光明的前途。
-
-
雇用童兵理由安在?警醒!1997年 | 10月22日
-
-
雇用童兵理由安在?
你杀过人吗?“没有。”
你有手枪没有?“有。”
你有把枪口瞄准目标吗?“有。”
你有没有开枪?“有。”
后来怎样?“他们就这样倒下来了。”——《世界新闻评论》,1996年1月刊。
以上是非洲一个社会工作者和一个童兵的对话。这段对话令人震惊,叫人看出一个努力重过新生的童兵,他的内心世界怎样充满混乱、矛盾。
近年来,在25个国家里,还没有到16岁的儿童就可以加入军队。单在1988年,大约有20万个儿童实际参与战斗。他们其实是受成年人所利用,可以说,这些童兵都是受害者。
童兵的作用
昔日,交战的军队执矛挥剑,童兵根本不是成年敌军的对手,准会白白送命。可是,现今是轻型武器时代。童兵只要获得一支自动步枪,管它是苏制AK-47步枪还是美制M16步枪,他们的作战能力足可跟成年士兵一较高下。
这些武器不但轻便,而且用法简单,易于保养。十岁大的儿童也懂得怎样把一支AK-47步枪拆散,然后重新组合。这类步枪供应充足,销量高达5500万支左右。在非洲一个国家里,人只要花6美元就可以购得这类步枪。此外,市面也有大量M16步枪出售,价钱也相当低廉。
除了懂得使用步枪以外,军队喜欢雇用童兵还有其他原因。儿童不求什么军饷,也甚少做逃兵。此外,孩子通常渴望取悦长辈。一些所谓解放组织或游击队一旦成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就不理会什么是非感,能博取这些“家人”的接纳就行了。
此外,许多儿童什么都不怕,连死也不怕。西非一个军事观察家说:“[儿童]对死亡的理解看来跟成年士兵不一样,即使在无望的情况下,童兵通常也会作战到底。”利比里亚有一个男孩,号称杀人机器,他夸耀地说:“就算那些大人吓得转身逃跑,我们这些小伙子却继续跟敌人作战。”
说来讽刺,虽然童兵十分卖命,可是,人们往往不重视他们的生命。在中东一场战役里,几队童兵接获命令在满布地雷的地区冲锋陷阵。
入伍后耳濡目染
有些儿童为了找寻刺激,于是加入军队或叛乱行动。此外,要是出现危机或家庭破裂,军队能够使儿童有安全感,充当他们的家一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儿童要是在暴力充斥的环境里长大,就会认为人生不离强暴。他们孤单寂寞、无父无母、惊恐彷徨、抑郁苦恼,结果,往往选择参军。”
有些儿童看来是迫不得已才当兵的。由于粮食短缺,危机临近,生存的惟一方法也许就是参军。
有些儿童认为自己是为社会的公平、宗教信念或文化身分而战。在秘鲁,儿童被迫加入游击队,后来长期暴露在政治思想下。其实这样做是不必要的。社会人类学家布赖恩·米尔恩专门研究东南亚的童兵问题,他说:“小孩子并没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或意识形态。他们只是任人摆布罢了。”
然而,有些儿童却是被迫当兵的。在非洲一些战役里,某些派系袭击村落,掳掠村童,强迫他们目击家人受折磨或被处决,甚或强迫他们参与其事。有些儿童曾被迫射杀父母或割破父母的喉咙。他们由于受到极度惊吓,后来他们反过来也恐吓别人。这些心狠手辣的年轻人往往做出一些极其残忍的事情来,残忍的程度就连硬心肠的成年士兵也感到呕心。
重过新生
这样的儿童要重新适应一个没有暴力的环境,实在不容易。西非一个儿童中心的总干事说:“我们处理过很多不同的个案,这些儿童曾遭受各种程度的创伤。他们有的被人强奸,有的已经遭人杀害,有的受过折磨。大多数儿童都曾被迫喝酒或吸毒,这些毒品大多是大麻,有时则是海洛因。……你不难想象这些东西对儿童的思想可以造成多么可怕的影响。事实上,有些孩子只有八九岁大。”
在邻近的利比里亚,情形也一样。该国有几万个儿童经常在郊区扰乱民安。这些十来岁的“少校”或“将军”由于持有步枪,他们就等于有了地位和权力。要他们放弃这些地位和权力一点也不容易。索马里一个居民说:“你有枪,就有命;没有枪,就没命。”
由于受到家人报复或排斥,许多童兵因而无法重返家园。利比里亚一位儿童顾问说:“做母亲的许多时都对我们说,‘你带他走吧。我们不要这个禽兽住在家里。’”
不少儿童已作出调整,重过平静的生活。然而,要做到这点,周围的人必须对他们表现莫大的爱心、支持和了解。这样做在孩子和家人方面都不容易。莫桑比克一位社会工作者说:“在战争期间,你想拿走人家什么就拿什么,你也可以随意吩咐别人做事。可是,当你重归故里,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要是你已经17岁,却目不识丁,又没有什么技能,情形就更糟了。你的生活会变得沉闷乏味。要是别人反过来吩咐你应当做什么,又或要你重念小学一年级,你就会相当难受。”
[第5页的附栏或图片]
安瓦尔住在阿富汗,现年13岁,曾参加六次战斗,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在第七次出战的时候,安瓦尔首次杀人。他在近距离内射杀两名士兵,然后用枪托戳他们的尸体,以确定他们已经死去。有人问安瓦尔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他看来有点愕然。安瓦尔答道:“我杀掉他们,当然高兴啦。”
在同一场战役里,与安瓦尔同一阵线的士兵活捉了四个敌兵,接着把他们捆绑起来,又蒙上他们的眼睛,然后把他们枪决。安瓦尔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这个年轻的士兵扬一扬眉,然后仿佛对着傻子说话一样,缓慢而郑重地答道:“很开心。”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在西非,一个囚犯快将获释。可是,由于犯人戴上了手铐,但军官却遗失了钥匙,军官于是命令一名童兵把犯人的双手砍下来,就此了事。那名男孩后来说:“我做梦也听到那个男人的惨叫声。每当我想起他,我就深深懊悔。”
-
-
儿童惨受战火摧残警醒!1997年 | 10月22日
-
-
儿童惨受战火摧残
1995年年初,塞拉利昂再次爆发内战。滕纳只有四岁,她的父母在这场战争里早已丧生。一天,滕纳中枪受伤。子弹射进她的头部,就在右眼后面。要是子弹引起的炎症扩散到脑部,她就活不成了。
十六个月后,一对英籍夫妇把滕纳送到英国接受手术。一组外科医生把子弹取出,人人都为此欢欣不已,这不但因为手术成功,同时也因为一条小生命得到挽救。可是,人们的欢欣情绪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滕纳仍是个孤儿,她根本就不该遭人射伤。
武器、饥饿、疾病
虽然滕纳是中了流弹,可是,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并不是意外的受害者,而是被人故意伤害的。当种族之间爆发冲突的时候,互相对垒的种族屠杀敌方的成年人还不够,甚至把他们的孩子也视为未来的敌人。正如卢旺达一名政治评论家在1994年一个电台广播里说:“如果要消灭大老鼠,就要把小老鼠也赶尽杀绝。”
不过,战争中大多数的死难儿童既不是被炸弹炸死,也不是饮弹身亡,而是饿死或病死的。例如在非洲的多场战争里,因缺粮或缺乏医疗照顾而死的人,比实际在战场中丧生的人高20倍左右。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截断敌方的必需品供应是现代战术的常见策略。敌军在广大的耕地上放置地雷,结果摧毁了大量谷物和供水系统,军队同时也夺去敌人的救援物资。此外,他们也拆毁医疗中心,赶走其中的医护人员。
这样的手段对儿童的伤害尤为严重。在1980年至1988年期间,有33万个安哥拉儿童和49万个莫桑比克儿童丧生,死因都跟战争有关。
家破人亡
在战争期间,由于父母被杀,或家人失散,儿童因而成了孤儿。在世界各地,大约有5300万人为了逃难而离开家园。这个人数相当于世上每115人就有1人有这个遭遇!在这些人当中,至少一半是儿童。人民仓皇逃命的时候,儿童往往与父母失散。
到1994年年终,卢旺达的冲突导致11万4000个儿童与父母分离。据1995年一个调查指出,安哥拉每5个儿童就有1个曾跟家人失散。在许多儿童——尤其是幼儿——来看,跟父母分离所造成的创伤,比战争本身所造成的骚乱更难受。
给地雷炸死
在世界各地,无数儿童出外游玩、牧放牲畜、捡拾柴薪,或种植作物,却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每月平均有800人被地雷炸死。在64个国家里,总共有1亿1000万左右个地雷埋在地下。单是柬埔寨就大约有700万个地雷埋在地下,平均每个孩子就有机会碰到两个地雷。
世上有40多个国家制造地雷,这些地雷大约有340种之多,形状和颜色各有不同。有些地雷看似石头,另一些好像凤梨,还有一些像绿色的小蝴蝶,从直升机徐徐地飘降在地上而没有爆炸。据报有些人把地雷刻意设计成像玩具一样,然后安置在学校和游乐场附近,结果,妇女和儿童往往成了这些地雷的牺牲者。
一个具杀伤力的地雷只需成本3美元左右,可是,要把这样的一个地雷探测出来,并加以拆除却需费300至1000美元。1993年,世上大约有10万个地雷给拆除,但与此同时却有200万个新地雷被人埋在地下。所有这些地雷都具有潜在的杀伤力,它们不懂得分辨谁是士兵,谁是小孩子,也不承认什么和平条约,地雷的有效期长达50年之久。
各国代表曾有两年的时间就地雷问题在瑞士日内瓦进行谈判。到1996年5月,他们仍然未能在全球禁止使用地雷一事达成协议。虽然他们把某类地雷列为违法的,同时也限制使用另一些类型的地雷,可是,有关全面禁止使用地雷的措施,却要在下一轮会议里才会重新检讨。下个会议定于公元2001年举行。在这段期间,很可能会有5万人给地雷炸死,另外8万人将会被地雷炸伤而变得残废。儿童受害的比例很大。
强奸受辱
在近年来的战争里,儿童惨被折磨,目的是要惩罚他们的父母,或从这些儿童身上探知他们父母的资料。然而,在一些残暴的冲突里,有些人肆意折磨儿童,目的只是为了娱乐罢了。
在战争期间,性暴力、强奸等兽行十分普遍。在巴尔干爆发的冲突里,军人往往采取的一种策略,就是强奸敌方的女孩子,以期迫使她们怀敌军的孩子。类似的是,卢旺达士兵也利用强奸作为武器,以期破坏敌人家庭的联系。在某些军事侵袭里,那些偷生的女孩子差不多全都遭人强奸。许多女孩子因奸成孕,结果被家人和社会排斥。有些女孩子抛弃她们的亲生小骨肉,另一些则自寻短见,一死了之。
感情创伤
儿童在战乱里的可怕经历,就是连许多成年人做噩梦也没有做过的。例如,在萨拉热窝,有一个调查以1505个儿童为对象,调查显示,这些儿童实际上全都经历过炮击。在他们当中,曾受枪伤的超过一半,另外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曾险些儿丧命。
在卢旺达进行的一个调查以当地3000个儿童为对象。调查显示,百分之95的儿童在种族清洗期间曾目击各种暴行和屠杀事件,差不多百分之80的儿童丧失家人。近三分之一的儿童曾目击强奸或其他性暴行,逾三分之一的儿童则曾看见其他儿童杀人或殴打别人。这样的经历使他们幼小的心灵饱受创伤。论到那些身心大受摧残的儿童,前南斯拉夫一个报道说:“他们对于这些经历久久不忘。……他们屡做噩梦,可怕的回忆、恐惧、缺乏安全感和痛苦的感觉老是缠磨他们,挥之不去。”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结束后,国立创伤康复中心一位心理学家报道:“这些饱受创伤的儿童出现各种症状,包括经常做噩梦、很难集中精神、抑郁,以及对未来感到绝望。”
儿童可以怎样获得帮助?
不少研究人员认为, 要是儿童把自己的感觉和记忆藏在心底里,他们的创伤是很难痊愈的。孩子需要向一位富于同情、了解事情的成年人倾谈,把自己痛苦的回忆一一尽吐,这是治愈创伤的第一步。西非一位社会工作者说:“我们必须帮助深受困扰的孩子把内心感觉和盘托出,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做非常重要。”
在医治孩子的感情创伤方面,家人的紧密连系和社会大众的支持也同样重要。像所有儿童一样,战争的受害者需要有人关怀、了解和同情。然而,我们真的有理由相信,所有儿童都有希望享有光明的前途吗?
[第8页的附栏或图片]
仿佛是个球
在老挝,一个女孩和弟弟出外放牛。女孩看见沟渠里有一件物体,仿佛是个球。她把物体拾起,然后向弟弟抛去。这件物体掉在地上,随即爆炸,她的弟弟当场丧生。
[第9页的附栏]
只是无数受害者之一罢了
在安哥拉爆发内战期间,当地有一个12岁的孤儿,名叫玛丽亚,她被人强奸,还有了身孕。由于战斗升级,玛丽亚步行300公里,逃到一个安全的地区去,在那里,她入住一所儿童收容中心。由于玛丽亚年纪太小,分娩的产痛来得过早。她几经辛苦才生下一个早产婴儿。可是,这个婴儿只活了两星期就夭折了,而玛丽亚在一星期后也相继死去。在这几年的多场战争里,无数儿童惨遭折磨、强奸,玛丽亚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第9页的附栏或图片]
思想和心灵大受摧残
印度女孩沙班娜的经历正好说明,儿童怎样受到暴力影响。沙班娜只有八岁,她曾目睹一群暴民把她父亲活活打死,又把她母亲的头砍下来。沙班娜为了把恐惧和丧亲之痛隐藏起来,思想和心灵因而变得麻木了。她用低沉含混、毫无感情的声音说:“我不想念爸妈,也没有想过他们。”
-
-
儿童的前途一片光明警醒!1997年 | 10月22日
-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政府曾草拟和签署大量条约,以期在战争期间保障平民的福利。其中有些条约是确保儿童能够获得衣服、药物和粮食的供应。各国还签订协定,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折磨和暴力所伤害。协定也禁止各国征募15岁以下的儿童入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版的《1996年世界儿童状况》赞扬这些法律为“真正的里程碑”,并说:“从政者一旦顾虑到在事后,人们会根据这些标准来制裁自己,就会在策划行动的时候三思。”
事实上,政客们也心里有数,国际组织和社群根本就缺乏能力,也没有决心去执法惩处他们。因此,上述报告承认,“鉴于大家都轻视这些原则,现存有关的国际法律也就自然不受人重视了。”
金钱问题也不可忽视。1993年期间,世上有79个国家爆发激烈的冲突,其中65个属于贫穷国家。这些贫穷国家哪里弄来战斗所需的武器呢?大多数武器都是来自富裕国家的。致力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武器牟利的是哪五大强国?正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永久会员国!
-